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建設「晶片之城」目標 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做強「中國芯」

2020-12-08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江蘇商報,原文標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做強「中國芯」》,記者  張甜甜,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7月,南京市建立全市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制」專班推進工作機制,出臺推進工作方案;8月28日,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南京「曬」出「晶圓製造業、封測業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的成績單;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揭牌成立,成為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

九音(南京)集成電路技術有限公司IP補貼500萬元,南京慧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流片補貼524萬元,南京綠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流片補貼597萬元,南京天易合芯電子有限公司培育獨角獸資質獎勵200萬元……11月16日,在南京浦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大會上,發布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並兌現該區去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獎補資金4700萬元,惠及企業29家……

瞄準建設「晶片之城」的目標,南京始終「重磅」不斷,速度「不減」。

集成電路是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電路集合,晶片則是由不同種類的集成電路或者單一類型集成電路形成的產品。而相關數據顯示,作為「工業產值的倍增器」,每1元集成電路產值能帶動10元左右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進而帶動增加100元左右的GDP。海關總署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我國集成電路每年的貿易逆差接近2000億美元,自主造「芯」刻不容緩。

而造「芯」路上,眾多企業「先鋒軍」「芯」光燦爛。

2016年,臺積電在江北新區投資30億美元建設新廠,帶動大批上下遊企業快速集聚。從產業空白之地,到數百家集成電路企業紮根落戶,形成包括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終端製造等在內的完備產業鏈……迄今四年半時間,已順利完成3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於今年九月達成月產能2萬片的規模。

2018年3月啟動的南京凱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功在中芯國際最先進的製程14nm上開發出了該先進位程上最快的DDR內存接口和高速SERDES接口技術,並幫助多家半導體廠成功量產。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今年的營業額預計將實現超過60%的年增長幅度。

今年7月,華天科技(南京)集成電路先進封測產業基地(一期)在南京浦口開發區竣工投產。作為新產業行動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一期15.9萬平方米項目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僅用時17個月,一期達產將實現產值14億,帶動就業超3000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端設計晶片「出生」於南京,並依託本地愈發完備的產業鏈,走入全國乃至世界市場的背後,離不開政府和政策的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關鍵是保持研發投入長期穩定。以政策撬動社會力量推進集成電路技術向前發展十分重要。

以浦口為例。在此次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大會上,為了凸顯對企業的重視,受邀的浦口區重點集成電路企業代表達到50名,是參會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甚至超過了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的參會人數;同時,他們還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補助。在項目招引上,對晶片設計類項目最高補助1億元,對晶圓製造類最高補助5億元。同時,對首次營收超2000萬的企業,獎勵核心團隊20萬; 對首次營收超5000萬的企業,獎勵核心團隊30萬。此外,利用區內資源封裝、測試的企業,還可以最高享受20%的鏈式發展補貼。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浦口的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零到整、從弱到強的發展蛻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浦口區已經集聚集成電路企業超過260家,其中僅去年一年就新增82家,今年以來已引進億元以上集成電路項目73個,佔全區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比重超過52%(總計138個)。

「公司成立第一年的時候,我們的銷售額只有700多萬元。」2016年,南京慧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浦口紮下了根。在總經理樊楊看來,公司的發展與浦口甚至是南京的產業發展都在「同頻共振」。「如今,我們逐漸從規下企業發展成為規上企業,年銷售額超過了6000萬元。」


