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Cloud for Good:科技讓上海更有溫度

2020-12-16 光明網

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峰會期間,主論壇「Cloud for Good:城市科技溫度」環節,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圍繞「智慧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依託華為雲「Cloud for Good」,通過5G、雲、AI等新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故事。在信息科技賦能下,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Cloud for Good:讓科技惠及城市每個人,讓科技與自然共生

人工智慧等應用技術的普及,為社會與民生項目提供了有力的創新工具。比如,通過紅外相機、衛星等科技手段,運用5G、AI等技術,野生動物的保護方式開始進化,從大熊貓,到生態溼地水鳥的保護都因此而受益。不僅如此,科技能為城市和人類帶來福祉從生態到環境保護,為不同人群提供所需幫助。

據孫效華教授介紹,目前,她的團隊正在與華山醫院開展合作,基於圖、文、聲結合的多通道溝通輔助和康復訓練工具,運用AI對失語症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患者的使用過程為語音識別模型提供了訓練數據,經過個性化訓練,AI可以識別患者的不清晰發音,幫助患者表達意圖,激勵患者不斷練習並提升發音標準度。

此外,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並進一步獲益於數位技術,也是AI技術研發的方向之一。基於對技術的深度理解和對老年人的需求挖掘,團隊可以開發出幫助老年人使用智能產品的第三方應用。目前,同濟麻省理工聯合實驗室正在開展關於社區智慧養老和數字鄉村智慧養老方面的研究與實踐。運用AI視覺、智能語音、智能可穿戴、AIoT等技術,可以對老年人有更好的照顧,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

Cloud for Good:病毒基因組密碼的破譯者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在演講中分享了通過新興的雲計算技術對抗疫情的實踐經驗。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初期,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和巴斯德研究所組成的聯合團隊開展了新冠病毒基因組數據的分析工作。工作中他們意識到,如果將病毒的分析流程發布到華為雲上,就可以利用雲計算技術的強大能力對病毒基因組數據進行快速分析。在華為工程師的幫助下,經過十天的攻關,聯合團隊把病毒基因組鑑定的線下分析流程轉變為雲上病毒分析平臺。平臺上線以後,截止2020年8月份,平臺共支撐了6家單位的病毒基因組分析工作,完成了對100多位病人病毒檢測數據的有效分析,較好地支持了全國抗疫工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

鄭廣勇博士表示,「未來,團隊還將通過華為雲平臺開發涵蓋多種生命組學數據的高性能分析平臺,並進行發布,以此來幫助全國各地的藥廠、醫院、臨床檢驗部門等對各種生命組學數據進行高效分析,從而為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貢獻力量。」

開啟Cloud for Good倡議,推進城市科技溫度共享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行動自2019年提出以來,旨在推動技術普惠,聯合夥伴賦予技術溫度和感性,為社會創造不凡價值。在主論壇的最後,參會的嘉賓共同上臺點亮了Cloud for Good倡議「科技賦能上海 讓城市有智慧 更有溫度」。

「科技賦能上海 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點亮儀式

城市發展以人為本,再微小的個體都有溫度、都能發光。技術的作用就是把這些溫度和光匯聚起來,讓城市更有溫度,並把溫暖帶給更多人。華為雲致力於讓更多的人參與到Cloud for Good行動中,開啟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的全新時代,以「城市智能體」作為智慧城市下一跳的支點,與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一起進而有為,全力推動「卓越的全球化城市」建設,助力上海續寫智慧城市新篇章。

目前,華為雲Cloud for Good已聯合200多家合作夥伴聚焦"推進均衡發展、保護脆弱環境、促進健康福祉、平等優質教育"四大領域的社會話題,將Cloud for Good行動帶到了20個城市,聯合200多傢伙伴,惠及2000多萬人,持續為各行業注入源源不斷的雲動能,全力成就每個不凡的選擇。不久前,華為雲Cloud for Good更是獲得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年度案例獎"。

從一座城到另一座城,從一個行動到一個平臺,Cloud for Good將繼續秉持初心,依託華為30多年在ICT領域的深厚積澱不斷創新前行,持續推進技術普惠,將溫度和光傳遞到更多角落。(一鳴)

