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升維敘述方式下的降維攻擊

2021-01-12 娛小八223

《我是餘歡水》是一部只有12集的網劇,這部劇同《不完美的她》、《重生》一樣是對網劇的一種突破。國內網劇從08年發展到今天,不僅突破了低質量、無大咖的製作,今年更是在驚悚、青春為主的題材外做了更多的嘗試。

網劇的精良製作和更多社會性題材的湧現,使得它不再是電視劇的補充,有了比肩甚至超越電視劇的趨勢。《不完美的的她》選用了時下火熱的家暴、婚姻問題並結合了中年女性的職業發展困境引起了一波熱度,《我是餘歡水》更是因為中年危機戳到了很多觀眾的痛點,引起了公眾共情。我認為《我是餘歡水》最這部劇最好的地方不只是戳痛點、引共情,更在於它的劇情設定和共情點背後引發的升維和降維思考。

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對這部網劇進行分析:

敘述手法:升維敘述使得人物故事立得住、不空洞,不泛化

《三體》中有個概念叫做「降維打擊」,什麼叫做維度?舉個例子,我們學習立體幾何的時候,有x,y,z三個坐標軸,這個空間是三維立體的,只有x和y軸的空間是二維的平面,只有一個坐標軸的直線是一維的。

《三體》中王子讓針眼畫師把國王、王后等對他有威脅的人,畫進畫裡讓他們消失,從而清除他們對他的阻礙。將一個立體的人畫進平面,由三維變成二維,這就是降維的做法,也就是所謂的「降維打擊」。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在人物塑造和敘述手法上採用了升維的方式,讓一部只有22集的劇不至於情節懸浮、故事空洞、人物泛化。最近播出的網劇《不完美的她》因為引入改編造成的水土不服和情節懸浮被吐槽。《我是餘歡水》同樣是短劇,但是它的巧妙之處在於把各種問題都集中在餘歡水一個人的身上,在他的人生際遇上拓展了不同的緯度,很深刻地說明了社會問題,又避免了群像塑造的泛化。

一、前期落魄形象升維塑造

《老友記》停更以後很多人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空洞了,失去了一項樂趣來源。這部網劇一共十季,236集。它塑造了6個角色,人物關係的維度是很豐富的。可是《我是餘歡水》只有22集,所以它巧妙地把生活的維度集中到餘歡水身上,完成了一部有血有肉的故事。

劇的前半段餘歡水簡直就是個窩囊廢,在家他是個得不到尊重的男人,老婆說一他就不能說二;在單位他教會了徒弟,自己快要餓餓死了,他是單位的反面典型,領導眼裡的軟柿子;丈母娘、小舅子看不上他,連帶了他的老婆孩子受委屈;乘電梯被領居懟,牙疼還要被樓上裝修工欺負;把錢借給好哥們,根本要不回來,老婆一氣之下跟他離婚了。

總之劇中把各種問題都集中在了餘歡水的身上,他就是個喝涼水都塞牙的主,生活暗到不能再黑了。他老爹還要上公司跟他鬧,回家跟他撒潑要錢,他出門買瓶茅臺都能買到假酒,他還被診斷為癌症。

二、後期反轉,際遇升維巧合

這部劇的情節設計很符合否極泰來的思路,當餘歡被診斷為癌症之後各種巧合都被他碰上了,這種巧合不停地給他的生活帶來反轉。

事業:

他找朋友要錢,偶然撞破了公司領導層的驚天大秘謀。老闆以為他偷走了裝有罪證的U盤,為了討好他,給他升職加薪。他竟然也順舟順水地欺騙了他們,從安妮的口中套出了他們的犯罪大本營,掌握了真正的罪證,把三個領導死死捏在了手中。

社會:

一次巧合的事件中他救了一個小夥子,巧的是傷人的嫌疑人是警方追蹤多年的罪犯。這個節骨眼又恰好遇到本市電視臺副主任退休之際想要深挖一個大事件,助力自己在退休之前再升一級。餘歡水一夜之間變成了全民勵志、正義之星。參加了各種採訪和宣講後,他獲得了各種企業的資助。他不再是個窮困潦倒的人了。

個人生活:

