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要求三年級水平,幹嘛還要娃從一年級上起?寶媽的話真扎心

2020-12-14 萌孩控

二十年前孩子上幼兒園,除了家長閒來無事教的三四首詩,基本上娃娃們對知識一無所知。可如今不知是社會發展節奏太快,還是對孩子的教育要求提高,參加幼升小的孩子們竟被要求具有三年級的知識水平!

一、「幼升小的孩子,需具備三年級水平」

李媛的兒子今年6歲,再過半年就要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為此李媛和丈夫正費心費力地為孩子選擇優質小學。

作為獨立創業的自由人士,李媛和丈夫的經濟收入委實不低,而他們對於兒子的教育投資毫不手軟。在了解了附近的幾所學校後,李媛給娃申請了一所好評率100%的優質民辦小學。可令李媛意想不到的是,光經濟實力雄厚可不行,要想上學孩子的學習能力還得過關!

入學前,學校會安排兩場面試,第一場面試家長,第二場才是孩子。作為成年人,李媛利用自己生意人的頭腦火速通關,但最終孩子依舊被攔截在外。原因竟是,李媛兒子的知識文化儲備不夠,學習基礎依舊處於幼兒階段。

可要想進入這所學習,基本條件就是孩子的學業水平必須達到小學三年級,否則只會給學校拖後腿。這點讓李媛很是不得其解,用她的話說:「我兒子要是有了三年級的知識儲備,為什麼還要從一年級學起呢?這不是典型的浪費時間嗎?」

再說了,孩子已經有了三年級的學業水平,直接上四年級不是更好嗎?所以說,李媛認為學校的要求太過奇葩,就算選擇天才也不該如此急迫!要知道,現在教育部強烈禁止孩子在幼兒園搶跑學習,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孩子的童真和想像力。但哪怕有教育政策出臺,可各大學校依舊我行我素。

二、為什麼小學會有如此奇葩要求?

1、篩選智商高的孩子

很多小學之所以要求幼升小的孩子具有高年級學業水平,目的就在於篩選高智商的孩子。畢竟,不論從升學角度還是從學校名譽度來看,智商高的孩子佔重大比例,對學校招生有很大的優勢。

但就孩子的學業狀態而言,到底是學霸還是學渣,在他們7歲前真能分辨出來嗎?或者說,這樣給孩子評分等級真的有意義嗎?

2、保證自己的升學率

對於高等級的精英學校而言,他們招生優秀學生的最直接方式就是看學習成績。畢竟,現代社會的教育從幼兒時期已經開始,甚至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小學能順利過渡,他們早就帶孩子上了幼小銜接可成功。因此,對孩子學習重視度高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多能成功入學,這應該是現代父母的共同認知。

3、更利於培養精英人才

當然,並不是所有學校對孩子的入學要求都如此嚴苛,只不過以培養高等學子出名或者實行精英教育政策的學校才會有此行為。所以說,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適應孩子的學校,這樣對孩子對父母才是最合理。

三、關於學習搶跑的問題,大家怎麼看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年齡確實應該提前學習幼小銜接的課程,這樣他們在步入小學後才不會手忙腳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而且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是從小學開始,如果孩子一上學就落後,很容易打擊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因而為了孩子的學習著想,父母也不要太過憂慮。還是那句話,根據孩子的成長節奏輔導他們的學習情況,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加優秀。但重點是家長要把握好節奏,不要總是讓孩子天天背書學算術,適當的放鬆空間也得給到孩子。

