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對外開放時間表明確 即刻放寬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

2021-01-08 同花順財經

  證券時報記者易永英

  央行行長易綱今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上表示,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將放寬到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記者獲悉,這一保險業對外開放政策將會即刻開啟。

  除此以外,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保險外資經紀公司經營的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同時,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

  接近監管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關於保險業進一步開放的新舉措,對於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將會優化準入,增強市場活力。據悉市場準入條件正在制定中。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會在2018年年底之前全面取消。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的外資保險公司,會優化監管政策,引導其開展養老、醫療、巨災等保險業務引導保險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時間表方面將會落實對外開放儘快落地,拓寬金融市場對外合作領域。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中,保險業開放時間最早、開放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顯。銀保監會的公開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保險公司在我國設立了57家外資保險公司,下設各級分支機構1800多家,世界500強中的外國保險公司均進入了中國市場。

  「客觀講,保險開放成效顯著。外資在保險行業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接近監管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外資保險公司為我國保險市場注入新活力,增強了行業發展。完善了我國保險市場主體結構,形成了中外資保險公司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局面。外資保險公司客觀來講,還是堅持了保障在前、做精專業,穩健經營、公司風險防控方面,優勢明顯。在行業中起到了積極示範作用。促進行業健康增長。比如有些中資保險公司做了些激進的事,這當中外資保險公司都是依法穩健經營。這些公司效益、成長都非常穩健。

  接近監管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外資保險公司在盈利、風控方面都做的都很好。外資保險堅持保險姓保,在養老、醫療、巨災等方面保險都有很多經驗。其市場份額在小城市體現還不明顯,但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外資持股比例25%以上的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將近20%,並逐步擴大,實現了較大發展,成為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擴大開放是基於這種判斷。

  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理念、技術、產品,推動了行業改革發展。通過學習外資公司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經驗。在繼續推進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中,中資保險公司實現了股份制改革和海外上市等,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

