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符到明星臉,中國表情包的進化史

2021-01-04 i黑馬

從字符到明星臉,中國表情包的進化史

2016-01-23 09:41 表情包

中國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在這20年的時間中,表情文化的變遷也正隱射出網絡文化的改變。

題圖 / 網絡表情

當表情取代了語言,它就成為一種文化。

幾日前,在Facebook上,中國內地和臺灣的網友進行了一場網絡表情互嗆大戰。前晚,百度李毅吧-帝吧集體出徵FB。至此,這場網絡戰役看似完結。

在兩場「大戰」中,表情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從頭來梳理一下網絡表情在中國的發展過程,也許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中國的網友僅靠表情包就能「大殺四方」。

字符的開始

現在要說到表情,各位印象最深的一定是FB的表情包大戰,實際上這種表情已經是經過了多年的進化,雖然有些圖片的質量和像素不怎麼樣,但是這種賤萌的結合剛好擊中了當下網絡裡面的主流人群。不過在中國剛剛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標籤卻並非如此。

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點燃了網戀市場,無數的『輕舞飛揚』和『痞子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紛紛冒了出來,通過聊天室開始了自己的網戀事業,在當時高達16元/小時的高額上網費,一根512KB的網線掛著10臺電腦,一張小黃圖得等1小時才能刷開的惡劣網絡環境下,各位浪子為了博紅顏一笑紛紛摸出『小白裝大蝦速成寶典』,然後用一些表情符號來取悅電腦另外一邊的TA,於是第一代網絡表情出現了,那時候主要是以:)、:P、:D等等來表現笑、吐舌頭笑和大笑,隨後各位已經對這種單調的需要扭頭才能理解的『頸椎病治癒表情系列』感到了深深的不滿,於是一些高人便弄出了——《@這些玫瑰花似的表情,豐富了網戀市場。然而隨著QQ的逐漸強大和網戀市場不斷出現的『見光死』,第一代字符表情開始淡出網際網路。

小黃圖來了2002年,全民寬帶普及政策開始在國內推行,火了網絡,火了QQ,也火了2003年出現在QQ裡的自帶表情。小水管雖然變大了,但是當時的表情傳播還是僅限於而QQ的系統表情,第一,因為那時候QQ還沒有「另存為表情」這個功能;第二,大家還沒有自己找圖的意識。

而QQ的默認表情從2003年起也經歷了多次的更新換代,ACGx找到了幾次比較有代表性的更新換代,雖然變化很大,但是卻依然無法阻擋世界級表情Emoji的衝擊。不過這已經是後話。

隨著網絡越來越自由,內心的悶騷終於開始爆發。

自定義表情時代

當QQ的默認表情開始不能滿足用戶之後,新一代的表情大多以卡通形象出現,如阿狸、悠嘻猴、綠豆蛙、兔基斯……一大批可愛的表情包很快出現,成為年輕人網絡聊天的常用表情。

不過這個時候的網際網路也已經開始向全民普及,一波另類的表情在中老年群體中開始大範圍傳播。各種金光閃閃富氣堂皇五顏六色帶來各種正能量的文字,一度成為了網際網路主流表情中的毒瘤,也讓小青年們開始深思:我媽為啥會選擇這樣沒有品位的表情,LOW!實在太LOW!於是無數父母因此被拉黑……

卡通表情包的出現,讓大眾有了更多刷屏利器。這些新生代表情包成為年輕人在QQ上一種奇特的語言:不想說話,就發表情。

從暴漫到真人表情

2007年,暴走漫畫開始在北美流行,2008年引入中國,雖然畫風粗糙,但反響強烈。進入中國後,隨後更出現了配有暴走漫畫製作器的專門網站,而暴漫的表情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在中國的網絡市場,隨後開始漸漸取代了傳統的卡通類表情,成為了主流擔當。