相關焦點

  • 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
    前幾天,我堂姐問我:「女人過了30歲難道就應該辭職回家帶娃呢?如果不辭職,到底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兼顧孩子呢?」堂姐家兒子今年上小學四年級了,平日作業比較多,都需要家長輔導。而且,老師也總要家長配合工作,堂姐現在三天兩頭請假,熬夜輔導作業,白天工作狀態也不好,領導已經對她有意見了。
  • 寶媽在朋友圈炫耀:寶寶七個月就會走路,沒想到評論卻讓她扎心了
    田曉曉看著寶寶的變化,欣喜不溢於言表,每天都在朋友圈裡「曬娃」,分享寶寶的成長,記錄寶寶每個變化。一個月後,田曉曉在朋友圈裡發了寶寶蹣跚挪步的照片,和往常一樣,有很多人都為她點讚,爭相誇讚寶寶真聰明。在一片讚美聲中,有一個人的評論就顯得格格不入:「孩子那麼小就走路,會變成羅圈腿等等,家長心可真大」。
  • 一年級娃3周學完三四年級數學?半年英語從零基礎到達人?
    專心研究科學雞娃的星媽——Mr媽用經驗證明:啟蒙不在於時間早晚。只要自己事事勤思考、步步有計劃,一年級啟蒙都能「家有牛娃」。人物檔案星媽——Mr媽媽定位廣州,家有倆娃的細心媽媽。雖然Minnie在一年級才算正式啟蒙,但是因為Mr媽極具計劃性,英語半年就突破了零基礎AR到了2.3,一年就考下KET。而數學一直持續滿分,語文更不用說了,才三年級就能輕鬆寫出散文詩。這完全要歸功於Mr媽媽的教育策略:不著急、有計劃、抓重點。
  • 娃上小學三年級,我果斷拒絕了老師的推薦讀物,老師都誇我做得對
    三年級,娃的學習任務重了,老師對娃的要求也高了,很多學校開始在三年級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了培養語感,對課外讀物也有了要求,因此有的學校老師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給家長推薦各種課外書。
  •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
    幼升小必備:一年級漢語拼音的拼讀+書寫規則,孩子學習如虎添翼這幾天,各小學完成了期末考試,進入了暑假階段。老師們討論得最多的還是同學們此次的期末考試成績。有位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有些無奈,說這次考試班上成績不太理想,閱卷的時間發現有很多同學在拼音這一塊上出錯,前面的基礎題失誤,後面看圖寫話,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也出現拼寫錯誤,這位老師也抱怨「腦殼疼」,也有五年級的老師附和說:我們班上也有不少同學在拼音上出錯,丟些「冤枉分」,所以這個暑假就給他們布置了拼音作業,假期裡自我提高,把拼音知識補上去。
  • 適合寶媽開的凌寶BOX,接娃、通勤真方便
    以前我都是騎電動車接送孩子上下班,後來新國標出臺,要求電動車行駛時速不得高於25公裡/小時,這讓我感覺車速變成了龜速,還不如自行車,這麼一搞,我拿啥去接娃?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個可以讓我自由支配,同時還能讓我不被風吹日曬的交通工具就再好不過了。
  • 寶媽:「花錢買了一輛嬰兒車還要假裝是朋友送的,真搞笑!」
    文/格格鬥一個寶媽在網上吐槽:兒子出生後,婆婆去親戚家要了一輛舊嬰兒車,非要給娃用這輛舊車。寶媽心想:就這一個孩子,憑啥不用新的,又不差這點錢。隨後寶媽在網上買了一輛新的嬰兒車,但為了不激起婆媳矛盾,她只好說這輛車是朋友送的。
  • 二年級開始寫作文太早?80後寶媽:一年級開始寫作文讓我終生受益
    本文不準備對現在的語文是否「變味」做評判,單從自身的經歷說說對「二年級開始寫作是否太早」這件事的看法。80後寶媽親歷:偶然的機緣,一年級的我被老師要求開始「寫作文」。我是一名來自農村的80後,我上學的時候連學前班都沒有,更不要說幼兒園了。所以,我開始上學就是一年級。
  • 聽說三年級以後,大部分媽媽都辭職了
    前兩天,米粒班上跟他關係最好的那個同學的媽媽,辭職了。據說,三年級以後,升初中之前,辭職家長的數量會明顯爬坡。家有海澱小學生,我和米粒爸不僅上班,我還是不折不扣的「公號狗」,在家長群裡已經有點另類了你說我內心一點起伏都沒有嗎?不可能。
  • 「神變臉寶媽」帶娃火了,娃嚇懵了:難以置信,我竟然是渣男?
    尤其是在家帶娃比較無聊的寶媽們,也會比較喜歡帶著孩子一起拍攝,而可愛的萌娃們也總是會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可愛舉動,引起不少人的關注。 「神變臉寶媽」帶娃的一幕把娃給成功嚇懵了 這一幕被上傳到網上,「神變臉寶媽」帶娃的一幕在網上也是火了,現在的家長真的是越來越難帶了,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不久的萌娃看來也是各種不適應
  • 「我是一個懶媽媽,但全家都把我當個寶」不得不說寶媽懶得有水平
