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入局安防市場 龍頭海康威視還好嗎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紅刊財經

紅刊財經 侯純

編輯 李壯

2019年10月28-31日,第十七屆深圳安博會上,華為發布了三款新品。華為智能安防產品線總裁段愛國直言:前八年,華為在安防一直都是小打小鬧。而從最近一年時間起,華為僅僅用了九個月時間,智能安防產品線所開發的軟體定義攝像機的產品數就從年初的二十多款發展到如今的近三百款,而智能視頻雲從中心雲、輕量雲到此次發布的微雲,實現多層級、全場景的智能化覆蓋。

海康威視高管在去年3季度業績會上曾說:「我認為華為進入這個市場是不合適的。這個行業價格敏感、碎片化,客戶、產品、應用分散化,需要滿足客戶定製化需求。滿足開發需求、開發響應、交付能力的整套建設非常複雜。這和華為的模式不太一樣,我認為他做幾年就會退出。」

兩家頭部公司如此爭鋒相對,未來究竟海康敗落還是華為知難而退?近年來,全球安防服務行業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2181億美元到2020年估計的3150億美元,另外國內安防市場規模約在7600億元左右,其中視頻監控子行業在行業中佔比大約6成左右。這一領域的行業龍頭是中小板的市值一哥海康威視,海康威視在2018年全球市場的佔有率接近22.6%,其與博世、霍尼韋爾並稱世界安防三大巨頭。華為入局對整個行業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崛起於數位化時代的海康威視

上世紀90年代初的監控系統十分簡單,只有模擬攝像機、後端矩陣、VCR(磁帶式錄像機)磁帶錄像帶和CRT電視牆等設備組成。前端設備幾乎被日系企業壟斷。後來編碼數位化技術的發展推動了DVR(數字視頻錄像機)的誕生,通過將模擬視頻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並進行壓縮編碼,DVR在圖像處理、存儲、檢索以及傳輸等方面都具有巨大優勢。因此,DVR迅速替代VCR成為視頻監控系統中的主要存儲設備。我國的安防企業仍是以代理國外品牌為主,自主產品的市佔率很低。

2000年開始DVR的核心技術—視音頻編碼的技術標準從MPEG1過渡升級至MPEG4。與MPEG1相比,MPEG4標準的壓縮效率和性能更高,從而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同時,MPEG4可以節省大量的硬碟存儲空間和網絡傳輸帶寬。為視頻監控系統中的主要存儲設備。當時,擔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二所副所長的陳宗年和副總工程師的胡揚忠等人已經對MPEG4技術有著深入研究,並且對於壓縮比例更高的H.264標準的研究也走在國內前列。面對這一次編碼技術升級的難得機遇,他們帶領程瑜、鄔偉琪等五十二所的一批技術骨幹,在華科校友龔虹嘉以及五十二所的資本幫助下,於2001年11月30日成立了海康威視,並很快推出了基於MPEG4標準的板卡產品,當年即佔領了我國60%的市場份額。2003年,海康威視又推出了基於H.264標準的H系列壓縮板卡,成為國內第一家將H.264標準產品化的公司。而該系列產品進入市場後,由於其在壓縮性能上的壓倒性優勢,海康威視在主流壓縮板卡的市場份額高達80%,公司當年的銷售收入也達到了1.6億元。2007年,隨著後端DVR的普及,日本的企業佔壟斷地位的前端模擬攝像機已逐漸不適用於視頻監控系統,海康威視藉此切入價值更高的前端數字攝像機領域,並逐漸在這一細分市場也佔據領先地位,公司前端業務的營收和比重不斷提高,成為公司後來業績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

2010年5月28日,海康威視在深圳交易所創業板上市,以68元/股的發行價發行5000萬股,融資34億元。上市首日公司總市值即達409.7億元。此後,我國的安防市場和視頻監控市場迎來爆發期。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金融、交通、能源等多個行業的安防需求持續增長。再加上公安等政府部門對於安防的需求持續增加,如2016年政府啟動的「雪亮」工程等。我國安防行業的市場規模由2010年的約2400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近7600億元,視頻監控市場規模也由242億元增長至1192億,複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5.5%和22.1%。作為行業龍頭的海康威視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連續多年持續增長,上市八年來的複合增長率高達34.63%,公司市值也屢創新高。海康威視2013年市值突破1000億元,2017年突破2000億元,2018年最高時達3968億元,最新的市值為2958億元。