同時一些真人表情也開始在網絡上逐一亮相,配合暴走漫畫,姚明、花澤香菜和崔成國迅速奠定了自己的表情界的地位,被譽為表情三巨頭。隨後周杰和張學友等表示不服,紛紛以『大鼻孔爾康』和『食屎啦你』緊追而上,目前三巨頭地位岌岌可危。當然一些收到『大鼻孔』和『食屎啦你』的網友為了反擊,紛紛發出『有本事放學別走』等招式,於是你來我往,鬥圖的文化開始出現。

亞洲三巨頭合影(咦

鬥圖,顧名思義是用圖來作鬥爭。近幾年來,暴走表情廣泛的遍布於網絡,網民們大多用作鬥圖。直至現在兩個新認識的網友大多都是以一輪鬥圖作為友情交流的開始。而此次「臺灣網絡被大陸表情包碾壓」事件因為臺灣網友的「表情包」太過匱乏,也就是他們不僅圖片的素材非常少,而且「吵架語言」也很匱乏,結果戰況很快呈現出了「一邊倒」局面…

而當臺灣網民開始用自己的「表情包」應戰,甚至從大陸網友那裡「盜圖」的那一刻起,他們其實就已經融入了大陸這種充滿活力和多元的網絡文化主流了——儘管他們的嘴上並不願意承認。

經歷過了「火星文」的90後,其特質早在前幾年已經被深刻討論過:更有特點、更加張揚、更加個性化、更有創新、宅、受ACG亞文化嚴重滲透。90後的這些特質,與另一種文化——生於民間、長於民間,沒有經過主流文化加工改造的「純天然」草根文化,可以說是高度契合。

網友自製表情,就是草根文化在90後身上的最好體現,深受日本ACG影響的90後,將ACG裡的多種文化揉入表情包中,體現的是90後的灑脫與不屑。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用自己創造的、對自己來說只需看一眼就明其意的表情包到Facebook上去碾壓對方,對90後來說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

字符表情其實並未消失

雖然表情包的世界豐富了,但是實際上最早的字符表情並沒有消失,反而變得更加豐富,而且字符表情和圖片表情來說,字符表情更具有二次元的表現形式,因為現在的字符表情被成為——顏文字。

顏文字的使用者大多是一些日漫粉絲*(*´∀`*)☆,在日本最大的bbs門戶站2ch上就可以看到各種豐富精彩的顏文字,還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電車男》中,(//▽//)由小慄旬飾演的皆本宗孝每次在最後都會打出一個非常形象可愛的顏文字圖案。即便是現在的日本網友的交流很多時候也用顏文字來表情自己的情緒,(ง •̀_•́)ง因為他們會認為這是正統的二次元文化。而為了抓住二次元用戶的心,不少的輸入法廠商也紛紛在自己的產品裡面植入大量的顏文字,畢竟現在的顏文字不是一個人能夠輕易的打出來((゚´Д`゚)゚。

☆*:.。. o(≧▽≦)o .。.:*☆ 科普時間!!

顏文字ASCII Art的一部分,雖然ASCII Art出自於美國,但是日本人已經將這個代碼符號發揚光大,從顏文字可以窺見日本網民的創意。今天日本人已是ASCII Art的專家,如何複雜的圖案也可弄出來,甚至還出現ASCII Art動畫及電腦軟體。顏文字之所以在日本流行很大程度是因為日本人的文化問題,日本人聊天和中國人不同,日本人不喜歡直來直去,極少會當面反對別人的意見。日本女生的表達方式就更為委婉、含蓄了。所以日本人更喜歡使用顏文字會給對方更多的遐想和曖昧。

直至今日,中國網際網路時代已經有近20年的歷史,在這20年的時間中,表情文化的變遷也正隱射出網絡文化的改變,從最初的懵懂,單純只是使用表情,到如今變化出多種花樣,賦予表情更深刻的內涵,更多樣化的使用。幾年後,隨著真正和網際網路一起成長起來的95後、00後成為網絡創新的主力軍,他們又會賦予表情包什麼樣的未來呢?

