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出爐,雷射雷達向國產靠攏

2020-12-24 蓋世汽車資訊

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車輛管理局(DMV)發布《2019年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之後,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也已出爐。

3月2日,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第三方服務機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披露了過去一年內13家企業在京開展自動駕駛路測的情況,並總結了北京市基於中國特色國情發展自動駕駛而推出的多項創新,包括路測政策、路測標準、路測環境、路測服務等。而據了解,這是北京市繼去年後發布的第二份自動駕駛路測報告。

2019 年 /2018 年每月道路測試裡程情況統計;圖源: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

北京市是國內最早為自動駕駛建立路測標準法規並發放測試牌照的地區之一。截止到2019年底,北京市已累計開放4個區縣共計151條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長達503.68公裡,並累計為13家自動駕駛企業77輛車發放一般性道路測試牌照,涵蓋6家網際網路企業、6家主機廠、1家地圖廠商。

報告期內(2018-2019年度),該77輛測試車輛累計路測裡程為104.02萬公裡。而2019年度,有12家企業共計73輛車輛參與測試,累計測試裡程達88.66萬公裡,較上一年度增長577%,並首次為百度40輛車發放了允許載人測試的聯席審查意見。

 

北京市測試牌照發放與道路測試情況;圖源: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

其中,百度Apollo以52輛測試車以及近90萬公裡新增測試裡程成為年度所有測試企業中投入測試車數量最多、測試裡程最長的企業;其次是小馬智行的12萬公裡,整體排序情況與美國《2019年自動駕駛脫離報告》中類似。

而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滴滴美團(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均在北京設有1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但在過去一年裡的測試裡程數均未超過1萬公裡。

從測試主體的測試地域覆蓋來看,規模化測試主體的覆蓋範圍更廣泛;從技術路線來看,目前只有少數測試主體開展了網聯功能測試;從測試意向來看,測試主體更傾向於在R3級的道路上開展測試。 部分測試主體在拿到T4牌照以後,開始進入更為複雜的R4級道路進行測試。

報告中還提到,目前多數測試企業採用攝像頭 + 毫米波雷達 + 雷射雷達方案,其中雷射雷達作為自動駕駛車輛的關鍵零部件之一,主要起到感知和定位的作用。

2019 年 /2018 年雷射雷達品牌屬性分析;圖源: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

去年,測試主體在雷射雷達品牌選擇上開始向國產化靠攏,國產品牌佔比由 2018 年的 20% 提升至 2019 年的 40%。同時,測試主體在雷射雷達的線數選擇上較2018年也有明顯降低,主雷射雷達採用40線(含)以下的比例從2018年的50%上升至2019年的73%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發展及低線數傳感器成本的逐漸下降,各企業對高線數雷射雷達依賴度逐漸降低,開始向低成本、可量產、可落地的方向發展。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仍會存在一定的風險不確定性,但截至目前,我國無論是相關政策法規,還是保險都尚處於擬定階段。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律師協會會長高子程曾提出,「仍有很多法律法規制約了我國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示範運營以及商業化的進一步開展。如在更多公開道路(特別是高速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仍然缺乏法律依據,阻礙了技術測試的進度。」

不過,近期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並提出智能汽車強國發展戰略的背景下,中國自動駕駛有望進一步加速發展。我們也相信,自動駕駛技術及產業鏈的不斷成熟,不管是相關政策,還是保險方案,也都會順勢而來,以推動自動駕駛量產儘快實現。

