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行業報告出爐,線下機構有望搭上順風車

2020-10-03 天天樂學官微

基於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發展的需求,「AI+教育」的商業模式逐漸開始清晰,價值空間也開始變得高漲,並成為教培行業討論的新話題。

所謂「AI+教育」,其本質就是在人工智慧和教育深度融合發展的條件下,依靠技術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個性化教學。目前,在教、學、管、考等場景下都已經有了AI的應用。

從市場角度方面看,中國AI+教育最大的融資領域是在K12行業,資本一度狂熱。


據艾瑞諮詢的調查數據顯示,AI+教育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經超過400億,服務提升需求驅動校外在線產品AI化,而效率提升的需求也正在驅動校內信息系統的AI化。雖然現在滲透率比較低,但是就總趨勢而言,滲透率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升高。


從具體應用方面來看,AI+教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 口語測評
  • 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
  • AI課堂
  • 拍照搜題
  • 校園安全

目前,AI+教育的主要玩家是線上線下具有技術和產品背景的AI技術供應商和網際網路巨頭。

線下中小培訓機構想要分一杯羹也不是不可能,因為在滲透的過程中,線下機構有其自己的競爭力和優勢。


  • 競爭優勢:獲客成本低,用戶信任成本較低,有利於注重服務,體驗與情感連結的ToC 類AI產品落地。
  • 競爭劣勢:技術力量薄弱,技術投入相對謹慎,數據儲備較少。

就從2020年教育行業發展的形式來看,誰能看到未來趨勢誰就有機會,誰先轉型誰就贏。年初沒有抓住OMO趨勢的線下機構大部分倒閉,而在新的機會面前,線下機構也有望搭上順風車。

當然,正如之前所講,線下機構的劣勢在於技術力量薄弱,更不可能投入大量資金去布局技術研發,而依靠外在的技術和產品來服務存量客戶是一個最優選擇。

在之前提到的AI+教育應用的5個方面中,天天樂學支持線下機構完成口語測評、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AI互動課堂等多方面的應用,讓線下機構在風口快速借勢前進。

01.

口語測評——科大訊飛智能語音評測


口語對學生的考察主要是能否用標準的發音應答如流,基本上都是採用人機對話的方式,根據檢測系統自動評分。


就發音問題來說,天天樂學平臺搭載了世界領先的語音評測系統:科大訊飛智能語音評測。

比如跟讀繪本上的一句話,讀完之後句子會顯示不同的顏色:其中綠色提示發音準確;紅色提示發音錯誤;而黃色則提示發音不標準。學生可以根據色彩的提示來重複聽讀和跟讀,進而糾正發音。



另外,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評測還直接對接中高考分數標準,學生每讀完一次,在右側都會顯示本次朗讀的分數,根據分數變化,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考察,實時跟蹤自身口語發音水平和進步的速度。



點擊下方視頻,一起來感受下科大訊飛智能語音評測的強大!

這套語音評測系統,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自我檢查和自我糾正,另外一方面,自動生成評分也可以減輕學校老師批改作業和教學的壓力,方便老師同步掌握學生學情。


02.

人工智慧自適應學習——AI助教


大數據時代,AI個性化教學已經逐漸成為一線城市市場的必需配置。在2020年K12教培行業調查報告中就有顯示:家長對AI個性化教學的需求最高。

家長的個性化輔導需求催生了教育行業的個性化智能教學,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智力水平、知識點掌握程度來定製屬於學生個人的學習輔導方案,已經成為家長選擇培訓機構的首要因素。


天天樂學在此背景下,給機構和學生家長研發了AI助教功能,該功能可以給每個學員定製不同的學習路徑,滿足家長的個性化教學需求。


學生完成課前課後練習作業後,AI助教就可以根據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系統分析,定製屬於每一個學員的錯題題庫。通過下圖界面可以看到,系統給每個學生分配的練習知識點是不同的,老師選擇全選,就可以給每個學生推送個性化的練習。



AI自適應教學能給機構帶來什麼效果?給大家分享一個天天樂學合作校捷徑樂學使用AI助教前後的數據對比


(註:粉紅色為未掌握數)

通過AI助教給每個學生發布個性化的練習題,在一輪鞏固複習之後,學生的練習掌握數和鞏固掌握數都肉眼可見地增加,未掌握數都大幅減少。


所以,對於培訓機構來說,讓老師給每一個學生手動制定學習方案是不現實的,既不精確也不高效,而利用天天樂學的AI助教,則可以有效幫助老師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03.

