高鐵施工再創新技術!萬噸裸塔成功轉體90°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國家「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我國首條跨海高鐵,即新建福廈高鐵迎來重大節點。7月8日凌晨,高85.5米、重逾萬噸的新建福廈高鐵木蘭溪特大橋主塔,隨著塔基1.2萬噸的球鉸逆時針緩緩旋轉,歷時1小時23分鐘,順利完成90°轉體,安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

轉體法施工技術,是指將橋梁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澆注或拼接成形後,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

轉體法施工將在障礙上空的作業轉化為岸上或近地面作業,可使橋梁施工克服地形、交通、環境等條件制約,節省工程造價、縮短建設工期,同時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可靠。「以往大橋主塔轉體施工,均為帶梁轉體,平衡較易掌控。採用裸塔轉體施工技術,新建福廈高鐵木蘭溪特大橋為國內鐵路建設首次。」中鐵十六局項目負責人樊國良說。

木蘭溪特大橋全長18745米,是全線重難點及控制性工程之一。主橋設計為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獨塔雙索麵斜拉橋,雙線無砟軌道、兩個連續145米單跨。主塔狀似「花瓶」。

木蘭溪特大橋主塔轉體為何要採用裸塔轉體施工技術?

「新建福廈高鐵行至莆田市木蘭溪河畔,有15公裡與既有杭深鐵路線平行,上跨分幅(上下行分路)瀋海高速公路。」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四院)項目設計負責人楊恆說,木蘭溪特大橋主塔左側緊鄰杭深鐵路線,轉體前相距13.5米,完成90°轉體後相距僅6米,而塔高則僅比杭深鐵路線桁架橋高40米。

一邊是施工面積十分逼仄,一邊是大橋主塔體量龐大。為確保現場施工作業和鐵路鄰近營業線安全,木蘭溪特大橋主塔無法採用已有的帶梁轉體施工方法,只能大膽嘗試裸塔轉體施工技術。

「85.5米的主塔,轉體高度為48.2米,重心高,平衡非常難控制。也因為場地狹小,不能使用機械平衡臂。」樊國良說。

如何在螺螄殼裡做道場,讓「花瓶型」主塔順利轉體?

為保證施工安全,國鐵集團、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和中鐵十六局項目部多次進行技術分析,對方案進行優化和分解,決定採用側位現澆平轉法施工工藝,主塔採用全封閉液壓爬模進行施工,在「原位現澆」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設計,大幅降低了涉鐵施工安全風險。

「花瓶型」主塔施工被分解成三個部分。下塔柱及下橫梁採用支架現澆施工;中塔柱和部分上塔柱採用液壓爬模法現澆施工;當上塔柱施工到一定高度時,將橋塔轉體約90°。

「轉體90°到位後,進行球鉸混凝土固結,最後上塔柱,直至封頂。」樊國良說,為保證轉體過程中主塔的平衡和穩定,在無「平衡臂」輔助下安全、準確的完成轉體,項目部技術人員在安裝球鉸時,將精度嚴格控制在0.5毫米以內。同時為保持主塔平衡,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主塔頂部物品對稱堆放、液壓爬模同步爬升和混凝土的平衡澆築,確保主塔成型姿態。

據科技日報記者遠程視頻觀察,完成轉體後的主塔,距即有杭深鐵路線淨距離6米,僅能並排塞下3輛奧迪A4。

專家表示,木蘭溪特大橋主塔採用的裸塔轉體施工技術,豐富了高鐵橋梁施工技術,也為後續類似項目設計及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新建福廈高鐵北起福州站、南至漳州站,全長277.42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是八縱八橫東南沿海鐵路重要通道,也是福建省內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全線計劃於2020年底通車。

