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明創投十四年:收穫35個IPO,剛向LP分配10多億美元現金回報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私募股權投資

來源:投資界

作者:王菲

攝影:Bob君

「從中長期來看,LP相信啟明創投對中國機會的看法,也認可我們的團隊。」鄺子平說。美元第七期基金募資新聞稿顯示,2019年,啟明創投向出資機構分配了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回報。

「有驚無險」,談到啟明創投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完成的11億美元募資,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說。4月9日,啟明創投宣布完成第七期美元基金11億美元募資,該基金將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領域的早期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新基金將由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鄺子平、梁頴宇、胡旭波和Gary Rieschel領導。至此,這家成立了近15年的老牌VC管理資產總額超過了53億美元。

2006年,美元基金剛剛大舉入華,啟明創投誕生。此後,中國創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一批日後叱吒中國乃至全球創投圈的大佬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而由鄺子平、Gary Rieschel聯合創立的啟明創投,順勢崛起。

如今,這家總部位於中國上海的頭部VC依舊活躍在圈內第一陣營。鄺子平向投資界透露,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啟明創投投資企業依然有超過10個項目完成了融資。這也使得啟明創投成為市場上最為活躍的VC機構之一。

11億美元的驚險募集過程:「時間窗口僅打開兩周半」

啟明創投見證且親歷了中國美元VC發展的過程。

2005年一直被認為是美元基金在中國誕生的元年。在此前一年,矽谷銀行組織了25家美國知名風投機構前來中國考察。這一趟十幾天的考察讓這些頂級投資人看到了中國整個經濟的變化,他們開始重新考慮在中國的投資策略。

隨後兩年,大批分支機構落地中國,而啟明創投也在此時應運而生。2006年,啟明創投成立第一期美元基金,規模2億美元,到現在第七期美元基金,單只規模已經增至11億美元。

跟以往所有的募資周期相比,這一次的不確定性不同尋常。啟明創投此次募資路演原計劃2月上旬在上海進行,但受疫情影響,1月下旬,團隊果斷將所有安排改為在舊金山進行,在美國「封關」前,又僅僅用了短短三天,啟明創投全球團隊迅速在大洋彼岸集結完畢。

事後回看,也正是因為爭取了兩周多的寶貴時間,最終確保了此次募資如期完成。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向投資界回憶了當時的驚險一幕:「再晚一周,我們就不能登門拜訪了,訪談和盡調之後的美元LP投審會的流程也因此會受到影響」。

事實上,這場疫情的發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自3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蔓延,跨國商務往來已經停滯,國內已經有部分VC/PE機構募資美元基金的計劃不得不擱淺。

所幸,啟明創投的團隊跟時間賽跑,按照原定目標金額和時間表完成了募資。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頴宇感慨:在這麼困難的環境下,啟明創投可以順利地完成融資「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更難得的是,從第一期到第七期,過去14年的時間裡,一批美元LP一直堅定地站在啟明創投背後。鄺子平介紹,本期新基金的出資方包括大學捐贈基金、慈善基金、家族基金和養老金基金等,其中普林斯頓大學投資公司(PRINCO)是2006年啟明創投成立時的錨定投資者,而它也是各期美元基金最大的LP之一。與此同時,幾乎啟明創投每一期美元基金,都會有新的LP加入進來。

在新老LP的陪伴下,經過一輪又一輪行業周期的洗禮,啟明創投已經搭建起一套完整、成熟的龐大基金組合。

投資界獲悉,迄今為止啟明創投共管理著九隻美元基金,五隻人民幣基金,管理資產總額超過53億美元。其中,啟明創投美元上一期即第六期基金的總額為9.35億美元,在2018年4月完成募集。

1年向LP返現超過10億美元剛剛收穫了2020年的第三個IPO

過去一年,退出難讓VC/PE圈開始放棄以IRR論成敗的傳統評價標準,漸漸把眼光聚焦到DPI——Distributed to Paid in Capital,即是投入資本分紅率。如今,評判一家投資機構的標準簡單直白——到底退出了哪些項目,給LP掙了多少錢。

