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臂猿野外調查首次啟用無人機,並收集鳴叫信息建聲音資料庫

2020-12-28 騰訊網

11月17日,海南長臂猿調查組從海南長臂猿5個家族群棲息地內的20個監聽點陸續撤離,為期7天的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野外監測調進入尾聲。在本次調查中,調查組首次採用無人機技術拍攝,為長臂猿棲息地進行3D建模,並通過對長臂猿鳴叫聲音的錄製,探索建立長臂猿聲音資料庫,為接下來長臂猿保護提供科學支撐。

圖 | 11月14日,海南長臂猿調查隊隊員冒雨開展調查。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嘗試

首次啟用無人機輔助調查

廣袤的熱帶雨林裡,海南長臂猿一個擺臂便能蕩到十幾米開外,而地面上的調查隊員往往需要翻過陡坡深谷,不僅面臨道路漫長、崎嶇危險的問題,也極大影響了調查的準確性和效率。

圖 | 在白沙青松鄉斧頭嶺,長臂猿樹上飛躍。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本次長臂猿調查首次運用無人機技術輔助開展調查,無疑為解決上述難題提供了一種可行方案。

一方面,無人機從空中俯視的方式,具有大縱深、廣視角的特點,能與地面隊伍形成有效配合;另一方面,「無人機+熱成像」技術能更好地在夜間展開監測,幫助填補海南長臂猿夜棲行為等方面的研究空白。

「與此同時,無人機技術還能幫助我們快速獲得高精度的棲息地植被覆蓋情況。」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博士劉國琪介紹,通常他們會採用「衛星遙感」和「大樣地」的方式進行監測,但前者精度不夠、後者效率太低,無人機技術有效綜合了兩者的優缺點,構建起一套快速、準確獲取植被類型和覆蓋度的監測體系。

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在於,不少專家對無人機是否會對長臂猿活動形成幹擾存在爭議。

為此,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在組織調查前,專門針對這一問題進行實驗分析,經過綜合對比,最終篩選出一款複合翼無人機作為本次調查裝備,既具備多旋翼垂直起降的優點,同時又具備固定翼的長續航、低噪音、可滑翔的優勢,儘可能降低對猿群帶來的幹擾。

幾天的觀察下來,調查隊員發現,海南長臂猿在不同行為模式下的抗幹擾能力存在差異。

「海南長臂猿上午鳴叫時,一旦有幹擾會立即停止鳴叫,這時我們的無人機飛行高度大概保持在200米的距離;玩耍棲息的狀態下,長臂猿抗幹擾能力較強,無人機可以飛到100米;而一旦長臂猿入睡,它們對外界環境變化會變得更加敏感。」劉國琪表示,由於調查期間出現風雨天氣等外部因素的疊加影響,目前尚不能確定無人機對長臂猿活動帶來的具體幹擾程度。

發現

第5個家族群具備一定的抗幹擾能力

「只聞猿聲不見猿影」是不少隊員在本次調查活動中留下的遺憾。突如其來的颱風天氣,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調查節奏,但讓本次調查「歪打正著」地有了不少額外收穫。

「颱風天氣期間,我們發現不少猿群出現鳴叫異常的情況,一些群體集體噤聲,一些延遲鳴叫時間,一些則減少了鳴叫次數,這可能是猿群對特殊環境的應激反應。」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博士馬子馭坦言,目前尚不明確雨天與猿群鳴叫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值得我們繼續觀察研究。」

「往年的海南長臂猿調查幾乎都在10月底開展,今年受颱風影響,調查活動推遲至11月,恰好撞上了雨季和旱季的交替期。」劉國琪表示,包括調查期間也遇到了晴雨天的轉變,這剛好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觀察海南長臂猿行為模式的機會。

本次調查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今年8月剛剛喜添新丁的海南長臂猿第5個家族群(E群)。經過連續幾天的監測,調查隊員發現這個「三口之家」並無異常,這讓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項目的「海南長臂猿繁殖生物學研究」課題負責人周江感到欣慰不已。

「我們在多年的跟蹤監測中發現,海南長臂猿幼猿幾乎都是在旱季出生,今年出生的這隻幼猿在雨季出生,讓我們不免擔心,沒有帶崽經驗的母猿能否應對颱風天氣帶來的覓食難等考驗。」在周江看來,目前海南長臂猿第5個家族群生存狀況良好,意味著它們具備一定的抗幹擾能力,這也讓他對這隻幼猿的健康成長持樂觀態度。

圖 | 在白沙青松鄉斧頭嶺,長臂猿在樹上活動。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探索

著手建立長臂猿鳴叫聲音資料庫

在此次調查活動中,20個監測點同時啟動長臂猿聲音錄製工作,音頻經過統一編號後將進入此次調查的資料庫,這將為長臂猿的監測提供另外一種依據。

馬子馭介紹,在長臂猿的鳴叫聲中,包含著多個種群密碼,這些聲音密碼能反映出長臂猿家族的喜怒哀樂與種群數量變化。

比如長臂猿家族首領(公猿)發生變更時,種群鳴叫和合唱的節奏都會有相應的變化,不同種群之間的鳴叫聲也不相同,經驗豐富的監測隊員能憑藉鳴叫聲判斷出種群的位置以及是哪一個種群。

