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易永英
央行行長易綱今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上表示,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將放寬到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記者獲悉,這一保險業對外開放政策將會即刻開啟。
除此以外,將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保險外資經紀公司經營的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同時,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
接近監管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關於保險業進一步開放的新舉措,對於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將會優化準入,增強市場活力。據悉市場準入條件正在制定中。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會在2018年年底之前全面取消。對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的外資保險公司,會優化監管政策,引導其開展養老、醫療、巨災等保險業務引導保險業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時間表方面將會落實對外開放儘快落地,拓寬金融市場對外合作領域。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進程中,保險業開放時間最早、開放力度最大、效果也最明顯。銀保監會的公開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保險公司在我國設立了57家外資保險公司,下設各級分支機構1800多家,世界500強中的外國保險公司均進入了中國市場。
「客觀講,保險開放成效顯著。外資在保險行業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接近監管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外資保險公司為我國保險市場注入新活力,增強了行業發展。完善了我國保險市場主體結構,形成了中外資保險公司優勢互補、公平競爭、和諧發展的局面。外資保險公司客觀來講,還是堅持了保障在前、做精專業,穩健經營、公司風險防控方面,優勢明顯。在行業中起到了積極示範作用。促進行業健康增長。比如有些中資保險公司做了些激進的事,這當中外資保險公司都是依法穩健經營。這些公司效益、成長都非常穩健。
接近監管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外資保險公司在盈利、風控方面都做的都很好。外資保險堅持保險姓保,在養老、醫療、巨災等方面保險都有很多經驗。其市場份額在小城市體現還不明顯,但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外資持股比例25%以上的保險公司市場份額將近20%,並逐步擴大,實現了較大發展,成為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擴大開放是基於這種判斷。
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帶來了先進的理念、技術、產品,推動了行業改革發展。通過學習外資公司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經驗。在繼續推進保險業對外開放進程中,中資保險公司實現了股份制改革和海外上市等,制度建設不斷完善,發展後勁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
在合規和風險防控方面,外資保險公司堅守依法合規經營理念,積極防控風險,推動了市場規範化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總體上看,外資保險公司已成為我國保險市場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險市場的影響逐步增強。有望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ishen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