因為得癌賣器官被綁架,在這個過程中他遇見了人生第二春,收穫了一名小迷妹和一份甜甜的愛情。因為得癌產生的勇,讓他終於看破所謂的哥們情意,要回了自己的錢。

影片通過升維式的人物塑造和故事堆疊,讓餘歡水這個人物在各方各面都顯得很立體,折射出很多人的現狀和影子,讓職場、家庭、社會,每一個維度的主題表達都很具象,生動。同時通過這個人物帶出的社會遭遇和人物關係凸顯了人性的貪、愚、弱、私各個維度的弱點。所以這部劇不僅在人物塑造、敘述手法和深層立意上都是多維度的,是升維的方式。

情節設計:降維展現,讓你看清生活的真相,不賣慘,不灌毒。

《我是餘歡水》裡突出的是中年危機,但劇情設置並不是為了悲情話,而是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將餘歡水的困境一一展現,這種方式就類似於《驢得水》這樣的影片,讓你笑著笑著就哭了,即便餘歡水在劇中連哭都顯得那麼詼諧。

這種黑色幽默式的表達方式就是讓你看得見生活的黑暗和人性的貪婪,卻不賣慘、不灌毒。一切都是那麼的有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

如果說升維敘述和人物塑造可以讓整部劇更立體、鮮活,那麼降維展現可以讓你更清晰地看到生活裡的黑暗面。

這部劇的降維展現主要體現在它一開始,只表達餘歡水的貪這一個維度,他因為貪婪在大壯的事情上說了謊。貪婪造成的後果就是他必須用無數的謊言去圓最初的謊,最後他說謊成了習慣。破綻百出的謊言讓他顯得極為可笑,也就是愚。

因為他的愚,讓他成了大家厭棄的人,被整個世界所排斥和孤立的人,這時候就顯得相當的孤立無援,也就是弱,當然這個弱也體現在餘歡水為了生存對所有人的忍氣吞聲上。

當餘歡水得知自己患癌後,他開始選擇用降維的方式來面對生活。他再也不怕領導和鄰居了,不再對任何人唯唯諾諾,開始重塑自我。

如果事業、人際關係、家庭是我們立體生活中不同的維度,那麼在餘歡水人生的最後時刻,他只選擇了家庭。他把事業和人際關係的維度幾乎降到了零,這個時候家庭的地位在他的心中越來越凸顯。

他不僅對周遭施行了降維打擊,對自身也是。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以後,平常煩擾他的負面情緒、那些猶豫不決,在他身體裡的維度突然就降低了,一但情緒維度降低,理智就升高了。他開始變得聰明,讓別人圍著他轉。

當餘歡水離死亡越來越近的時候,他的降維打擊讓他變成了大家心裡想要的模樣。不管對上司還是對找茬的鄰居,一不高興就開懟,再也不是平常的樣子了:每天被別人氣的半死,心裡有無數隻羊駝奔騰而過,嘴上還要恭維對方,只能腦補一下把對方KO的場景。

餘歡水的這種「爽」,讓自己很暢快、觀眾看的也很帶勁,他的這種行為方式打破了我們常見的社會學「表面應付」模式,當你不裝的時候,別人也就沒有必要再裝。這樣就讓公司領導層和甘虹心裡的私浮出水面,擺在了明面上。

甘虹為了讓餘歡水籤財產協議,不惜說出自己婚內出軌的事實。公司領導層不僅開始想方設法坑害餘歡水,還開始了內鬥。利益當前可能還不會太撕破臉,但只要有一個人無所顧忌地將這些事情說開的時候,人們的面具就被層層揭開,留到最後的就是猙獰的面目和獠牙,人性之私絲毫不掩飾。

這部劇用降維展現的方法讓我們逐一看清人性的惡,但作品並不想賣慘,也不是為了灌毒,給人們籠罩一層情緒陰霾,而是側重在黑色幽默的表達和展現降維擊打之後餘歡水的生活變化。通過餘歡水的這種變化來表達作品主旨:人生短暫,我們沒有必要因為在乎太多去給自己設限,讓自己活的不痛快。學會降維,是走向舒適人生的必修課。

結局:不同緯度剖析生活,教你學會用降維打擊來獲得重生

徐時棟的《煙嶼樓筆記》裡說:何瓦琴溱集稧貼字屬書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亦佳。

《老友記》能引起共情是因為它描繪的是你我都想要的生活畫卷,知己兩三就足以,而《老友記》有六個之多。他們有各自的生活,也有重疊的友情,就連工作都是自己喜歡的。人生之樂事和熱鬧是齊全的。

