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問題其實由來已久,並不是到今天才發生的。
之所以現在引起人們很大的關注,一則是因為國內製造工業已經開始轉型的,慢慢接觸到世界頂尖製造行業;另一方面也是由華為引起,正因為華為太過出色,引來國外打壓,幾次三番之後人們才發現,強如華為,也不得不在晶片問題上英雄氣短。
這麼大一個國家,工業製造總值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卻還沒能解決看似小小的「芯」片問題,這讓很多不明所以的人都感到費解,有這麼難麼?
想造出「晶片」,還真的是件很難的事情。
放眼全球,能自行研發、設計與生產晶片的企業屈指可數,我們熟知的臺積電算是在世界排得上號的晶片生產商,卻也只做代工,沒有研發能力。
而就這點製造工藝,國內卻也遠遠趕不上,華為雖然能設計出很優秀的晶片,自己卻生產不出來,還要找他們代工。
造「晶片」之所以如此困難,除了要有一批具有相當實力的科研人員,還要持續不斷地投入天文數字的研發資金,還要找荷蘭的生產商購買昂貴的光刻機。最後,還要希望這個研究過程不要被打斷,否則,多年的心血、海量的投資都等於打了水漂!
近日就有媒體曝出,國內投資千億的武漢弘芯項目要停擺了!
因為項目組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這個投資了1280億,位列武漢2020年重大計劃投資第一的項目,已經陷入了停滯之中。因為隨時面臨資金鍊斷裂的風險,還不得不將全新進口自荷蘭ASML光刻機抵押給了銀行。
要知道,荷蘭ASML的光刻機可是供不應求,有錢也未必能買得到。特別是眼下這樣的局勢,能多進口一臺光刻機就能多一份力量,可就是這麼珍貴的機器,卻因為經營問題沒能發揮本來的作用,放在銀行落灰,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的好!
作為國家目前重點支持的行業,晶片領域這幾年備受很多人的關注,看到商機,想要投資其中大賺一筆的也不在少數,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企業想要發展,肯定要賺錢,不然誰願意來投資?
問題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晶片所帶來巨額利潤,卻沒有看到其中的風險,或者說,他們僅僅是想投資賺點快錢就走,抱著這樣的心態,又怎能造出真正具有先進水平的晶片產品?
幹實業從來沒有捷徑,造晶片更是如此。如果沒有真正下這份決心,最好還是不要涉足這個領域了,不僅浪費寶貴的研發資金,還浪費了相關科研人員的時間精力,實在得不償失!
可惜了那臺抵押給銀行的光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