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將信託貸款信息全面納入監管資料庫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1日訊 針對近年來信託貸款業務在發展中出現的貸款風險偏高、部分交易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央行今日表示,決定將信託公司貸款信息全面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對其提供信用信息服務。

  近年來,信託貸款業務呈快速增長趨勢。信託貸款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貸款風險偏高、部分交易信息不透明等問題。按照《徵信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央行決定將信託公司貸款信息全面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對其提供信用信息服務。對於已接入資料庫的信託公司,人民銀行將要求其報送全部貸款信息,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完整,並取得信息主體的授權等。對於尚未接入資料庫的信託公司,將加快接入進度,實現對信託機構和信託貸款業務的全覆蓋。上述舉措,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服務水平,有利於信託公司加強自身風險管理,也有利於各類金融機構防範金融風險。

  此外央行還表示,對於金融機構從事的委託貸款業務,人民銀行正在積極研究相關方案,擬將其信息儘快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

相關焦點

  • 信託貸款信息納入央行監管資料庫
    針對近年來信託貸款業務在發展中出現的貸款風險偏高、部分交易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央行昨天表示,決定將信託公司貸款信息全面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對其提供信用信息服務。  央行表示,對於已接入資料庫的信託公司,人民銀行將要求其報送全部貸款信息,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完整,並取得信息主體的授權等。
  • 監管層融資端堵漏 信託納入金融信用信息資料庫
    業內人士指出,監管層對於融資方的單體風險很難約束,將信託納入資料庫主要約束的是融資方,提高融資方的違約成本,彌補監管的不足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表示,將信託公司貸款信息全面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對其提供信用信息服務
  • 央行首度明確:「替代數據」本質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原標題:央行首度明確:「替代數據」本質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央行近日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指出,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在本質上屬於徵信活動
  • 央行確認:「花唄」將恢復報送徵信信息!
    「花唄」將於近期恢復徵信信息報送。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日表示,辦理「花唄」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於2015年4月接入徵信系統,後因放貸主體發生變更暫停報送信貸業務信息,擬於近期恢復報送。
  • 央行發布徵信新規,網際網路企業將納入監管,個人信用信息不得被過度...
    不良信用信息到期的,徵信機構應當刪除,作為樣本數據的,應當進行去標識化處理,移入非生產資料庫保存,確保個人信用信息不被直接或間接識別。相較《條例》,《辦法》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更明確的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事實上,央行近期正在穩妥推進個人徵信機構準入。2020年11月25日舉辦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穩妥地推進個人徵信機構準入。
  • 花唄也能被納入央行徵信!或將影響買房、貸款!
    作者: fang4108251893梧州樓市給你靠譜的買房建議花唄信用被納入央行徵信了?7月28日一早,#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徵信#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討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用戶同意授權,該用戶的基本信息、花唄額度以及還款情況將會以月度為單位上報央行徵信系統。用戶也可以放棄升級,並且放棄升級暫時不會影響花唄使用。據支付寶客服透露,目前只是部分用戶群接入了央行徵信,未來逐步對全量用戶進行覆蓋。1、為什麼螞蟻集團要將花唄用戶接入央行徵信?
  • 得助智能:個人信託貸款監管加碼信託機構何去何從?
    日前,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當前部分信託公司在個人信託貸款業務調查、審批、協議籤訂、放款、收費、催收等多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監管要求。
  • 小貸、消費金融公司納入央行反洗錢監管
    消費金融產業鏈監管央行強化金融機構反洗錢、反恐怖融資監管,小貸、消金機構等被納入其中12月30日,央行官網披露《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監督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並就《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
  • 國際監管動態:法國推進央行數字貨幣測試,韓國修訂P2P貸款市場監管...
    2020年7月23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宣布,監管沙盒將新增4名新成員,其中包括:(Source)基於智慧財產權的投資和籌款機制,使中小企業可以經由信託公司通過智慧財產權籌集資金,並通過眾籌平臺招募投資者(Hana Bank&Wadiz);基於行動裝置的綜合退休養老金諮詢服務,可分析個人的多個養老金帳戶並提供有關養老金產品的建議(Doomoolmori
