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書寫國際合作發展史奇蹟 「一帶一路...

2021-01-08 華龍網

2020年漸至尾聲,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依然籠罩全球。當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沒有停滯,反而逆勢上揚,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重啟經濟注入了強大動力。在7年時光裡,「一帶一路」建設以令人驚嘆的執行力和高效率書寫了國際合作發展史上的奇蹟。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令人振奮的發展成果,再次折射出「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本色。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引下,這一國際公共產品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國際影響力和合作吸引力,助推世界經濟復甦。

守望相助,攜手前行。「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各方守望相助,在共同抗疫中,「一帶一路」朋友圈更加團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經過疫情的考驗,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更加牢固,動力更加充沛,前景更加廣闊。

打造健康之路,「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復甦營造安全環境。健康絲綢之路是拓展「一帶一路」衛生合作空間、推動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有效路徑。中國提出健康絲綢之路,通過對全球衛生治理系統的完善,為世界經濟復甦營造良好的基本環境。疫情發生以來,通過推進「一帶一路」衛生合作,與共建國家分享抗擊疫情經驗、加強信息交流、組織醫護人員培訓等,為築牢全球抗疫防線貢獻力量。同時疫情暴露了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體制的協調問題,在應對傳染性較強的突發性疫情時,國際社會缺乏足夠的聯防聯控機制,區域性應急突發機制和醫療衛生建設的能力。中國以健康絲綢之路為依託,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帶動沿線國家加強衛生合作。通過派遣醫療隊、援建醫院、捐贈物資等方式,提升沿線國家的醫療衛生水平。在後疫情時期,通過健康絲綢之路,擴展「一帶一路」的衛生合作空間,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推動完善全球衛生治理作出重要的中國貢獻。

打造暢通之路,「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復甦營造穩定環境。交通運輸作為一帶一路的基礎保障,古有絲綢之路,連接東西,交流互鑑;今有「鋼鐵駝隊」,橫貫亞歐,互通有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經濟深陷負增長,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作為中國內外循環的連接點為世界經濟的復甦貢獻中國力量,通過中歐班列、絲路海運暢通以及疫情間的線上工作方案,保證全球供應鏈暢通。被譽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在海運和空運嚴重受阻的情況下,加緊同相關國家對接,安全、高效運轉,源源不斷將防疫物資、生產原料運到相關國家。伴隨著中歐班列聲聲嘹亮的鳴笛,中歐班列成為了連接親情、合作、機遇的重要紐帶,串聯起中歐各國乃至世界共同抗疫。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成為暢通國際防疫物資運輸、保障貿易往來的重要物流通道,為各國復工復產、提振經濟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打造開放之路,「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復甦營造合作環境。防疫措施增加,人員、設備、材料進場難,生產經營成本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地持續蔓延,也給正在建設中的「一帶一路」項目帶來很多現實挑戰。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暫時的物理隔閡,但「一帶一路」倡議恰恰要衝破阻隔,推動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互聯互通。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非常時期,中國堅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領,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奏響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合作發展的新樂章,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高樓拔地而起,電站點火併網……臨近歲末,中東地區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用新地標、新科技點靚中東地區。環顧現實,疫情下的眾多「一帶一路」項目不僅沒有停工,反而加速推進,為全球抗疫注入發展動力,為各國提供發展機遇,也為世界經濟復甦增添了一抹亮色。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疫情再次體現了各國相互依存、人類命運與共的現實,也讓各方進一步看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必要性和空間。走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7年,「一帶一路」合作一步一個腳印,從總體布局的「大寫意」,步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階段,也一次次從不同維度證明:這是一條舉世矚目的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放眼未來,「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引領國際合作不斷走向深入,繼續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強勁動力。

