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賦能企業家與創業團隊?啟明創投來個真心話大冒險

2021-01-19 人民資訊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重新定義了世界格局、全球經濟、時代與創新。改變滲透到經濟、社會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啟明創投來講,2020年是有挑戰的一年;也是豐收的一年。2020年的前11個月內,啟明創投收穫了11個IPO(註:11月20日將有一家企業登陸香港市場)。前三季度內,在TMT 和醫療健康這兩大板塊裡,啟明創投一共完成了60起投資。已投企業有超過80家在2020年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

啟明創投今天宣布已經完全關閉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新基金的規模為12億美元,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這是截至目前公開可查的年內最大一筆主要關注中國市場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

此外,啟明創投同時宣布第六期人民幣基金完成首次關閉。至此,啟明創投今年雙幣基金的募資總額已成為中國市場年內風險投資中最大之一。

啟明創投如何賦能企業家和創業團隊,什麼樣的創業者是啟明創投堅決要投和不投的?如何陪伴企業走過「至暗時刻」,支持企業家夢想?

11月18日,2020啟明創投第十二屆CEO雲端峰會周開啟,其中特設《真心話大冒險——CEO十問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環節,啟明創投三位主管合伙人鄺子平、梁頴宇、胡旭波首次聚首,接受CEO代表、 XSKY星辰天合創始人兼執行長胥昕提問。就啟明創投如何賦能企業家與創業團隊展開深入探討。

以下是《真心話大冒險——CEO十問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環節的現場實錄。由創業資本彙編輯,有刪減。

關於投與不投

胥昕:首先是關於投與不投的。第一個問題我想問鄺總,有沒有一種什麼樣的創業者是您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去投的?

鄺子平:我覺得,假如我能碰到一位創業者,他非常的有理想,希望做一番偉大的事業,這是投的第一個因素。第二個因素是非常有號召力,有領導力,有領袖人物的才華,第三點,在他要進入的領域裡面很有積累。如果有這麼三點的話,我就會想盡辦法都會投。

一般情況下,要碰到這麼理想的一位創業者、企業家確實不容易。所以我往往會再另外加一個條件,「如果是在一個我們啟明創投認可的、看好的領域裡面。」但如果剛剛那三點都達到,即便他現在做一個我覺得挺無釐頭的行當,我可能還是會相信他,我就決定投。也就是說,如果有前面三個因素,即便他做一個我不看好的行業,我可能也會投進去。

胥昕:謝謝鄺總的回答,也讓我們聽到了創業者最難能可貴的三個品質。第二個問題是想問梁總一個相反的問題,有沒有什麼樣的創業者是您無論如何都不會投的?

梁頴宇:可能有幾個吧。第一個就是,我們剛開始投醫療健康領域時,大概是2007年左右,我約了一位老總見面,我問他要在什麼地方見,他說我們去四季酒店吧,我常常在裡面。我說OK,但很快我就覺得可能這個人我不準備投了。

可能因為現在很多創始人都在四季酒店跟人見面談事情,但十年前四季酒店還是挺貴的。浪費的創始人,我可能不會投。

後來有兩位創始人大概也是那個時間段跟我約了見面,在四季酒店見面的,我都沒投。

第二個,如果他沒有熱情,覺得「其實做這個事情就是因為大家都在做嘛,所以我也去做」,我也不會投。

第三個,就是要賺快錢的。「趕快,我們融完這輪之後立刻要上市,上市之後,你們就可以退出了,我也可以退出了。」也是有不同的創始人跟我們這樣談過,聽完之後,我們也不會投。

最後一個,我們以前看過一些創始人,比如說答應過要聘請資深的團隊成員來,答應過卻沒有實現。我自己感覺也很難決定去投。

胥昕:第三個問題想問胡總,啟明創投如何賦能創業者和創業團隊,這是一個我們很關心的問題。

胡旭波:這個問題也是我們經常自己問自己的,我們是這樣理解創業者和創始人,剛才鄺總也提到我們最喜歡投的創業者、創始人,很多時候他們都有一個夢想,想改變這個行業,給這個行業提供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