[本文作者ACGx,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相關焦點

  • 一言不合就鬥圖——表情包的進化史
    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在BBS上第一次輸入了一串字符 :-)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電腦笑臉就此誕生。為了追求個性化的表達方式,一批符號表情被網友創造出來。:) 、:P 、:D、:( 、orz等這些現在看來略帶年代感的字符成為了網絡世界的第一代表情包。2003年後,隨著網絡的普及,QQ推出了自己的聊天自帶表情,這種發源於日本的小黃臉表情——emoji表情包迅速風靡網絡。
  • 表情編年史:從字符表情到QQ表情已經跨過了50年!
    哈維·鮑爾設計了著名的笑臉圖案,但他僅獲得45美元報酬,被稱為沒有賺到錢的天才發明家。一、字符表情起始,揭開表情社交的序幕1982年,梅隆大學的教師法爾曼在大學的電子公告牌上首次打出了符號 :-) 一定不會想到30年以後它會成為聊天中當之無愧的drama queen。
  • 表情包3.0時代 你如何「表情」
    一種新的表情包正在流行:一張色彩鮮豔的圖片加幾個文字點綴,再配上點特效,手指輕輕一點,對話便開始了。有時聊到盡興,彼此間還會連續互發表情包,「鬥圖」不休……  回望表情包的「進化史」,眼下可謂已「進化」到了「3.0時代」。伴隨著技術的演進,表情包的形式和內容不斷變化,人們的交流表達和情感心態,也發生著不一樣的改變。
  • 表情符號「擬人」進化史
    這也許就是表情符號命運的寫照,它生長於文字表達的體系之外,掌管著語盡詞窮後廣袤的情感叢林,但想要融入這個日趨冷漠、平淡的文明世界,表情符號還要繼續尋找指引的道路,渡載的船。  □崔濱          進化史第一章:來,快到表情的碗裡來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 從「走神男友」到「meme」 英媒講述表情包的前世今生
    :-)不過,表情包的真正鼻祖還不是老照片。報導認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表情包是這個:「 :-)」。這個由標點符號組成的笑臉符號誕生於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電子公告板,「生父」是該大學的斯科特·費爾曼教授。許多人認為它只能算字符圖標,頂多是最最初級、原始的表情符號。
  • 網際網路表情符號走過38年,從字符到「一圖勝千言」
    □鵲華秋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在早期的電子公告板上,使用了第一個表情字符「:-)」,含義是「微笑」。它雖然是由ASCLL字符表現的,但已經有了情感的體現。到今年9月,初代網際網路表情符號已經過去38年。
  • 網際網路表情符號走過38年,從字符到「一圖勝千言」
    □鵲華秋1982年9月19日,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在早期的電子公告板上,使用了第一個表情字符「:-)」,含義是「微笑」。它雖然是由ASCLL字符表現的,但已經有了情感的體現。到今年9月,初代網際網路表情符號已經過去38年。
  • 表情符號進化史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崔濱              表情符號的進化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史。  第一代表情由標點符號組成,因為當時計算機的圖形交互界面還未成熟,同時受限於網際網路傳播速度,既無法生成也很難傳播圖像。  第二代表情以Yahoo!
  • 網絡表情包:多樣化與類型化
    網絡表情包:多樣化與類型化 2019年08月19日 09:5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邢天謠 張帆 字號 內容摘要:網絡表情包:多樣化與類型化?
  • 沒有表情包的營銷世界,還有什麼意思?---36年表情包出位史
    時勢造英雄,表情包火了 從表情到表情包,技術改變命運 普遍認為,從表情到表情包的演變有這麼兩個原因:一來,製作表情本身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多半由專業的設計團隊開發。即便是心大如emoji, 開放了用戶投稿,審核過程也是相當繁瑣。二來,天朝網民內心的波濤洶湧,豈是區區小黃臉可以形容。
  • 表情包背後的故事-虎嗅網
