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我國的英文是China,也為瓷器的意思,可以見的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是非常出名且具有代表性的。在中華上下5000年的歷史洪流中,人們對瓷器藝術的追求一直延續至今。能追溯到最早出現第一批瓷器時間是4200年前,屬於原始青瓷,是所有瓷器的前身,在各朝代延續下來的寶物中,一定還有沒有被發現的。有些時候,自己在野外偶然撿到一些東西說不定在以後就成了「國寶」。浙江當初有一女孩就是這樣,在如往卻意外撿到一「小船」小,上交後收到68元獎金,再幾十年後得知,如今專家稱價值超1000萬,不知心裡作何感想。
浙江少女意外拾得小瓷器
民間通過各種渠道得了的文物的故事不少,有從文玩市場購買,有老家翻新得到,有從莊稼地裡挖出,有從河邊的石碓裡得到,有些事價值不貴重,但是具有歷史研究意義,有的是從古代就是價值不菲。民間往往會有一些人熱愛古玩市場,時常去看看看能不能淘到一些沒被發現的好東西,一些人也不惜重金從海外,從民間購得文物,為的是讓文物得到應該有的保護。
有些人在古玩市場專門碰運氣碰不著,但是有些人確實「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1954年,家住浙江省嚴兒村的村民何招弟,偶然發現了塊透亮的「石頭」,撿起來才發現是一隻瓷器小船,年僅17歲的少女招弟因為對這個精緻的小物件充滿興趣,所以很快就愛不釋手,想要和家人分享她的「額外收穫」。但是,招弟並不知道,她手裡的這個精緻瓷器小船會是「國寶」級別的寶物。
招弟的一家在看到招弟拿回去的寶物後,並沒有發現它是無價之寶,家裡的老人還算是見多識廣,他見瓷器做工細膩,線條流暢優美,色澤透亮,尋思著可能是周圍大戶人家出門遊玩的時候落下的,想著物歸原主無從尋起又怕有心人故意假扮失主騙取瓷器,於是乾脆就當作「傳家寶」好好保管流傳。招弟一家只是看出了瓷器不是尋常小物件,但是沒料到這個小物件會給他們一家帶來一個巨大的變化。
參加婚禮卻痛失瓷器
何招弟曾因為要參加婚禮,所以和母親到了縣城裡去。在婚禮現場時,何招弟發現了彩禮中很多瓷器,雖然種類多,有瓷瓶,瓷碟等等,但是都遠沒有自己家中小瓷器色澤通透,造型精細。招弟於是就在和周圍的人聊天中,告訴了大家自己的小瓷器的由來,婚禮的規模在鎮上還算是比較大,鎮子又太小,所以婚禮上各行各業的人很多。這時,碰巧在婚禮現場的龍泉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聽到了招弟的話。縣城外山腳,瓷器精細通透?種種跡象以及多年博物館工作經驗來判斷,招弟很可能是撿得了一件文物。
婚禮結束後,這邊招弟和母親回到家中,那邊博物館工作人員就在聯繫當地幹部。等到工作人員找到招弟家時,招弟一家還不明所以,工作人員提出要看看招弟的這個小瓷器,工作人員看了後還是無法得知其真偽或價值,但是肯定著精細的小玩意不簡單于是告訴了招弟一家拾得疑似文物不交由專門部門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久居村裡的招弟一家哪聽得這話啊,第二天就感覺將瓷器送往博物館,誰知這一送,就再也沒有拿回去了。
博物館設置了專家對瓷器進行分析,得到結論,招弟家以為的某個大戶人家落下的小物件竟然是出自南宋時期,瓷器小船只有16裡面長,寬度大約6裡面,內容還算是豐富。小小的船體上面雕刻了船艙還有艄棚,在船艙裡面坐著的是兩尊小人瓷像,大概是一男一女,他們端坐在船內,似在低聲細語,又像在默契對視。
船艙外正要拿起鬥笠的船家栩栩如生,追溯起來還是南宋王宮裡的,按文物等級來分是國家一級文物,後以南宋龍泉窯舟形硯滴來為它命名。這些當初招弟一家還不知道,他們以為瓷器或是具有歷史意義,農村的他們並不能想像這一瓷器的價值是有多麼巨大,博物館方面為了獎勵招弟一家主動上交文物,給予了他們68元的獎勵,這對當時的招弟一家來說,也算是筆豐厚的獎勵,於是就回到了家中。
多年後再見瓷器,才知是天價寶物。
隨著時間的推動,科技的發展,通訊變得越來越便捷,2005年的一天,知命之年的何招弟偶然聽說,在浙江省博物館有一個文物是一隻釉色的小船,招弟就想起了童年拾得的那隻,於是招弟特地去參觀博物館,結果來到博物館一看果然就是那一隻小船,南宋龍泉窯舟形硯滴的市場估價已經成了1000萬左右。
結語
民間上撿到文物上交的故事層出不窮,對拾得文物上交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文物這類貴重物品,還是要得到悉心保護,不科學的養護手段和缺乏經驗的收藏反而會損壞文物,雖然招弟無緣收藏南宋龍泉窯舟形硯滴,但是文物的發現肯定有招弟的很大功勞,想到因為自己的原因,一件流落在野外的文物被發現後再被妥善收藏,招弟也是自豪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