相關焦點

  • 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探索集成電路產業培育新路徑
    自成立以來,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始終以「建設專業能力,打造產業生態,推動產業發展」為使命,以人才資源、開放創新、芯機聯動為特色,探索以品牌、投融資為支撐的「1+3+2」工作路徑,整合行業優質資源,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準化服務,助力產業發展。通過深耕專業服務,南京江北新區集聚了集成電路相關企業超400家,產值超300億元,助推「晶片之城」建設全面提速。
  • 南京,姿勢夠強!解鎖「中國晶片之城」
    在南京,這座智慧「芯」城正在崛起!,更是搶抓了數字經濟產業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集中設置科研和高教機構,以信息、研究、交流為核心,打造千億規模的「中國晶片之城」——南京科學城。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目前張江匯聚企業1.8萬餘家,全球晶片設計10強中有6家在張江設立了區域總部、研發中心,已是現代高科技之城的代名詞!
  • 中國第一個「晶片」大學,為啥誕生在南京?
    兩天後,工信部再次回應稱,將優化完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加強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促進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健康發展。  伴隨著實現「晶片自由」的期望,當下,從政府、市場到企業,各地「造芯」熱情不斷高漲,許多城市都開始積極籌謀。  10月22日,備受關注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掛牌。
  • 南京江北新區:又上央視,新區這場大會道破全球「芯」機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於燮康說,8月初,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充分彰顯我國將更大力度深化集成電路產業國際合作的決心,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十年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作為新政出臺後的一場重要行業盛會,海內外集成電路領域大咖悉數到場,在南京共探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新機遇。
  • 中國晶片產業「爛尾潮」背後
    晶片是決定電子設備正常高效運轉的大腦,因其以半導體為主要原材料,集成電路為實現功能的核心,因此常以半導體或集成電路代稱。從2018年的中興事件,到近兩年華為危機、中芯國際受限,暴露出中國企業「缺芯少魂」的致命軟肋。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孫自法 攝  學科方向和應用方向涵蓋微電子學研究各個主要領域,在微電子產業集聚發展區域系統推進產業集群建設,鼓勵研究團隊積極參與創辦各類高科技創業公司,累計申請專利逾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  作為中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以及微電子技術研究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
  • 中國晶片產業陷爛尾潮 出路在哪
    晶片是決定電子設備正常高效運轉的大腦,因其以半導體為主要原材料,集成電路為實現功能的核心,因此常以半導體或集成電路代稱。從2018年的中興事件,到近兩年華為危機、中芯國際受限,暴露出中國企業「缺芯少魂」的致命軟肋。
  • 中科院微電子所:科技創新推動集成電路產業做大做強
    孫自法 攝中新網無錫11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學科方向和應用方向涵蓋微電子學研究各個主要領域,在微電子產業集聚發展區域系統推進產業集群建設,鼓勵研究團隊積極參與創辦各類高科技創業公司,累計申請專利逾6000項、授權專利超過3100項……作為中國微電子領域學科方向布局最完整的綜合研發機構,以及微電子技術研究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
  • 東莞松山湖憑藉一流優勢 構築集成電路產業「芯」高地
    東莞電子信息產業如何破解缺「芯」之痛,從而通過深耕厚植逐漸治好「芯」病 ?第十屆松山湖中國IC創新高峰論壇(以下簡稱松山湖IC論壇),今(18)日在松山湖高新區舉行,來自100多名產業鏈上下遊的專家學者和投資機構齊聚松山湖畔,共論怎樣緊扣時代脈搏發展「新基建」最需要的創新國產IC,其間10款國內先進的IC新品逐一亮相,併集中展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力量」。而松山湖也正憑藉平臺載體、人才團隊等多項一流優勢, 構築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芯」高地。
  •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在南京發布
    2020年9月25—26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20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暨「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南京)成立儀式在南京成功舉辦。
  • 把握芯機遇、開創芯動能!2020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成功舉辦
    邀請行業資深專家、高校教授、著名企業家圍繞集成電路產業創新與應用熱點進行深度討論,探索當前形勢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如何應對挑戰,把握機遇,齊心協力,共創未來。論壇開幕環節,荔灣區區長畢銳明、廣東省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會長陳衛、芯聚能半導體總經理周曉陽做開幕致辭。
  • 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
    9月25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20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暨「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南京)成立儀式正式召開。
  • 中國芯迎來曙光!南京誕生一家「晶片大學」,一切來得這麼快
    要讓「中國芯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ICisC)主任、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時龍興在「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上面介紹了一所專門培養晶片人才的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並稱: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一所應運而生的IC大學。
  • 青少年集成電路科普行動,燃起產業「新芯」之火
    但是在各國技術創新迅速發展的當下,小小晶片在整個數位化、智能化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新芯」人才的培育,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作為未來創新驅動的生力軍,青少年越早接觸到集成電路的相關知識,越有利於培養興趣愛好,點燃對於數字世界、智能未來的探索熱情,鑄就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基本底盤。
  • 中國大陸晶片產業地圖
    北京根據北京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北京將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以設計為龍頭,以裝備為依託,以通用晶片、特色晶片製造為基礎,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鏈創新生態系統;深入落實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穩步推進5G通信網絡建設等。
  • 四維圖新子公司傑發科技AutoChips榮獲「中國芯」集成電路大獎
    10月28日,2020年第十五屆「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暨  據了解,「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是由中國電子信息
  • 南京浦口:深耕集成電路產業 催生區域經濟蝶變
    圖為臺積電(南京)有限公司。浦口經開區供圖編者按:「聚力雙循環,培強產業鏈。」面向「十四五」,工業大省江蘇正在堅定邁向製造強省之路,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是應有之義。事實上,在江蘇產業版圖上已經形成諸多地標式產業,它們有傳統優勢產業,也有戰略新興產業,有的已經體量巨大,有的正在迅速崛起。為此,人民網江蘇頻道啟動「江蘇產業地標融媒體調研行」活動,聚焦各地做強產業地標的雄心,延展產業鏈的恆心,和做優產業生態的耐心。
  • 「造芯熱」背後的區域版圖:大浪淘沙 南京、合肥等城市大舉進入
    近日,城叔關注了近期引發熱議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一事(猜你想看:《「芯」大學亮相,為什麼是南京?》)。接著這個話頭,今天繼續寫一寫「造芯熱」背後的區域版圖。過去20年,各地不斷掀起集成電路投資熱潮。尤其當下,在「中國芯」亟待突破「卡脖子」難題的背景下,從地方到企業的熱情都空前高漲。
  • 安博四次參與編撰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在南京發布
    2020年9月25—26日,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20第三屆半導體才智大會暨「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南京)成立儀式在南京成功舉辦。
  • 2020南京市集成電路產業招商投資地圖分析
    重點發展集成電路晶片設計及服務,晶片設計平臺(EDA工具)及配套IP庫;中央處理器(CPU)、微控制器(MCU)、數位訊號處理器(DSP)、通信晶片、數位電視晶片、多媒體晶片、信息安全和視頻監控晶片、MEMS傳感器晶片、功率控制電路及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光電混合集成電路等集成電路晶片產品;線寬100納米及以下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0.5微米及以下模擬、數模集成電路等集成電路晶片製造;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