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打造全球大投行」戰略重要布局?Vanguard前高管林曉東...

2020-12-21 界面新聞

記者 | 滿樂1

前先鋒領航亞洲區總裁林曉東於近日正式加盟中信證券。

4月21日,界面新聞記者從接近中信證券人士處獲悉,林曉東已正式入職中信證券,出任中信裡昂副董事長一職,目前中信證券內部已發布了任職通知。

公開信息顯示,林曉東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後曾就讀於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和哈佛大學商學院。雖然有著「80後」的表現,但林曉東已有著15年的金融業從業經驗,此前他也一直負責海外機構的中國區業務。

2011年,林曉東加入先鋒領航,歷任香港區的機構銷售業務主管、分銷業務主管、香港地區總裁等職。2014年,林曉東正式擔任先鋒領航中國區總裁。而隨著2018年先鋒領航組織架構的調整,林曉東成為中國及亞洲區總裁,負責集團除日本外的亞洲區所有業務。

不過這樣一位業內「老將」卻於去年年底離開先鋒領航,直至此番加盟中信裡昂擔任副董事長。

對於這一高層變動消息,有接近中信證券人士表示,中信有「打造全球大投行」的打算。

中信裡昂作為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一直是公司海外業務的「前哨站」。2012年7月,中信證券通過子公司中信證券國際向東方匯理銀行收購了裡昂證券全部股權,作價約12.5億美元。2016年,中信證券國際和中信裡昂證券合併為「中信裡昂證券」。

此前,中信證券在公司2018年年報中花費了大量筆墨描述中信裡昂當年的投行業績:在全球共完成31單IPO;在香港市場,IPO保薦交易量排名第二,並作為為全球協調人參與16單港股主板IPO,排名同業第一,市場份額從2017年的3.5%提高至2018年的 9.3%;完成8單配售項目、40單債權項目及9單併購項目;投資銀行收入同比翻番,創歷史新高。

機構銷售方面,中信裡昂證券歐洲區買方客戶的佣金份額也在2018年不降反升,從11%升至18%。

不過中信裡昂在2019年的發展似乎遭遇了挫折。2019年年報中,中信證券僅披露了「境外業務營收49.9億元,營業支出53.3億元,毛利率為-6.83%」這樣一組數據。

2019年3月,中信裡昂董事長唐臻怡也因個人原因辭去相關職務。與此同時公司執行長施立宏(Jonathan Slone)和營運長Nigel Beattie及交易部門負責人也相繼辭職。目前中信裡昂董事長職務由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親自擔任。

雖然發展遇挫,高管相繼離職。但從年報披露信息來看,中信證券依然很看重中信裡昂在海外業務中的地位。

中信證券表示,中信裡昂分支機構遍及英、美、澳、東南亞等15個國家和地區,研究覆蓋超過1000家「一帶一路」區域上市公司,是在「一帶一路」區域擁有最多當地分支機構、研究覆蓋、銷售網絡和清算交收基礎設施的中資證券公司,也是全球範圍內與「一帶一路」倡議契合度最高的投資銀行。