這裡「更好的定義」往往是很高標準的,不是一點點。我們也觀察到,大部分的好的公司(長成)都是需要時間的,有的時候需要5年,有的甚至需要10年來一步一步做出來。我們經常跟我們的創始人講,既然要做一件很難的事情,要做很有意思的事情,你可能會很孤獨。

我們能賦能,可以從啟明創投包括我們的合伙人,在國內目前投了超過370家企業講起。應該有70%以上都是A、B輪進的。所以換句話說,我們跟300多位企業家、創始人一起,從很小的一個想法開始,一步步去摸索怎麼樣做更好的產品、提供更好的服務、把團隊建設得更好。所以我們有了300多個經驗,我們的經驗也在於怎麼樣把一個組織、一個公司,從一個小小的想法一步步做起來。在我們投的企業裡面,做得很大的銷售額應該能達到幾千億、幾萬億,市值做到1萬多億的也有,很多公司都是細分的領域裡面的第一名。所以我們經常跟企業家說,我們能賦能你、能幫到你的是我們既往幫助了很多企業成長、做起來,所積累下來的經驗。這個經驗很寶貴,換句話來說我們任何一個創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創業200次。所以啟明創投能夠很好地賦能給CEO、賦能給創業團隊,就是我們這麼多年幫助企業做大、成功的經驗。包括有一些我們叫踩過的「坑」,怎麼樣在關鍵時候避免掉這些坑,幫你少走彎路。

另外一個是在定位上,我們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是企業家背後的「參謀長」。做企業、帶團隊是你的事情,但我們會在關鍵的時候提提建議。

關於創始人的能力與合伙人

胥昕:第二個大的環節是一個新的篇章,回到我們創始人的能力和他的合伙人。這部分只有一個問題,還是想問胡總。創始人有哪些特徵或者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得來的?哪些是必須需要去找合伙人來彌補的?

胡旭波:這個問題其實挺有挑戰性的。我個人認為,對創始人來講,有三個能力非常重要,我把它歸納成洞察力、領導力和執行力。

洞察力是什麼?洞察力是說你能看到這個行業裡面現在在發生的、未來要發生的事情。能不能看到5年以後、10年以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洞察力。如果看不到這麼遠,很難想像你會把自己all in 進去,為一個未來很大的事情去奮鬥5年、10年。我們把這個叫做洞察力。

第二個是領導力。簡單來講就是說能不能把一幫兄弟姐妹們組織起來,為了一個想法去奮鬥、去拼命地幹活、不斷給自己提很高很苛刻的要求,這是領導力。

還有一個就是執行力。企業的整體進度、發展都會落實到很多細節上面,能不能把執行做好也是很重要的。

這三個力,我自己感覺洞察力很多時候需要創始人一開始就能看得到,這個很難通過後天去學習。領導力和執行力可以通過跟若干個合伙人在一起實現,因為有些合伙人可能在執行、營運方面很強,有些合伙人在人心上面會更強。你需要在不同時期邀請不同特點的合伙人跟你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隊。尤其是一些早期的創始人,很多時候是從服務開始的,在成長過程中要面對組織的擴大、人才的引進等變化,也是需要去後天去學習的。

胥昕:感謝胡總的解讀,我好像Get到了需要大家努力的地方。

關於冒險和至暗時刻

胥昕:第三個篇章的話題比較沉重一點,叫冒險和至暗時刻。第一個問題想問鄺總,如果一個創業者的成績很不錯,基金也能夠獲得比較好的回報,但是他想去冒一個更大的風險、做一個更大的事情,鄺總會怎麼選擇?是選擇讓他現在的收益就兌現,還是鼓勵創業者去做一個更大的事情、面對更大的冒險、但也許可能想像空間會更大的未來?

