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求心內佛
劉慈欣與小橋老樹都是我非常佩服的兩位作家,都是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經年累月,終於完成了烙有自己印跡的「鴻篇大著」。
初讀《三體》,無疑是枯燥的。最開始的篇節,完全不知道他要講個什麼,不知所云的感覺:亞里斯多德、伽利略、布魯諾、墨子,你看到這些名字放到一起,會是什麼反應。並且還說什麼三個太陽,給人一種感覺是「后羿」要冒出來的感覺。
《三體》難道就是說的三個太陽嗎?
後來,看到有懸念的地方,格局不僅限於太陽,還有太陽以外的世界,與外太空還有某種神秘的聯繫。這種神秘的聯繫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聯繫,很是吸引人一探究竟。
然後,隨著故事的展開。出現了兩個震撼人心的概念:「黑暗森林法則」、「二向箔打擊」。
黑暗森林說的是,在一個漆黑的森林裡面,每一個獵人,只要發現生命,就會開槍滅了對方。
二向箔打擊,說的就是一種「降維打擊」。地球上的人類不管怎麼躲避,都不可能躲掉來自三體星球外星人的「二向箔」武器。最直觀的講,就是把地球直接變成了一張紙。
這個已經不是此書第一次出現這種說法。
開頭出現的所謂三個太陽。首次出現就是來自三體組織開發的一種遊戲。這是讓地球人了解三體文化(方便以後殖民)特別開發的遊戲。他們真的活在類似后羿射日的那種世界裡面,裡面有三個太陽。來回循環烤。裡面的人,就可以先把體內的水分都擠掉,然後變成一張人皮紙。等太陽過後,一接觸到水的話,就可以滿血復活。不然的話,結局你懂的。
這裡面,劉慈欣的思維還是緣起於古代的神話故事,還有古代的哲學家一起來「遊戲」,還不分國家。
功夫在詩外。其實跳出來看,劉慈欣的這套三體思維,如果站在螞蟻的立場,看我們人類就是,如同人類看三體人一樣的感覺。
我們可以一腳就把螞蟻踩死。這其實就是一種黑暗森林與二向箔打擊。
後來,《三體》被雷軍隆重推薦。升維思考降維打擊,一時之間成為了很多人的擁泵。
如何升維思考?
要說升維思考,我們得先弄清楚「升維」的意思,最直白的說法,這是一種跳出「井底之蛙「思維的思維。視野不能太狹隘,不然看到天空只有井底那麼大。
這個世界實際上並不缺少各種觀點、意見、感受。但是,也只有到達那個層級的人才能夠看見。你看見才相信,還是相信才看見,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也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局。
但是,升維思考需要避免一種極端。不然的話,後果就是《天幕紅塵》中羅家明那樣的結局。
葉子農的見路不走,實際上是一種實事求是,不耍花招,陽謀的玩法。而羅家明的「見路不走「,他自己卻理解為非脫穎而出不可,非與眾不同不可,非要升維到高人的境地不可,非升維思考不可。最後,落得一個失敗的下場。
後來,葉子農解釋說,因為羅家明只是放大了自己願意相信的,縮小了自己看不見的。所以方得此下場。
就是說,羅家明還沒有資格升維思考到能夠掌控世界格局的能力。遇見到蘇聯的解散。
話說回來,其實普通人根本達不到這種升維思考的程度。這種所謂的升維思考,必須是有強大的知識支撐的。普通人還達不到拼天賦的程度,只能夠拼力氣,拼勤奮。
拼多多黃崢是與段永平一起去參加過巴菲特午餐的人。後來,黃崢就說過,巴菲特教給他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相信簡單和常識的力量。看到沒有,升維到最高點,其實還是那些最簡單的道理。
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就曾經說過,她覺得最有用的那些道理,其實都是幼兒園老師教的。細思極恐。
黃崢後來的事兒我們都知道了:可謂是開發了另外一個新大陸的感覺。
其實有一個群體,很希望能以「極低極低極低」的價格,買到「極好極好極好」的東西。我們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思考方式或許是一個笑話,但是最後我們發現這個群體居然有3億人之多,相信很多人都驚呆了。
如何降維打擊?
雷軍告訴我們,站到很「高」的地方思考,然後往下面「扔石頭」,就成功了,這就是「降維打擊
然後,在手機領域,雷軍就站到很「高」的地方玩起了「飢餓營銷」。還能想起的人應該都知道,那時候那某牌的第一款手機居然是很難搶到的。
他的降維打擊就是,通過線上,直接連結消費者。推手機「下山」。
其實跟升維思考一樣,普通人會受自己知識,了解到的信息,掌握的技術,以及本身狀態的影響,最後「降維打擊」,會有很大的差距。
五十步笑百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普通人不缺三分鐘的熱情,缺少的是堅持下來的毅力。
對於普通人來說,升維思考就是一個很高的門檻了。何談降維打擊?
行路匆匆,我們都在路上,都在趕往自己心中的那個理想國。
所以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簡單的堅持個兩三年,每天都能夠做到的話,方能成功。你會發現,你已經與眾不同,早就已經在思維方面實現了升維,在行為上也已經輕車熟路,如庖丁解牛一般,這也何嘗不是一種降維打擊了。
說到底,還是一個深度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
在理論上,其實也是有支撐的:10萬小時理論。除去我們睡覺、吃飯、娛樂等時間,10萬小時完成的期限,大約需要10年。
周杰倫就說,母親從小讓他刻意練習,在音樂方面的造詣,他是10萬小時理論的實踐。
說到底,普通人輪不到拼天賦,沒有一定的積累,根本達不到「升維思考,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