而在2020年的經紀業務發展規劃中,中信也希望持續推進境內外一體化全球機構股票經紀業務的整合和業務拓展,把中國本土業務優勢和客戶資源,以及海外子公司中信裡昂的境外客戶關係網絡以及專業服務能力,更好地結合起來。一方面努力為國際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股票資產提供更好的一體化的專業增值服務和全面的綜合服務,更好的滿足國際機構客戶在中國投資交易和業務發展的各方面需求;另一方面也積極為中資機構投資者客戶的海外市場投資相關需求提供更多更好的跨境增值服務。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又挖猛人,全球資管一哥前高管加盟,任中信裡昂副董事長...
    中信裡昂是中信證券海外業務的重要一子。中信證券在公司2019年報中曾表示,公司將堅定地持續推進境內外一體化全球機構股票經紀業務的整合和業務拓展,把中國本土業務優勢和客戶資源,以及海外子公司中信裡昂的境外客戶關係網絡以及專業服務能力,更好地結合起來。
  • 林曉東加入中信證券 出任中信裡昂副董事長意味著什麼?
    【財新網】(記者 尉奕陽 劉彩萍)先鋒領航亞洲區原總裁林曉東,宣布加入中國本土第一大券商中信證券。  近期財新記者從多名消息人士處確認,林曉東已完成入職程序,出任中信證券在香港的境外業務平臺——中信裡昂副董事長一職。4月20日,中信證券在內部發布了任職通知。
  • 「會議直擊」中信證券:日賺逾三千萬,投行業務表現亮眼
    中信證券子公司華夏基金的全資子公司華夏財富已於去年首批獲得基金投顧的試點資格,我們將充分發揮華夏基金和華夏財富優秀的管理能力,為客戶提供基金投顧服務,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Q:中信證券槓桿倍數從4.16增加到4.78,與國際大投行還有較大差距,接下來中信證券會如何進一步提高槓桿水平,以及槓桿經營能力。
  • 中信證券斥資105億增資境外公司,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釋放...
    來源:券商中國在證券行業打造打造航母券商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表態要對境外業務大手筆增資,具備了非同凡響的信號意義。7月23日晚間,中信證券發布公告,同意對中信證券國際進行不超過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億)的現金增資,其中第一批實繳不超過3億美元。
  • 中信證券業績夠好嗎?投行業務領先、交易佣金利薄
    同日瑞信發表研究報告稱,早前中信證券完成收購廣州證券,進一步強化其網絡,特別是廣東省。該行微調其2020及2021年每股盈測,並計入2022年的預期表現,將中信證券港股目標價由21.5港元升至22.1港元,予「跑贏大市」評級。 3月20日中信證券A股收報22.66元,漲1.34%,市值2929億元。
  • 又見券商更名:華菁證券更名華興證券 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
    這家新銳投行改頭換面,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券業更名浪潮再度來襲在證券行業的江湖中既有新人報導,也有舊人撤場,更名改姓者也同樣有之。12月17日,原華菁證券公告:即日起「華菁證券有限公司」更名為「華興證券有限公司」。更名後,該公司業務主體和法律關係不變,該公司名稱變更不影響原有的各項權利及義務。
  • 航母級券商方向未變,答案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
    大國戰略,每一步都如此艱難。製造業崛起一定需要國家層面的戰略協調。那麼,問題來了,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為何不能暢想一下接下來的合併呢?二、航母級券商是否會延續中國神車的玩法?昨天菠菜的文章闢謠!中信證券要和中信建投合併?又是誘多!
  • 中信證券:中國券商龍頭的進化史
    而就在兩年之後,在冷清的北京麥子店街成立了一家全新的證券公司,其股東中國國際信託公司對這個新生兒寄予厚望,希望它能一掃國內資本市場的陰霾,成為像美國高盛那樣級別的專業投資銀行,代表中國的金融業與全球頂尖投行進行競爭,這家券商就是中信證券。
  • 2020年投行放榜:浙商、平安等9家爆發式提升,中信、中信建投、中金...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科創板IPO審核提速、創業板註冊制推行、新三板精選層推出等一系列政策,無不利好券商投行業務,各家券商都在投行業務抓緊布局。
  • 券商半年度大比拼!中信建投投行業務收入第一,中信證券自營收益一...
    上半年,中信證券位居證券投資收益排行榜首位,國泰君安(港股02611)經紀業務淨收入領先,中信建投摘得投行業務淨收入榜首,華泰資管獲得資管業務淨收入第一名。來源:《證券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排名情況》截至6月末,有12家券商淨資產突破500億元。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排名居前,淨資產均超1000億元。