  在合規和風險防控方面,外資保險公司堅守依法合規經營理念,積極防控風險,推動了市場規範化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總體上看,外資保險公司已成為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險市場的影響逐步增強。有望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ishenjian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擬取消外資股比51%限制 外資或可100%持股保險公司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繼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之後,銀保監會近日又發文刪除了保險公司外資不得佔股本51%以上的條款。12月31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 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落地,友邦人壽正式成立
    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又一碩果「瓜熟蒂落」,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來了!友邦保險8月18日宣布,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友邦人壽」)已獲得營業執照,並在上海正式揭牌。而藉助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東風,過去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50%的「天花板」從今年起被正式打破,友邦去年底在行業內率先公布了新政下的「分改子」計劃,更成功嘗得了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人身險公司的「頭啖湯」。
  • 前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佔保險業超七成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6日電 16日,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1-11月,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佔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關於人身保險業,黃洪提到五方面。一是行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 商務部:中國將有序放寬增值電信業務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
    商務部:中國將有序放寬增值電信業務等領域外資持股比例 證券時報·e公司、@國是直通車 2020-11-06 10:23
  • 商務部報告:將有序放寬增值電信業務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
    (原標題:商務部報告:中國將有序放寬增值電信業務、商務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
  • 前三季度外資險企保費近2800億元 市場份額升至7.52%同比上升0.78...
    外資保險機構加速進入中國市場隨著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進一步放開,外資保險機構正加速進入中國市場。2018年4月份,銀保監會提出將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放寬至51%,3年後不再設限,另外放寬外資設立機構條件,取消外資保險機構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的要求。
  • ...有序放寬增值電信業務、商務服務、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
    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開放平臺建設。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積極準動減少跨境服務貿易項下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三種模式的準入限制。推動放寬旅行、醫療、教育、法律、科技服務、文化、金融以及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對境外服務提供者及其服務限制,引入競爭、激發潛能,推動相關領域跨境服務貿易快速發展。
  • 外資險企2019年成績單:保費同比增三成 市場佔比升至7.17%
    如去年5月,銀保監會公允許外國保險集團公司投資設立保險類機構;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放寬外資險企準入門檻、縮短人身險外資股比限制過渡期、允許境外金融機構投資設立等。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出爐,這意味著將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放寬至51%,並為2020年適時全面取消外方股比限制預留制度空間。
  • 銀保監會:目前我國有3億人購買長期人身險保單 被保險人接近6億
    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佔保險業的85.5%。目前,我國人身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36.5%,是監管標準的2倍多;今年以來人身險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6萬億元,為近年來的最高值。依法接管違法違規經營和風險隱患較大的人身險公司。
  • 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 國內券商需提升競爭力
    原標題: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 國內券商需提升競爭力      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經統籌研究,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
  • QFII、RQFII新交易細則實施 外資持股比例降至24%
    (原標題:新版QFII、RQFII交易細則實施 外資持股比例初始披露指標降至24% )
  • 境內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誕生!友邦人壽拔得頭籌
    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加速推進,越來越多金融細分領域出現「首家」外資獨資公司。6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批覆》,批覆同意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改建為獨資人身保險公司,改建後的公司名稱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37.77億元。至此,境內首家外商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就此誕生,友邦人壽拔得頭籌。
  • 取消三類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利於中國證券業做大做強
    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這三類金融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這確實是我國證券業的一件大事。而將取消限制的時間從原定的2021年提前到2020年,這也是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步伐進一步加快的表現。畢竟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這三類金融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這意味著我國證券業全面向境外的機構投資者毫無門檻地開放。
  • 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情況如何?銀保監會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日電 在2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對2019年推出的促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措施落地情況做出梳理。劉宏健表示,在政策發布方面,2018年4月以來,銀保監會先後對外發布了3輪共計34條銀行業保險業對外開放措施,其中涉及保險業的對外開放措施有14條,包括放寬和取消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放寬外資機構在總資產、經營年限、股東資質等方面的限制等。
  • 新版QFII、RQFII交易細則實施 外資持股比例初始披露指標降至24%
    自11月1日起,外資持股比例初始披露指標將由26%調整至24%。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近年來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尤其是MSCI以及富時羅素等國際重要指數先後將A股納入其指標範圍,對於投資者來說,此次監管部門將外資持股比例初始披露指標由26%調整至24%,無疑更加便利國內外投資者和機構進一步了解外資持股情況,進而有更充分的時間做出相應的投資反應。
  • 聊聊那些年外資險企在中國的開拓史
    規定外資保險公司變更股東,擬受讓方或者承繼方為外國保險公司和外國保險集團公司的,應當符合《條例》及《實施細則》相關要求。三是保持制度一致性,繼去年銀保監會發文取消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後,此次刪除了《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
  • 外資買爆美的集團,持股比例逼近「限購線」
    外資持股的三條紅線 外資持股比例的三條紅線,分別是26%(警戒點)、28%(暫停買入點)和30%(強制減持點)。 根據證監會的要求,單個境外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的10%;所有境外投資者對單個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總和,不超過該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30%。
  • QFII、RQFII細則修訂:外資持股披露比例降至24%
    在與境外投資者和金融機構交流的過程中,不少投資者和機構提出,希望可以及時了解外資對上市公司整體持股水平,以便有更充分的時間做出反應。因此,為提升交易便利性的一項舉措,現將外資持股初始披露比例由26%調整至24%。
  • 外資保險27年「拓荒史」:市場份額提升 經營特色凸顯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外資保險公司2016-2018年的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35.33%、35.67%和10.01%。除了同比增速創新高,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費增速也繼續遠超過中資同業和保險行業增速。今年上半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2.5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4%,其中人身險公司同比增長16.05%,財險公司同比增長8.31%。
  • 2019年中國保險業年度大事記盤點!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回望2019年,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中國保險業都發生了些什麼大事件。  1、安聯成為首家外資獨資控股險企  2019年,中國保險業開啟了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一系列措施和文件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