而在這一點上,啟明創投給出了一份實在的成績單。最新數據顯示,啟明創投在過去15年中投資了超過350家創新企業,其中已有35家公司完成上市,另有70餘個項目被併購或其他退出。

「從中長期來看,LP相信啟明創投對中國機會的看法,也認可我們的團隊。」鄺子平說。美元第七期基金募資新聞稿顯示,2019年,啟明創投向出資機構分配了超過10億美元的現金回報。

「我們剛剛收穫了今年的第三個IPO,Schrdinger、石頭科技、三友醫療,其中1月上市的Schrdinger是一家美國公司,啟明創投在這個項目上的回報已經超過5倍。」梁頴宇表示,「從去年的3月底到現在,我們一共上市了7家企業。」

梁頴宇於2006年受邀加入啟明創投擔任醫療健康方向的合伙人。過去十四年中,梁穎宇和她的團隊累計投資了超過100個醫療項目,其中覆蓋了甘李藥業、再鼎醫藥、泰格醫藥、啟明醫療、康希諾生物等諸多明星醫療企業。

2020年,對啟明創投而言將是一個退出大年。目前,啟明創投的投資組合中還有30多家投資企業正在啟動IPO進程,當中超過半數是醫療健康領域的企業。

科創板的誕生,讓整個創投圈為之振奮,作為背後投資人,啟明創投開始現身其中。4月9日,由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主投的三友醫療正式登陸科創板,這匹啟明創投在2014年相中的「千裡馬」,如今已經成長為國內脊柱類植入耗材創新醫療器械龍頭。

一家VC的自我優化:市場在變,啟明創投也必須要變

眼下的疫情,拉長了一級市場的寒冬。最近兩個月,啟明創投對已參投的350多家企業進行了逐個摸底,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在胡旭波看來,對於大部分企業而言,最主要的考驗還是現金流。

在這場突然的壓力測試下,作為投資人,啟明創投一方面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創業者渡過難關,另一方面也在通過此次疫情進一步挖掘到那些更能快速適應市場調整,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的公司。

讓胡旭波非常欣喜的是,一些抗壓能力強、反應速度快的企業和團隊反而在這場疫情中脫穎而出。

胡旭波舉例說,疫情發生之後,線上問診和醫藥電商等網際網路醫療需求被引發。2014年,啟明創投投資了微醫,如今這家公司如今已經成為知名的大型移動醫療平臺。在本次疫情中,微醫迅速組織全國醫生資源推出了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抗疫專區,提供了超過170萬例在線問診的諮詢服務。

「留足彈藥,要有打一場持久戰的心理準備,這是我對企業的建議。最重要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堅持長期地研發投入,以國際一流產品和服務為對標。」胡旭波表示,「除此之外,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受到外部環境的左右。」

在面對不可測的市場變化時,VC也要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2019年,在給LP提供了一份滿意回報的同時,啟明創投也對自身未來發展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如今看來,這一舉措恰巧為其迎接當下市場的變動提前做好了準備。

但對於這家底蘊深厚的VC而言,有些決定並不容易做。去年,啟明創投將將清潔技術板塊劃歸信息技術板塊,此後,又將信息技術板塊、網際網路及消費板塊合併為TMT板塊。

「市場在變,啟明創投也必須要變。」創投行業深耕二十餘年的鄺子平非常清楚,應對市場變化的重要一步,就是要保證一個投資團隊能夠高效運轉,「如今看這個重組是非常及時的一個轉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以針對市場上不同的需求和機會進行更精準的布局,團隊的協作和分工也更加明確。」

VC自我優化的最終目標是要捕捉到更多優質企業。鄺子平表示,過去十餘年間,啟明創投都將目光精準聚焦在醫療健康和TMT領域。在每一個基金的周期,也會對細分領域做適當調整。隨著新一期美元基金的募集完成,未來投資的重點聚焦領域將繼續保持在這個大的框架內,關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基因診斷、醫療服務,信息技術、人工智慧、企業服務、消費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等領域的投資。

疫情後的投資和世界都會不同,要投出可圈可點的明星企業

現在的世界跟三個月前的世界已經完全不同,所有人都在試圖想像這場疫情之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專業的投資人們也在試圖尋找答案。

