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的房市的發展,人們都會不由得「撓頭」。由於前幾年房價出現的兇猛漲勢讓很多買房人「望而卻步」,但也有很多投資者從中「嘗到甜頭」。
但是接下來的這條消息可能會讓很多買房的剛需者感到興奮——
就在1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發布一份關於《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在該報告指出,在因城施策的大政策背景影響之下,全國各地市的房地產市場已經朝差異化的方向發展。由於今年年初出現的新冠疫情影響,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房地產市場大分化時代的進程。房市出現的市場差異化在很大程度上將可以規避房地產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並且在大分化時代影響之下,單純的宏觀分析工具,對於地區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分析的準確性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該報告還表明,我國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慢慢的成為「歷史」。全國局部地區房價的下跌監測預警,將會成為以後房地產市場監測預警需要關注的地方
按照年度房價跌幅數據顯示,由於受住房市場自身的理性回歸因素和新冠疫情的衝擊作用,很多城市出現2020年度的房價下跌。
從各城市房價出現的歷史高點到2020年的10月份,全國共有20個城市距最高點房價調整幅度處在10%以上,並且有9個城市距最高點房價調整幅度超過了15%,更有城市下調幅度達到了46.9%。調整幅度超過15%的9個城市中,包含一線城市1個,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各4個。
出現房價調整的城市中,在房價下跌前都曾出現過短時間的快速上漲時期,因此這些城市出現房價下跌屬於理性回歸的範圍之內。再從下跌的時間節點來看,出現房價下跌的城市在疫情開始之前,就已經達到了階段性的「見頂」。所以說,現在的房價出現下滑,並不完全是受疫情衝擊。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雖然「房住不炒」已經成為房地產市場上的政策導向和目標,但房價出現一定範圍的波動也是市場循環中的常態。
一旦出現房價的下跌,它的原因往往比較複雜。不僅受到宏觀大環境因素的影響,也有可能受到城市自身供給過剩原因的影響。
對於我國以後的房地產發展,你是怎麼看的呢?你認為房價是漲是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