AI時代來臨華為布局物聯網行業

但如今社會正由數字時代邁向AI時代,而與海康威視對陣則是新對手華為。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絡、固定網絡、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片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絡監控晶片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片及解決方案、DVB晶片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片及解決方案。海思2014年9月推出第一款海思視頻監控晶片產品,五年來不斷迭代升級,最新產品是四款高端到低端系列化AI智能晶片:Hi3559AV100、Hi3519AV100、Hi3516DV300、Hi3516CV500。海思晶片在當下安防市場的佔有率高達70%,海思AI晶片既可應用於安防也可應用於VR虛擬實境。另外華為2018年初推出了支持H.265核心算法的4K高清攝像機,產品線已從後臺走向前端。

其實華為不是著眼於了規模幾千億的安防市場,而是在謀劃布局更大的物聯網行業。工信部預計到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包含感知製造、網絡傳輸、智能信息服務在內的總體產業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在2018年年報裡,華為這樣寫道:體驗面向未來,整個產業即將進入萬物互聯的「全場景智慧生活時代」,圍繞多樣應用場景發展起來的智能終端設備,已經成為消費者獲得智慧體驗的重要入口。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下,華為消費者業務提出了「1+8+N」全場景智慧化生態戰略,以手機為主入口,以AI音箱、平板、PC、可穿戴設備、車機、AR/VR、智能耳機、智能大屏為輔入口,結合照明、安防、環境等泛IoT設備,積極打造智能家居、智能車載、運動健康等重要場景下的用戶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

華為目標的是布局全產業鏈,安防行業只是布局階段的一個切入口。目前安防行業之中全國範圍內的智能化率普遍不足6%,即使是在智能化領先的廣東省在網一類點智能化佔比也僅僅在10%左右,遇到需求「人工識別」、大量視頻數據「存而未用」依舊是行業內的普遍現狀,而智慧城市的建設要求安防產品要進入高清智能化替代過程。在此過程中產品線集中於前端的海康威視還能否保持優勢地位,將是很大的疑問。海康威視股票在2018年2月創下43.49元(復權)的新高后一直未有好的表現,或許是資本市場已經感知到了其未來的不確定性,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淨利潤較2018年底的增長率只有8.54%,而2018年同期淨利潤增長率為20.2%,業績增長出現減速跡象。海康威視在今後幾年所面臨的挑戰將是前所未遇的,業績連年高增長的好日子或許已經過去,公司將不得不面對如何生存的嚴峻考驗。(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刊社立場。)