過去的五年,一級市場投資的風口換了一波又一波,從移動網際網路到O2O、到社區團購、社交電商,熱鬧不斷。進入2020年,疫情又徹底打亂了一級市場的募投管退的節奏,在充滿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VC過往的一些打法也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大家一起把一個更大的獨角獸給拱出來,這種打法可能會變得少一些。」鄺子平直言,「對一些估值比較高,需要資金比較多,又離錢比較遠的項目,投資人可能會非常小心。」

這場疫情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鄺子平感慨,現在有很多事情是大家都看不清楚的。「原本以為疫情是一個短暫的衝擊,但是目前來看,全球蔓延的趨勢給經濟帶來的影響暫時還無法估計。作為投資機構,最起碼要先將目光放長到一年之後的世界。」

拋開疫情的因素,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泡沫也已經開始被擠出。梁頴宇指出,近兩年來,一些醫療投資機構已經開始退場;一家2年投資12家公司的醫療機構,一半的項目已經關掉。具備實力的公司,依然能夠融到很多資金,保持較高的估值水平,而對應地,那些實力不夠強勁的項目,融資非常困難。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出現在這一領域。

短期的市場波動總是存在的,如何在摒除短期波動給投資判斷帶來的雜音,也考驗著投資人的眼光和決斷力。這段時間,專注醫療健康投資的梁穎宇經常會被問到一個問題,會不會投一些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公司。

「我們投的很多醫療健康企業都在做著跟抗擊疫情、救治病患相關的工作,比如誼安醫療的呼吸機,博奧賽斯、仁度生物的檢測試劑盒在全球應用;千麥醫療成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家醫院的指定檢測機構;康希諾生物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經開始臨床二期試驗。但是,我們不會特意追著跟疫情相關的公司來投。」梁穎宇表示,「我們所看到的,都是5-10年之後的事情,二級市場的動蕩很少會改變我們的想法。」

眼下市場的種種變化,在歷經了多個周期的啟明創投團隊看來,更像是預警。「單純靠大量燒錢促銷來獲取用戶或交易額,而不是以持續提升的產品或服務來建立起客戶價值的公司,我們會比較警惕。尤其是在目前市場資金面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這類公司隨時都可能面臨現金流斷流的可能。」胡旭波坦言。

「研發能力強的,有好的產品和服務的,團隊能夠經得起風浪的,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奮力前行的企業,是我們一直看好的。」梁頴宇說。

回顧17年前,SARS之後,阿里、攜程等企業一躍而起,可以預測的是,無論市場如何大浪淘沙,總會有一批企業能夠脫穎而出。談及對未來的期許,「我們在總體回報上要能夠持續交出好的答卷,這是其一」,鄺子平說,「其二,是希望我們能夠在新的架構下,認準一些未來的新潮流,提早布局,投出可圈可點的明星企業。」