鄺子平:非常好的問題。其實在我做投資的20多年裡面,碰到這樣的實實在在的選擇也挺多。從個性上我其實是會支持這位企業家,去做他自己很有激情、也很希望去做的冒險,這是一個大的方向。

更細一點的話,就有這麼幾點要考慮。第一,總體上我會希望我們投資的這些企業都能夠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剛剛也提到了,我希望跟一位有夢想、有激情的企業家走很遠的路,這個是大的方向。假如他要做的這個大方向是我自己都很看好的,或者在幾次來回以後他也說服我了,我肯定會all in地支持,甚至我們會再追加投資。但如果那個方向他很看好,我也很尊重他,不過在這個事情上面我略有一些擔心猶豫的話,我可能會跟他探討,有沒有一個方式能夠在進取的過程當中採取一些其他措施。如果確實也沒有(其他措施),而這新的一步如果邁開了,對企業、對大家都是一個非常大和新的世界,我最後還是會支持他去冒險。

胥昕:謝謝鄺總,一方面我聽到鄺總和啟明創投都很支持企業家的夢想,另一方面我也聽出來,啟明創投在投資上還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這很讓我們敬佩。

第二個問題想問Nisa梁總,如果您投的項目碰到了所謂的「至暗時刻」,那您有多少的耐心去陪伴創業者?以及會陪伴多久?

梁頴宇:其實幾個月前我剛跟一個陪伴超過10年的老總說,我們一起經過了很多的「至暗時刻」,他說對,足夠寫一本書了。我覺得我們常常都會碰見這樣的事情。有幾個例子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深刻的。

一是2007年我們投資的一個項目,公司那邊的產品本來應該半年內出來,但是過了一年還沒出來,我們IC(投決會)裡還在談是不是應該算了。最終我們還是選擇了支持他們,給了他們一個過橋貸款。我們知道的是,整個團隊有五十幾個人,一分錢工資都不拿,等到產品出來了他們才拿,但可能需要4個月、半年、一年也不止。我們決定給他們一個過橋貸款。最終這個產品4個月後終於出來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大概一年半前,我投的一個項目,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老總我跟他認識了10年,他出來創業的時候,我投了。但是投完之後兩年多他生病了,並且很快就去世了。我們在IC的層面上也談過,是不是應該勸公司賣掉,還是跟著管理團隊繼續往下走。幾周之後我們去杭州見團隊,團隊就說他們要完成創始人的夢想,而且他們非常有熱情。所以我說好,那我們會一直陪著你們走下去。到現在一年半過去了,公司發展得非常好,本來去年是中國排行第九,現在已經排到第四位了,並且其他三家都是上市公司。換句話來說,它是還沒上市的公司裡規模最大的。這中間我們也經歷了很多辛苦的過程,但非常值得。