可以預見,將大量的音頻匯聚在音頻庫,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將是未來長臂猿保護與監測的一個重要方式。儘管在實施過程中還有很多困難,但仍然值得期待。

(本報霸王嶺11月17日電)

------------------------------------------------

更多無人機實用技巧、課程,歡迎訪問無人機在線課堂

相關焦點

  • 跪了……長臂猿一開口,連感情好不好都聽得出來
    今年11月,由景東無量山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牽頭,聯合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校、雲山共同開展了無量山景東轄區西黑冠長臂猿第三次種群數量分布調查工作。我們參與了此次調查的前期監聽和社區調查工作。什麼?光聽鳴叫,你們能區分出雌雄?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97期:自研失利?亞馬遜無人機業務裁員數...
    從眉山市公安局東坡區分局獲悉,該局近期加強了無人機飛行管控,對私自放飛無人機行為進行教育、嚴控,並逐步按民用無人機相關規定進行管控。省禁燒辦當即交辦黃石市查處,同時派出專班赴現場調查。外媒:無人機飛入車諾比廢棄反應堆內部33年過去了,車諾比的退役小組需要知道反應堆裡是否還有核廢料。瑞士Flyability公司的 Elios 2無人機接受了這一任務,這款無人機主要用於室內飛行。據介紹,調查的最終結果是儲存池是空的,沒有核廢料。
  • 【郴州市】首次啟用無人機開展城市管理工作
    8月25日,在北湖區湧泉小區門口,一架無人機在郴州市數字城管中心工作人員的操作下升空,對七星大市場、湧泉小區及周邊市容環境問題進行採集。這是郴州市首次啟用無人機開展城市管理工作。  「只要天氣允許,即使是小雨,我們也可以進行無人機巡查拍攝。利用無人機進行拍攝,就是為數字城管『千裡眼』插上了一雙翅膀。」
  • 保護中國最後的長臂猿
    根據這些詩詞歌賦和古代的地方志,科學家得以勾勒出我國長臂猿的歷史分布區。在明朝中期,長臂猿的分布北抵甘肅慶陽,南至海南昌江,東到浙江鎮海,西達雲南隴川,在東南沿海、廣東、湖南等地亦有廣泛分布。在清朝時期,隨著我國人口大規模增長,長臂猿的分布區急劇退縮,至20世紀初,只有福建、兩廣、雲南和海南等地有長臂猿的記錄。
  • 景東管護局開展西黑冠長臂猿棲息地周邊村寨居民保護意識調查工作
    近期,景東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依託西黑冠長臂猿種群數量調查,與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校及長臂猿保護機構在無量山景東轄區同步開展西黑冠長臂猿棲息地周邊村寨居民保護意識調查工作。在調查中按照與保護區直線距離2公裡、2-5公裡、5公裡外,小組間相距約1公裡的要求選取調查小組,以聊天的形式隨機一對一訪問農戶,認真填寫調查表格。本次共調查錦屏、景福、林街、漫灣、安定、文龍6個鄉鎮35個村103個小組,618戶農戶。其中距離保護區2公裡內小組40個,距離保護區2至5公裡小組共33個,距離保護區5公裡外小組30個。
  • 海南周刊 | 海南長臂猿生活習性有多獨特?這篇文章告訴你
    豎耳聆聽,海南長臂猿的鳴叫聲有時就像是人在吹口哨,但聲音分外響亮且悠長,數公裡開外都能聽得見。「我們推測,海南長臂猿鳴叫大多是在宣示領地主權的意思,有時也是為了吸引配偶,或是保護性鳴叫,就像人類的語言,指示性比較明顯。」
  • 【森林防滅火】高縣啟用無人機開展森林防滅火巡查
    1月20日,高縣相關部門對部分鎮開展無人機森林防滅火巡查。本次森林防滅火巡查,高縣啟用無人機飛行隊先後對羅場鎮、嘉樂鎮及落潤鎮周邊區域進行了動態巡視。通過無人機360度旋轉攝像、實時傳輸視頻圖像,讓巡邏隊員更加清晰地查看到林區內各種動態信息,尤其是林區地理環境複雜的無人區、邊界區,能夠及時發現監控區域死角內的火點和冒煙點,縮短森林巡查時間,形成人工智慧、立體防控監測體系,
  • 大疆光達無人機進行空中勘測和數據收集
    作者:DIGITIMES謝明珊消費級無人機大廠大疆(DJI)首度推出光達無人機Zenmuse L1和Zenmuse P1,專為工業空中勘測量身打造。這次兩款空中勘測無人機兼顧數據收集的效率、視角和準確性,很適合空中勘測和數據收集任務。
  • 國內外專家匯智聚力研究海南長臂猿種族存續密碼 保護海南「猿」住民
    「研究院成立之初,便將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物種的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收集整理海南長臂猿研究文獻,多次召開專家研討會並赴霸王嶺實地調研,不斷加強有關海南長臂猿的科學研究。」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理事長章新勝坦言,海南長臂猿和熱帶雨林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合理良好的機制體制和充沛的資源保障是該項事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 深圳交警首次啟用30臺無人機空中巡查,嚴管交通違法