《我是餘歡水》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戳痛點來引起共情。餘歡水在和同事、上司的相處,朋友的金錢關係,夫妻關係,鄰裡關係裡的每一個維度裡的問題,都是很多人的人生困境縮影。作品通過降維的方式將這些問題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尤其是結局的設計,類似於芥川龍之介的《竹林中》武士之死的審判,每個人都說人是自己殺的。

《竹林中》是用一個結果(殺人)來展現不同的目的和訴求,而《我是餘歡水》是說出自己做的不同的壞事來達到同一個訴求(求生)。芥川龍之介曾說:人生比地獄還像地獄。因為如果層層撥開人心,或許連我們都無法直視自己。人性像太陽一樣不能直視,當餘歡水和梁安妮、魏總他們說出自己所做的最陰險的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句話說的真有道理:人不能細看,仔細看來我們都是半人半鬼的。

兩個外國人不能理解他們的這種玩兒法,他們單純到真的是一張白紙。欒冰然做的最陰暗的事情竟然是打著慈善的幌子找個好工作。這或許就是一個人的經歷,人之初,性本善,年輕的時候我們都熱血而正義,相信世界跟自己一樣美好。一旦長大一點,開始為了自己訴求去偽裝,就像欒冰然和車禍後說謊的餘歡水,作惡這條路一旦開始就會越走越遠,一直到惡快要吞噬我們,讓我們變成梁安妮和魏總這樣的人。一個人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過這一生,而秘密大多都是我們曾做過的不好的事。

人生路就是這麼奇怪,年紀越大,人就學壞,越往下走負擔和困擾就越是多,前怕狼後怕虎,可是快要走到生命的終點卻又不怕了。就跟剛開始一樣,有了那麼一股子猛勁,可以大膽地邁開步子前行了。

餘歡水就是這樣,當他不在乎外界的時候,就做回了最真的他。他可以放開手腳在公司裡好好幹活了,可以大膽地向兒子的老師提出他的教育觀念,會捨棄不必要的交際圈,在小舅子面前維護自己的老婆孩子。

當你開始學會用降維打擊的方式來對待生活和感情的時候,你才會真正看到凸顯出來的那個維度是什麼,什麼才是你最在乎和珍惜的。只有把不在乎的事情的維度降低,生活才能變得跟剛開始一樣簡單,我們才能找到最初的快樂。

我們應該學習這部作品的形式,升維思考,降維打擊。升維思考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開闊,降維打擊讓我們少了很多顧慮,《知否》中顧二說:若凡事往前怕三步,往後怕五步,那你就什麼都別盤算了。生活中的降維打擊就是可以讓我們減少困擾很好的辦法。

其實這個劇最好的地方在於結局,餘歡水和欒冰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他重獲新生,過得快樂又輕盈。但是,他在最後說了一句:「很多時候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後來的生活到底有沒有實現,我也不知道,我能真切的感覺到幸福,但有時候也覺得是一個夢,我可能在一個夢裡始終沒有醒。」

這種如夢似幻,又透露著真實的結局,就像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講的那兩個故事。派的故事講完了,他說:「選擇相信哪一個故事是真的,這在於你,這個故事現在是你的了。」同樣的,餘歡水的故事講完了,作品傳達了它的生活感悟和處事方式,可是關於怎麼去理解這個故事,我們選擇相信什麼,都在於我們自己。它的升維敘述和降維展現在這一刻似乎又歸零了,我們離開屏幕,故事長在不同的觀眾心裡,有了不同的特色和理解,變成了每個人所特有的。