  • 中信、中信建投兩大龍頭券商要合併?高管稱不知情,業內認為合併...
    異動的原因在於當天有市場傳言稱,「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以及兩家公司主要股東中信集團和中央匯金等,正就兩家證券公司合併的可能性進行研究」。對此,界面新聞記者致電兩家公司多位高管,對方均表示對該事件不知情。2019年年末,證監會方面曾在答覆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3353號提案時透露出,打造航母級券商的想法。
  • 德邦證券董事長金華龍:大資管+新經濟 打造雙輪驅動領先投行
    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證券)旗下資管子公司德邦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邦資管)本周領取了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正式獲準開業。  「德邦證券未來五年的目標是打造以『大資管+新經濟』雙輪驅動的中國領先投行。」
  • 瑞信方正證券高管大調整,這家剛獲外資控股權的券商瞄準了投行業務
    增資完成後,瑞信對瑞信方正的持股比例由增資前的33.30%提高至51.00%,取得在華合資證券公司的控股權。就在取得控股權的當天,瑞信同時宣布,瑞信中國區副主席、瑞信方正現任董事胡知鷙獲任命為瑞信方正董事長,負責推進瑞信在華發展戰略以及合資公司未來業務計劃的落實。
  • 摩根大通中國又見外資背景新高管加盟,或分管投行,9名高管陣容華麗
    財聯社(深圳,記者 覃澤俊)訊,繼8名高管現身後,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再入一位新高管。3月6日,上海證監局公布了杜朋的證券公司高管任職資格。有業內人士猜測,杜朋或將出任公司副總裁一職,並分管公司投行業務。根據此前公開信息,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高管團隊基本到齊。
  • 透視中信、浙商、國信證券「薪酬帳」
    隨著券商年報披露季的來臨,員工及高管薪酬水平也浮出水面。3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已有中信證券、國信證券、浙商證券3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上述券商整體工資福利總額為177.88億元,同比上升18.9%。
  • 捲土重來的中金公司,能替代中信證券成為中國版高盛嗎?
    值得一提的是,高盛本尊在1999年登陸紐交所時,中金公司就擔任了全球高級副主承銷商。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0月,在全部A股和中資企業海外IPO中,中金公司總承銷金額分別達6460億元和924億美元,佔比分別為36%和40%,排名遙遙領先其他境內券商;在前十大A股IPO和前十大中資公司海外IPO中,中金公司分別主承銷了9家,幾乎處於寡頭壟斷地位。
  • 摩根史坦利、高盛等華爾街大型投行,重注中國市場
    對於帶領華爾街進入中國市場的這些高管而言,面對全球金融行業這場巨大機遇,一場比賽正式拉開序幕。雖然全球還籠罩在新冠疫情危機陰霾之中,但是中國自4月1日起取消了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首次允許它們在中國全資擁有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業務子公司。
  • 中信證券發公告緊急澄清,已有券商研報...
    2019年6月,中信證券計劃減持中信建投4.27億股股份,佔中信建投總股本的5.58%。2020年3月20日,中信證券高管在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中信證券2019年對中信建投的實際減持規模為4400萬股,目前在短期內沒有減持計劃。
  • A股券商薪酬大起底:中信證券高管破千萬,最有錢的並非董事長
    而證券公司作為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從業者的薪酬在人們心中似乎也一直居高不下。近日,熱播劇《三十而已》中的一個橋段被細心的網友翻了出來進行熱烈討論。在電視劇中,女主角之一王漫妮與一位成功男士相親。這位相親對象是來自海商證券投行部的MD(managing director,董事總經理)名叫宋東湖。
  • 又一券商人事大調整!投行董事長將調任申萬合規總監,新任班子全部...
    申萬宏源投行將進一步吸納優秀人才,在部分重點行業及重要地區增設團隊,力爭三年內打造一支千人規模投行隊伍。薛軍擬調任母公司合規總監在國內疫情逐漸平緩之際,券業復工復產也趨向於「常態化」。在各項工作恢復正常之後,各家券商高管的人事變動調整也吸引著業內的目光。繼廣發證券總經理林治海突然請辭之後,又一家證券公司發生重大人事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