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觀看智能設備演示
微軟用於宣傳的「仿生人形機器人」
主播現場網絡帶貨
觀眾在進博會展區參觀。 本版圖片攝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盛學卿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
立冬前一日,上海依然暖陽高照。從空中俯瞰,進博會主場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形如一枚銀色「四葉草」,在豔陽下熠熠生輝。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以來,這裡再次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進博會,一展匯集世界之精華。那麼,今年的進博會集聚了哪些新鮮的「黑科技」?場館又有什麼樣的特色?今天,就讓記者帶您「走進」本屆進博會,「體驗」一下這個「高大上」場館的與眾不同。
技術創新感知「未來已來」
機械與智能相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走進場館一樓的技術裝備展區,科技創新產品隨處可見。這裡聚集了世界工業電氣行業、工程機械等領域的品牌產品,可以說是當今全球最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
卡爾克魯斯焊接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展區,3名國際頂級的焊接機器人正揮舞著「手臂」,同時靠近設定的點位焊接。完成作業後,又迅疾收回「手臂」。「焊接『手臂』看似很笨重,但對機器人來說,一點都不影響操作。」這家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焊接機器人的性能達到目前國際同類產品頂級水平,焊接速度很快,已廣泛應用於碳鋼、低合金鋼、不鏽鋼、鋁等金屬材料的焊接。
機器人不光能焊接,還能行動自如地搬運貨物。距此不遠的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展區,搬運機器人正忙著「搬運」作業區的貨架。只見它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準確、快速抵達貨架底部,將貨架穩穩託起,快速奔向預定位置。據介紹,搬運機器人的廣泛使用,不僅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搬運過程中的貨物損失,還降低了勞動強度和風險。
新創意、新技術、新產品,帶來一種全新的感知。行走在這個高科技匯聚的場所,一個真切的感受是,未來似乎已然來臨——
與機器人來一場桌球賽,誰會贏——能陪玩的桌球教練機器人,讓人大開眼界;大腦超級發達的小狗機器人,可探測周邊環境,預判多障礙目標運動軌跡。未來,它必然會成為人類的忠誠朋友;天然氣洩漏檢測無人機,可在檢測車輛或技術人員無法到達的位置提供快速、高靈敏度的天然氣洩漏檢測,將和人類一起守護天然氣管網的安全……
防疫產品成為展會亮點
疫情背景下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首次在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設置了公共衛生防疫專區,近50家世界一流的醫療企業匯聚於此。這裡除了口罩、防護服、消殺產品等抗疫產品外,核酸檢測的「移動方艙」、負壓救護車等產品也集中亮相。
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推出的移動核酸檢測實驗室,一天可以做2000例核酸檢測報告。今年以來,這款產品已在我國多地應用。富士膠片集團推出的再生醫學核心技術、生物藥品研發及抗疫藥品開發,受到極大關注。展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集團一直在努力研發相關藥物,希望通過此次進博會能尋找到更好的合作夥伴,為抑制疫情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一款全球首創的動態空氣感染源防護機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該產品可以在人機同在的情況下,無差別主動捕獲滅殺物體表面及空氣中的病毒,在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形成安全高效的防護機制。
一流服務展現大國形象
「您好!您需要什麼幫助?」「您好,您要找的場館在那邊,我帶您過去!」……行走在進博會場館,不少迷路的參觀者會被志願者貼心的服務所打動。
本屆進博會總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註冊的專業觀眾達到40萬人,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高、平均展覽面積也大幅增加。很多「回頭客」一致的感受是,本屆進博會參展規模擴大很多,但服務標準一點也沒有降低,處處展示出國際一流展會的水平。
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的進博會新聞中心,是數千名境內外記者的工作集散地。這裡不僅設置了公用工作區、媒體機房,還有諮詢服務、餐飲休閒區,每一位參會記者在這裡都能感受到便捷高效的舒適環境。
通過連續三屆的舉辦,進博會不僅成為新時代國際合作的有效平臺,更是中國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一個個人性化的設置,每一項貼心的服務,正向世界展示著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包容、更加穩健的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