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引援央視網報導,近期,在哈爾濱市,多架航班出現GPS信號丟失的情況。相關部門就此展開調查,迅速對幹擾信號源進行取締。據工作人員介紹,由於很多無人機的發射功率大、頻段多,所以周圍磁場被嚴重幹擾。
眾所周知,衛星導航在航海、航天、民眾日常出行以及軍隊作戰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一旦GPS信號丟失,戰機、軍艦甚至高鐵通信均會受到極大影響。如今,GPS頻頻出現信號丟失的情況,使得民眾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GPS定位系統還能不能被繼續使用。
實際上,GPS導航系統「失靈」事件已經發生了很多次。2011年12月4日,美國一架RQ-170無人偵察機秘密前往伊朗境內執行任務時,不慎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發現。隨後,RQ-170的GPS信號被中斷,並且被伊朗俘獲。該事件發生後,外界一致認為伊朗使用某些特殊技術,成功切斷了RQ-170的GPS信號。
2018年,美國無人機被擊落事件再度上演。在當時,敘利亞內戰進入美俄博弈階段。美國試圖使用無人機對俄羅斯的駐敘基地進行轟炸,最終被俄羅斯使用電磁手段逐一擊落。從以上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GPS定位系統已經開始走向沒落。
許多國家之所以還在使用GPS,主要是因為北鬥系統還沒有完全建成。一旦北鬥完成最後的組建工作,其強大的抗幹擾能力以及精準導航能力,勢必會讓GPS的國際地位受到嚴重影響。畢竟,GPS信號被中斷之後,機長的一個舉動已經說明了一切。據有關人員透露,客機的GPS信號被中斷之後,機長直接將GPS系統切換成了北鬥系統,這才使得航班並未因GPS信號中斷而受到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GPS信號忽然中斷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很多次。今年7月份,俄羅斯啟動摩爾曼-BN電子幹擾系統,直接導致以色列、沙特在內的許多中東國家均出現了GPS信號丟失的情況。在中東地區作戰的美軍同樣也受到了影響,但是並沒有辦法破解俄羅斯的電子幹擾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電子幹擾系統開啟後,伊朗沒有受到任何影響,戰機依舊進行正常的起飛和訓練。經過調查後發現,伊朗戰機除了使用GPS定位系統外,還裝備了北鬥定位系統。GPS信號中斷之後,飛行員立即將定位系統切換成了北鬥並順利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