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孩子上幼兒園,除了家長閒來無事教的三四首詩,基本上娃娃們對知識一無所知。可如今不知是社會發展節奏太快,還是對孩子的教育要求提高,參加幼升小的孩子們竟被要求具有三年級的知識水平!
一、「幼升小的孩子,需具備三年級水平」
李媛的兒子今年6歲,再過半年就要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為此李媛和丈夫正費心費力地為孩子選擇優質小學。
作為獨立創業的自由人士,李媛和丈夫的經濟收入委實不低,而他們對於兒子的教育投資毫不手軟。在了解了附近的幾所學校後,李媛給娃申請了一所好評率100%的優質民辦小學。可令李媛意想不到的是,光經濟實力雄厚可不行,要想上學孩子的學習能力還得過關!
入學前,學校會安排兩場面試,第一場面試家長,第二場才是孩子。作為成年人,李媛利用自己生意人的頭腦火速通關,但最終孩子依舊被攔截在外。原因竟是,李媛兒子的知識文化儲備不夠,學習基礎依舊處於幼兒階段。
可要想進入這所學習,基本條件就是孩子的學業水平必須達到小學三年級,否則只會給學校拖後腿。這點讓李媛很是不得其解,用她的話說:「我兒子要是有了三年級的知識儲備,為什麼還要從一年級學起呢?這不是典型的浪費時間嗎?」
再說了,孩子已經有了三年級的學業水平,直接上四年級不是更好嗎?所以說,李媛認為學校的要求太過奇葩,就算選擇天才也不該如此急迫!要知道,現在教育部強烈禁止孩子在幼兒園搶跑學習,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孩子的童真和想像力。但哪怕有教育政策出臺,可各大學校依舊我行我素。
二、為什麼小學會有如此奇葩要求?
1、篩選智商高的孩子
很多小學之所以要求幼升小的孩子具有高年級學業水平,目的就在於篩選高智商的孩子。畢竟,不論從升學角度還是從學校名譽度來看,智商高的孩子佔重大比例,對學校招生有很大的優勢。
但就孩子的學業狀態而言,到底是學霸還是學渣,在他們7歲前真能分辨出來嗎?或者說,這樣給孩子評分等級真的有意義嗎?
2、保證自己的升學率
對於高等級的精英學校而言,他們招生優秀學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看學習成績。畢竟,現代社會的教育從幼兒時期已經開始,甚至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小學能順利過渡,他們早就帶孩子上了幼小銜接可成功。因此,對孩子學習重視度高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多能成功入學,這應該是現代父母的共同認知。
3、更利於培養精英人才
當然,並不是所有學校對孩子的入學要求都如此嚴苛,只不過以培養高等學子出名或者實行精英教育政策的學校才會有此行為。所以說,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適應孩子的學校,這樣對孩子對父母才是最合理。
三、關於學習搶跑的問題,大家怎麼看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確實應該提前學習幼小銜接的課程,這樣他們在步入小學後才不會手忙腳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而且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是從小學開始,如果孩子一上學就落後,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因而為了孩子的學習著想,父母也不要太過憂慮。還是那句話,根據孩子的成長節奏輔導他們的學習情況,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加優秀。但重點是家長要把握好節奏,不要總是讓孩子天天背書學算術,適當的放鬆空間也得給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