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Cloud for Good以技術賦能溫暖川蜀之地

2021-01-04 澎湃新聞

10月28日,「智美蓉城·進而有為」華為成都城市峰會2020盛大啟幕。峰會現場,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新希望集團AIoT事業部副總裁陳尉、國星宇航董事長陸川出席本次峰會並發表演講,分享了他們使用5G、雲、AI等創新技術的故事,呈現技術有溫度的時代內涵和長遠價值。

華為雲秉承「Cloud for Good」理念,把「5G+雲+AI」等技術分享給客戶和合作夥伴,在解決商業問題之外,還共同促進人類健康福祉、保護脆弱環境、推進教育平等、推動均衡發展等,讓技術更有溫度、更有靈性,服務更多人。

華為雲Cloud for Good現場

Cloud for Good:保護大熊貓的中國「新答卷」

四川省森林面積佔到全國的第4位,草原面積佔全國第5位,野生脊椎動物有1300多種,佔全國的45%以上,居全國第2位,這其中大熊貓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具有全球意義的保護價值。

大熊貓國家公園地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熱點區域,也是國家「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試點區域內共有野生大熊貓1631隻,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總量的87.50%。如何保護好大熊貓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需要「中國答案」。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介紹,過去保護野生大熊貓「通訊靠吼,交通靠走」,野外工作所獲取的數據不精準,難以用於管理。隨著生態覺悟和科技能力的提升,野生大熊貓的保護方式開始進化,先是引入紅外相機、衛星等科技手段,通過5G、AI、高清相機等技術實現了「完整保護,規範保護,科學保護,協同保護」。

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總規劃師王鴻加

大熊貓國家公園計劃打造雲數據中心,實現端邊雲協同,科技助力野生動物保護。VR/AR技術用戶科研,自動拍攝、高清回傳、動物分類、自動歸檔等5G、AI技術讓監測、保護更高效,動植物及火情監測、巡護員打卡全面提升防火能力。同時按照規劃,大熊貓國家公園將要打造全天候、全場景、全聯接的天空地人一體化監測方案,助力林草數位化轉型。

此外,豐富的林草資源是四川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大熊貓國家公園已實現林業、農產品等資源買賣。未來,將繼續探索資源變數據、數據變流量、流量變經濟的發展道路,以生態數據助力數字經濟,還給大自然一片綠水青山。

Cloud for Good:百姓餐桌上綠色健康「新希望」

新希望集團以「讓科技幫助生活更美好、為食者造福」為理念,站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起點,致力於成為智慧農業的耕耘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新希望用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來為農產品生產者以及餐桌上的每一位食客造福牟利。

5G時代來臨和新基建的大力推進,使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到了關鍵時期。新希望集團AIoT事業部副總裁陳尉表示,雲+AI與垂直領域中的專業技術、know-how、最佳實踐結合,能夠解決農業產業信息化垂直領域問題,務實地解決痛點。

新希望集團AIoT事業部副總裁陳尉

很多人認為農業屬於低附加值、低技術的行業,但事實上,如今的農業已經完全脫離2000多年前建立的小農經濟、自然生產,進入了工業化生產時代。我們必須運用大量的新技術應用於基因編輯、生物繁殖等等以及幫助整個農業產業可以得到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支撐。在這其中,華為雲技術起到了深遠影響。據陳尉介紹,新希望集團通過與華為雲合作,將雲+AI應用與「惠養豬」、「智慧牧場」、美好食品項目,實現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通過雲計算作為一種管理的工具,實現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對企業的內部管理,包括效率管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新希望集團在30多年的積累中,已經保存了大量的寶貴數據,通過與華為雲的合作,希望能夠釋放出農業大數據的真正價值,通過對養殖、飼料的海量數據的分析,讓百姓餐桌上的食品更加綠色健康。在演講的最後,陳尉表示後續也期待跟華為雲在更多的領域裡進行探討,服務好跟民生緊密相關的行業,為人類造福。

Cloud for Good:探索連結未來的大航天「新時代」

在今年4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列入「新基建」,2020年或成中國商業航天分水嶺。在此政策之下,國星宇航成為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的傑出代表。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國星宇航創始人、董事長陸川在峰會上表示,衛星網際網路將開啟人類「大航天時代」。

電子科技大學衛星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國星宇航創始人、董事長陸川

據陸川介紹,國星宇航在華為雲的支持下,以多項顛覆性技術引導行業變革。即將於下個月初發射的第三代AI衛星大腦系統和太赫茲衛星荷載,具備把全球的數字影像匯聚起來進行周期性監測的能力,形成覆蓋全球的衛星專業數據平臺,包括洋流、溫度、溼度等等。此外,國星宇航在全國擁有超過50個園區已經在使用其衛星技術,為土地管理、招商等業務實現服務。由10000顆AI衛星組成的「星河工程」,將實現通信、遙感、對地觀測一體化,提供覆蓋全球的實時衛星網際網路服務。