相關焦點

  • 安防市場:海康威視與華為、小米的新廝殺
    比如,國內的華為、小米等智能硬體企業先後入局,都想要在智能安防市場分得一杯羹。不過,和傳統安防企業不同的是,華為、小米的智能安防產品面向的是C端用戶,以AI人臉識別、哭聲識別技術為家庭安全生活保駕護航。 而在智能硬體企業入場後,家庭智能安防市場的競爭也必然加劇。這樣的情況下,國內傳統安防企業自然不願意錯失市場,也紛紛推出自己的智能安防產品,以圖穩固已經有的市場份額。
  • 安防市場:海康威視與華為、小米的新廝殺
    比如,國內的華為、小米等智能硬體企業先後入局,都想要在智能安防市場分得一杯羹。不過,和傳統安防企業不同的是,華為、小米的智能安防產品面向的是C端用戶,以AI人臉識別、哭聲識別技術為家庭安全生活保駕護航。而在智能硬體企業入場後,家庭智能安防市場的競爭也必然加劇。
  • 華為進入安防市場,海康威視等前景如何?
    AI 安防業務市場的蓬勃發展使網際網路企業垂涎欲滴,無論是誰都希望能分一杯羹。 華為欲借AI偷襲安防市場 早在今年 2 月,華為就暴露出了野心,將其智能安防部門改名為「華為 HoloSens 機器視覺」,專注於智能視覺產品的研發,華為在機器視覺上布局,也可以從側面看出華為做智能安防硬體的野心。
  • 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反轉在即
    海康自建立以來,一直是安防行業的龍頭企業,期間在公安、交通、司法、文教衛、金融、能源和智能樓宇等行業實踐了大量的真實項目。為此,公司改組傳統七個事業部為三大事業群。優勢四,龍頭廠商的規模化生產優勢公共安全、交通、金融、家居等不同領域對安防產品特性的需求也迥異。市場的碎片化及對產品特性需求的多樣化,使得規模化生產難度高,只有每種產品品類的銷量都達到一定的量級才能實現規模效應。
  • 「安防一哥」海康威視遇襲
    隨著華為、BAT紛紛入局智能安防,其競爭對手增多,市場競爭激烈,從前輕鬆掙錢的生活大抵不能如故。成立二十載,一路高歌的海康威視能處理好這接踵而來的衝擊嗎?華為等新入場的巨頭玩家,將會給這一市場帶來怎樣的風雲變幻?安防大哥一路高歌在這波危機到來前,海康威視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
  • 全球安防龍頭海康威視
    ,根據Omdia報告,海康威視連續8年蟬聯視頻監控行業全球第一,擁有全球視頻監控市場份額的24.1%。在a&s《安全自動化》公布的「全球安防50強」榜單中,海康威視連續4年蟬聯第一位。安防視頻監控的核心是對於光學信息的採集和處理能力,而光學應用正在滲透到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慧物流、工業視覺等多個市場中,安防行業的技術已經不局限於原有的公安、交通等傳統市場,更是全面滲透到了各類泛安防市場。
  • 華為偷襲了海康威視「安防珍珠港」
    一方面,以海康威視為代表的老牌安防巨頭深耕安防行業多年,早已佔據安防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除了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之外,還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成果和運營經驗,並且近幾年海康威視、大華等傳統安防企業在技術上加大投入,已經搶先一步實現智能化升級,穩固了自身的市場地位。
  • 海康威視:全球安防龍頭,中報業績反轉,起飛在即
    海康自建立以來,一直是安防行業的龍頭企業,期間在公安、交通、司法、文教衛、金融、能源和智能樓宇等行業實踐了大量的真實項目。為此,公司改組傳統七個事業部為三大事業群。海康威視經營團隊轉讓15%的股權。」在這個制度下,海康把自己變成了VC,核心員工願意壓上自己的財富和精力的項目,只要和公司的核心定位有關聯,公司可以做風險投資,讓創新獲得推動力,也為公司未來成長做好儲備。這部分,後面還會聊。 優勢四,龍頭廠商的規模化生產優勢公共安全、交通、金融、家居等不同領域對安防產品特性的需求也迥異。
  • 已經做了8年安防的華為會跟海康威視搶生意嗎?
    之前與大家簡單分享了監控攝像頭龍頭企業海康威視,今天我們來看看它的競爭對手。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同樣做監控的大華,但是將眼光放長來看,目前海康的合作夥伴華為或許是一個潛在的強勁對手。早在2005年,華為就推出了用於安防的海思晶片,經過長期的改進升級,到現在海思已經幹掉了當初的巨頭英特爾、英偉達等在安防行業打下了接近70%的市場。目前海康、大華等企業的設備晶片很大一部分是用華為海思的。之前由於"實體清單",海康的晶片被國外斷供受到不小的影響,對國內晶片尤其是海思的依賴程度變得更強。
  • 華為BAT圍獵海康威視