相關焦點

  • 《三體》|普通人,有沒有實現「升維思考,降維打擊」的可能
    文/求心內佛劉慈欣與小橋老樹都是我非常佩服的兩位作家,都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經年累月,終於完成了烙有自己印跡的「鴻篇大著」。初讀《三體》,無疑是枯燥的。最開始的篇節,完全不知道他要講個什麼,不知所云的感覺:亞里斯多德、伽利略、布魯諾、墨子,你看到這些名字放到一起,會是什麼反應。並且還說什麼三個太陽,給人一種感覺是「后羿」要冒出來的感覺。
  • 降維打擊
    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個詞叫「降維打擊」什麼叫降維打擊呢?
  • 零和博弈:降維打擊 or 升維反擊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我們倆正在下一盤圍棋,賭金假如是100塊錢,最後我輸了,你贏得了我的100塊錢,而我輸掉了100塊錢,這種你贏的+我輸的=0的情況,就是零和博弈。那如果我們是在茶館下的這盤棋呢?媒體給了我們1000元的出場費,最後不管輸贏,你贏的+我輸的-場地費+出場費>0,這時候我們倆的對弈叫正和博弈。零和、正和、負和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怎麼進行升維或降維的轉換呢?
  • 解碼產業網際網路發展史連續集之九十八 (升維思考與降維執行)
    上次講了價格與價值的區別,由於價值是產生資本形態的關鍵,但資本形態關係到社會組織形態,社會組織形態關聯到人,人要有價值創造,需要升維,個人的能量是不夠的,需要有團隊的力量才能強大,所以需要降維去幫助別人,這就是需要升維思考,降維執行的方法,那麼今天就來對升維思考與降維執行作一次解碼。什麼是升維思考?什麼是降維執行?其實來說它是一個學習轉化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循環的過程。
  • 你的財富自由只有一條路:升維思考,降維打擊!
    我覺得,要發財,要財富自由,基本上是不會是第一條,創造財富當然是正道,大道,像高科技一樣的企業,華為,等,屬於這樣的創造財富的企業;但數量可能僅僅不到1%,甚至是千分之一。總有人跟我說,只有科技才是創造價值的。當然,我認為你說的一點沒錯,但真正能夠掌握核心技術的有多少。華為很牛了吧,但還是在晶片上被美國卡脖子,還是被斷供了。
  • 讀懂《三體》中降維攻擊,從二維思維升級到多維思維
    三體中有個概念很有意思,就是降維攻擊,基本原理就是將攻擊目標本身所處的空間維度降低,致使目標無法在低維度的空間中生存從而毀滅目標。降維攻擊之所以有效,首先在思維認知上面是知道怎麼回事,一張紙上的螞蟻只知道前後左右的爬,卻很少感知還有個三維空間,人卻是可以感知,就能左右螞蟻的行程,可以翻轉紙讓螞蟻永遠爬不到盡頭。因為認知足夠才能夠左右,高維的文明知道了維度的作用主動去減少一維,從而佔得先機去攻擊,而不是說原本低維的直接去消滅高維的,這是兩種不同認知。所以說是升維思考,降維攻擊。
  • 「降維打擊」沒看到,在「小丑回魂2」中先看到了「升維打擊」
    與原著更相似的敘事方式。原著是童年期和成人期兩條線交叉著講。迷你劇對原著的敘事結構則改編得比較徹底。它把下半部成人部分的重心全放在了成人角色的身上,童年時期的角色基本上成消失的狀態。而《小丑回魂2》雖然其主線也是成人時期的故事,但卻以「那些忘掉的記憶」為藉口在成人的敘事序列中新加入了大量的童年故事。
  • 相聚資本梁輝:升維思考、降維研判,投資是平衡的藝術
    「我希望每次的投資決策都依賴嚴密的分析和推導做出,每個環節都有技術含量和邏輯支撐,剔除情緒和感覺對決策的幹擾,減少對概念化炒作的任何參與和追逐。」梁輝強調。  梁輝認為,優秀基金經理需有四大品質:知識全面、獨立思考、情緒穩定和紀律嚴明。實際上,這也是他自己的工作信條和生活方式。
  • 《我是餘歡水》餘歡水「囧」了
    電視劇《我是餘歡水中》的男主餘歡水(郭京飛飾演),剛一集多,就囧樣百出,讓人想笑,也想哭。在妻子面前,餘歡水囧囧的。餘歡水在妻子跟前,不知怎麼搞的,動不動就把自己搞囧了。沒想到妻子一句:「餘歡水,怎麼沒買牛奶呀?」一下子,餘歡水在兒子跟前的話,塌了!沒了威力。中秋節,餘歡水拿了單位送客戶的月餅和紅酒,去妻子娘家。在妻子娘家的家宴上,被小舅子擠兌,還被拆穿了酒和月餅的價格的謊言……餘歡水又囧了。
  • 「降維攻擊」是屌絲逆襲的唯一手段