相關焦點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目前市場上存在著兩種不同路徑:一種是由攝像頭主導、 配合毫米波雷達等低成本元件組成,構成純視覺計算,典型代表為特斯拉、Mobileye 和 國內唯一自動駕駛純視覺城市道路閉環解決方案--百度 Apollo Lite;另一種是由雷射雷達 主導,配合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元件組成,典型代表為谷歌 Waymo、國內的百度 Apollo (除 Apollo Lite)、 Pony.ai、文遠知行等主流自動駕駛廠商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導語: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報告發布,百度測試車輛最多
    PingWest品玩3月2日訊,今日,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第三方服務機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過去一年13家企業在京開展自動駕駛路測的情況進行了披露,並總結了北京市基於中國特色國情發展自動駕駛而推行的多項創新,包括路測政策、路測標準、路測環境、路測服務等,闡述了過去一年北京市推進自動駕駛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成果。
  • 無人車的眼睛,雷射雷達對自動駕駛有多重要?
    隨著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在北京正式開放運營,「自動駕駛」再次吸引了大眾目光,成為熱門關注點。自動駕駛的腳步越來越近,雷射雷達(LiDAR)作為一種光學感知技術,是自動駕駛的核心零部件,可以讓汽車「看清」周圍的環境,幫助決策並實現輔助自動駕駛功能。
  • 自動駕駛車載雷射雷達技術現狀分析
    來源:猛獅無人駕駛實驗室摘要:本報告將自動駕駛領域最為關鍵的傳感器——雷射雷達作為中心,通過調研其所扮演重要角色的領域——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和雷射雷達的國內外發展現狀,深入了解雷射雷達的技術背景。2009 年,Google 布局自動駕駛,引發了新一輪的產業熱潮,更多的科技企業加入市場爭奪中。2020 年前後,成為主要汽車廠商和科技企業承諾推出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時間節點。自上世紀 90 年代起,國內各高校和研究機構已經陸續開展自動駕駛的研發工作,推出多個測試車型,其中國防科技大學於 1992 年研製出第一款自動駕駛汽車CITAVT-Ⅰ 型。
  • 臨港加速布局智慧道路推動自動駕駛
    自動駕駛已成為各大車企、人工智慧企業爭相擠入、意圖實現突破的前沿領域。然而,自動駕駛急先鋒特斯拉引以為豪的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屢次發生事故;科技巨頭谷歌直接放棄了L2級別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研發;智能汽車國產新勢力小鵬發布包含雷射雷達的自動駕駛架構,卻遭馬斯克嘲笑。  自動駕駛的未來在哪兒?
  •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雷射雷達疊加雷達,解決霧天自動駕駛 2020-11-20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炒作自動駕駛,馬斯克再「懟」雷射雷達:免費,都不要
    本周,特斯拉宣布一部分早期測試用戶被選中接受FSD測試版軟體更新,車輛可以放開雙手、雙腳實現全自動駕駛。馬斯克也不用雷射雷達 和之前一樣,特斯拉的批評者爭論的一個焦點是,該公司在沒有關鍵硬體(比如,雷射雷達)的情況下仍在繼續推進全自動駕駛落地。這意味著,現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感知套件不具備安全冗餘的能力。而幾乎所有的自動駕駛公司都在測試車上採用雷射雷達,這種傳感器的好處在於保證實時檢測到物體的精確大小、形狀和深度。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一)
    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目前的FSD效果還不錯,那自動駕駛是不是不需要雷射雷達?這是要首先解決的問題,事實上,除了特斯拉,幾乎所有的其他汽車廠商都在測試準備使用雷射雷達。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LAZR.US)
    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
  • ...小馬智行|robotaxi|自動駕駛|自動駕駛計程車|雷射雷達|無人駕駛
    長沙的自動駕駛測試開放道路,途經長沙市人工智慧科技城、梅溪湖、洋湖、大王山、高新區等地段,全長達到135公裡,示範區面積達到70平方公裡。Apollo在長沙開放路段範圍內的試運營將逐步開啟。預計到2019年底,Apollo Robotaxi車隊在長沙的試運營道路將覆蓋50公裡左右,2020年上半年計劃覆蓋長沙當前開放的135公裡道路。
  • 雷射雷達用於自動駕駛 到底香不香
    隨著智能汽車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智能汽車的標配,強調不造車的華為也在入局智能車機、自動駕駛領域,為未來的智能汽車提供服務,據悉華為也在研發雷射雷達,在汽車圈比較火熱的小鵬汽車更是宣布將在2021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COAST藉助LeddarTech「Cocoon」雷射雷達優化自動駕駛安全性能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汽車雷射雷達技術的行業領導者LeddarTech近日宣布,COAST Autonomous選擇LeddarTech的雷射雷達技術應用於該公司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行業的資深人士創立了COAST Autonomous,他們選擇與LeddarTech合作,是因為LeddarTech的固態雷射雷達技術能夠為COAST Autonomous自動駕駛車輛優化安全性能,這項技術的堅固性與可靠性能適應嚴苛的駕駛環境,並通過消除其它傳感技術留下的盲區,使其成為在停車啟動應用中防止碰撞的首選技術。
  • 加州DMV最新自動駕駛報告出爐
    1 加州最新自動駕駛報告出爐 前十名半數為中國團隊 這份一年一度的報告常被用來給自動駕駛公司排座次,但其近年引發的爭議與其受到的關注一樣多。 從2015年至今,在加州公共道路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公司每年都需要向DMV提交路測報告。這份自動駕駛人工接管報告(Autonomous Vehicle Disengagement Reports)包含這些公司在過去一年的路測裡程和人工接管次數。
  • 【牛車實驗室】趣味解讀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 自動駕駛的「電子眼」
    自動駕駛從概念化走向現實世界似乎非常迅速,對於自動駕駛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對大量交通數據進行運算,最終得到最優的行車路線和速度,車輛實現無人幹預的自動行駛。但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點卻在於獲取數據,所以雷達變成了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硬體。自動駕駛汽車通過雷達將複雜的交通數據全部捕獲。
  • Mobileye自動駕駛2025計劃曝光:自研雷射雷達、EyeQ6晶片2023年上市
    Mobileye第一代完全自動駕駛套件(雷射雷達、晶片、其他傳感器和軟體)定價在1萬至2萬美元。該套件將率先應用自動駕駛計程車,Mobileye計劃2022年開始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推出100輛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車隊,其後測試車隊也會擴展至其他城市。需要說明的是,Mobileye第一代完全自動駕駛套件包括Luminar供應的雷射雷達系統。
  • 傳統車企大軍壓境,新勢力布局下一代自動駕駛,雷射雷達被熱捧
    作者 / 吳德新編輯 / 王德芙出品 / 汽車之心來自供應鏈的消息顯示:蔚來、理想和小鵬汽車,都在各自的自動駕駛開發中測試雷射雷達。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性,三家公司從 CEO 層面出發,均希望在後續車型中搭載雷射雷達。
  • Mobileye準備自研FMCW雷射雷達,來降低自動駕駛成本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 導讀/半個月前,雷射雷達傳感器Luminar公司與自動駕駛視覺晶片公司Mobileye達成協議,為後者的自動駕駛汽車提供雷射雷達,幫助Mobileye進行下一階段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