相關焦點

  • 啟明創投完成11億美元基金募資 瞄準醫療健康和TMT早期投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4月9日,啟明創投宣布完成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新基金的規模為11億美元,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在獲得前期基金的出資機構再次力挺同時,本次募資也迎來幾家新的出資機構。
  • 今年國內最大一隻美元VC基金誕生:啟明創投成功募集12億美元
    到11月20日,啟明創投迎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後,其年度IPO企業將達到11家。「儘管對目前的情況國際市場有不同的聲音,但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回報非常看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看好,這使得其投資中國頭部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的積極性始終很高。」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表示。
  • 啟明創投完成第七期11億美元基金募資,新基金將專注於醫療健康和...
    【獵雲網北京】4月9日報導今日,啟明創投宣布完成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新基金的規模為11億美元,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啟明創投宣布,啟明創投前期基金的出資機構再次鼎力支持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集,同時迎來了幾家新的出資機構,啟明創投所募集的絕大部分資金來自於享有盛譽的大學捐贈基金、慈善基金、家族基金和養老金基金等。
  • 啟明創投已最終關閉第七期12億美元基金募資:前11個月獲11個IPO
    早在今年4月,啟明創投以11億美元的規模首次關閉了該基金的募資;此後,獲前期及新近出資機構的鼎力支持,該基金又陸續增加了1億美元的募資,使得最終關閉時的總募資額達到了12億美元。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表示,「儘管對目前的情況國際市場有不同的聲音,但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回報非常看好,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非常看好,這使得其投資中國頭部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的積極性始終很高。」此外,啟明創投同時宣布第六期人民幣基金亦完成首次關閉。至此,啟明創投今年雙幣基金的募資總額已成為中國市場年內風險投資中最大之一。
  • 啟明創投宣布已最終關閉第七期12億美元基金募資 為年內中國最大一...
    新基金的規模為12億美元,專注於醫療健康和TMT兩個領域的早期投資。這是截至目前公開可查的年內最大一筆主要關注中國市場的美元風險投資基金。早在今年4月,啟明創投以11億美元的規模首次關閉了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此後,獲前期及新近出資機構的鼎力支持,該基金又陸續增加了1億美元的募資,使得最終關閉時的總募資額達到了12億美元。
  • 4月VC/PE機構IPO帳面回報轉暖 鼎嘉創投獲利35倍
    一季度以來,VC/PE機構的投資回報呈現轉暖趨勢,IPO加速逐漸釋放效能。據記者粗略統計,4月份,30家具有VC/PE機構背景的中企成功實現上市,僅達晨財智創投旗下就有6家企業IPO。
  • 市值超100億,高瓴資本、啟明創投共同收穫一個IPO
    來源:韋亞軍微博來源:雷帝觸網作者:雷建平攝影:Bob君加科思藥業昨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4港元,募資淨額為12.63億港元;若行使超配權,可再募資1.95億港元。加科思藥業當日開盤價為15.98港元,較發行價上漲14.14%;收盤時股價為14.42港元,漲幅為3%,以收盤價計算,市值為109.54億港元。上半年虧損超8億加科思藥業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創新藥物研發,由北京融鑫創業投資中心、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臺灣玉晟投資公司等出資成立。
  • 啟明創投三次投資啟明醫療背後:看好創始人、企業所在行業潛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啟明創投三次投資啟明醫療背後:看好創始人、企業所在行業潛力香港聯合交易所生物科技板塊迎來首個醫療器械上市企業,啟明創投投資企業啟明醫療於12月10日在主板成功上市。啟明醫療-B(02500.HK)發行價格為每股33港元,獲得超過312倍超額認購。截至發稿,啟明醫療報39.40港元,漲幅近20%。
  • 中國最會賺錢11個投資界「大神」:回報幾十倍比比皆是,回報超百倍...
    2006年賽富亞洲投資完美時空800萬美元,僅僅一年後完美時空上市,發行價達到16美元,賽富亞洲在當時持股市值達到了4億美元,回報達到50倍之多。晨興創投:傍上小米「大腿」,回報倍數或創造歷史如果不出意外,在小米上市的那一天,晨興創投很可能會創造投資圈中的一個回報「神話」。
