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度明確:「替代數據」本質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2020-12-17 證券之星

(原標題:央行首度明確:「替代數據」本質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央行近日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指出,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在本質上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信息,央行近日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認真總結蘇州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和「長三角徵信鏈」建設經驗,明確徵信一體化建設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替代數據在現代化徵信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是借貸信息的有益補充。市場化的替代數據徵信信息互聯互通是當前構建全覆蓋社會徵信體系的重要步驟。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在本質上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央行並未指明替代數據具體內容。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企業徵信領域已經使用的替代數據主要是繳稅數據,此外包括工商登記信息、企業涉稅信息、企業用電數據、企業用水數據、海關數據、環保數據、用工數據獎懲數據、司法訴訟數據等。

解決信用「白戶」金融需求

此前,央行徵信管理局等在2018年達成共識,應積極探索借貸信息以外的替代數據在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融資、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增加小微企業、「長尾」客戶的貸款可獲得性,促進其融資發展。

今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第三屆進博會上表示,普惠金融重點服務的對象往往是缺乏信貸記錄甚至是沒有信貸記錄的「白戶」。據統計,目前全國在校大學生4000萬人,工作五年以內的畢業生3500萬人,民政低保人群約6000萬人,全國小微企業總的數量超過8000萬戶,這些人群和企業中大部分都是信用白戶或準白戶。

陳雨露說:「我們正在積極研究解決他們的真實的金融訴求,這是一項複雜的工程,但是藉助先進的數位化手段和替代數據等服務模式,有望予以解決。」

他指出,通過市場化的機制,運用從地方部門採集的小微企業非信貸類徵信替代數據,對小微企業信用狀況做出全面評價,改善小微企業徵信服務,探索出台州模式和蘇州模式,並在全國複製推廣。實現小微企業首貸率、獲貸率和信用貸款比率同時上升,貸款利率和不良貸款率雙降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已累計收入近11億自然人、6000萬戶企業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

「替代數據」有哪些

所謂徵信「替代數據」,即借貸信息以外的替代數據,不過央行並未指明替代數據具體內容。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企業徵信領域已經使用的替代數據主要是繳稅數據,此外包括工商登記信息、企業涉稅信息、企業用電數據、企業用水數據、海關數據、環保數據、用工數據獎懲數據、司法訴訟數據等。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企業融資平臺中已開始注重發揮非信貸替代數據作用。例如,截至7月末,廣東「粵信融」穩企業保就業平臺向商業銀行精準推送重點企業1.03萬家,新發放貸款557億元,「粵信融」採用大數據、雲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把企業的工商註冊、稅務、水電繳費、國土資源、環保等信息整合起來。

有接近監管人士指出,企業徵信機構即主要採集非借貸數據,向銀行推送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反欺詐、風險預警等信息,是銀行解決小微企業不對稱信息的最優選擇。

從企業信息集合來看,工商登記信息和企業繳稅信息覆蓋面最廣,其餘信息均為涉及企業經營行為具體領域(如用水、用電、出口貿易等)的子集數據。

在涉稅數據方面,國家稅務總局、銀保監會曾發文推動銀行加入銀稅互動平臺。2015年,稅務總局與原銀監會聯手建立銀稅合作機制。2017年,兩部門又發布《進一步推動「銀稅互動」工作的通知》,將「銀稅互動」受惠群體由納稅信用A級拓展至B級。2020年4月,兩部門發布《關於發揮「銀稅互動」作用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要求在2020年9月底前實現「銀稅互動」數據直連工作模式。

工商登記信息來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為公開數據。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透露,到今年7月底,該公示系統共歸集公示了1.3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12.5億條,這些信息包括了企業登記備案、年度報告還有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累計訪問量1342.08億次,日均訪問量超過了1億次,累計查詢量達到118.35億次,日均查詢量達到870.8萬次。

司法訴訟信息方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今年12月數據,目前,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文書總量已經超過1.07億篇,訪問總量超524億人次,日均新增裁判文書8萬多篇。

「長三角徵信一體化」會議強調,「長三角徵信一體化」既是落實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徵信行業實現又一次跨越發展的重要契機,要利用區塊鏈、大數據技術在實現區域內徵信機構數據共享互通方面作出積極探索。在積極開發替代數據應用場景,切實服務好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同時,要時刻拉緊信息安全這根「弦」。