    儘管與現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表情包相比,這個符號並不顯眼,但它卻為人類的虛擬交流開啟了一個新的紀元。這個表情符號的締造者是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1982年9月19日,他通過將 ASCII 碼中的字符組合,在電子公告板上輸出了這樣一串字符:-),用來表示人類微笑時的面部表情。
  • 表情包對網絡傳播中非語言符號的替代和重構
    摘 要:多元而豐富的語言體系是一個媒介成熟的標誌,網際網路媒介在進行形態進化的同時也在進行語言進化。表情包正是一種新的語言模式,他滿足了人們本能的直觀表達和情感需要,是一種自下而上的互動式話語表達方式。
  • 當我們談論表情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文/金澤香表情包發源於網絡,是新媒體時代繼文字、語音、影像之外又一重要傳播符號,說它是網絡文化的一部分,一點不為過。它之存在已然是網絡產品的標配,就算產品內未嵌套表情,網友在交流中也會藉助字符和圖片手動製作。學者彭蘭這樣定義表情包,「用於表達表情和情緒的圖片,它可以由真實的人像、動漫人物、自然景色等構成,有時候還會輔以文字,特別是網絡用語。」
  • 對不起,我不和沒有表情包的人聊天|表情符號|emoji|顏文字_網易新聞
    表情包,顧名思義,是一系列表情符號的集合。表情符號最初誕生於美國。1982年9月19日,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BBS上,出現了一個由冒號、短橫線和左括號排列在一起的字符序列 :-) 。它的發明者斯科特·法爾曼教授也許不會想到,在敲下這個小小表情符號的那一刻,一個新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
  • 表情包36年出位史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從表情到表情包,技術改變命運普遍認為,從表情到表情包的演變有這麼兩個原因:一來,製作表情本身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多半由專業的設計團隊開發。即便是心大如emoji, 開放了用戶投稿,審核過程也是相當繁瑣。二來,天朝網民內心的波濤洶湧,豈是區區小黃臉可以形容。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一個大前提下,在中國的表情語境裡,允許添加自定義表情——在日韓等國,表情包只能從社交軟體上購買。
  • 表情包簡史:「一圖勝千言」的背後
    這個表情符號的締造者是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1982年9月19日,他通過將 ASCII 碼中的字符組合,在電子公告板上輸出了這樣一串字符:-),用來表示人類微笑時的面部表情。彼時的法爾曼可能並不會認為自己是在創造歷史,但他的舉動確實具有開創性,由文字字符長時間統領的在線交流場域,因這三個符號的組合形式而打開全新的想像力空間。
  • 需求的表達:表情包的發展歷程
    本文將顏文字和表情包歸在了一起,因為兩者有很多類似之處,都是對談話的補充,用來代表語言之外的含義。兩者的不同之處在於:表情包的平臺要求更加高一些,需要平臺支持。顏文字的適用範圍更廣,畢竟其本質上就是字符,只要可以打字就可以發送顏文字。一、表情包的產生表情包從QQ時代起就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那個經典魔性的小黃臉一經推出就得到了用戶的廣泛好評。
  • 表情包背後的傳播學秘密
    >符號表情階段1982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科特·法爾曼教授用一串ASCII字符「:-)」來表達微笑的情緒。這個需要扭頭觀看的表情符號開創了表情包的歷史。與此同時,這種由字符組成圖形來表達情緒的溝通方式很快在全球範圍內流行起來。隨後,這些表情符號傳入日本,日本民眾將倒下的表情扶正,採用橫排的方式組合多種語言符號的顏文字(kaomoji)出現了。
  • 玩轉輸入法-表情包和表情符號信手拈來
    最開始人們網上聊天多用表情符號,後來越來越生動都是動圖表情包。現在搜狗、百度等輸入法主推表情包,其實在聊天窗口表情包還可以,發個表情鬥個圖還可以,寫文章冷不防出來個表情包很難受,表情符號就不一樣了,哪裡都可以支持,文藝青年首選φ(゜▽゜*)。
  • 「表情包」裡面發生過,許多許多滴事兒……
    那些五花八門的表情包是不是很方便表達你難以言說的情愫?表情包裡的確發生過太多太多的事兒。表情包,由簡單符號、表情符號(emoji)發展而來。網絡大伽們說,表情包已形成表情文化,是網絡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情語言由簡單符號到表情符號再到表情包及其各類自定義圖文,已有三代情緣。三代繁衍,進化了表情語言的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