  • 啟明創投創始人瑞斯徹談阿里巴巴IPO定價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此專訪了啟明創投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蓋裡·瑞斯徹(Gary Rieschel)。瑞斯徹在中國網際網路風投行業浸淫多年,早年在軟銀投資阿里巴巴的時候,瑞斯徹曾在軟銀擔任高管,還是軟銀集團、軟銀渠道及軟銀投資的董事會成員,見證了阿里巴巴崛起的歷史。此後,啟明創投和阿里巴巴在國內風投領域也互有競爭與合作。
  • 啟明、紅杉、德弘坐鎮,啟明醫療港股IPO:市值近170億港元
    來源:投資界2009年成立,作為中國首個獲CFDA批准的國產心臟瓣膜產品的研發者,訾振軍和他組建的啟明醫療用了十餘年時間,殺出一條國產瓣膜崛起之路。而其背後,啟明創投、紅杉中國、德弘資本、高盛、同創偉業等眾多VC/PE機構現身。
  • 啟明創投來個真心話大冒險
    對啟明創投來講,2020年是有挑戰的一年;也是豐收的一年。2020年的前11個月內,啟明創投收穫了11個IPO(註:11月20日將有一家企業登陸香港市場)。前三季度內,在TMT 和醫療健康這兩大板塊裡,啟明創投一共完成了60起投資。已投企業有超過80家在2020年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啟明創投今天宣布已經完全關閉第七期美元基金的募資。
  • 美元基金一筆回報1000億 人民幣GP說「我也要,我也能」!
    今年,泛生子、小鵬、理想汽車、燃石醫學、天境生物赴美上市,背後的投資人也收穫了巨額回報。細數背後的投資人,大多是美元基金,或者美元出身的雙幣基金。比如,泛生子背後的約印醫療基金,上市前,泛生子完成過五輪融資,募資總額超10億元人民幣。
  • 啟明創投於佳:頂級VC如何看待人民幣募資
    在《陸家嘴》的專訪中,啟明創投合伙人於佳分享了十年來她在啟明創投募資、運營及投資者關係管理方面的經驗。啟明創投合伙人 於佳人民幣基金募資十年趨勢《陸家嘴》:啟明創投在2010年完成了第一隻人民幣基金募資,迄今為止,市場上人民幣基金的市場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在募資這塊收穫了哪些經驗?於佳:我覺得主要有三點經驗。
  • 啟明創投「求專」: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投資邏輯
    本報記者 潘溈 香港報導  2014年,啟明創投第四期美元基金開始運作。這家成立於2006年的投資機構,前三期美元基金都已經投資完畢。今年上半年,成功募資5億美元。  「我們一期美元基金的全部、二期美元基金基本已經還給LP,剩下的項目再退出就都是利潤;三期美元基金才三年多時間,就獲利很多。」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甘劍平如是介紹。  從2000年加入凱雷亞洲創投基金而進入VC行業的甘劍平,回看啟明過去的八年,一言以蔽之:「我們一直很專注,只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清潔環保、IT和信息技術等幾類公司。」
  • 獨角獸啟明醫療赴港ipo,女星陳好老公是其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其ipo前2018年股份激勵2.35億元已經遠超當年營收1.15億元。啟明醫療的超95%的收入主要來源於一款自主研發的人工瓣膜產品,即VenusA-Valve。VenusA-Valve是一種經導管心臟瓣膜產品,主要用於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中治療心臟瓣膜病。心臟瓣膜病是發病率為2.5%~3.2%的心臟科重點疾病,以往只能依靠開胸治療。
  • 啟明創投祝賀小米於2018年7月9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上海2018年7月12日電 /美通社/ -- 啟明創投(以下簡稱「啟明」)謹祝賀小米集團(香港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1810)於2018年7月9日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啟明不僅對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 IPO 所帶來的豐厚回報表示振奮,同時也為小米在全球科技產業和資本市場所取得的各種裡程碑意義的成就所折服。
  • 啟明創投 醫療投資結碩果
    ◎記者祁豆豆○編輯邱江  伴隨著惠泰醫療上市,啟明創投迎來今年的「開門紅」。而在2020年,啟明創投共斬獲12個IPO項目,創出歷史新高。  「2021年,啟明創投會繼續專注投資於中國醫療的未來,投資於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我們希望找到與啟明創投理念一致的企業家長期合作。
  • 啟明創投醫療投資結碩果
    伴隨著惠泰醫療上市,啟明創投迎來今年的「開門紅」。而在2020年,啟明創投共斬獲12個IPO項目,創出歷史新高。  「2021年,啟明創投會繼續專注投資於中國醫療的未來,投資於更好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我們希望找到與啟明創投理念一致的企業家長期合作。我們相信夥伴關係的價值,更享受與一群有理想的創始人共同奮鬥的樂趣。」
  • 他做了個「東南亞版OYO」,獲啟明創投等數億美元投資
    為了保證拓張速度,RedDoorz一般還為業主每年提供一定數額的最低保證金,在入住率超過48%時,RedDoorz將會向業主分潤80%。 RedDoorz今年營收相較於去年實現了8倍增長,目前已經布局了印尼、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四個國家的100多個城市,最近將會進入泰國市場,總共與2000多家酒店建立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