(作者:辛繼召 編輯:馬春園)

相關焦點

  • 央行: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提供信用管理服務 需要納入徵信監管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12月15日,央行官網發布消息稱,近日,人民銀行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會議認真總結蘇州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和「長三角徵信鏈」建設經驗,明確徵信一體化建設重點工作。會議認為,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是中國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設施,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徵信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徵信業服務領域逐步從銀行信用擴展到商業信用以及與信用相關的替代數據領域。
  • ...徵信監管】近日人民銀行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
    【央行: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需要納入徵信監管】近日人民銀行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會議指出,替代數據在現代化徵信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是借貸信息的有益補充。市場化的替代數據徵信信息互聯互通是當前構建全覆蓋社會徵信體系的重要步驟。
  • 央行提出將「替代數據」納入監管 數據資產確權問題引熱議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敏 12月15日,央行在其網站公布的「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的信息中,指出「利用替代數據為金融和經濟活動提供信用管理服務,在本質上屬於徵信活動,需要納入徵信監管。」替代數據尚未由有關部門明確定義,目前,工商、稅務、水電繳費等信息已經作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從事貸款業務中常用的參考。此前,10月31日召開的金融委會議決議中提出,要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範,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近期,央行、銀保監會高層人士在多個場合強調數據信息的監管問題。
  • 央行發布徵信新規,網際網路企業將納入監管,個人信用信息不得被過度...
    不良信用信息到期的,徵信機構應當刪除,作為樣本數據的,應當進行去標識化處理,移入非生產資料庫保存,確保個人信用信息不被直接或間接識別。相較《條例》,《辦法》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更明確的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事實上,央行近期正在穩妥推進個人徵信機構準入。2020年11月25日舉辦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穩妥地推進個人徵信機構準入。
  • P2P統一納入央行徵信體系迎實質性進展
    近期,P2P全面接入央行徵信體系迎來實質性進展。據了解,2月份至今,已有20餘家網貸機構對外宣布正式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其相關借貸數據將定期報送,借款人可在個人徵信報告中查詢自己的借貸記錄。此前,國內已經有不少的頭部網貸平臺與百行徵信進行了數據對接。網貸平臺正式接入央行徵信,是繼監管層明確支持在營網貸機構接入徵信系統後,行業邁出的實質性一步。也意味著,網貸數據已被正式納入完整的徵信體系當中,成為傳統信用建設體系的有益補充。惡意失信的借款人也將因此面臨嚴厲的懲戒措施,無視信用的「老賴」群體將更加無所遁形。
  • 央行開出史上最大徵信罰單!個人徵信業務一律持牌
    在蘇筱芮看來,徵信機構在個人徵信領域首收罰單充分釋放出這樣一種市場信號:在我國,凡是搞金融的必須持牌,徵信業務屬於金融業務,徵信行業屬於金融業,因此也必須持牌經營,需要經過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市場機構不得擅自從事個人徵信業務活動。
  • 闖紅燈也被納入徵信,如何防止徵信濫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李金磊)闖紅燈、錯誤垃圾分類被納入失信行為,如何防止徵信濫用?徵信系統是否採集更多財產相關信息?怎樣加強個人徵信信息的保護?如何引導失信主體主動自新、重塑信用?12月25日,國家發改委、央行等部門負責人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就上述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 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 涉大數據徵信業務等機構需持牌經營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文件從適用主體、適用範圍、信用信息定義、採集方式等方面對徵信業務活動及信用信息使用的全流程進行指導與規範,完善徵信相關的監管框架的同時,還有助於機構回歸徵信業務本源,便於機構遵照執行,提升業務經營的合規性,進一步推動徵信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 支付寶花唄正式納入央行徵信
    最近花唄悄悄升級了服務,升級前後最明顯的對比是: 花唄納入央行徵信了。如何查看自己的花唄是否納入徵信呢?,此次花唄的加入意味著主流的網際網路消費貸服務基本都納入了央行徵信系統。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目前只是部分花唄用戶有納入,但相信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會加入其中。
  • 央行從嚴管控徵信:對鵬元徵信擅自從事個人徵信等重罰近2000萬