AI課堂——小班互動直播課

AI課堂有一個逐步演化的過程,從2011年智慧課堂在市場上火熱,AI課堂的需求和變化也越來越多,目前所處的階段仍然是AI智慧課堂,但是縱觀線下培訓市場,現在很多培訓機構連AI智慧課堂的基本也沒有達標。



天天樂學作為一個平臺,可以在教學資源的整合,作業的自動化批改點評,口語機器測評、課堂互動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支持。



當然,在疫情期間應用最多的是天天樂學的小班互動直播課,幫助全國上萬家培訓機構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直播課完全模擬線下互動場景,支持舉手、上牆、連麥互動、答題統計等多種智能互動功能,且會自動保留視頻,生成連結,也可以分享朋友圈,增加機構知識量的輸出,外部家長也可以在直播課的連結上直接預約報名機構的試聽課,這又是線上招生的一個重要渠道。



總之,OMO已不再是趨勢,而是常態,經歷OMO之後,AI+教育將會在此基礎上成為大勢所趨,線下培訓機構對於前沿技術也並不是可望不可及,而是可以通過藉助外部的服務來完成自我升級。

相關焦點

  • 「淘粉吧」孵化AI服裝搭配平臺「愛穿搭」,希望推動中國美學教育發展
    為了滿足用戶對「美」的追求,最近「淘粉吧」孵化了一個新的項目「愛穿搭」。「淘粉吧」CEO劉俊向36氪表示,過去幾年,用戶對電商導購平臺的要求其實相對初級,以追求性價比為主,而隨著90後、00後消費升級,他們在價格之外對「美」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但相比日本、韓國,國內的美學教育卻幾乎是空白。
  • 教育機構從線下轉為線上「火拼」
    早前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就曾預言,隨著網際網路等現代技術的發展,在線教育行業將迎來顛覆式的變革,未來3-5年就將實現線上40%、線下60%的格局。其實,在各大教育機構緊鑼密鼓研發在線教育產品的同時,很多機構早已抓住了學員的業餘時間,研發系統課件等,通過技術手段抓住學員的「課餘時間」。
  • 西班牙AI研究院副院長:AI+教育的終極奧義是「個人助理」
    而這,也可以理解為間接的「人類植入AI」。「教育「植入」AI」即AI+教育,國內教育行業經過「網際網路+教育」的市場培育後,AI+教育的探索和落地更加快速,包括曾今的網際網路公司以及新興的AI教育公司紛紛湧入這一領域,國內外諸多研究機構也針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也已早早開展。
  • 2020線上教育迎來爆發,AI蛙答答幫助線下教育機構借勢轉型
    2020年,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背景下,線上教育變得異常火爆。據《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線上教育擁有超過2.69億用戶,市場規模更是達到了3468億元之多。按照這個數據進行計算,線上教育僅在2019年的市場滲透率就已高達10%!2020年,疫情期間在教育部的支持之下,超3億的小、初、高、大學生湧入線上教育。
  • 疫情期間,為什麼說線下教育機構轉型線上一定要「趁現在」?
    近日,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衝擊,在線教育異常火爆。大多數培訓機構都開始轉戰線上,但也有些機構還在猶豫不決。然而開課時間遙遙無期,接下來,小闊就從3個角度告訴你,線下教育機構為什麼一定要轉型線上,而且更要「趁現在」。
  • 疫情下的教育機構:線下課程「轉戰」線上 在線教育迎來爆發點?
    「短期來看(疫情)會對行業造成一定衝擊,淘汰一批反應慢的企業,但從長期來看,促進了整個教育行業線上化的發展。」愛學習教育集團總裁李川對記者分析道。 拼圖資本創始人王磊撰文指出,至少在接下來3~6個月的時間內,所有線下培訓機構和學歷教育機構將面臨嚴峻考驗。大多數家長也會變得謹慎,減少參與線下集中培訓和出行,因此所有的線下培訓機構、遊學機構、幼兒園等都將會迎來不同程度衝擊。 在教育行業資深人士朱培元看來,線下課程轉線上進行能夠暫時緩解培訓機構的開課壓力,但不一定是最佳方案。
  • 36氪首發| AI時代的「學習電腦」,「NEXTClass.ai」獲蘇寧生態基金...
    隨著在線教育品類、品牌和場景的不斷豐富,無論是生產教學服務的老師,還是消費的學生和家長,用戶的行為習慣都存在整合機會。雖然類淘寶的教育流量平臺很大程度上已被證偽,但硬體終端或是下一個「類平臺」的機會。36氪獲悉,在線教育硬體服務商「NEXTClass.ai」近日獲蘇寧生態基金、英諾天使、北京文投天使輪融資。
  • 「AI投研邦」團體會員上線!75折解鎖會員權益、PDF版研報、AI峰會...
    內容更加成體系、更為聚焦、由淺入深、線上線下結合,以滿足AI科技公司各層面員工每日、每周、每月的學習需求。已上線的「AI投研邦」團體會員,主要包含以下四大板塊:1,10個會員權益(價值超15000元)「AI投研邦」團體會員服務包含10個會員名額,單個會員名額價值1499元。
  • 2019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分析報告 線上教育商業模式創新空間...
    數據顯示,2014-2017年,我國人均教育支出佔家庭支出比重逐年上升,2017年達到11.4%,這是K12教育行業能夠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報告第二章專註解讀「K12教育行業發展現狀」,在剖析K12教育行業發展狀況的前提下,對K12教育行業的供給和需求方做了深入探討,並就K12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競爭格局進行全面解構。
  • 淘寶教育,能不能做成教育「淘寶」?
    2015 年 5 月,彼時淘寶宣布將做了兩年的淘寶同學升級為淘寶教育,稱在未來一年,要至少幫助一萬家線下教育機構向線上轉型,要做好在線教育的產品與客戶的連結,讓更多人知道淘寶教育的在線教育產品。為此,淘寶教育還推出「超級送」活動,用戶買實物商品,商家送在線課程。
