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彥淖爾市檔案館對錄音錄像檔案進行數位化處理。隨著時間的侵蝕,受自然衰變和保管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館錄音錄像檔案正在慢慢地受到損壞。如果不及時採取措施搶救這些珍貴的檔案信息資源,將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將錄音錄像檔案進行數位化處理,形成數字檔案資源,珍貴檔案資源達到搶救及保護,為利用者提供方便。
目前我館收錄的錄音錄像檔案共有79盤,現有的設備可對36盤進行數位化,其餘的錄像帶因尺寸不一樣和損壞,需下一步採購設備或找相關技術部門對其進行數位化和修復。
錄像帶裡有很多珍貴音像,比如關於巴盟第四次人口普查首宣日活動,人口普查的培訓、河套水利、陰山巖畫、農業生產等音像,都值得去研究或作為文史資料利用。
錄音錄像檔案數位化工作的開展,管理與技術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音像視頻文件在提供利用前,可針對原始音像視頻文件(即通過檔案原件數位化後未處理過的音視頻文件)的拷貝文件進行文件轉換、降噪、校色及畫面穩定等處理。隨著技術進步,降噪、校色等處理技術的更加完善,若原始文件仍然留存,便可在未來獲得質量相對更佳的處理後文件。
現在我館已作了數位化的全部是原始視頻文件,錄音、錄像,對聲像檔案的收集、儲存與利用,一直是檔案資源管理中的一塊軟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聲像檔案的利用會越來越頻繁。我館人員會繼續加強培訓、提高技能,只有更加重視檔案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才能推動檔案信息化發展。而要跟上現代信息社會的發展,檔案工作者任重道遠。(通訊員 呂強)
【來源:巴彥淖爾市政府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