(文章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相關焦點

  • 萬噸裸塔成功轉體90° 國內高鐵斜拉橋施工技術再創新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矯陽)我國首條跨海高鐵——新建福廈高鐵迎來重大節點。近日,高85.5米、重逾萬噸的新建福廈高鐵木蘭溪特大橋主塔,隨著塔基1.2萬噸的球鉸逆時針緩緩旋轉,歷時1小時23分鐘,順利完成90°轉體,安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 轉體法施工技術,是指將橋梁結構在非設計軸線位置澆注或拼接成形後,通過轉體就位的一種施工方法。
  • 國內鐵路首座斜拉橋裸塔轉體施工順利完成
    本文轉自【中國鐵路】;7月8日凌晨3時35分,國家「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福廈高鐵控制性工程木蘭溪特大橋萬噸主塔完成逆時針90度轉體,歷時1小時23分鐘安全順利到達指定位置。主塔轉體採用裸塔轉體施工技術,該技術在國內鐵路建設中首次應用。木蘭溪特大橋全長18746.92米,是全線重難點及控制性工程之一,其中主橋設計為雙線無砟軌道(30+145+145+30米)預應力混凝土主梁獨塔雙索麵斜拉橋,塔梁固結體系,主塔高85.5米設計為「寶瓶型」,採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 連淮揚鎮鐵路最大轉體橋成功轉體 創國內高鐵施工多項第一
    兩個7000多噸的「龐然大物」,同時逆時針旋轉19.5度,轉體開始時間是11日23:15,結束時間是12日00:28,歷時一小時十三分鐘,實現了梁體的精準對接,標誌著國內曲線半徑最小、距離既有線最近、坡度最大的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開創了國內高鐵施工的多項第一。
  • 貴南高鐵首個轉體梁轉體成功
    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11月26日拍攝的等待轉體作業的貴南高鐵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2號墩轉體梁(無人機照片)。 11月27日凌晨,經過近1個小時的緊張施工,貴南高鐵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2號墩轉體梁成功轉動到達預定位置,與旁邊的既有鐵路線實現上跨交叉。
  • 貴南高鐵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2號墩梁轉體成功
    11月27日凌晨,國內最彎、施工難度最大的鐵路轉體梁——貴南高鐵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2號墩梁順利轉體,為全線如期開通奠定堅實基礎。施工完成的轉體橋緊鄰既有線。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全長375.3米,上跨高鐵運營線柳南客專、南廣高鐵,是貴南高鐵重難點工程項目。該橋承南北走向的貴南高鐵轉彎引入南寧樞紐,部分梁體採取「彎刀」狀曲線設計。當天實行轉體施工的2號墩梁體噸位高達7500噸,曲線半徑500米,為國內曲線半徑最小、最彎鐵路轉體梁,轉體施工難度國內迄今最大。轉體橋做好轉體準備。
  • 國內最大曲線偏心轉體橋成功轉體
    轉體成功後將進行邊跨、中跨合龍及軌道、接觸網施工,全線計劃年底建成通車。杭州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經理黃萬剛介紹,該轉體橋鄰近高密度運行列車的杭深高鐵、蕭甬普速鐵路及城市主幹道,施工安全風險壓力很大。
  • 我市首次採用橋梁轉體施工技術
    長140米、重1萬噸的轉體橋呼和浩特晚報訊(記者 徐達明)昨日記者從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了解到,由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橋梁隧道設計院設計、中鐵四局負責施工建設的呼市西三環路跨京包鐵路立交橋,將於8月4凌晨1時30分開始進行轉體施工。
  • 國內轉體角度最大跨高鐵橋梁成功「合體」 創國內2項轉體記錄
    圖為轉體過程中的跨高鐵橋梁。 譚貴中 攝中新網南寧11月7日電 (吳盛洋 譚貴中 張廣權)11月7日,國內轉體角度最大、國內最小曲線半徑轉體跨高鐵橋梁——廣西南寧市亭洪路延長線上跨鐵路立交橋右幅成功轉體110度,與此前完成120度轉體的左幅主橋順利「合體」。
  • 新建福廈鐵路西溪特大橋轉體橋成功轉體
    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新建福州至廈門鐵路西溪特大橋轉體橋以每分鐘1米的速度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經過113分鐘的緊張施工,西溪特大橋跨越杭深鐵路轉體橋於9月24日凌晨成功轉體。這是目前我國同類型跨度最長、噸位最重的連續梁轉體工程。
  • 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東環段轉體橋成功轉體
    9月25日凌晨,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東環段轉體橋成功完成轉體施工,標誌著項目最後一個難點已被攻克,預計今年11月具備通車條件。由於轉體橋臨近三條鐵路營業線,每日有效施工時間短,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大。