  • 加強反洗錢監管!央行將小貸、消金、銀行理財子公司等納入監管範圍
    記者注意到,《修訂草案》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從事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以及消費金融公司、貸款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納入監管範圍。央行完善反洗錢監管對象《修訂草案》的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強調風險為本監管思路和工作要求。
  • 北京銀保監局:四方面加強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監管
    來源:中國證券報9月8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信託公司個人信託貸款業務的通知》(簡稱《通知》),針對當前部分信託公司在個人信託貸款業務調查、審批、協議籤訂、放款、收費、催收等多個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明確監管要求,重點從履行貸款人義務
  • 轉型中的信託如何監管與處置並舉 央行首開「信託專題」分析風險與...
    (原標題:21金融研究丨轉型中的信託如何監管與處置並舉 央行首開「信託專題」分析風險與發展)
  • ...調整個貸利率至15.4%;北京監管要求個人信託貸款核心業務不能外包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在通知裡特別強調——要立足小額貸款公司是由金融監督管理部門依法批准設立的經營放貸業務的營利法人,其經營行為不是民間借貸。記者多方了解到,儘管業界爭議持續升溫,多家信用卡機構與城商行零售部門已悄然將個人貸款產品年化利率降至15.4%以內。「原先信用卡套現的年化利率在18%,現在已降至15.4%以內。」一位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門分期業務負責人向記者透露。
  • 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原標題:監管明確中國高風險狹義影子銀行範圍 信託貸款佔比超16%居第四   12月4日,銀保監會官方微信
  • 央行提出將「替代數據」納入監管 數據資產確權問題引熱議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12月15日,央行在其網站公布的「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的信息中,指出「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在本質上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替代數據尚未由有關部門明確定義,目前,工商、稅務、水電繳費等信息已經作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從事貸款業務中常用的參考。此前,10月31日召開的金融委會議決議中提出,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近期,央行、銀保監會高層人士在多個場合強調數據信息的監管問題。
  • 央行針對信託風險處置問題研究處置方案
    7月10日,在央行舉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就資產管理新規延期、理財產品浮虧、信託風險處置等問題給出了最新表態。新資產管理條例的過渡期有望延長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指出,受今年疫情影響,應推遲。但也有機構和學者建議,不應延長太久。
  • 聚焦安信信託|《財新》報導,監管發話,信託雷王將何去何從?
    此次的契機,一個是財新對於安信的深度報導(原文叫做《信託生死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前往訂閱,;另外一個就是7月10號晚的央行有關負責人的答記者問,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在財新的那篇萬字長文中,對安信的前世今,逾期踩雷、重組進展等進行了深度報導和詳細的梳理。內容之翔實,報導之深刻,信息之豐富,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文。
  • 北京:公租房承租人違規 將上央行徵信系統「黑名單」
    央視財經(記者 張偉傑)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與央行徵信管理部門籤訂《關於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採集公租房違規信息的合作備忘錄》,首次將公租房違規家庭信息納入到金融體系徵信平臺。公租房只能用於符合條件的申請家庭自住,對於存在轉租轉借、空置、擅自裝修等違規使用的家庭,房屋行政管理部門除依據《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11號)等規定予以行政處罰外,還將其處罰信息納入央行徵信系統。央行徵信系統的個人信用報告被稱為個人的「信用身份證」,較為全面、客觀記錄個人的信用活動,如償還貸款本息、信用卡透支情況等。
  • 央行年度重磅報告!少數信託已劣變為高風險機構!這類風險被重點提及
    7、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託業風險加速暴露,少數信託公司已劣變為高風險機構。信託業風險暴露加快,存在外溢可能。信託業強監管、嚴排查使行業風險暴露更為充分。截至2019年末,信託資產風險率2.67%,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1.69個百分點,其中:信託公司承擔風險管理責任的主動管理類信託資產風險 率3.04%,同比上升1.75個百分點,相關風險可能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傳染;由其他金融機構等委託人承擔風險管理責任的事務管理類信託資產風險率 2.29%,同比上升1.53個百分點,隨著「去通道」「去嵌套」深入推進,信託通道委託方的風險將顯性化。
  • 央行的這份報告含金量很高
    【聲明:本文信息全部源於公開渠道,文中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實際上審慎管理也是每年金融穩定報告第三大部分的重點,中國的審慎監管內容較為豐富,主要包括推進金融機構評級、落實全口徑融資宏觀審慎政策、動態調整跨境資本流動審慎政策、統一資產管理業務基本規制、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