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臺灣當局「海巡署」舉行安平巡防艦首艘交船儀式之後,臺灣海軍「沱江級」巡防艦15日在宜蘭舉行量產型命名下水典禮,蔡英文出席。
近一段時間以來,蔡英文頻頻主持自產艦艇成果的各項典禮,華語智庫研究員袁周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臺灣海軍裝備不斷老化,步入更新階段,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出於「以武拒統」的需要,希望加強對制海權的爭奪。
據臺軍方官員透露,臺海軍現役的沱江軍艦為600噸級構型的原型艦,艦上雖然配有雄二及雄三反艦飛彈,但欠缺防空火力,因此在沱江級巡防艦的後續量產型,構型放大為700噸級。臺軍方預計在2026年以前籌獲3艘量產型沱江級軍艦。
袁周表示,最近這段時間,臺灣海上作戰的艦艇亮相確實比較多,蔡英文也是頻頻出席相關的儀式。其中包括今天在宜蘭龍德造船廠的所謂海軍高效能艦艇後續艦的首艦命名下水及「快速」布雷艇的首艦交艇,還有前段時間的自產潛艇的開工,安平巡防艦的下水等。所以說,臺灣軍方在規劃海軍未來建軍計劃的時候,貌似有點「下餃子」的意味。
除此之外,臺軍還打算把配備了艦載相控陣雷達的新型軍艦,也就是所謂的「小神盾」列入計劃,代號叫做「鎮海計劃」;臺船公司近來已經發布了最新的數據,所謂的「小神盾」將配備3組飛彈垂直發射系統,還有4套斜射的發射箱,可以發射雄二雄三反艦飛彈,這顯示臺灣的所謂的「小神盾」未來還可能具備比較強大的防空和反艦火力。
另據三立新聞臺報導,臺灣海軍甚至還打算建造具有水平甲板、俗稱臺版小型航空母艦的兩棲攻擊艦,一旦大陸在南海東沙採取行動,臺軍就可以出動小型航空母艦進行所謂的「衛疆奪島作戰」。
那麼臺灣當局大量製造和列裝軍艦究竟為何?袁周認為,一方面是因為臺灣海軍的裝備已經步入了一個更新換代的階段,比如說它的「康定級」「基德級」「海龍」「海虎」潛艇都是三四十年以前的老裝備;但更重要的是民進黨當局出於「以武拒統」的需要,希望加強爭奪制海權。
不過袁周強調,臺灣海軍無論是從數量、噸位、性能等各方面都沒法和人民解放軍海軍來抗衡,所以說他們希望利用海島的天然優勢以及主場作戰的優勢,通過部署小型機動、精準量多不對稱的海上力量,來提升它的戰場存活率。同時在一個薄弱環節,就是在瀕海地區利用它的地理優勢和實際優勢配合空中和岸上的火力,要對解放軍實施聯合火力打擊。未來如果由於民進黨當局在「臺獨」的路上走太遠導致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解放軍要實施渡海登島作戰時,除了要精確打擊臺軍的重點軍事設施之外,還要重視對付像沱江艦「快速」布雷艇、潛艇等這些致命的小型艦船。
袁周指出,正如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曾正告「臺獨」分裂分子的,搞對抗沒有出路,以武謀「獨」更是死路一條。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任何形式「臺獨」分裂勢力的能力始終都在,意志堅定不移。
編輯:夏蕾 編審: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