    生活中最常見的「降維攻擊」是為自己的錯誤辯護。 比如有人「借鑑」了我的文章,我如果找過去,對方十有八九會說,你的文章不也是抄的?難道「降維攻擊」是你想出來的?再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誰會抄誰不會抄。
  • 《我是餘歡水》人過中年的無奈,人人皆笑餘歡水,人人都是餘歡水
    《我是餘歡水》這部劇當下正在熱播,而且口碑不錯,引起了很多人,尤其是中年人的共鳴。其實像餘歡水這樣的案例,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影視劇中都很普遍吧?《心花路放》裡的耿浩,《囧媽》中的小老闆伊萬,《大人物》裡邊的孫大聖……還有本部劇的餘歡水,無一不是人到中年,自感庸庸碌碌,想好好過日子卻又力不從心,來自四方的壓力隨時可以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降維做事,生維觀人
    降維做事,升維觀人 「用大學水平,去做小學二年級的題」,這句話一直是老師諄諄教誨我們這些不開竅的學生們的,包含我在內。到底什麼樣子才是大學水平去做小學二年級的題呢?這種降維做事到底降到什麼水準上?我一直在思考這種思想理念,如何轉化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很長時間都不得其法,甚至弄巧成拙。
  • 申請Cornell康奈爾大學金工碩士就是降維?實際上是升維-美英港新
    但是說起Cornell康奈爾大學金工碩士,反而有小夥伴認為這樣的專業配不上這樣的學校,讀這個專業就是降維!NO!NO!NO!NO!NO!NO!申請Cornell康奈爾大學金工碩士實際上是升維啊!畢竟金融工程專業還是比較難申請的,門檻也高,而申請Cornell康奈爾大學金工碩士更是門檻比其它部分理工類專業門檻高!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餘歡水死了嗎?
    《我是餘歡水》真心沒有辜負筆者的期待,特別是看到結局最後一集,明明是一個滿是諷刺的劇情,一個危險的夜晚和一群看似普通的人,卻讓人感嘆、發笑甚至驚訝,各種情緒交織。都說人心隔肚皮,人性是複雜的。即便是到了生死的關鍵時刻,也難以看清。
  • MBA故事|楊虎:只有升維學習,才能降維行動
    我是個農村孩子,家裡排行老五,上面一個哥哥三個姐姐。母親是真正的文盲,一字不識,包括她自己的名字。所以從小聽母親說得最多的就是她吃了太多不識字的虧,要我們幾個孩子一定要念書。老父親是村裡的生產隊隊長,小時念過兩年私塾,認得幾個字,所以每回見他在昏暗的燈光下念村裡通知,心裡就覺得識字果然好!
  • 「降維攻擊」,網際網路創新的「三體」法則
    在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最早出現了「降維攻擊」一詞,因其概念與網際網路行業的某些商業競爭實踐異曲同工,所以也時常被大家拿來形容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顛覆型創新。
  • 《我是餘歡水》:「爽」過之後的餘歡水何去何從
    經過了一路高開和結局的爭議,《我是餘歡水》在網上的評分固定在7.4分,那句涉及到女權爭議的臺詞,並沒有導致該劇的口碑呈現急劇的兩極分化,將近60%的觀眾在滿分五星的系統內,給該劇打出了3星和4星的評分。
  • 智能手錶降維競爭之下,華為手環B6的升維方法論
    不過在智慧型手機與智能手錶兩大品類的「降維」衝擊下,功能單一、價格低廉、配置簡陋的傳統智能手環產品逐漸勢微。IDC在分析報告中明確指出,雖然未來五年內可穿戴市場都會保持高速增長,但智能手環類產品的出貨量增長可能將趨於停滯。
  • 智能手錶降維競爭之下,華為手環B6的升維方法論
    不過在智慧型手機與智能手錶兩大品類的「降維」衝擊下,功能單一、價格低廉、配置簡陋的傳統智能手環產品逐漸勢微。IDC在分析報告中明確指出,雖然未來五年內可穿戴市場都會保持高速增長,但智能手環類產品的出貨量增長可能將趨於停滯。
  • 《我是餘歡水》:呂夫蒙戲耍餘歡水,雖事出有因,但不可能被原諒
    圖:電視劇《我是餘歡水》劇照由正午陽光出品,郭京飛領銜主演的現實題材劇《我是餘歡水》,從開播到收官,各種話題引發熱議。呂夫蒙面子工程做得很足,說要連本帶利一起還,驚得餘歡水連連擺手:「不要不要不要,我已經很不好意思了,我要不是急需用錢的話,我不會來找你的。」這一段郭京飛演得太真實了,把討錢的人的那種為難、小心翼翼,表現得非常好。呂夫蒙很大氣,他也確實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