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育種入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種業股科技屬性如何被重塑?

2020-11-13 證券市場紅周刊

作者 | 葉文輝

日前,生物育種作為8個被「點名」的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之一,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

面對當今世界正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並明確提出「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同時,在全球局勢變化、新冠疫情、非洲蝗蟲及草地貪夜蛾等蟲害綜合大背景下,糧食安全問題得到空前重視。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表示,要「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以及,「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種子是現代農業的「晶片」。但長期以來,種業股「深藏」於農林牧漁板塊,其農業屬性天經地義,但生物科技屬性未必得到足夠的正視。

自農業農村部批准頒發包括2個玉米品種在內的一批植物品種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以來,種業股走出一輪獨立行情,龍頭股隆平高科一度連續斬獲多個漲停板。「聰明錢」風向明顯,伴隨著轉基因作物的推廣,玉米行業集中度有望出現快速的提升。事實上,作為生物育種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轉基因技術是堪比載人航天、大飛機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因此,一批領先的種業企業在生物育種領域的布局早已開始。

以隆平高科為例。作為種業龍頭股,隆平高科是獲得農業農村部頒發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的兩家企業之一,旗下杭州瑞豐的「瑞豐125」抗除草劑基因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型基因,已在中國和美國獲得專利。

在生物育種領域,隆平高科已擁有海南隆平生物、長沙生物實驗室、巴西隆平生物技術中心、華智生物等強大的生物技術科研體系,技術儲備和研發成果國內領先,其抗蟲抗除草劑玉米性狀隆平007等多個抗性優良產品也已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在湖南省支持下,中信集團宣布投資120億在「長沙•中國隆平種業矽谷」核心區建設隆平生物種業產業園。隆平高科背靠大股東中信集團的巨大優勢,其生物技術布局將進一步植根於「種業矽谷」的生物技術生態鏈之中。

在二級市場,今年種業股備受「聰明錢」關注,多家投資機構展開對種業板塊的布局,同時,多家行業深度報告指出,建議關注種植產業鏈的投資機會。短周期看,種業去庫存帶來的景氣下行周期已臨近尾聲,玉米方面已率先實現企穩,而水稻恢復也在途中,種業復甦之旅悄然開啟。從更長周期來看,技術因素才是種業上行的主導力量。

在農業農村部的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頒發之後,以生物技術為代表的種業新技術周期即將開啟。今年4月,國家重磅推進的生物安全法草案二審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相關重大技術運用有關規定有望出臺。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制定,生物育種的未來前景得到進一步定調。

