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臟起搏器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2020-12-19 澎湃新聞

關於心臟起搏器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2020-10-30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心臟起搏器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種方法。那麼,關於心臟起搏器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傳統心臟起搏器由脈衝發生器和電極導線組成。脈衝發生器呈扁圓形,大小如火柴盒,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皮下。電極導線一端與脈衝發生器相連,另一端通過靜脈血管到達並固定在心臟內。手術過程通常只需局部麻醉。脈衝發生器發出電脈衝,引起心肌收縮、產生心跳來維持循環功能。常規心臟起搏器可分為單腔起搏器和雙腔起搏器兩種類型,還有針對部分心衰患者的三腔起搏器,即CRT/D。

再介紹一下新技術無導線起搏器Micra,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起搏器,長度25.9mm,寬度6.7mm,重量僅1.75g,又被稱為膠囊起搏器。其擁有傳統起搏器的功能,但沒有電極導線和囊袋,避免了相關的併發症。

關於起搏器的選擇,應接受專業醫師的指導。

植入心臟起搏器後必須按醫院要求定期複查隨訪,以及時掌握起搏器的工作狀態,處理各種異常情況。起搏器的壽命取決於患者對起搏器的依賴程度以及起搏器功能、程控參數的設置。通常情況下,單心腔心臟起搏器使用壽命為8~10年,雙心腔的使用壽命為6~8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生活中,一般家電產品不會干擾起搏器的工作,並可乘坐汽車和飛機(出示起搏器植入卡)。但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應遠離強力電磁場,如雷達站、高壓變壓器、電焊機、電磁機等;對於特殊的醫療診治項目,如核磁共振檢查、手術操作等,應就起搏器事宜諮詢醫生。

植入起搏器出院後,應隨身攜帶急救卡,上面註明姓名、年齡、聯繫地址、起搏器安裝日期和類型等詳細信息,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醫護人員可作出合適的處理。

科普來源:

