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電動車熱管理:相比傳統燃油車,單車價值量(ASP)從2500元左右提升至6000-7000元,根據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測算,預計2025年對應熱管理市場空間近900億,2030年有望超過2000億,國內廠商如三花智控、銀輪股份、克來機電等,已切入特斯拉、大眾MEB、寶馬等主流車企供應鏈,打破外資在熱管理系統的壟斷。
2、富瀚微: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的安防監控晶片龍頭,背靠大客戶海康威視,是海康視頻監控晶片的重要供應商;模擬ISP晶片國內市場份額60-70%,IPC SoC晶片加速放量,實現低中高端產品全覆蓋;目前工藝節點已滲透至22-28nm,華為海思遭遇晶片斷供,公司在安防晶片領域市佔率有望提升,迎來發展良機。
3、穩健醫療:醫用敷料和健康消費協同發展,受益於口罩需求劇增,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淨利潤同比增長348%,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毛利率提升至51.7%,淨利率提升至11.9%;連續多年穩居國內醫用敷料出口前三名,無紡消費品和有紡消費品業務快速增長;目前動態PE為20倍,低估值註冊制新股,與同行上市企業相比略微偏低。
正文:
1、電動車熱管理:千億級別的黃金賽道,單車價值量提升2倍(東吳證券)
①電動車熱管理系統量價齊升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含乘倉空調、電池、電機電控、電源、功率半導體、傳統系統等零部件系統,相比傳統燃油車,單車價值量(ASP)將從2500元左右提升至6000-7000元。
空調系統:電動汽車需新增制熱迴路制熱,目前分PTC、熱泵兩種方式,PTC系統ASP在3500元以上,熱泵系統ASP在4000元以上,而傳統燃油車不足2000元。
電池熱管理:以液冷為主,增量零部件包括Chiller、水冷板、電子膨脹閥等,單車價值量再提升1500-2000元。
其他熱管理零部件:單車價值量略高於傳統燃油車,約1000元左右。
②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是千億級別的黃金賽道
假設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2030年滲透率50%以上,考慮熱管理產品降價情況,ASP分別5300元、4900元,測算2025年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市場空間近900億、2030年有望超過2000億。
②國內廠商打破外資在熱管理系統的壟斷地位
市場格局方面,傳統車空調系統,電裝、馬勒、法雷奧、翰昂等Tier 1零部件供應商份額居前。
國內零部件廠商打破外資在熱管理系統的壟斷地位,三花智控、銀輪股份、克來機電等汽車切入包括特斯拉、沃爾沃、大眾MEB、寶馬等主流車企供應鏈。
2、被忽視的安防晶片龍頭!背靠海康威視,僅次於華為海思(國信證券)
富瀚微從模擬攝像機晶片起家,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的安防監控晶片龍頭,背靠大客戶海康威視,近幾年業績穩步上升。
①背靠海康威視的安防晶片龍頭,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
公司提供高性能視頻編解碼SOC晶片、圖像信號處理器ISP晶片,在視頻處理晶片領域市佔率約2%,位列全球第4,在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64%)。
與全球最大的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合作,自1995年以來合作了25年之久,逐步成為海康視頻監控攝像機晶片重要供應商。
過去5年營收呈現臺階式增長,2020年上半年營收2.82億元,同比增長28.8%;歸母淨利潤4394萬元,同比增長18.72%。
②模擬ISP晶片龍頭,國內市場份額60-70%
ISP即圖像傳感器,視頻監控攝像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圖像傳感器所採集的原始圖像信號進行處理;IPC SoC是網絡攝像機的核心要件,主要對圖像傳感器採集的視頻原始數據經過圖像模塊處理。
富瀚微是模擬ISP晶片龍頭,已實現IPC SoC、ISP晶片等中高端產品全覆蓋。模擬ISP晶片營收佔比約50%,國內市場份額60-70%;網絡IPC 晶片加速放量,過去3年營收年複合增速約50%左右。
③華為事件給公司提供了發展機遇
中國視頻監控終端市場穩步增長,預計2023年將達到201.3億美元。其中監控攝像頭在產業鏈中價值量最大,佔比達64.3%。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壟斷81%市場,推動了IPC SOC市場集中度。
由於華為海思遭遇晶片斷供,或致IPCSoC行業重構,公司是僅次於海思的國產供應商,目前工藝節點已滲透至22-28nm,市佔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3、估值最低的註冊制新股!網紅口罩龍頭,上半年利潤大增3倍(國金證券)
①醫用敷料領域龍頭,「醫療+消費」雙輪驅動
穩健醫療以醫用敷料OEM出口起家,實現醫用敷料和健康消費協同發展,模式從OEM代工到「OEM+自主品牌」。
收入穩健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改善。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1.80億元,同比增長98.5%;實現歸母淨利潤10.32億元,同比增長348.9%。毛利率從2013年的30.2%提升至2019年的51.7%,淨利率從2013年的6.9%提升至2019年的 11.9%。
②醫用敷料市場快速增長,公司連續多年國內出口前三名
預計2020年我國醫用敷料市場規模約82億元,2014-2020年的CAGR為13%,大幅領先全球平均增速。公司醫用敷料產品已進入國內兩千多家醫院和近四萬家藥店,連續多年穩居國內醫用敷料出口前三名。
③醫用敷料高端化、健康消費品類不斷豐富
分業務來看,無紡消費品:公司棉柔巾銷售收入從2016年的3.16億元提升至2019年的9.37億元,CAGR 為43.6%。
有紡消費品:公司產品以「棉」為核心,具備差異化優勢,2016-2019年公司嬰童服飾CAGR 為47.6%,增長強勁。
醫用敷料:在高端敷料領域具備先發優勢,全棉時代產品SKU數量不斷豐富(2019 年高達 2.67 萬個),向三四線城市擴張。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