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擬取消外資股比51%限制 外資或可100%持股保險公司

2021-01-04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

繼取消合資壽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之後,銀保監會近日又發文刪除了保險公司外資不得佔股本51%以上的條款。

12月31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據介紹,本次修改,是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要求,明確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準入標準。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修改不增設準入條件,不提高準入門檻,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繼續遵循內外資一致原則,使中外資保險機構在同一規則下開展業務。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堅持加強風險管控,注重與現有保險監管制度保持有效銜接。堅持同類機構準入規則基本一致,保證規則相洽,防止監管套利。

擬刪除保險公司外資不得佔股本51%以上條款

據本報記者梳理,此次《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準入條件。具體體現在參照外國保險公司的準入標準設定了外國保險集團公司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準入條件。保險公司和保險集團公司以外的境外金融機構成為外資保險公司股東的,適用《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同時,還完善了股東變更及準入要求,規定外資保險公司變更股東,擬受讓方或者承繼方為外國保險公司和外國保險集團公司的,應當符合《條例》及《實施細則》相關要求。

另外,保持了制度一致性,取消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去年,銀保監會發文取消了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此次修改與此保持統一,刪除了《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即「外國保險公司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合資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其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事實上,自改革開放起,我國保險行業就在嘗試向世界敞開大門。從上世紀80年代的「機遇論」,到後來隨著友邦保險的進入在90年代流行的「接軌論」探索,我國在20世紀初迎來一波外資險企的入駐熱潮。

在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保險也進入全方位對外開放階段,由過去有限範圍和領域的開放,逐漸轉變為全方位的開放;由政策性開放轉變為在法律框架下可預見的、與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的相互開放。但在當時國內的保險行業仍屬弱勢,決策者同樣面臨保護國內市場的迫切需求。最終堅持「審慎論」的我國雖然逐步放鬆了準入限制,但也守住了一些重要關口,在開放的大原則下具體行動和策略較為謹慎,控制了開放的實際進程和可能引致的風險。

去年以來,監管層以及其他監督機構對外資在華經營保險業務持續鬆綁,保險市場對外開放已經向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

沿時間線來看,2019年5月,中國銀保監會從取消外資股比限制、放寬市場準入條件、拓寬商業存在和擴大業務範圍等方面,提出12條銀行業、保險業新開放政策措施。2019年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在深入研究評估的基礎上,再次推出包括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在內的11條新開放政策措施。2019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覆修改《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放寬外資保險公司的準入限制,為保險業對外開放順利實施提供法制保障。2019年11月,銀保監會修訂發布《外資保險公司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落實保險業最新開放舉措要求,放寬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限制,將外資人身險公司外方股比放寬至51%,並為2020年適時全面取消外方股比限制預留制度空間;同時,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不再對「經營年限30年」 、「代表機構」等事項做出規定。2019年12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明確合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時點的通知》,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合資壽險公司外資比例可達100%。

一位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我國保險市場加速推動對外開放的做法最重要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增長逐漸減速,需要更進一步的改革開放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二是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保護主義抬頭,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率先垂範,加速推動對外開放。」

據銀保監會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境外保險機構在我國設立了64家外資保險機構、124家代表處和18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1.46萬億元。

外資險企市場份額悄然提升

企業作為最終的市場參與單位,對於需求變化與政策紅利總是非常敏感。僅在2019年,監管部門就批准了51項外資銀行保險機構籌建和開業申請。如2019年,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和招商信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始籌建;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交銀康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大韓再保險有限公司5家外資保險機構開業;友邦保險取得銀保監會批覆,其上海分公司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成為中國內地首家獲得設立批覆的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全球最大保險和資管集團之一的德國安聯保險集團旗下的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為中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德國安顧擬以8.82億元參與泰山財險混改;法國安盛集團全資收購安盛天平剩餘50%股權,並將更名為安盛保險;安達也多次收購華泰保險集團其他中小股東股權。可以看到,外資險企已經加速進入我國保險市場。

雖然在過去幾十年的保險市場發展中,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增長一直低於中資,但這一局面已經有所改變。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外資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781.97億元,市場份額7.52%,同比上升0.78個百分點。

