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1月累計調控458次,其中,11月28個城市房價下跌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可謂是心驚膽戰,年初的時候受到特殊環境的影響,前兩三個月裡樓市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態,但隨著特殊環境的逐漸改善,樓市出現了高走的情況,在五六月份的時候,不少城市房價出現了明顯的上漲情況,而且銷量也是猛增,當時不少人都擔心,樓市是不是會迎來爆發式的反彈,但從7月份之後,樓市又出現了明顯的縮緊情況,不少城市積極啟動政策限制,一下子把過熱的樓市澆水降溫了,而截至到今年9月份,全國房價平均漲幅為5.6%,相對於去年全年6.5%還有著一定的差距,在筆者看來,今年大概率會是一個持平的狀態,漲幅想要超過去年的水平,可能性不大。
從今年1月份到11月份,全國累計調控次數已經達到了458次,而2019年調控次數是620次左右,相對去年來說,今年的樓市調控次數是偏少的,可能大家會覺得今年的樓市調控不夠嚴格,但大家要明白一點的是,今年這400多次樓市調控基本上都是四五月份之後才開始的,今年前幾個月裡因為特殊環境的影響,基本上不需要什麼樓市調控,所以說今年的樓市調控的節奏依然非常的嚴格,一點也不遜色於去年。
最近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28城環比下跌,下跌數量創今年最高。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下半年以來我們的樓市並沒有像年中一樣處於一個過熱的狀態下,房價漲幅基本上都出現了平穩或下降的趨勢,今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的時間了,在筆者看來,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樓市總結基本上可以下結論了。
我們知道下半年「三道紅線」發出後,對於開發商的負債方面有了新的要求,而開發商想要把房子賣掉換取現金流,最好的方式肯定是保持價格的平穩,又或者說降價,一旦房價上漲,最終只會讓購房者延遲購房計劃或者暫時失去購房能力,其實這一點開發商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們也不敢隨意漲價了。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最近幾年變化頗大,從2016年房住不炒開始以來,雖然不少人都曾認為這是間歇式的調控,不久就會放鬆反彈,但這一年比一年更嚴厲的調控節奏,直接讓這些炒房者不敢再對炒房抱有太多的期待,我們的房價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壓力是一年比一年大,對於房價的調控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大體情況基本上就是這樣了,現在已經到了12月份了,馬上就要進入2021年了,對於明年的樓市發展情況,筆者認為大致會跟著最近幾年的調控調調走,房價不會出現明顯的漲跌,大部分城市房價會處於一個微漲或者微跌的環境下,當然這也更利於購房者看房買房,房價一旦平穩了,那麼剛需購房的信心也就十足一點,他們不會害怕房價出現明顯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