基於創新能力與未來趨勢,在當前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技術集成運用到種業產業鏈的深刻變局下,處於領跑位置的種業龍頭股將加速蛻變為以現代種業為業務核心的生物科技型公司。未來,隨著生物育種技術的不斷推進,種業股的科技屬性終將被全面驗證,具有領先技術儲備的種業公司將優先享受估值溢價。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通過生物育種引領我國科技競爭力提升
    本報記者 李豔潔 北京報導在「十四五」開局之時,「生物育種」等詞彙再度引起熱議。「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將生物育種列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發展方向。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
  • 四川公示「十四五」省農作物及畜禽育種攻關和2021年省級農業科技...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5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十四五」省農作物及畜禽育種攻關和2021年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其中,「十四五」省農作物及畜禽育種攻關項目有18項,2021年度立項經費共計4000萬元;2021年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8項,2021年度立項經費共計2000萬元。   本次公示時間為2020年11月25日―12月1日,對公示項目有異議者,請於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科技廳反映,逾期不予受理。
  • 中國股市:聚焦十四五,盤點戰略性龍頭科技股,即將起飛?(4)
    十四五規劃提到: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腦科學:復旦復華: 公司是復旦大學控股的上市公司,依託復旦大學雄厚的科研、技術、人才優勢,成功確立了以軟體開發、生物醫藥、園區房產為核心的科技產業體系。
  • 種業深度報告:生物育種十年磨一劍,喜迎政策春風
    相關受益於生物 育種市場開放的國內外上市公司有:大北農、隆平高科、登海種業, 及奧瑞金種業。風險提示:我國生物育種相關政策的推進不及預期。1. 我國傳統種業發展穩健農業屬於第一產業,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在我國經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 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市場規模近千億元 種業經營誰領風騷?還看育種...
    隆平高科優質雜交水稻的推廣只是我國種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A股種業上市公司堅持科研攻關,努力培育優質品種,積極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種子:「菜籃子」「米袋子」之基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生物育種作為8個前瞻性、戰略性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之一,已被寫入「十四五」規劃。
  • 種業股又暴漲多隻年內翻倍!背後閃現「最牛營業部」身影
    12月24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走勢震蕩,其中農業板塊卻逆市帶頭飄紅,種業股也成為領漲板塊之一。當天早盤,生物育種指數大漲近3%,龍頭股豐樂種業一度衝擊漲停,荃銀高科、登海種業等跟漲。不過臨近午盤,受市場震蕩影響,種業股漲幅出現部分收窄。
  • 以科技創新打好種業翻身仗
    因此,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我國種業呈現「三個並存」特徵:本土種質資源豐富與創新利用效率不高並存,科研育種人員多與產出轉化效率不高並存,種業企業發展快與核心競爭力不強並存。放眼世界,種業正迎來以「生物技術+信息化」為特徵的第四次種業科技革命,全球種業新一輪併購已經完成,技術領先優勢與市場壟斷地位結合的特徵更加明顯。
  • 蘇創| 江蘇科技:擘畫「十四五」關鍵技術攻關藍圖
    「十四五」已經開局,發力科技自立自強,全省700萬科技工作者將書寫出怎樣的新答卷?繼往開來,他們將如何破題攻堅?會上,《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與這些科技工作者面對面。「卡脖子」清單上,還有一些新問題亟待破解,「十四五」開局後怎麼做?江蘇科技工作者正在用心謀劃。  「拿我們自己當前的研究工作來說,關於戰略性關鍵金屬的重大研究計劃。我們國家在40種關鍵金屬方面喜憂參半,有相當一部分金屬資源在我國非常富有,而另一小部分的金屬資源卻相對稀缺,它們在國防工業、信息產業、新能源方面意義重大。」
  • 廣東省農科院「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完善推廣「院地合作」
    原標題:廣東省農科院「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完善推廣「院地合作」 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加強「三農」服務保障廣東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 生物育種技術與數位化如何驅動未來農業發展?
    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經濟低迷已是不爭事實。2021年,各國的經濟協作、糧食安全面臨的挑戰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在此大背景下,中國應當如何確保種子晶片安全?
  • 共話「十四五」|勇立潮頭,TMT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完善的體制機制是科技創新的土壤,「十四五」期間,國家將「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科技治理體系,優化國家科技規劃體系和運行機制,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做什麼:瞄準八大領域,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建議》指出,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圖2: 八大科技領域圖譜01.
  • 加強國際合作 助推生物育種科技創新
    加強國際合作 助推生物育種科技創新 2020-12-16 15:10:00來源:新華網
  • 十四五規劃大科技迎來稅收減免,國內這些半導體領域龍頭股受益!
    「十四五」規劃大科技迎來稅收減免,國內這些半導體領域龍頭股受益!「十四五」規劃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提到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 2021世界種業論壇邀請函
    大會同期,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奧克斯畜牧種業有限公司、福建聖澤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區新廣農牧有限公司、甘肅中天羊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聯育肉牛育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星鴨業有限公司、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畜禽種業領軍企業聯合發起了「振興民族畜禽種業廣州宣言」。
  • ...種業股持續上漲,科研創新還需加大|農發種業|豐樂種業|隆平高科...
    12月21日-24日,種業股集體走高,多隻股票一度出現漲停,豐樂種業更是實現了三聯板。12月25日,農業種植板塊有所波動,但僅隔了一個周末後,12月28日,種業股再度大漲,豐樂種業、眾興菌業、農發種業漲停。實際上,我國種業近年來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仍存在依靠進口,育種技術不足等「卡脖子」問題,這也是「種子問題」被列入經濟發展重點任務的現實背景。
  • 種子股一年暴漲 翻了一倍!「最牛銷售部門」閃在後面
    種子股一年暴漲,翻了一倍!「最牛銷售部門」閃在後面 【是什麼情況?種子股一年暴漲,翻了一倍!後面閃著「最牛營業部」的身影。]今年年底炒種子似乎也不例外。12月24日,a股市場三大指數走勢波動,其中農業板塊逆市領漲,種子股成為領漲板塊之一。上午生物育種指數上漲近3%。龍頭股豐樂種業一度跌停,荃銀高科技、登海種業大漲。不過,臨近中午,受市場震蕩影響,種子股增速部分收窄。
  • 我國將加大種業創新力度 關注糧食安全主題 附股
    全國種業創新推進會17日召開,農業農村部表示,未來我國將持續加大良種聯合攻關,未來考慮加快布局建設國家級、區域級種業創新中心。力爭到2025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大品種,重點作物和畜禽育種創新能力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天蓬工程」有望明年竣工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土建工程施工現場。高長安 供圖12月15日,筆者在位於河北涿州的中國農業大學教學實驗場獲悉,正在這裡施工建設的模式動物(豬)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該項目土建工程方面的表型及實驗樓、遺傳實驗樓、動力站房、繁育動物房等主體均已封頂,進入二次結構施工階段,部分設備已訂購。
  • 聚焦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培育水稻新品種...2020年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啟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3日消息(記者 任桐 通訊員 林檳)12月23日,2020年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正式啟動,涉及19個項目,總投資2.5699億元,省財政計劃資助經費2.016億元,用於支持全省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公共技術攻關,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 種業概念股持續抬升 翻身仗不好打
    而此前提到「卡脖子」大多與晶片等核心技術領域相關,可見在疫情以及當前國內外局勢之下,農業作為國家的基礎性產業,發展種業具備基礎性和必要性。我國目前種業大而不強特點突出。有分析人士表示,雖然國內目前的農業育種技術可以滿足小麥、玉米、稻穀等主糧生產的需求,但在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種子核心研發技術上,仍與國際同業公司有一定差距,因此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十分關鍵。種業概念股抬升在迎來明顯政策利好後,種業股於21日集體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