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內核工作的時鐘頻率? 什麼叫時鐘頻率?

2020-09-18 榮耀科技先行者

主頻,也就是CPU的時鐘頻率,簡單地說也就是CPU的工作頻率。一般說來,一個時鐘周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至於外頻就是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頻=外頻×倍頻。

「頻率」是大家很常見到的一個技術參數,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硬體的介紹中,都會用到它。頻率是衡量系統運行速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頻率高,說明系統運行速度快,但不同設備有不同頻率,請看下面的文字介紹。

主板上有一個長方形、用金屬包裹的晶振元件,當主板加電後它就會發生電磁震蕩,產生一個高頻電子脈衝信號。但這些脈衝還不夠精確,與電腦需要的頻率還不匹配,因此還需要將這些原始頻率輸入到晶振元件附近的時鐘頻率發生器晶片,對原始頻率進行整形、分頻,然後變為計算機需要時各種總線工作頻率。計算機當中的總線採用分層結構,運行頻率逐級降低。第一級為CPU與北橋晶片的數據傳輸通道,即系統前端總線頻率;第二級為內存與北橋晶片的數據傳輸通道,即內存總線頻率;第三級是AGP顯卡與北橋晶片的數據傳輸通道,即AGP總線頻率;第四級是PCI、ISA設備與南橋晶片的數據傳輸通道,即PCI總線頻率。

CPU主頻率也就是CPU的時鐘頻率,簡單地說也就是CPU的工作頻率。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頻=外頻×倍頻。其中,外頻就是總線時鐘頻率;而倍頻則是指CPU外頻與主頻相差的倍數。

一般說來,一個始終周期完成的指令數是固定的,所以主頻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了。不過由於各種CPU的內部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並不能完全用主頻來概括CPU的性能。但CPU主頻的高低可以決定電腦的檔次和價格水平。

以Pentium 4 2.0為例,它的工作主頻為2.0GHz,這說明,每秒鐘它會產生20億個時鐘脈衝信號,每個時鐘信號周期為0.5ns。而Pentium 4 CPU有4條流水線運算單元,如果負載均勻的話,CPU在1個時鐘周期內可以進行4個二進位加法運算。這就意味著該Pentium 4 CPU每秒鐘可以執行80億條二進位加法運算。但如此驚人的預算速度不能完全為用戶服務,電腦硬體和作業系統本身還要消耗CPU的資源。

但AMD的Athlon XP處理器採用了PR標稱方式,AMD公開的266MHz前端總線頻率的Athlon XP處理器標稱頻率和實際頻率的轉換公式如下:

標稱頻率=3×實際頻率/2-500/

實際頻率=2×標稱頻率/3+333H1

例如,Athlon XP 2100+的實際頻率為1733MHz=2×2100/3+333。

前端總線(Front SIDE Bus,FSB)是連接CPU和北橋晶片之間的線路。在Pentium 4以前,系統前端總線頻率和CPU外頻是相同的。而對於Pentium 4和Athlon處理器就不同了。

Pentium 4處理器採用類似AGP 4×工作原理的四倍數據傳輸模式的技術。例如Pentium 4 3.06GHz是採用133MHz外頻,那麼它的前端總線頻率就是533MHz=133×4(注:硬體裡有一些比較固定的標準數據,尤其在頻率和容量上,這些帶有標準意義的數據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精確的,比如這裡133×4=532,但你在哪裡看介紹都不會有532MHz這個數字的,而是533,就是這個道理,其實頻率本身並不是特別的精確的,比如Pentium 4 2.4BGHz這款處理器,在正常狀態下使用時,會發現,其實際工作頻率並不是2.40GHz,而是2.41GHz,這是由於其外頻已經達到133.95MHz的緣故,所以533那樣的頻率其實表示的是一種標準,或說是一個檔次,用以和其他標準或檔次區分的,不完全具有其數字本身的含義,這一點,大家不要見怪啊)。

同樣,在AMD Athlon(中文稱作速龍)、Athlon XP、Duron(中文稱作毒龍)系列處理器上,是使用了一種可以在脈衝信號上下沿都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AMD稱其為「雙倍前端總線」。例如AMD Athlon 900採用100MHz外頻,其前端總線卻是200MHz。

