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音響器材
前面系列文章中,講了音質音色、驅動力、控制力、平衡度、定位、結像、音場和層次感。其實一套系統前面這幾點做好了的話,整套系統的潛力就發揮出百分之70左右了。
對於初入門或者想入門的朋友來講,這基本就是第一階段需要完全理解和吃透的。這個時候你可以自豪的說你是一個初級「發燒友」了。
那麼發燒友的第二個階段又需要知曉哪些知識呢?或者說音響系統更進一步,需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拋開房間原始聲學特性的影響,第二階段我們聊聊轉換速率、密度、速度、透明度、解析力、活生感。
今天我先講講轉換速率。轉換速率其實也應該劃到第一個階段,但為了大家成系統的去理解,所以劃到第二個階段了。
很多初入門的朋友,為了獲得一套滿意的器材,泡論壇、聽講座、發燒群裡潛水。好不容易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開開心心並滿懷期待的搭配了一套自認應該比較OK的器材。音源、功放、音箱、線材這些都是牌子貨,而且音質音色搭配上應該也沒問題,但到家接上一聽,怎麼感覺都不對勁,但又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那麼你就要小心了,可能是器材之間的轉換速率不協調的原因。
那麼什麼是轉換速率呢?
打個比方說,一個外國人來訪,沒有帶陪同的翻譯,我們的翻譯官是個二把刀。外國人說話很快,我們的翻譯官跟不上節奏,翻譯不過來。那麼換在音響器材上來說,這個翻譯官的「轉換速率」比較低(慢)。
對於功放來說轉換速率的意思就是指的放大器對突變信號的響應時間。轉換速率高一些可減小重放突變信號時的失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瞬態失真」。但也不是越高越好,任何事物都需要有個合適的度。而功放參數書上如有標識20V/us或者100V/us等等,這就是說的該功放的轉換速率。
那音箱(這裡特指動圈式揚聲器,靜電揚聲器、離子揚聲器等今天暫時不去討論)有轉換速率嗎?這個問題問得很好,理論上應該是有的,但是實際上卻因為不同音箱風格的原因,而沒有太大具體數據化的實際意義。比如以傳統的英國聲3/5A為代表,理論上它的轉換速率就不會高。還有以PMC、CASTLE英國城堡為代表的傳輸線式音箱轉換速率也不高。
包括線材都有轉換速率的特性,比如有的線材傳輸速度比較快,而有的就稍微慢一些,這也可以理解成轉換速率。
轉換速率快的器材聽感活潑清爽、動態凌厲,轉換速率慢的器材聽感相對溫暖柔和,而低頻更帶牛筋味。(老派英國聲大致如此)那這些音箱就需要著重考慮與功放與功放之間轉換速率搭配的問題。
轉換速率快的器材和轉換速率慢的器材搭配在一起就會出問題。以前我也遇見過多次,其中05年有一次去幫深圳南山後海的海景房客戶調試老的器材在我的印象中是最深的,卓麗的一對老箱子配國都以前的QC24膽前加上國都909的後級,線材當時沒注意什麼品牌(和什麼材質那個時候經驗也不足)。
播放蔡琴慢調子的歌曲時,明顯感覺比平時的聽感速度更慢了一些,就好像吊不上氣一樣,同時聽感也比較彆扭,當時總覺得哪裡不對,但又找不出來原因。其實這很大部分原因就是轉換速率的問題。最後更換了國都KT88的膽機和線聖的喇叭線一下子就順暢了。當時是做銷售,所以也沒具體去深究到底是909的問題還是線材的問題。
其實很多初入門的朋友也會遇到轉換速率的問題,雖然察覺到有什麼不對,但卻沒找到原因,而是認為器材本身水準的問題。轉換速率搭配不怎麼好的情況下,播放打擊樂比較多,或者動態大、節奏速度快的交響樂音樂時,此時聽感的定位、結像、控制力、平衡度就會明顯變差,剛入門的朋友所謂的聲音亂、低音散有大部分可能就是遇到轉換速率的問題。另外不同的線材對電信號傳輸速度的快慢也會影響到器材之間的轉換速率。
好了今天大致講到這裡,一家之言,雖不一定對,但我希望還是能對一部分愛好者有用的。
想要了解更多,記得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