相關焦點

  • 啟明創投已最終關閉第七期12億美元基金募資:前11個月獲11個IPO
    在今天舉行的2020啟明創投第十二屆CEO雲端峰會周第一天特設的《CEO十問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環節上,啟明創投三位主管合伙人鄺子平、梁頴宇、胡旭波首次聚首,接受CEO代表、 XSKY星辰天合創始人兼執行長胥昕提問,就啟明創投如何賦能企業家與創業團隊展開深入探討。
  • 智匯八方|賦能創新創業 創投行業路在何方?
    原標題:智匯八方|賦能創新創業 創投行業路在何方?   10月22日—24日,2020重慶國際創投大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舉辦。
  • 啟明創投 醫療投資結碩果
    ◎記者祁豆豆○編輯邱江  伴隨著惠泰醫療上市,啟明創投迎來今年的「開門紅」。而在2020年,啟明創投共斬獲12個IPO項目,創出歷史新高。  「2021年,啟明創投會繼續專注投資於中國醫療的未來,投資於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我們希望找到與啟明創投理念一致的企業家長期合作。
  • 啟明創投醫療投資結碩果
    伴隨著惠泰醫療上市,啟明創投迎來今年的「開門紅」。而在2020年,啟明創投共斬獲12個IPO項目,創出歷史新高。  「2021年,啟明創投會繼續專注投資於中國醫療的未來,投資於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我們希望找到與啟明創投理念一致的企業家長期合作。我們相信夥伴關係的價值,更享受與一群有理想的創始人共同奮鬥的樂趣。」
  • 啟明創投「求專」: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投資邏輯
    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甘劍平如是介紹。  從2000年加入凱雷亞洲創投基金而進入VC行業的甘劍平,回看啟明過去的八年,一言以蔽之:「我們一直很專注,只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清潔環保、IT和信息技術等幾類公司。」  作為為數不多的專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等幾類公司的投資機構,啟明創投如何在移動網際網路投資熱與泡沫論的時代淘金?
  • 啟明創投鄺子平:中國有很多機會,怎麼分辨真偽?
    啟明創投2006年成立,到目前已投資了310多家企業,其中有超過40家上市,2018年上市的包括小米集團、嗶哩嗶哩、美團點評、觸寶、蘑菇街、ARMO、Kezar。就在今年上半年,包括康希諾生物在內的三家啟明創投投資企業又分別登陸香港市場和美國市場。鄺子平是啟明創投的創始主管合伙人。他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學業,在矽谷開始職業生涯。
  • 啟明創投合伙人黃佩華:找到廣泛需求跟用戶群的創業更容易成功
    在北京SOHO3Q的臨時辦公地點啟明創投合伙人黃佩華接受了創客貓記者的採訪。熟悉黃佩華的人都喜歡親切地稱呼她Helen。採訪中,Helen總是面帶微笑,保持傾聽,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與知性。從1999年在美國矽谷加入當時還沒有正式成立的GGV(紀源資本),成為GGV的第一號員工到2014年年初正式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啟明創投,擁有十幾年投資經驗的黃佩華幾乎就是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崛起的那一批投資人。啟明創投是國內一線的風險投資機構,也是中國最活躍的創投基金之一,「以智啟眾,以勤得明。」
  • 啟明創投周凌霏:我這個人特別軸,特別堅持 | 獵雲網
    身為啟明創投最年輕的執行董事,加入啟明創投後的8年時間裡, 「戰績」卓著,她接連捕捉到了蘑菇街、螞蜂窩、挖財、途虎、拉勾、掛號網、musical.ly等明星項目。談及投資方法論,周凌霏直言,「我這個人比較軸,比較堅持。」對於過往的項目,周凌霏都如數家珍,不管是曾經的榮譽,還是收穫的教訓,都坦然看待。
  • |甘李藥業|啟明創投|甘忠如|梁穎宇|三代胰島素|-健康界
    作為對標跨國企業,國內市場佔有率最大的三代胰島素龍頭企業,甘李藥業的成長和上市,其背後的主要投資機構啟明創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本期《BOSS論健》,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和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一起復盤這家中國最大的胰島素企業的創業之路,其中,風投在支持中國生物醫藥企業創新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那麼,企業家和風投是如何一起合作並相互影響的?