德勤(中國)保險行業主管合伙人黃逸軒曾分析稱,此前外資險企在華開展業務長期面臨兩大制約因素。首先外資險企需滿足一系列要求,其保險牌照申請才能得到受理,從提交申請到最終批覆可能需要幾年時間。獲得保險牌照後,外資險企在中國不同地區開展業務還需滿足區域性監管要求。如果想在全國十個以上省市開展業務,至少需要3-5年的準備時間;其次,對於在中國市場尚未開展業務或並未建立合作關係的外資險企,如果想要構建覆蓋多個省市的直銷和代理人網絡,需要3-5年甚至更長的建設周期和大量的前期投入。

而去年12月,銀保監會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不再對「經營年限30年」 、「代表機構」等事項做出規定。這意味著外資保險公司將和國內的本土保險公司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相信未來三到五年將是外資險企進入中國的關鍵時期,不僅是新政的頒布與實施落地,還有很多中小型險企面臨經營壓力,尋求新的投資和業務突破,這些都將給外資險企帶來更多的市場機遇。」黃逸軒說道。

不過,擴大開放並不意味著保費收入更多地流向外資保險機構,從而造成保費外流,有損中國的國家利益。

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朱俊生看來,保費收入是風險的對價,對應的是保險機構在風險事故發生時承擔的賠償或給付責任。只要存在市場競爭,定價基本合理,保費收入的多少就反映了其承擔風險責任的大小。不能只看到保費收入,而無視其背後的保險責任。

另一保險業研究人士亦向本報記者表示,從此前獲批的外資銀行、證券、保險機構看,它們難以對中國金融市場形成大的挑戰,相反,是中國金融市場參與者的有機組成部分。國內險企歡迎符合條件的外資險企參與公平競爭,並通過產權、治理結構、管理方面的改革和技術提升,迎接新競爭者的挑戰。

他還指出,2019年中國保險行業在保險機構、保險產品、保險人才、保險監管等各方面與國際成熟保險市場交流合作,進一步擴大保險市場對外開放,這必將促進中國保險市場更加成熟規範,風險防範能力更強,發展邁向新的高度。