    30臺無人機空中巡查,專項整治外賣快遞等民生行業騎手交通違法問題。此次行動,深圳交警將創新執法方式,首次啟用無人機在空中進行巡查,參與到交通整治中,發現民生行業交通違法行為,將鎖定並進行實時跟拍。此次為持續強化對快遞外賣特殊行業電動自行車交通違法的嚴管,營造良好交通秩序。
  • 深圳交警首次啟用無人機抓拍電單車違法,共查獲各類違法273宗
    12月30日,深圳交警首次開展「鐵翼01」暨無人機整治外賣快遞騎手交通違法行動,深晚記者了解到,此次行動中首次啟用代號「鐵翼01」無人機加入民生行業違法大整治行動,路面執勤的同時採用線上連線直播曝光違法行為。
  • 在Oracle資料庫中,如何驗證自動收集統計信息機制?
    經過與Oracle公司專家諮詢和查閱當天晚上10點的日誌信息得知,Oracle資料庫有一個自動收集統計信息的機制,由於這種機制的存在,導致資料庫CPU在這段時間會進行一個突然的波動。圖一:資料庫伺服器CPU利用率(全疲勞測試場景)我們對本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驗證。
  • 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首次踏上野外回歸之路
    9月27日,珍稀瀕危植物蛛網萼野外回歸活動在樂清市雁蕩山林場舉行,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浙南(溫州)林業科學研究院的工作人員讓100株人工繁育的蛛網萼幼苗首次順利回歸野外。樂清雁蕩山自發現蛛網萼分布以來,為有效保護該珍稀瀕危物種,緩解瀕危狀態,樂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浙南林業科學研究院,實施浙江省林業發展和資源保護專項任務——蛛網萼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攻關,開展種質資源分布調查收集、生物生態學特性觀測、原生境保護、生境恢復和改善、繁育技術、野外回歸等研究,設立了原生境保護點,建立了蛛網萼種質資源異地保護和繁育圃,通過扦插、播種等技術成功繁育種苗612株
  • 關注兒童權益:澳門啟用「兒童數據資料庫」
    記者從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工作局了解到,「澳門兒童數據資料庫」和「兒童權益信息網」將於23日正式啟用,市民可通過社會工作局網頁進入資料庫瀏覽。   澳門特區政府長期關注兒童權益,此前已成立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
  • 海南長臂猿是個「小吃貨」愛吃「水果」也講「禮儀」
    紅河谷調查小組發現海南長臂猿「小吃貨」,它們——愛吃「水果」也講「禮儀」白沙黎族自治縣青松鄉斧頭嶺,正在進食的長臂猿。11月14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管轄的紅河谷片區,一隻海南長臂猿突然出現在營地帳篷的正上方,讓2020年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紅河谷分組組長謝贈南不禁低聲叫了起來。連日來受颱風影響,紅河谷分組的成員們始終只聞猿聲不見其影,不免有些失落。「每天跑大老遠追猿,沒想到『小吃貨』居然在這裡等我們。」
  • 長臂猿「小吃貨」 —— 愛吃「水果」也講「禮儀」
    海南日報記者 於偉慧 攝    原題:紅河谷調查小組發現海南長臂猿「小吃貨」,    它們—— 愛吃「水果」也講「禮儀」    「快抬頭!」11月14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管轄的紅河谷片區,一隻海南長臂猿突然出現在營地帳篷的正上方,讓2020年海南長臂猿大調查活動紅河谷分組組長謝贈南不禁低聲叫了起來。    連日來受颱風影響,紅河谷分組的成員們始終只聞猿聲不見其影,不免有些失落。「每天跑大老遠追猿,沒想到『小吃貨』居然在這裡等我們。」小心翼翼靠近後謝贈南才發現,原來小傢伙是被營地附近的一株桂樹吸引而來。
  • 山東地礦五院一地質調查項目順利通過野外驗收
    「內蒙古蘇尼特左旗芒來地區鈾礦地質調查」子項目進行2020年度野外驗收。   據了解,「內蒙古蘇尼特左旗芒來地區鈾礦地質調查」項目,工作周期自2019年至2021年,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實施的「北方砂巖型鈾礦調查工程」所屬子項目。
  • 寧遠:無人機首次「參與」城市管理工作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魏子雄)近日,一架無人機在寧遠縣沿江風光帶升空,這是寧遠縣城管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在利用「無人機」,對文廟廣場、人民醫院及周邊「中元節」文明祭祀情況進行巡查,這是寧遠縣首次啟用無人機開展城市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