    記者 賀向軍 實習記者 豐鳳鳴 報導央行12月28日發布的處罰信息顯示,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下稱"鵬元徵信")因未經批准擅自從事個人徵信業務活動和企業徵信機構任命高級管理人員未及時備案等違法違規行為,被沒收違法所得1917.55萬元,並處罰款62萬元,合計罰沒1979.55萬元。據悉,這是央行首次對國內獲批的徵信機構開具罰單。
  • 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徵信 借款人迎來最嚴監管
    來源標題: 網貸平臺接入央行徵信 借款人迎來最嚴監管 央行徵信對於網貸行業的覆蓋面正在迅速變大。7月2日,搜易貸官網發布公告稱,已正式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 人民銀行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
    近日,人民銀行召開「長三角徵信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交流會。會議認真總結蘇州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和「長三角徵信鏈」建設經驗,明確徵信一體化建設重點工作。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陳雨露出席會議並講話。
  • 21解讀丨央行、發改委詳解徵信監管:共享與保護,矛盾體裡探究平衡術
    陳雨露指出,我國徵信市場的發展將迎來一個黃金髮展期,在徵信業現代化的更高的要求上,徵信市場的發展對央行提出了新的課題。實行持牌經營2020年12月25日,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獲央行批准從事個人徵信業務,這是央行獲批的第二塊個人徵信牌照。
  • 央行就徵信業務管理公開徵求意見 要求徵信機構採集信息遵循「最少...
    ,為堅持徵信為民,規範徵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加強徵信監督管理,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央行草擬了《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10日。
  • 徵信離你我有多遠?央行徵信管理局副局長全面解讀
    徵信這個詞的來源,實際上是我們從古代老祖宗的文獻裡面都可以查到的。你比如說我們的《左傳》裡面有「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從我們現在的徵信的定義,它實際上是指一個獨立於第三方的專業化機構,依法收集、整理、保存企業個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並對外提供徵信服務的一個活動,它實際上是一個專業化的市場活動。
  • 鵬元徵信被央行罰沒近2000萬元,個人徵信業務與第三方風控的邊界在...
    近日,央行公布對鵬元徵信有限公司(下稱「鵬元徵信」)的行政處罰,合計罰沒接近2000萬元。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鵬元徵信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未經批准擅自從事個人徵信業務活動、企業徵信機構任命高級管理人員未及時備案。對此,央行沒收其違法所得1917.55萬元,並處罰款62萬元,合計罰沒1979.55萬元。
  • 花唄也能被納入央行徵信!或將影響買房、貸款!
    作者: fang4108251893梧州樓市給你靠譜的買房建議花唄信用被納入央行徵信了?7月28日一早,#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徵信#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網友討論。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查詢後得知,近期,螞蟻集團對部分用戶的服務協議進行了升級,其中就包括用戶需同意徵信授權。如果用戶同意授權,該用戶的基本信息、花唄額度以及還款情況將會以月度為單位上報央行徵信系統。用戶也可以放棄升級,並且放棄升級暫時不會影響花唄使用。據支付寶客服透露,目前只是部分用戶群接入了央行徵信,未來逐步對全量用戶進行覆蓋。1、為什麼螞蟻集團要將花唄用戶接入央行徵信?
  • 鳳凰智信接入央行徵信系統 徵信+風控助力行業生態優化
    近期,人人貸、鳳凰智信等多家網貸行業頭部平臺相繼宣布完成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徵信系統)數據對接,所有借款人相關信用信息將定期報送徵信系統。網貸行業全面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對行業中惡意逃廢債現象形成了強大威懾,在有效提升網貸平臺的防風險能力的同時,有效保障了出借人的合法權益,對網貸行業未來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二代徵信無明確上線時間表,央行考慮「共同借款」上徵信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4月22日,央行官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有關負責人就徵信系統建設相關問題答記者問》(下簡稱「答記者問」),其中二代徵信系統建設的「優化進度」、「預期變化」、「共同借款」等三方面問題引人關注。
  • 西安市城管局回應:垃圾分類納入的不是央行徵信系統...
    9月4日,西安市城管局官網有人留言:「《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規定,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類義務的個人不良行為信息,納入個人徵信系統。這裡所指的個人徵信系統,是指央行的徵信系統嗎?」01就在網友留言詢問的同一天,外省一家媒體的報導中,專家分析認定「《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中提到的『個人徵信系統』應該屬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個人信用系統,與央行徵信體系不同」。回頭看,西安市城管局後面的回覆,印證了專家此前「所言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