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江蘇商報,原文標題《南京集成電路產業做強「中國芯」》,記者 張甜甜,36氪經授權發布。
今年7月,南京市建立全市集成電路產業鏈「鏈長制」專班推進工作機制,出臺推進工作方案;8月28日,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南京「曬」出「晶圓製造業、封測業增速均位列全省第一」的成績單;10月22日,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在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揭牌成立,成為全國首個以集成電路產業命名、關注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大學。
九音(南京)集成電路技術有限公司IP補貼500萬元,南京慧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流片補貼524萬元,南京綠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流片補貼597萬元,南京天易合芯電子有限公司培育獨角獸資質獎勵200萬元……11月16日,在南京浦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大會上,發布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並兌現該區去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獎補資金4700萬元,惠及企業29家……
瞄準建設「晶片之城」的目標,南京始終「重磅」不斷,速度「不減」。
集成電路是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電路集合,晶片則是由不同種類的集成電路或者單一類型集成電路形成的產品。而相關數據顯示,作為「工業產值的倍增器」,每1元集成電路產值能帶動10元左右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進而帶動增加100元左右的GDP。海關總署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我國集成電路每年的貿易逆差接近2000億美元,自主造「芯」刻不容緩。
而造「芯」路上,眾多企業「先鋒軍」「芯」光燦爛。
2016年,臺積電在江北新區投資30億美元建設新廠,帶動大批上下遊企業快速集聚。從產業空白之地,到數百家集成電路企業紮根落戶,形成包括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終端製造等在內的完備產業鏈……迄今四年半時間,已順利完成30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於今年九月達成月產能2萬片的規模。
2018年3月啟動的南京凱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經成功在中芯國際最先進的製程14nm上開發出了該先進位程上最快的DDR內存接口和高速SERDES接口技術,並幫助多家半導體廠成功量產。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實現了盈利,今年的營業額預計將實現超過60%的年增長幅度。
今年7月,華天科技(南京)集成電路先進封測產業基地(一期)在南京浦口開發區竣工投產。作為新產業行動項目,從開工建設,到一期15.9萬平方米項目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僅用時17個月,一期達產將實現產值14億,帶動就業超3000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端設計晶片「出生」於南京,並依託本地愈發完備的產業鏈,走入全國乃至世界市場的背後,離不開政府和政策的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關鍵是保持研發投入長期穩定。以政策撬動社會力量推進集成電路技術向前發展十分重要。
以浦口為例。在此次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大會上,為了凸顯對企業的重視,受邀的浦口區重點集成電路企業代表達到50名,是參會人數最多的一個群體,甚至超過了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的參會人數;同時,他們還拿出了「真金白銀」的補助。在項目招引上,對晶片設計類項目最高補助1億元,對晶圓製造類最高補助5億元。同時,對首次營收超2000萬的企業,獎勵核心團隊20萬; 對首次營收超5000萬的企業,獎勵核心團隊30萬。此外,利用區內資源封裝、測試的企業,還可以最高享受20%的鏈式發展補貼。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浦口的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零到整、從弱到強的發展蛻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浦口區已經集聚集成電路企業超過260家,其中僅去年一年就新增82家,今年以來已引進億元以上集成電路項目73個,佔全區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比重超過52%(總計138個)。
「公司成立第一年的時候,我們的銷售額只有700多萬元。」2016年,南京慧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浦口紮下了根。在總經理樊楊看來,公司的發展與浦口甚至是南京的產業發展都在「同頻共振」。「如今,我們逐漸從規下企業發展成為規上企業,年銷售額超過了6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