上海瑞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 凌天佑

上海市衛生熱線(12320)特邀專家 程月華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關於心臟起搏器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普」關於心臟起搏器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ASK專家
    心臟起搏器是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種方法。那麼,關於心臟起搏器的小知識,你了解多少呢?()傳統心臟起搏器由脈衝發生器和電極導線組成。脈衝發生器呈扁圓形,大小如火柴盒,通常埋植在上胸部皮下。電極導線一端與脈衝發生器相連,另一端通過靜脈血管到達並固定在心臟內。手術過程通常只需局部麻醉。脈衝發生器發出電脈衝,引起心肌收縮、產生心跳來維持循環功能。常規心臟起搏器可分為單腔起搏器和雙腔起搏器兩種類型,還有針對部分心衰患者的三腔起搏器,即CRT/D。
  • 【起搏器系列之一】心臟起搏器基礎知識
    起搏系統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將心臟自身心電活動回傳至脈衝發生器的感知功能。起搏器主要由電源(亦即電池,現在主要使用鋰-碘電池)和電子線路過程,能產生和輸出電脈衝。電極導線是外有絕緣層包裹的導電金屬線,其功能是將起搏器的電脈衝傳遞到心臟,並將心臟的腔內心電圖傳輸到起搏器的感知線路。
  • 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你見過嗎?
    日前,Micra AV無導線雙腔起搏器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順利完成國內首次臨床應用,當天,今年21歲、來自福建的李超(化名)是國內首個使用該起搏器的患者。手術時間僅30分鐘,術後狀況良好。
  •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
    心臟起搏器被電磁波幹擾怎麼辦?把這個電脈衝發生器放到裡面縫起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起搏器了。②裝了起搏器人是不是就不會死了?經常有病人問我:崔醫聲,那萬一我以後已經老得什麼都幹不了了,全身的臟器功能都衰竭了,可心臟有起搏器,心臟還會跳,怎麼辦?
  • 不用電池的心臟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在豬的身上測試了一種自驅動心臟起搏器。豬的心臟與人類的心臟大小相似,這也意味著為開發人用設備邁出了重要一步。傳統起搏器的電池壽命只有7到10年,更換一次需要付出高昂的手術費。這種新型的「共生起搏器」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個附著在心臟上的貼片發電機,一個儲存能量的電容,以及心臟起搏器本身。貼片發動機只有郵票大小,能將心臟跳動時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心臟起搏器則用收集到的電能刺激和調節心肌。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研究所的科學家李周和王中林合作,在兩頭健康的雄性成年豬上做了測試。
  • 【用「心」聆聽】神奇的「小盒子」:心臟起搏器——我院心內科...
    【用「心」聆聽】神奇的「小盒子」:心臟起搏器——我院心內科李若谷教授做客《活過100歲》 2020-08-04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小心臟起搏器!美敦力Micra進博會驚豔亮相
    【CNMO新聞】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刺激心臟來挽救生命,不過傳統心臟起搏器體積都比較大,而近日召開的進博會有一款產品號稱「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美敦力Micra雙腔無導線起搏系統。
  • 心臟起搏器的功能分類,這裡解釋得很詳細
    不少朋友都應該聽說過起搏器,但不了解起搏器到底分哪些種類?不同點的功能又是如何工作的?其實起搏器就是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IED)。
  • 我院心病科完成首次國產心臟起搏器手術
    考慮到第一位患者健康狀況較差且體重不到100斤,第二位患者患阿爾茨海默症等其他疾病,經過仔細的術前評估,詳細解釋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相關風險及術後注意事項等,患者及家屬同意植入國產心臟起搏器,在心病科主任鄧兵的帶領下,心病科團隊密切配合,使用主動固定電極導線,其中一位患者僅耗時約40分鐘,順利完成了起搏器植入手術,兩位患者術後恢復均良好,各項參數滿意,目前已順利出院回歸正常生活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今年進博會上亮相的新產品Micra AV(美敦力)是世界上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只有1.75克重,0.8立方釐米,與維生素膠囊大小類似,僅僅是常規起搏器的1/10。還值得一提的是,它無需導線,可以通過微創方法直接被植入右心室。這樣大大減少了併發症和感染的機率。
  • 美小護優質護理九旬植入心臟起搏器老人!
    她說:「就叫你小綿羊吧,這樣好記。」她說,她見到我想起她年輕的時候。 到病房時於奶奶不能平臥,那時候她的心率波動在29-32次/分,看到她即使吸氧仍喘憋的表情,真的很痛苦。由于于奶奶病情極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心內科秦緒光主任團隊經過全面的檢查和討論,認為於奶奶的病情還可以通過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方式來緩解。
  • 院長「解」心:讓核磁共振對心臟起搏器說「OK」
    治療此病,安裝心臟起搏器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    一聽說要安裝心臟起搏器,周先生直搖頭:「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我今後就不能做核磁共振類檢查了,那怎麼行。」    果真如此?    隨後,經過進一步溝通,周先生了解到,在省胸科醫院內,有一款長壽命抗核磁起搏器,這款起搏器對核磁檢查沒有任何禁忌。
  • 甘肅首例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人民網蘭州7月8日電(王文嘉)日前,在甘肅省人民醫院介入手術室內,該院幹部病房心內科主任王楠主任團隊為87歲的患者成功植入一枚最新的Micra心臟起搏器,該患者也成為了甘肅省首位嘗鮮全球最小「膠囊」起搏器的患者。
  • 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實施
    據悉,1 名小患者成為了河南省第一位成功接受全球最小 " 膠囊 " 起搏器的患者。據邱春光主任介紹,小患者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眼前發黑等一系列症狀,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植入心臟起博器,這也是患者恢復正常生活的最佳選擇。
  • 運用三維標測植入心臟起搏器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亞專科病區黃石安教授帶領電生理團隊,利用三維標測系統成功為一名70歲女性患者植入心臟永久雙腔起搏器。這是粵西首例在三維標測系統下完成的幾乎接近零射線起搏器植入術。
  • 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成功
    7月8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日該院心血管病醫院成功實施河南首例無導線(Micra)起搏器的植入手術,給更多心臟病患者帶來了福音。據悉,接受手術的是一位兒童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心跳嚴重過緩,引發了心慌、疲勞、頭暈等一系列症狀,植入心臟起搏器是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鄭大一附院心血管病醫院邱春光教授說:「患兒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且活動較多,帶導線的起搏器會給其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所以選擇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 ...奶奶心臟跳不動,長達5秒一跳不跳,高齡老人能否植入心臟起搏器?
    幾天前項美香教授為杭州95歲的壽奶奶(化名)植入心臟起搏器。項教授告訴錢報記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均壽命的延長,越來越多高齡患者植入了心臟起搏器,「年齡不是手術禁忌,90多歲都不算稀奇。」她說,這次老人家心臟停跳後暈倒及時來就診,心臟起搏器解決了問題。如果心臟停跳時間再長的話,那可能就有生命危險了。項美香教授介紹,如果患者出現過頭暈乏力、胸悶心悸、暈倒等症狀,24小時動態心電圖顯示平均心跳減慢或出現3秒鐘以上長間隙,那就要考慮安裝心臟起搏器了。
  • 河北省完成首例無導線心臟起搏器植入術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玫 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近日,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內二科醫護人員為一名七旬患者成功植入了一枚Micra起搏膠囊——無導線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患者術後12小時下地活動,三天後平安出院。據悉,此次植入Micra起搏器在河北省尚屬首例。
  • 隆回人民醫院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
    我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和心臟射頻消融術12月1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首例行「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的35床戴某和行「心臟射頻消融術」的22床阮某同時出院。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11月29日,隆回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和介入團隊在開展2000多例心臟介入治療後,成功將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到一名「III度房室傳導阻滯」患者的體內。至此,醫院成功開展首例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置入術!
  • 福建開啟心臟起搏器「雲隨訪」新模式
    福州新聞網3月12日訊(福州晚報見習記者 林雅 記者 陳丹通訊員 寧宇 文/攝)3月9日,福建省首臺心臟起搏器自助隨訪系統落戶省立醫院。福建省開啟了心臟起搏器「雲隨訪」的新模式,患者可隨到隨訪,還可接受遠程會診。89歲的依伯陳青(化名)成為第一個體驗心臟起搏器「雲隨訪」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