  • 啟明創投葉冠泰:未來5-10年,如何投出中國的世界級晶片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中國的半導體行業目前格局仍比較分散,但未來5-10年中國會出現3家以上排名世界前十的晶片公司。」啟明創投合伙人葉冠泰在近日舉行的論壇上這樣預測。葉冠泰在近日接受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專訪時表示,啟明創投在半導體領域投資主要聚焦在晶片設計領域,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都不是關注的重點。「中國的半導體行業需要整合擴大規模和平臺化,我對於其前景非常看好。」
  • 36氪獨家丨離開啟明創投一年後,張勇和尹明組建的啟高資本募到了5...
    新一期人民幣基金的出資人包括:海興電力科技、中持環保、海亮集團等上市公司,上海國方母基金、上海交通大學、三家地方引導基金、國投創合國家引導基金、多家市場化母基金,以及多位高端製造業企業家。未來,投資團隊會將聚焦在智能製造、環境技術、智慧能源和汽車科技三個領域,涵蓋成長早期到成長期階段的公司。
  • 啟明創投甘劍平:一個「享樂主義者」如何承包你手機裡的吃喝玩樂|...
    這一次,甘劍平的問鼎武器是去年底剛剛在港交所掛牌的美圖,他從A輪進入,帶領啟明創投持續加碼至C輪,憑藉這筆繼騰訊之後港交所最大網際網路公司帶來的巨大回報,甘劍平的福布斯排名前進到了30名,比去年上升了8個身位。 甘劍平所在的啟明創投管理著5期美元基金,3期人民幣基金,已投出140多家企業。
  • 啟明創投於佳:頂級VC如何看待人民幣募資
    在大環境影響之下,私募股權機構該如何發展?頂尖VC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在《陸家嘴》的專訪中,啟明創投合伙人於佳分享了十年來她在啟明創投募資、運營及投資者關係管理方面的經驗。啟明創投合伙人 於佳人民幣基金募資十年趨勢《陸家嘴》:啟明創投在2010年完成了第一隻人民幣基金募資,迄今為止,市場上人民幣基金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
  • 啟明創投完成第七期11億美元基金募資,新基金將專注於醫療健康和...
    第七期美元基金由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鄺子平(Duane Kuang)、梁頴宇(Nisa Leung)、胡旭波(William Hu)和Gary Rieschel領導,投資和管理團隊分布於上海、北京、深圳和香港。基金將投資於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基因診斷、醫療服務,信息技術、人工智慧、企業服務、消費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等領域。
  • 高通創投沈勁:5G風口已到,創業貴在獨立思考
    高通創投認為5G投資版圖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分別是晶片等元器件、5G手機和非手機形態終端的創新、公網和企業專網的技術與運營、5G應用與賦能。在沈勁看來,5G能夠與人工智慧實現很好的結合。兩者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都在朝著網絡的邊緣和終端側拓展和延伸,兩股力量凝聚起來將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 啟明創投十四年:收穫35個IPO,剛向LP分配10多億美元現金回報
    啟明創投此次募資路演原計劃2月上旬在上海進行,但受疫情影響,1月下旬,團隊果斷將所有安排改為在舊金山進行,在美國「封關」前,又僅僅用了短短三天,啟明創投全球團隊迅速在大洋彼岸集結完畢。事後回看,也正是因為爭取了兩周多的寶貴時間,最終確保了此次募資如期完成。
  • 真心話大冒險轉盤
    真心話大冒險轉盤 生活工具 大小: 1.73M
  • 今年國內最大一隻美元VC基金誕生:啟明創投成功募集12億美元
    至此,啟明創投今年雙幣基金的募資總額已成為中國市場年內風險投資中最大之一。從第二季度開始,絕大多數啟明創投投資企業進入強勁復甦軌道。啟明創投在全球範圍內連續三個季度繼續成為最具活躍度的風險投資機構之一,在兩大主要投資領域——TMT和醫療健康領域已經完成約60起投資,超過80家已投資企業完成新一輪融資。
  • 啟明創投完成11億美元基金募資 瞄準醫療健康和TMT早期投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4月9日,啟明創投宣布完成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新基金的規模為11億美元,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在獲得前期基金的出資機構再次力挺同時,本次募資也迎來幾家新的出資機構。
  • 啟明創投經緯好未來加碼投資,畫啦啦如何搶佔美術教育高地
    近日,獵雲網採訪了畫啦啦創始人及CEO李偉和投資方啟明創投合伙人吳靜,深入探討了畫啦啦的創業邏輯以及投資方的投資邏輯。打造品牌壁壘畫啦啦創始人李偉擁有超過10年兒童網際網路項目領導經驗,對中國兒童的素質教育有著深厚的理解。2015年創立畫啦啦,面向5-9歲兒童提供1對6的在線直播小班美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