作者:任仙芸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一帶一路」沿線工程傳捷報 奏響構建...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政府為推動國際社會合作特別是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而做出的重大決策,中東地區正處於「一帶一路」的交匯地帶,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就高度重視發展與中東國家的關係。6年前,中國在中阿合作論壇上首次向中東地區發出共建「一帶一路」的邀請,由此拉開了中國在中東地區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序幕。2020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並穩步實施的第八個年頭。
  • 人民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報導效果顯著
    從4月中旬開始,人民網強國論壇與「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一帶一路」百人論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3家智庫合作,開設「共商 共建 共享——『一帶一路』大家談」欄目,從全球治理、投資便利、企業參與、講好故事等多個角度闡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意義,共完成17場「一帶一路」專家解讀訪談。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陸海新通道拓展西部開放新空間
    陸海通道從無到有、日益完善,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通過優化交通資源要素配置,原有的物流優勢得以發揮出來,成為一條成熟的國際貿易通道,由此也讓人領略到了內陸開放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智慧和膽魄。新思路觸發新突破,新理念催生新變化,新通道帶來新效率。截至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貨物品類超過500類,輻射95個國家和地區的249個港口。
  • 「數字一帶一路」基地啟用 中軟國際助推重慶軟體產業高質發展
    12月23日,中軟國際「數字一帶一路」軟體生態基地啟用暨兩江軟體與數字經濟產業學院項目籤約儀式在重慶兩江新區隆重舉行。該基地是中軟國際通過解放號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與實體產業園區優勢相結合,以平臺為引領,賦能重慶數字經濟發展的軟體生態智能體。
  • 【地評線】荔枝網評:患難與共,讓「一帶一路」朋友圈更加團結
    作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優質平臺,「一帶一路」自可為「筆」,為全人類抗擊疫情畫出更大「同心圓」。   團結就是力量。習近平近日在《求是》發表重要文章《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指出,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中方已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各方面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 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疫情下「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助力當地民眾克服困難。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用接續奮鬥擁抱2021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奪取了戰疫情、穩經濟兩個戰場雙勝利,打贏了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兩場硬仗,創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
  • 中軟國際在兩江新區加碼布局助力重慶兩江新區打造軟體產業高質量...
    12月23日,中軟國際「數字一帶一路」軟體生態基地啟用暨兩江軟體與數字經濟產業學院項目籤約儀式在兩江新區舉行。以「數字一帶一路」軟體生態基地和兩江軟體與數字經濟產業學院等為載體,中軟國際將如何在兩江新區打造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杆,助力重慶及兩江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多項加碼布局打造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標杆2019年12月2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重慶全面拓展中軟國際系列業務。
  • (新華國際時評)「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題:「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新華社記者李蓉 回望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發展挑戰前所未有。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個全新的多邊平臺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成功推進、多項合作項目落地的基礎上提出召開的,是作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發起的新的多邊合作平臺。眾多國家首腦以及國際組織領導人的與會,說明「一帶一路」倡議所承載的合作理念、「一帶一路」倡議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關注視角、「一帶一路」倡議所體現的中國責任已經獲得廣泛的國際共識。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大看點前瞻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大看點前瞻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五大看點前瞻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正式拉開帷幕
  • 銀聯國際與肯亞機構合作首發「一帶一路」商務卡
    銀聯國際近日宣布,在廣交會上與肯亞最大銀行——肯亞商業銀行(KCB)籤署合作協議,在當地發行銀聯「一帶一路」商務卡,這也是這一卡產品的全球首發。「一帶一路」商務卡加載了沿線商旅、交通、貿易等領域豐富的專屬用卡權益,將為境外持卡人跨境商旅帶來支付便利。
  •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順利,成果豐碩,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和高度評價。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國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帶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國際盛會,也是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的重要合作平臺。
  • 「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國際視頻研討會 共同打造合作之路、健康...
    14日,「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舉辦「中國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國際視頻研討會。30多位中外政要、前政要及智庫專家學者與會,並表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為世界經濟復甦繁榮提供強勁動力,為促進經濟全球化開闢新境界,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新支撐。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進博會 共享一個雙贏的未來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4日晚在上海開幕,本屆進博會企業商業展共設置食品及農產品、汽車、技術裝備、消費品、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服務貿易六大展區。眾所周知,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範圍內繼續蔓延。在此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依然按計劃舉行線下展會,這充分說明中國對防疫有充分的經驗和信心。
  • 【國際銳評】老馬識途 中馬務實合作踏上新徵程
    【國際銳評】老馬識途 中馬務實合作踏上新徵程 原標題:   國際銳評評論員  以93歲高齡當選馬來西亞總理的馬哈蒂爾21日結束了他再度就職後的首次中國之行。
  • 「一帶一路」與國內國際雙循環
    「十四五」國家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但東西部在構建雙循環新格局上的任務有所不同。東南沿海處在開放前沿,主要是外向型經濟,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有一個產業轉型的問題,要增加面向國內市場的份額。陝西地處西北,是開放的末稍,主要是內向型經濟,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也有一個產業轉型的問題,要增加面向國際市場的份量。因此陝西要從西北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
  • 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深圳舉行
    央廣網深圳12月21日消息(記者李強)12月20日,以「攜手應對挑戰,合作促進共贏」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開幕。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在開幕式上致辭,希望廣大上市公司拓展國際視野,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勢產能合作,加強科研和產業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創新合作的高地;堅持合規共贏,遵守所在國法律和國際規則,尊重當地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堅持綠色發展、共享發展。
  • 「一帶一路」(洛陽)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將持續至明日
    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再次迎來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盛會。  昨日,「一帶一路」(洛陽)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在洛陽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來自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等1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駐華使節,國內外農業專家學者和400多家農業企業會聚洛陽、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