    隨著華為、BAT紛紛入局智能安防,其競爭對手增多,市場競爭激烈,從前輕鬆掙錢的生活大抵不能如故。 成立二十載,一路高歌的海康威視能處理好這接踵而來的衝擊嗎?華為等新入場的巨頭玩家,將會給這一市場帶來怎樣的風雲變幻? 01 安防大哥一路高歌 在這波危機到來前,海康威視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
  • 被忽視的安防晶片龍頭!背靠海康威視,僅次於華為海思
    2、富瀚微: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的安防監控晶片龍頭,背靠大客戶海康威視,是海康視頻監控晶片的重要供應商;模擬ISP晶片國內市場份額60-70%,IPC SoC晶片加速放量,實現低中高端產品全覆蓋;目前工藝節點已滲透至22-28nm,華為海思遭遇晶片斷供,公司在安防晶片領域市佔率有望提升
  • 被忽視的安防晶片龍頭!背靠海康威視,僅次於華為海思
    2、富瀚微: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的安防監控晶片龍頭,背靠大客戶海康威視,是海康視頻監控晶片的重要供應商;模擬ISP晶片國內市場份額60-70%>,IPC SoC晶片加速放量,實現低中高端產品全覆蓋;目前工藝節點已滲透至22-28nm,華為海思遭遇晶片斷供,公司在安防晶片領域市佔率有望提升,迎來發展良機。
  • 海康威視的王位保衛戰,BAT華為入局,視頻監控蛋糕怎麼切?
    去年股價漲幅超過貴州茅臺的海康威視,在資本市場之外也可以得意洋洋了。雖然在視頻監控市場遭遇BAT巨頭和AI獨角獸的強勢入侵,但海康威視也下了新注,手中最大的牌是「渠道"。而在這個渠道為王的市場,海康贏面很大。
  • 海康威視:創引行業新技術 暢想移動互聯大安防——專訪海康威視...
    [導讀]作為安防行業龍頭老大的海康威視以「創引4K安防,暢享移動互聯」為主題,攜帶
  • 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同為股份、藍盾股份到底誰是安防龍頭?
    當你還在用做安防企業就是做攝像頭、做檢測設備的眼光看待這些企業的時候,金融大佬們已經大舉進場,可以看到高毅馮柳等大舉進場安防企業。難道安防未來大有發展還是另有玄機?目前的安防企業不僅在安防領域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在另外一個領域物聯網領域想像巨大,目前就大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智能業務開拓的趨勢來說,其實才剛剛起步,應該說後續還有比較大的市場空間。
  • 海康威視突然做電腦,到底有勝算嗎?
    據《雷鋒網》報導,全球安防龍頭海康威視被曝出將會跨界推出PC機與筆記本電腦。這個消息頗為令人意外,海康威視為什麼突然做電腦?到底有勝算嗎?海康威視做電腦,可能與去年美國禁令有關係,這意味著其在海外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 私募大佬看中安防龍頭 馮柳重倉海康威視,增持大華股份
    10月23日,安防產業龍頭企業海康威視(002415,SZ)公布三季報的顯示,高毅資產馮柳旗下基金新進該公司前十大股東的行列,持股數為2.31億股,持股比例2.47%,以23日海康威視收盤價39.15元/股估算,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有海康威視市值約90億元。
  • 海康威視:市場的爭議,該看多還是看空?
    (3)在美國的制裁下,海康的供應鏈實現轉移,轉移後的效果如何?對於產品質量和成本會有多大的影響?(4)華為進入安防市場會對海康有多大的衝擊?除了以上問題,我個人認為的市場偏差還存在(5)繼續以安防市場定義海康的增長是否合適?公司是否存在第二增長邏輯?如果存在,市場空間有多大?公司的競爭力有多強?(6)在經歷過幾次調整後,海康旨在搭建技術中臺,軟體佔比提升,硬體公司的估值水平是否還適合海康?
  • 華為揚言:五年內做第一!安防第一股海康威視,能否與之一戰?
    原標題:華為揚言:五年內做第一!安防第一股海康威視,能否與之一戰?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近日,海康威視發布公告稱,股東龔虹嘉計劃在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2%的股份,即不超過1.87億股。以當天收盤價計算,減持金額約56億。
  • 海康威視的成人禮:高增長勢頭不再
    視頻安防行業正是因為安全問題發展起來的,全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安全需求越來越高,安全環境則變得複雜,視頻監控安防應運而生並成為前景廣闊的市場,瞄準和聚焦這塊市場,成為海康威視的正確戰略抉擇,也成就了接下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