現在使用的內存主要有PC133 SDRAM、DDR266/333/400 DDR SDRAM(又稱PC2400/2700/3200 DDR SDRAM)、PC800 RDRAM等幾種類型。我應當注意內存時鐘頻率和內存總線頻率的區別。內存時鐘頻率對整個系統性能來說很重要,內存時鐘頻率指內存工作時的頻率,一般等同於總線時鐘頻率;而內存總線頻率指內存中數據傳輸的頻率。

例如,PC133 SDRAM的內存時鐘頻率為133MHz,它只能在時鐘脈衝的上升沿傳輸數據,也就是說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只能傳輸1個數據,數據存取周期約為7ns,因此PC133 SDRAM內存總線頻率也是133MHz;DDR SDRAM內存能夠在時鐘脈衝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同時傳輸數據,因此DDR SDRAM在一個時鐘周期內能夠傳輸2個數據,當內存時鐘頻率為133MHz時,內存總線頻率為266MHz,數據存取周期約為3ns;PC800 RDRAM內存時鐘頻率為400MHz,時鐘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用來傳輸數據,如果採用雙通道內存總線時,內存總線頻率達到800MHz。(多說一句題外話,DDR SDRAM的標註比其他的稍微亂一些,既有DDR400這樣的標註,也有PC3200這樣的標註,其實它們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標註時用的是內存總線頻率,而後者標註時用的是內存總線帶寬,即DDR400內存的帶寬為3200MB/s,但PC133和PC800標註的仍然是總線頻率)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圖形加速接口)接口是一種專用於處理器和顯卡之間高速連接的新型總線,就像當圖形界面作業系統的普及導致ISA顯卡的帶寬成為瓶頸一樣,當基於3D圖形的一些要求高顯示性能的應用成為一種趨勢的時候,PCI顯卡的帶寬不可避免地開始顯得捉襟見肘。這裡也要向大家介紹AGP時鐘頻率和AGP總線頻率的區別。

AGP的位寬和PCI一樣是32位,但AGP時鐘頻率是PCI的2倍(即66MHz)。它是通過主板的分頻技術實現的。由此,我們也可以知道AGP時鐘頻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總線時鐘頻率,也就是CPU外頻。當總線時鐘頻率為66MHz、100MHz、133MHz時,主板會通過分頻技術令AGP時鐘頻率保持在66MHz,而當外頻提高到非標準頻率時,比如125MHz,AGP時鐘頻率將工作在83.3MHz。

AGP總線頻率也是基於AGP時鐘頻率,它是隨著AGP的不同規範而改變。在AGP 1×下,AGP總線頻率和AGP時鐘頻率均為66MHz;AGP 2×是採用類似DDR的兩倍頻傳輸技術,所以AGP 2×的總線頻率達到133MHz,而AGP時鐘頻率還是66MHz;AGP 4×是採用QDR(Quad Data Rate)的四倍頻傳輸技術,所以AGP 4×的總線頻率達到266MHz,而AGP時鐘頻率還是66MHz;AGP 8×是採用ODR(Octal Data Rate)的八倍頻傳輸技術,所以AGP 8×的總線頻率達到533MHz,而AGP時鐘頻率依然是66MHz。可見,AGP時鐘頻率的標準一直都沒有變,為66MHz,而據說,下一代AGP的標準,改變的就是AGP時鐘頻率。

計算機當中的PCI音效卡、PCI網卡,還有IDE硬碟、IDE光碟機都是在PCI總線下工作。PCI總線頻率和PCI時鐘頻率均為33MHz,它也是通過主板的分頻技術實現的。當總線頻率為66MHz、100MHz、133MHz時,主板會通過分頻技術令PCI總線保持33MHz的工作頻率,而當外頻提高到非標準頻率時,如125MHz,PCI總線將工作在41.6MHz的工作頻率。這樣一來,許多部件必須工作在非額定頻率之下,是否能正常運作則要取決於產品本身的質量了。此時,硬碟能否撐得住是最關鍵的,因為PCI總線頻率提升後,硬碟與CPU的數據交換速度加快,極有可能導致讀寫不正常,從而產生死機現象。反過來說,若是所有設備都沒問題,那麼更高的PCI總線頻率可以很明顯地提高系統運行速度。