來源: 中國網

相關焦點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賦能上海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賦能上海 2020年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溫暖上海,原來上海的智慧是這樣的
    峰會期間,主論壇「Cloud for Good:城市科技溫度」環節,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圍繞「智慧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依託華為雲「Cloud for Good」,通過5G、雲、AI等新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故事。在信息科技賦能下,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 讓技術更有溫度,華為雲Cloud for Good 2020正式啟動
    7月28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華為公司主辦的「深圳·進而有為 華為雲與計算城市峰會2020」成功舉行。峰會主論壇設置了Cloud for Good 2020特別環節,宣布全面行動升級計劃。同時發布「人人都是發光者」的行動倡議:號召每一個個體行動起來,共同傳遞技術溫度。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賦能上海,原來城市可以這樣智慧、溫暖
    峰會期間,主論壇「Cloud for Good:城市科技溫度」環節,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圍繞「智慧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依託華為雲「Cloud for Good」,通過5G、雲、AI等新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故事。在信息科技賦能下,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智慧農業,感受技術溫度
    12月2日,溫氏集團信息中心副總經理鄺穎傑在「智數廣州·進而有為」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發表了《科技助農,讓城市更有溫度》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科技興農,要藉助科技實現由「傳統養殖」向「現代化養殖」轉型升級。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智慧農業,讓農戶感受技術溫度
    12月2日,溫氏集團信息中心副總經理鄺穎傑在「智數廣州·進而有為」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發表了《科技助農,讓城市更有溫度》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科技興農,要藉助科技實現由「傳統養殖」向「現代化養殖」轉型升級。當下溫氏集團已全面啟動模式、文化、科技、資本四大驅動力,加速打造三產融合產業鏈,推出了「農管寶」「智養寶」「運管寶」三大助農應用。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智慧農業 讓農戶感受技術溫度
    12月2日,溫氏集團信息中心副總經理鄺穎傑在「智數廣州·進而有為」華為廣州城市峰會2020上發表了《科技助農,讓城市更有溫度》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科技興農,要藉助科技實現由「傳統養殖」向「現代化養殖」轉型升級。
  • 讓科技更有溫度!華為MatePad藝術沙龍上海站讓小夥伴們受益匪淺
    華為就為大家提供了不錯的新去處。目前,「畫夏,不在話下」華為MatePad藝術沙龍正在各大城市進行中,就在昨天(8月1日),這一活動來到了華為智能生活館(上海愛琴海)舉辦,這次活動邀請了華為主題寶藏插畫師「RICK遷」到場帶領大家從零開始學畫畫,使用夏日元素創作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獲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本年度,華為雲Cloud for Good因秉持「從心出發 選擇不凡」的初衷,堅持實踐「讓技術有溫度」的核心理念,獲得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中的「年度案例獎」。華為云為穿越醫療提供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通過智能採血&供血網絡,讓每袋血都有標記、可追溯。提高用血安全監控力度、縮短血液調配時間、打造良好的獻血體驗,讓血液的獲取更加有序。今年疫情期間,華為雲EI醫療智能體團隊發揮技術優勢,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等攻關團隊,進行超大規模輔助藥物篩選。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以技術賦能溫暖川蜀之地