國星宇航與華為戰略聯合開啟智慧城市,優勢互補開拓更多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雙方將實現大數據共享、雲基礎共建(IaaS、PaaS、人工智慧、大數據、IoT等),在硬體開發領域協同創新,並向個人終端應用生態拓展,開啟太赫茲通訊技術探索。

大航天時代的到來,人們開始由對自我族群的認知延伸到對外的探索,相信通過國星宇航和華為雲的合作,以衛星通信技術填平數字鴻溝,構建空間信息傳輸平臺,為成都的智美城市賦能。

科技驅動生活,讓美好不斷發生。未來,華為雲希望「Cloud for Good」理念成為社會的共識,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攜手社會各界不斷創造更大的價值,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利,以技術溫暖更多的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賦能上海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賦能上海 2020年12月15日,「智慧上海·進而有為」上海城市峰會2020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賦能上海,原來城市可以這樣智慧、溫暖
    峰會期間,主論壇「Cloud for Good:城市科技溫度」環節,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圍繞「智慧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依託華為雲「Cloud for Good」,通過5G、雲、AI等新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故事。在信息科技賦能下,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溫暖上海,原來上海的智慧是這樣的
    峰會期間,主論壇「Cloud for Good:城市科技溫度」環節,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圍繞「智慧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依託華為雲「Cloud for Good」,通過5G、雲、AI等新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故事。在信息科技賦能下,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科技讓上海更有溫度
    峰會期間,主論壇「Cloud for Good:城市科技溫度」環節,同濟大學數字創新中心負責人、設計創意學院副院長孫效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副研究員鄭廣勇圍繞「智慧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依託華為雲「Cloud for Good」,通過5G、雲、AI等新技術賦能城市發展的創新故事。在信息科技賦能下,城市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溫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 讓技術更有溫度,華為雲Cloud for Good 2020正式啟動
    華為雲與計算中國區CMO張鵬回顧了Cloud for Good行動過去一年的歷程,深入闡釋了Cloud for Good行動的理念,並號召更多夥伴加入Cloud for Good 2020行動,讓技術溫暖更多人。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智慧農業,感受技術溫度
    據鄺穎傑介紹,一直以來溫氏集團秉持著「以技術賦能農業」的美好願景。近年來,不斷探索「公司+養殖小區」模式,提升養殖業配套與三產融合,促進養殖業轉型升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去,養殖業的各個環節需要大量人工作業,飼料供給、溫控、保潔、防疫消殺等更多依靠飼養員的經驗,不僅生產效率低、人力成本高,還面臨養殖粗放、防疫風險不可控、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等現實問題。
  • 「修仙」攻略|鍾靈毓秀川蜀地
    叮咚 肥羊寄語 鍾靈毓秀川蜀地而這等好山好水之地自然也是我們「羽化而登仙」的「修仙」好去處。此處正有一份「修仙」攻略,希望可以幫到各位「骨骼清奇」的同袍。
  • 川蜀之地文旅合力 展山水風採,繪融合篇章
    即將於9月17日至21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特別設立沿黃特色文化產業展,屆時,四川展館將集中展出當地文旅資源,展示川蜀之地的魅力。即將於9月17日至21日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特別設立沿黃特色文化產業展,屆時,四川展館將集中展出當地文旅資源,展示川蜀之地的魅力。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智慧農業,讓農戶感受技術溫度
    據鄺穎傑介紹,一直以來溫氏集團秉持著「以技術賦能農業」的美好願景。近年來,不斷探索「公司+養殖小區」模式,提升養殖業配套與三產融合,促進養殖業轉型升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去,養殖業的各個環節需要大量人工作業,飼料供給、溫控、保潔、防疫消殺等更多依靠飼養員的經驗,不僅生產效率低、人力成本高,還面臨養殖粗放、防疫風險不可控、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等現實問題。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智慧農業 讓農戶感受技術溫度