相關焦點

  • 顯卡的核心頻率,時鐘周期,DDR,超頻到底是什麼意思?
    畢竟像《刺客信條奧德賽》那樣吃cpu的奇葩遊戲還是很少的。目前市面大多的遊戲主要的還是依賴電腦的顯卡。所以今天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電腦顯卡中的重要指標!首先給大家常說一下顯卡的核心頻率,也就是顯卡晶片的工作頻率。說起晶片就不得不提布爾代數了。布爾代數是一個用於集合運算和邏輯運算的公式。如果把計算機擬人化的話,那麼其本質就是一堆開關,而靈魂就是布爾代數了。
  • 關於arm時鐘頻率的設置及編程
    對於任何一個單片機,要使用它首先就要弄明白他的時鐘系統,MCU的時鐘就像人的心臟,跳動的快慢,決定著系統的工作速度。S3C2440的datesheet上說,可以達到400M,但是也不是說,必須在400M的頻率下工作,主時鐘晶振來自於外部晶振(XTIPLL)或者是外部時鐘(EXTCLK)。
  • 什麼是採樣頻率,量化比特數和時鐘?
    它們是「採樣頻率」和「量化比特數」。 考慮到這一點,了解CD上的「時鐘」也將幫助您理解。■採樣頻率和位數是多少?已經多次提及,在CD上以「 44.1kHz的採樣頻率和16位的量化比特數」記錄的數字音頻是什麼? 是的,沒錯。 但這是第一次從基礎上進行詳細說明。先,讓我們從圖像開始。採樣,量化和深奧的感覺都與信號的「垂直切割」和「交叉切割」有關。想想切蘿蔔。
  • Linux 時鐘管理
    內核需要進行時鐘管理,離不開底層的硬體支持。在早期是通過 8253 晶片提供的 PIT(Programmable Interval Timer)來提供時鐘,但是 PIT 的頻率很低,只能提供最高 1ms 的時鐘精度,由於 PIT 觸發的中斷速度太慢,會導致很大的時延,對於像音視頻這類對時間精度要求更高的應用並不足夠,會極大的影響用戶體驗。
  • 手機怎麼查看cpu頻率
    手機cpu頻率就是手機cpu的時鐘頻率,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它可以決定手機的運行速度。通常來講,在同系列微處理器,主頻越高就代表計算機的速度也越快,但對於不同類型的處理器,它就只能作為一個參數來作參考。下面就告訴大家如何查看手機cpu頻率。
  • 內存頻率是什麼意思?之間有什麼區別?
    首先來了解什麼是內存?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
  • 處理器頻率越高越好嗎
    打開APP 處理器頻率越高越好嗎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4-02 14:58:59
  • CPU是怎麼改變頻率的?
    它接入南橋PCH的嵌入式時鐘控制器ICC(Integrated Clock Control),經過其中的PLL和差分器,輸出100MHz的時鐘信號CLKOUT_CPUBCLK_PIN:大黑框裡面就是ICC這個CLKOUT_CPUBCLK_PIN就是大名鼎鼎的BCLK:
  • AMD RX 6900 XT BIOS:最高GPU時鐘頻率3.0GHz
    最有趣的是,AMD Radeon RX 6900 XT參考模型應具有3000 MHz(3.0 GHz)的最大圖形時鐘。這比Radeon RX 6800 XT的2800 MHz或2.8 GHz最大時鐘高200 MHz。
  • AMD RX 6900 XT BIOS信息曝光:最高GPU時鐘頻率3.0GHz
    網友 Patrick Schur 近日獲得了這塊顯卡的 BIOS 設置,顯示它的最高時鐘頻率要高於 RX 6800 XT。通過 MorePowerTool 工具可以訪問該顯卡的 BIOS 和相關詳細信息,並羅列了包括時鐘頻率、功率限制和風扇速度等各種參數。
  • mipi LCD 的CLK時鐘頻率與顯示解析度及幀率的關係
    摘自網絡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Mipiclock = [ (width+hsync+hfp+hbp) x (height+vsync+vfp+vbp) ] x(bus_width) x fps/ (lane_num)/2即mipi 屏的傳輸時鐘頻率
  • CPU頻率是什麼?主頻、睿頻和超頻哪個更重要?
    聽說有小可愛想了解 CPU 頻率,那你想了解你留言時S姐心跳的頻率嗎?來,滿足你!目 錄什麼是CPU頻率?頻率越高運行速度越快嗎?什麼是主頻?什麼是外頻?什麼是總線頻率?默頻、睿頻和超頻又有什麼用?這一波硬核科普,能解決你99%關於頻率的疑惑~話不多說,嗨起來!