雖然需求和政策都在加速支持外資險企在中國的進一步深耕,部分外資險企對於市場基礎和渠道薄弱等固有缺陷有著清醒的認知,並在不斷嘗試改進。如部分外資險企與我國具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企業加速融合發展,另有一些外資壽險公司已經組建個險隊伍,推出精英銷售等方式彌補弱勢。這些做法都值得國內的保險企業注意和學習,在新一輪可預見的劇烈競爭中與對手共同進步。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合資壽險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取消!準入條件進一步明確,完善股東變更...
    規定外資保險公司變更股東,擬受讓方或者承繼方為外國保險公司和外國保險集團公司的,應當符合《條例》及《實施細則》相關要求。三是保持制度一致性,取消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去年銀保監會發文取消了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限制,此次修改刪除了《實施細則》中有關外資股比的限制性規定。
  • 銀保監會就《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
    來源:金融界網站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明確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準入標準,銀保監會起草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徵求意見稿
  • ...關於《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
    為進一步擴大保險業對外開放,銀保監會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部分條款予以修改。一、刪去第三條:「外國保險公司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合資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壽險公司),其中外資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1%。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 境內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誕生!友邦人壽拔得頭籌
    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加速推進,越來越多金融細分領域出現「首家」外資獨資公司。6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批覆》,批覆同意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改建為獨資人身保險公司,改建後的公司名稱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37.77億元。至此,境內首家外商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就此誕生,友邦人壽拔得頭籌。
  • 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情況如何?銀保監會回應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日電 在2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對2019年推出的促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措施落地情況做出梳理。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副主任劉宏健 來源:中國網有記者提問,銀保監會2019年推出了很多促進保險市場對外開放的措施,請問這些措施的落地情況怎麼樣?
  • 券商外資股比限制全面放開
    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在4月1日迎來裡程碑——證監會自本月起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至此,外資券商持股比例可至100%,中國證券業實現全面開放。  持股比例放開的背後,是中國證券業歷經一輪又一輪的改革實踐。
  • 券商外資股比限制4月1日取消 金融業對外開放翻開新篇章
    3月27日,高盛宣布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核准,將在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盛高華)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成為北京第二家增持合資證券公司股權以實現控股的外資金融機構。同日,摩根史坦利對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的持股比例也從49%升至51%。  諸多外資券商也在4月1日迎來了股比限制的完全取消,這意味著券商行業對外開放迎來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 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 國內券商需提升競爭力
    原標題: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取消 國內券商需提升競爭力      近日,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經統籌研究,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
  • 外資保險27年「拓荒史」:市場份額提升 經營特色凸顯
    今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批覆了該次交易,安盛持股比例達到100%。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安盛天平保險收入63億元,是中國保費規模最大的外資財險公司,比第二名國泰財險保費收入多66%,在中資財險公司亦可列入前20名。安盛集團執行長Thomas Buberl表示,安盛天平為安盛集團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平臺,可以充分抓住中國財產險和健康險市場的巨大增長潛力。
  • 銀保監會:外資機構看好中國金融市場開放
    在昨天(7日)的銀保監會新聞發布會上,三家外資銀行、保險機構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參加發布會的外資銀行、保險公司都表示,中國市場已經成為他們全球發展最重要的戰略性市場之一。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及總經理 張曉宇:我覺得對所有的外資公司,中國是絕對的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銀保監會表示,近年來我國大幅放寬金融業外資股比限制,擴大業務範圍,拓寬中外金融市場合作領域。目前,這些政策已逐步落地見效,並形成了一批示範性實例。首家外資獨資保險控股公司、外資獨資壽險公司和外資控股的理財公司等先後獲準設立。
  • 聊聊那些年外資險企在中國的開拓史
    2020年的最後一天,銀保監會起草了《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決定(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主要從三個方面目前的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作進一步的管理和規範,一是明確了外國保險集團公司和境外金融機構準入條件,參照外國保險公司的準入標準設定了外國保險集團公司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準入條件。
  • 情報:銀保監會擬取消外資機構入股信託公司總資產要求;金融機構...
    銀保監會:擬取消外資機構入股信託公司總資產要求14日起就《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徵求意見稿,為落實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監管部門將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境內金融機構、境內非金融機構、境外金融機構均可成為信託公司出資人,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均為3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不承擔投資管理人職責的,最低限額則是1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
  • 首家外資獨資期貨公司將現:摩根大通申請持股比增至100%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首家外資獨資期貨公司將現:摩根大通申請持股比增至100%首家外資全資控股的期貨公司即將誕生。2020年4月3日,摩根資產管理宣布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旗下控股公司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初步達成一項商業共識,將擬收購取得合資企業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至100%。摩根資產管理有望成為首家絕對控股中國公募的外資資管公司。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共有銀河期貨、摩根大通期貨和瑞銀期貨三家合資期貨公司。
  • 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
    多家外資機構擬設獨資券商3月13日,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稱,證監會按照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統一部署,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要求,經統籌研究,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
  • 保險業對外開放時間表明確 即刻放寬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
    證券時報記者易永英  央行行長易綱今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會上表示,人身險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將放寬到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記者獲悉,這一保險業對外開放政策將會即刻開啟。
  • 落實對外開放,銀保監會擬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
    4月14日,銀保監會就《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 ,以進一步落實簡政放權和對外開放工作要求,強化信託公司監管。首先,是進一步規範明確信託公司行政許可準入標準,強化與其他監管政策和指導意見等有效銜接。藍鯨保險注意到,境內非金融機構作為信託公司出資人,需財務狀況良好,且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如取得控股權,應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入股資金方面,除必須為自有資金,不得以委託資金、債務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外,出資金額不得超過其個別財務報表口徑的淨資產規模。
  • 銀保監會發信託新規: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門檻」
    銀保監會發信託新規: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門檻」   11月24日,銀保監會正式發布《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 友邦保險「分改子」獲批 中國內地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誕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6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批覆》,批覆同意上海分公司改建為獨資人身保險公司,改建後的公司名稱為「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註冊資金為37.77億元。
  • 信託公司新規落地:10億美元外資準入門檻取消
    11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公布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2020年第12號令:《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下稱「辦法」)已於2020年10月10日經中國銀保監會2020年第13次委務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取消三類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利於中國證券業做大做強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了11項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這其中就包括備受證券市場關注的「將原定於2021年取消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