    據鄺穎傑介紹,一直以來溫氏集團秉持著「以技術賦能農業」的美好願景。近年來,不斷探索「公司+養殖小區」模式,提升養殖業配套與三產融合,促進養殖業轉型升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去,養殖業的各個環節需要大量人工作業,飼料供給、溫控、保潔、防疫消殺等更多依靠飼養員的經驗,不僅生產效率低、人力成本高,還面臨養殖粗放、防疫風險不可控、生產規模難以擴大等現實問題。
  • 華為雲Cloud for Good獲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今年的華為城市峰會上, 華為雲與計算中國區CMO張鵬闡述了華為雲Cloud for Good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座城」再到「多座城市」的發展歷程。張鵬表示,Cloud for Good 2020將致力於成為一個平臺,通過聚合多種技術,與行業需求、行業特性深刻接軌,集合技術優勢與平臺價值,進一步推動技術普惠。
  • 中國餐飲行業年度黑馬 如在蜀毛肚老火鍋領航川派火鍋
    原標題:中國餐飲行業年度黑馬 如在蜀毛肚老火鍋領航川派火鍋2020年10月17日中國企業信用論壇既第六屆「中國影響力品牌」電視盛典在北京議中心舉辦,如在蜀毛肚老火鍋受邀參加此次活動,並被評為「中國餐飲行業最具投資價值品牌」。
  • 《大秦賦》在撒謊?嬴政逼呂不韋遷蜀,真的是保護呂不韋嗎?
    (呂不韋)擬寫聖旨時,秦國一些大臣一見要將呂不韋遷入蠻荒蜀地,立即反對。理由是呂不韋有功於秦,這樣做,會寒了天下人的心。丞相李斯卻在一旁說:「大王這是在保護文信侯。」眾臣一聽,這才釋然。門客們之所跟著呂不韋,求的不就是功名利祿嗎?現在功名利祿就在眼前,為什麼不要?而呂不韋一旦動搖,事情就大了。不管呂不韋是去趙國,還是魏國或其它國家,他都會成為秦國的敵人,成為秦國東出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秦國必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滅了他。為了不至於出現這種尷尬,所以秦王嬴政才把呂不韋一家遷往蜀地。這樣想的話,嬴政的確是在保護他。這樣想的話,嬴政的確是有情有意。
  • 技術平臺賦能生態繁榮 華為雲助力SaaS加速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4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旨在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戰略,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打造數位化新企業、構建數位化產業鏈、培育數位化生態。
  • 鄭浩:助力「新基建」, 賦能實體經濟數位化丨2020傑出青年川商
    人工智慧如何通過與網際網路技術融合,讓每個人、每個家 庭便捷生活,讓每個組織高效管理,道誠集團通過長期創新與實踐,成功孵化出成都準獨角獸企業。道誠集團始終秉承「以客戶為中心」「開放利他」「專注拼搏」「持續自我批判」的企業核心價值觀,致力於賦能實體產業數位化轉型;始終堅持創新引領,已然打造為一家集 AI科技、MCN全媒體、產業地產、金融服務、跨境貿易等業務板塊為一體多產業協調發展的創新型企業集團。
  • 打造技術底座,華為賦能江蘇「數字經濟」
    在江蘇,數字經濟的佔比正不斷提升,這離不開專業數字服務機構的紮根與賦能人工智慧、5G、雲……深耕政企行業多年的華為,以專業能力打造數位技術底座,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無錫和南京,聽華為分享前沿技術和行業優秀實踐案例。
  • 為你揭秘蜀地木流牛馬的精妙機關
    02蜀道峻岭,平履山地在三國歷史上,諸葛亮正是為了在險峻的蜀地山路中克服運輸軍糧的困難,因而創製了木牛流馬。木牛流馬的出現,與川蜀特殊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群山重嶺為交通帶來了很多不便,但也正是地勢之險讓這裡往往能獨立於亂世,造就了一片天府之國。Tips:《水經注》載,劍閣「連山絕險,飛閣通衢」。蜀道之難,可見一斑。
  • 中國移動四川公司賦能5G「蜀」性之二 主動作為,促 5G 融入百業...
    目前,四川移動已與57家政府機構,以及四川省人民醫院、東方電氣、川高集團等109家頭部企事業單位籤署5G戰略合作協議;建立6個5G聯合創新中心;與華為、浪潮、中興等300多個單位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在15個細分行業109個場景開展了多項5G應用實踐,在多個領域創造全國第一。5G「新氣象」,正在四川省各地不斷湧現。
  • 華為ICT技術應用賦能社會治理和企業創新
    來自政府部門、企業生態合作夥伴、應用服務商以及開發者等參加會議,共同探討行業數位化的發展方向和未來機遇,展示ICT領域的領先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分享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始於2016年的全聯接會議是華為面向ICT產業的全球性年度活動,也是華為發布重大戰略的平臺。
  • 烏鎮直擊|華為發布智閃卡技術 創新賦能智慧金融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2019年10月20日,華為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發布智閃卡技術。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出席烏鎮峰會金融科技論壇並在現場進行發布。智閃卡技術通過AI賦能和NFC自動識別,無需手動選卡,為用戶帶來流暢高效的手機刷卡體驗;並實現智能推薦有優惠的銀行卡,用戶支付完成後還可一鍵成為商戶會員,並在消費時同步享受會員優惠及累積會員積分,打造了極致的用卡體驗。張平安表示:「華為希望通過智閃卡等技術的創新,攜手行業夥伴持續提升用戶的行動支付和數字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