    10月28日,「智美蓉城·進而有為」華為成都城市峰會2020盛大啟幕。峰會現場,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新希望集團AIoT事業部副總裁陳尉、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出席本次峰會並發表演講,分享了他們使用5G、雲、AI等創新技術的故事,呈現技術有溫度的時代內涵和長遠價值。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獲頒2020 CAMA中國廣告營銷「抗疫特別獎」
    《後浪》、《華為雲Cloud for Good》、《呼吸之樹》、《中國銀聯詩歌POS機》等此前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的作品均受到評委的青睞,喜獲大獎。此外,與往屆不同的「抗疫特別獎」讓本屆大會在品牌營銷創意之外,更加彰顯了品牌的溫度和時代的特色。
  • 「智慧化+大民生」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
    這是一幅來自上海理工大學的校園生活場景。上海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華為與上海理工大學共同構建的上理工版「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和「一網暢學」,目的是為了提升管理服務的精準化,以科學化水平、信息化技術,幫助上海市高校更「智能」、更「智治」。
  • 科技有溫度01| 華為一個小舉動,聽障兒童的大禮物
    技術背後的代碼沒有溫度,但因為有溫度的人聚集,科技才有了溫度。這周,菊花預言家將為大家帶來7個智能科技背後的暖心故事。根據世衛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有3400萬的聽障兒童,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裡,渴望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能聽童話故事。華為、非營利組織&34;、Penguin 和動畫巨頭 Aardman 聯合打造了一份「好看的禮物」。
  • 科技美感完美結合,華為Mate40系列閃耀問世,讓產品有溫度
    10月30日下午,萬眾矚目華為年度旗艦新品發布會在上海舉辦,華為Mate40系列、華為 Watch GT 2系列在內的多款新品閃耀上市,當然大部分人最關心的就是華為Mate40系列。華為Mate系列一直秉承始終探索最新科技精神,品牌非常獨立創新,新一代的華為Mate40系列也同樣如此,科技感滿滿蘊含最尖端科技,超越了同時代的產品。
  • 體驗無邊界,科技有溫度:華為成都旗艦店正式開業
    ,華為成都旗艦店除了有以往的銷售、體驗、售後等服務之外,還將華為智能 「全產品」和智慧 「全場景」融合,線下用戶可以更好理解和感受華為所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也是科技愛好者們的打卡聖地。最重要的,華為成都旗艦店已經成為了成都本地一道靚麗的科技風景線,要知道,華為開設的每一家旗艦店,都會根據旗艦店所在的城市做出一些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設計,華為成都旗艦店引入了濃厚的成都本土特色,比如 AR 熊貓互動體驗等等,為本地人以及前往成都旅遊的旅客們打造出了一個有成都特色的智慧體驗空間。
  • 體驗無邊界,科技有溫度:華為成都旗艦店正式開業
    其次,華為成都旗艦店並不只是賣產品這麼簡單,華為成都旗艦店除了有以往的銷售、體驗、售後等服務之外,還將華為智能 「全產品」和智慧 「全場景」融合,線下用戶可以更好理解和感受華為所打造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也是科技愛好者們的打卡聖地。
  • 文匯時評|科技「加持」,普惠金融讓城市更有溫度
    如今,在上海這座城市,每個轉角都有可能遇上「金融科技」:街頭小店買瓶水、網紅飯店吃頓大餐,或者上下班乘地鐵,隨處可用手機掃碼支付;去銀行網點辦業務、到醫院看病,即使不帶身份證、醫保卡,也能靠「刷臉」完成實名認證……黃浦江畔正在進行的外灘大會
  • 有乾貨,有福利,更有溫度,華為雲誠意獻禮1024
    今年的1024程式設計師節,華為雲提出「向雲而生,新體驗、新技術、新社區」的口號,並準備了豐富的活動,有乾貨、有福利、更有溫度,誠邀開發者們共同慶祝自己的節日。ggw_pp&adp=1.2.1.1 熱門技術、尖端專家匯集,程式設計師過節有乾貨本次1024程式設計師節,華為雲匯聚了華為云云原生開源負責人、容器、DevCloud等業務頂級專家,為程式設計師們帶來雲原生、微服務、DevOps等目前熱門技術分享,乾貨十足!
  • 深度測評SICPO施鉑智能恆溫熱水壺:科技讓生活更有溫度
    而現實生活中,多喝熱水實在有難度,想喝的時候水太燙,晾一會兒水又涼了。近期被某書安利了一款熱水壺,說是隨時隨地能給我想要的溫度,這是有什麼神奇功能嗎?使用過後的我,可以告訴你:它真的真的很不錯~!開箱檢查:榮耀親選旗下產品,每一個零部件都被精心安放下了訂單後,沒過2天就收到了,這是一個紙盒包裝,外包裝上印著榮耀親選標誌,查了下是榮耀親選的生態鏈專供產品新寶股份旗下產品。
  • 特斯聯公司發起「火雷行動」讓科技向善並更有溫度
    本報訊 (記者 張偉) 如何「讓科技向善,更有溫度」?100餘天、105次行動,全球採購近2000萬件抗疫物資、數千萬元價值的科技防疫產品馳援國內十餘個城市及阿聯、卡達等國家……自今年1月27日起,中關村企業特斯聯CEO艾渝發起的「火雷行動」,用實實在在的公益行動生動詮釋了這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