  • mipi LCD 的CLK時鐘頻率與顯示解析度及幀率的關係
    我們先來看一個公式:Mipiclock = [ (width+hsync+hfp+hbp) x (height+vsync+vfp+vbp) ] x(bus_width) x fps/ (lane_num)/2即mipi 屏的傳輸時鐘頻率(CLKN,CLKP)等於(屏幕解析度寬width+hsync+hfp+hbp)x ( 屏幕解析度高height
  • 時鐘晶體振蕩器作用是什麼 時鐘晶體振蕩器種類
    時鐘晶體振蕩器作用是什麼 時鐘晶體振蕩器種類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8-07 11:51:32 晶振是石英振蕩器的簡稱,英文名為Crystal,它是時鐘電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顯卡、網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準頻率
  • 講了這麼多年的CPU頻率 到底是什麼?
    那麼我們平常總會說這款intel Core i3-8350k默頻是4GHz,這個AMD銳龍3 1300X默頻為3.5GHz,那麼這個CPU頻率真的就是CPU的運行速度了嗎?它是由什麼來決定呢?但是時鐘頻率的高低確實關係到一個CPU的運算速度,頻率越高意味著運算的速度越快?那麼4GHz頻率是有多快呢?頻率的概念在CPU這個複雜的數字系統中,為了確保內部所有硬體單元能夠協同快速工作,CPU架構工程師們往往會設計一套時鐘信號與系統同步進行操作。
  • AMD A6-3500的GPU時鐘頻率是多少
    AMD A6-3500的GPU時鐘頻率是443 MHz。   AMD A6-3500採用32nm製作工藝,其中CPU部分採用三核設計,基於Husky微架構(K10的改進版),事實上就是在四核心A6-3600的基礎上屏蔽一個核心和1MB二級緩存而來的,其它規格完全相同,包括主頻2.1GHz,動態加速最高2.4GHz,整合圖形核心Radeon HD 6530D,流處理器320個,頻率
  • 【超能課堂】講了這麼多年的CPU頻率,到底是什麼?
    那麼我們平常總會說這款intel Core i3-8350k默頻是4GHz,這個AMD銳龍3 1300X默頻為3.5GHz,那麼這個CPU頻率真的就是CPU的運行速度了嗎?它是由什麼來決定呢?頻率的概念在CPU這個複雜的數字系統中,為了確保內部所有硬體單元能夠協同快速工作,CPU架構工程師們往往會設計一套時鐘信號與系統同步進行操作。時鐘信號是由一系列的脈衝信號構成,並且總是按一定電壓幅度、時間間隔連續發出的方波信號,它周期性地在0與1之間往復變化。如下圖所示。
  • CPU頻率和核心
    ,內核提供的功能,不是很強大,但有效實現了動態頻率調節,平時以低速方式運行,當系統負載提高時候自動提高頻率。一般官方內核,還有CM7的默認的方式都是ondemand。流暢度:一般,流暢interactive:交互模式,直接上最高頻率,然後看CPU負荷慢慢降低,比較耗電。流暢度:最高,極流暢 Interactive 是以 CPU 排程數量而調整頻率,從而實現省電。InteractiveX 是以 CPU 負載來調整 CPU 頻率,不會過度把頻率調低。
  • 電腦內存條頻率取決於CPU還是主板?
    頻率是什麼?內存條的頻率是什麼?其實和CPU頻率概念差不多,都是用來表示其工作性能,也就是處理速度的這麼一項參數。計算機系統的時鐘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頻率越高速度就越快,一般我們從CPU-z讀取到的頻率是核心頻率,而內存條標註頻率一般是指等效頻率,一般等效頻率是核心頻率的兩倍。內存本身不能決定其工作的頻率,其工作頻率受制於主板和CPU工作頻率。
  • 時鐘振蕩器的原理與作用詳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844.htm  振蕩器就是可以產生一定頻率的交變電流信號的電路。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將直流電能轉換為具有一定頻率的交流電能。其構成的電路叫振蕩電路。  振蕩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頻率源,一般用在鎖相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