    上一周我跟著一個較好的寶媽去湊熱鬧,一群年輕媽媽們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全是對生活的吐槽。養孩子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寶媽們都表示帶娃可比上班累多了,一天連續二十四小時待機,無縫銜接。本來結婚前是一個能在床上躺一天的人,生完孩子後成了家裡最勤快的人。但有一個寶媽一直沒吭聲,問起來說是自己沒那麼忙,孩子都會自己做,她基本上就是……閒著。
  • 幼升小爸媽們注意了,現在需要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
    我不得不說:家裡有幼升小孩子的爸媽們,現在就需要開啟「小學生家長」模式!正如我無數次提到過的,入學準備階段和小學低年級(一至三年級)是培養學習習慣養成期,是獲得學習能力的關鍵期,也是掌握學習方法的加速期。
  • 90後寶媽越來越不願產檢,說出的理由現實又無奈,生活太扎心
    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本是一件幸事,但卻有很多90後寶媽不願產檢,背後的原因令人揪心。九零後寶媽抗拒產檢,理由有點現實,也有點扎心小漣是個90後寶媽,懷孕七個多月了。不願產檢的理由,有點扎心現在很多寶媽抗拒產檢,有時候還這不是錢的事。三個不願產檢的理由,每一個都很扎心,也很現實。1.
  • 有一種幸福叫:婆婆不幫忙帶娃!說出了很多寶媽的心聲,得知足
    寶媽生娃後,等到娃慢慢長大到六個月或者是一歲後,就會開始思考到底是一直全職帶娃,還是選擇出去工作呢?出去工作當然要考慮誰幫忙帶娃這個問題了。有些寶媽會說婆婆都不幫忙帶娃,自己一個人帶娃好累啊!但是這些抱怨婆婆不帶娃的寶媽們知道嗎?有一種幸福叫做:婆婆不幫忙帶娃!
  • 幼升小父母:提前讓孩子吃透這份一年級看圖寫拼音,入學考第一!
    幼升小父母:提前讓孩子吃透這份一年級看圖寫拼音,入學考第一!讀圖寫字是小學一年級學生在強化拼音知識的問題上進行的練習,學生通過讀圖內容來補全拼音音節,這種形式尤其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認知方式。這個一年級開始看圖寫拼音專項練習題,幼小的父母可以提前為孩子準備,孩子提前練習,入學考第一!文末有Word完整版資料領取方式!因平臺篇幅的限制,如需完整列印資料,可點我頭像進入主頁私信「學習」兩字獲取,老師每天更新優質乾貨學習資料,喜歡就多多關注轉發吧!
  • 為啥懷孕生娃後,頭髮會「離家出走」?寶媽:挺「禿然」的
    發覺自己開始掉頭髮的寶媽不敢輕易洗頭髮,從前丈夫對自己「摸頭殺」覺得很幸福,現誰碰頭髮就跟對方急,害怕頭髮掉得更多,也有人和小媛一樣狠心剪成了短髮。 為啥生完寶寶後,寶媽很「禿然」?
  • 上幼小銜接班有用嗎?幼兒園老師:三個習慣不好,上了都是浪費錢
    但上幼小銜接有多大用呢?上幼小銜接班很多就是提前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有不少家長尤其是公辦園的家長會選擇大班最後一年退學專門去校外上幼小銜接班。每當碰到這種家長,幼兒園老師真的是勸都勸不住。首先教育部很早就叫停了學前班,同時呼籲學生零起點入學。其次「三年級效應」想必家長們都聽過吧?
  • 寶媽生活圈原來可以這樣潮 國美真選打造高品質生活
    最近寶媽圈子裡流行這樣一個話題——「生活除了柴米油鹽,還應該有些許浪漫和生活質感」。也由此,「潮媽」風尚迅速風靡,扮演著在外「少女」、在家「賢妻」的雙重角色,她們不僅能將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還能對母嬰用品、家居百貨如數家珍,不管是買好物還是請教生活看娃妙招,找她們就對了!
  • 怎麼辦延緩入學,幼升小孩子太小跟不上,晚一年上小學可以嗎?
    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上小學跟不上,覺得我家孩子八月出生年齡小,我家孩子發育慢長得矮學東西跟不上,我家孩子上課總是多動,想在幼兒園多待一年,可以晚一年上小學嗎?每年幼升小報名時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首先回答各位家長的是,義務教育是法定適齡兒童必須接受的教育,一般是規定當年9月前年滿六歲的小孩子就必須就近報名一年級入學,但是對於符合條件要求的可以申請辦理延緩入學,也就是說孩子可以晚一年上小學。那麼怎麼樣才算符合要求呢?
  • 為三年級做準備,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要點、易錯點解析
    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一方面是讓孩子把數學基礎夯實,另一方面重點是讓孩子通過一、二年級這兩個學年學會如何學習數學。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更多依賴父母老師的他律督促引導,五六年級的孩子大多能夠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