  • 疫情來臨線下轉線上,不同行業能走多遠?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一時間小區封閉、院線撤檔,超40萬家教培機構停止線下課程,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轉為在家辦公……TOP君帶你來看看疫情當下,都有哪些行業由線下轉到了線上。
  • 2019 AI Index 報告出爐:AI 領域取得的進展很多,但結果憂喜參半
    作為史丹福大學「AI100」項目的一部分,AI Index 旨在研究影響人工智慧產業的最大趨勢、突破性研究進展以及人工智慧對社會的影響,今年已是該報告發布的第三個年頭。同時,報告還指出了 AI 領域在減少 AI 系統的訓練時長和降低計算成本所取得的長足進展,而訓練時長和計算成本也是 AI 普及率的最大阻力之二。報告顯示:「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在雲基礎設施上訓練一個大型圖像分類系統所需的時間從 2017 年 10 月的 3 小時左右減少到了 2019 年 7 月的 88 秒左右。」
  • 新出爐的最佳論文:CVPR 2020線上分享,一作帶你玩轉無監督3D圖像重構
    新出爐的最佳論文:CVPR 2020線上分享,一作帶你玩轉無監督3D圖像重構 2020-06-29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在線教育未來已來,倍得分用科技助力教育前行
    在市場推動和教育需求升級的雙重助跑下,在線教育市場快速增長已成趨勢,「倍得分雲課」K12同步在線教育平臺打破地域限制,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搭上在線教育的順風車,逐浪在線教育這片藍海,選擇最具潛力的合作者,在線教育平臺的熱潮與前景,吸引著相關企業、傳統教育培訓機構等紛紛湧入。
  • 7位專家點評《2018 AI自適應教育行業研究報告》:了解國內AI自適應...
    前搜狗COO,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副院長、葡萄智學CEO茹立雲堅信AI是解決教育高質和普惠的有效路徑。故而,雷鋒網聚焦AI+教育,對教育行業內的AI技術進展、數據算法細節、建模及應用場景的標準化實踐進行了持續跟蹤和深度掃描,經過近3個月的報告撰寫,雷鋒網旗下會員組織「AI投研邦」推出了首份AI+教育行業垂直深度報告——《2018AI自適應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 疫情期線下教育機構紛紛轉戰線上 線上加線下或成網際網路教育新趨勢
    英孚教育中國區企業事務部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企業事務官柳盡染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們認為,網際網路+教育的下半場,線下和線上的教學不應互為割裂,而是高度融合。」談及線下教育機構布局線上的現象,VIPKID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疫情期間部分線下教育機構紛紛轉戰線上模式,但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 「2020中國AI算力報告」出爐:中國怎麼解決GPT-3的算力難題?
    12月15日,權威分析機構IDC與浪潮聯合發布《2020-2021中國人工智慧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AI算力產業發展趨勢、市場規模、區域算力分布和行業AI算力保有程度等多個角度進行全面綜合評估,旨在評估中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現狀,為產業AI化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和行動建議。
  • 8位專家點評《2018 AI自適應教育行業研究報告》:了解國內AI自適應...
    前搜狗COO,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副院長、葡萄智學CEO茹立雲堅信AI是解決教育高質和普惠的有效路徑。故而,雷鋒網聚焦AI+教育,對教育行業內的AI技術進展、數據算法細節、建模及應用場景的標準化實踐進行了持續跟蹤和深度掃描,經過近3個月的報告撰寫,雷鋒網旗下會員組織「AI投研邦」推出了首份AI+教育行業垂直深度報告——《2018AI自適應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 線下教育機構逐漸恢復,在線教育還會受寵嗎?
    中研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雲教育平臺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行業的日活量從平日的8700萬上升至春節後的1.27億,升幅達46%。今年上半年由於無法開學也加速了家長對在線教育產品的嘗試和認知,增加了在線教育產品的普及率和曝光率。
  • 重複了1萬遍電視廣告後,職業教育搭上淘寶「順風車」
    報告顯示,新藍領人群在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下逐步壯大,他們通過網際網路了解職業需求,參與相關培訓,也基於平臺要求提供勞動。職業教育與網際網路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藍領熱"席捲而來。2020年1-8月,平均每月新增1000家機構在淘寶開課辦學,其中不乏職業教育學校的身影,職教老字號新東方烹飪、北大青鳥都在此期間做起數位化招生。職業教育機構為什麼選擇進入網購零售平臺?線下職業教育課程能在線上掀起什麼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