  • 轉體47度!江西省最大噸位公跨鐵轉體橋刷新記錄
    經過90分鐘,合計2萬噸的雙幅不對稱梁體順時針轉動47度,與鐵路兩旁橋墩實現精準對接,一舉刷新了江西省公路跨鐵路最大重量的紀錄。中環北路項目作為萍鄉市一號工程,是市政府三年大變樣重點樣板工程。項目建成通車後,與原有主要道路相輔形成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同時,中環北路作為滬昆客運專線萍鄉站周邊一條重要的疏解通道,直接影響將來高鐵效應。
  • 世界最大跨度耐候鋼轉體橋成功轉體 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距全線...
    原標題:世界最大跨度耐候鋼轉體橋成功轉體,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距全線貫通再近一步!11月3日晚11點半,隨著現場指揮長的一聲令下,由青島市政府投資、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跨鐵路轉體橋開始緩緩轉動,現場50餘名工作人員緊張而有序地進行技術操作和精度測量等工作。
  • 跨京九鐵路連續梁成功轉體,贛深高鐵預計2021年將建成通車
    今天(9 月 11 日)6 時 30 分,經過 60 分鐘的緊張施工,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軌道交通重點項目贛深高鐵施工建設再傳捷報——柳城東江特大橋跨京九鐵路連續梁成功轉體,標誌著影響贛深高鐵後續鋪軌施工的 " 卡脖子 " 工程順利打通。
  • 呼和浩特市首次採用橋梁轉體施工技術建設跨鐵路立交橋 西三環路跨...
    呼和浩特新聞網8月5日訊 據《呼和浩特日報》報導(記者 劉麗霞)記者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8月4日凌晨1時30分,由中鐵上海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橋梁隧道設計院設計、中鐵四局負責施工建設的呼市西三環路跨京包鐵路立交橋開始進行轉體施工。
  • 90分鐘,轉體78.36度,洛陽首座橋梁轉體施工圓滿完成
    今日,一段長96米、重3154噸的預製橋梁,在90分鐘內逆時針旋轉78.36度後,成功橫跨隴海鐵路,與南北兩側已建成的洛陽地鐵1號線紅山車輛段高架對接。此次作業,首開洛陽橋梁轉體施工先河。所謂轉體施工法,就像挖掘機鏟臂隨意旋轉一樣,在橋墩上預製一個轉動軸心,以轉動軸心為界把橋梁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整體旋轉,下部為固定墩臺、基礎,這樣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上部構造可在路上預製,旋轉角度也可根據地形隨意旋轉。
  • 常益長高鐵全線首個雙幅轉體梁完成同步轉體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唐俊 李健 通訊員 蘆連寶 郭懿 攝影報導 11月17日3時20分許,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常益長高鐵益陽繞城高速特大橋跨益湛線雙幅轉體梁,經過同步逆時針63度轉體,成功到達預定位置,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常益長高鐵全線首個雙幅轉體梁完成同步轉體,為後續架梁、無砟軌道施工打下堅實基礎。
  • 福建龍巖大橋完成「二次轉體」 開橋梁轉體施工領域先河
    新華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張泉)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獲悉,27日凌晨,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大橋總重2.36萬噸的大橋主塔和塔梁精準完成了21度的逆時針旋轉。這是繼4月10日大橋主塔69度轉體施工後,龍巖大橋建設過程中完成的第二次轉體。
  • 基建狂魔再出手 貴南高鐵7500噸「彎刀」順利空中轉體
    11月27日凌晨,貴南高鐵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2號墩梁體順利轉體57.8度,與既有線路柳南客專呈現上跨交叉,標誌著該橋2號墩轉體梁順利轉體。據了解,該墩梁噸位達7500噸,曲線半徑500米、坡率25‰,是國內曲線半徑最小且坡率最大的高鐵轉體梁。柳南南廣立交雙線大橋全長375.3米,該橋採用曲線設計,遠遠看去就像一把彎刀橫在空中。
  • 平轉90度 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轉體橋轉體
    11月4日零點59分,歷時90分鐘,由青島市政府投資、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轉體橋在青島成功轉體,為青島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工程的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
  • 廣電關注丨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上跨津霸鐵路轉體橋成功轉體
    12月22日,經過90分鐘的緊張施工,由中國中鐵四局承建的榮烏高速公路上跨津霸鐵路立交工程65米T構轉體橋成功到達預定位置,實現精準對接,標誌著榮烏高速公路新線轉體工程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