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標」村史館成為鄉村遊好去處

2020-12-17 澎湃新聞

「文化地標」村史館成為鄉村遊好去處

2020-10-10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十一假期,剛剛落成的農安縣小城子鄉西王家村村史館迎來八方賓客,獨具地方特色的農耕文化、濃濃的鄉愁記憶為小城子「旅遊地圖」塗抹上別樣亮色。

乾淨整潔的小城子鄉西王家村村史館。

從數億年前遠古松嫩古大湖生物化石的史前痕跡,到3000年前人類遺址的文明探源,從1000年前的遼金古城,到幾十年前的民風民俗,這裡記錄了從先民繁衍生息到奮進新時代走向鄉村振興的歷程,展現了這方水土的歷史淵源。賞田園風光,尋悠悠鄉愁,作為「文化地標」的村史館已經成為小城子鄉旅遊的一大特色亮點。

看著絡繹不絕的遊客認真地聽著講解,西王家村黨總支書記王在新滿臉興奮,「今年十一假期,村史館迎來開館後的第一個客流高峰,每天都有大批遊客到此遊覽。村史館將觀光遊、休閒遊與文化遊有機結合,成為帶活全域旅遊的新引擎。」

今年年初,小城子鄉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成立史料資料收集組、村史材料撰寫組、展館裝修布置組,挖掘村莊歷史,梳理發展歷程,歷經3個月的「立體式」打造,建立起了180平方米的西王家村村史館。

西王家村村史館分為村史館和博物館兩部分,以實物和文字的形式,展現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歷史節點,成為後人了解村史、尋根溯源的源泉。

近年來,小城子鄉圍繞松花江自然觀光、山泉湖現代農業兩張特色旅遊「名片」,著力打造集觀光農業、農事體驗、休閒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山泉湖旅遊度假村,依託鎮江口、西王家村兩條旅遊線路,初步走出了一條以發展旅遊產業帶動區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新路子。

以西王家村村史館為契機,挖掘村莊歷史,梳理發展歷程,小城子鄉將逐步探索以入股、聯營等方式,發展鄉村旅遊和農村三產融合,讓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用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遊客,為全域旅遊發展創造廣闊空間。隨著鄉村遊的不斷升溫,小城子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顯著提升,2019年接待遊客突破3萬人次。

來源:長春日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太康縣三官廟村史館:傳承紅色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記入史冊的陳留張伏擊戰,就發生在三官廟村史館附近。1943年12月23日,中共太康縣大隊和四區隊在陳留張伏擊偽軍,擊斃偽軍2名,俘虜25名,繳獲重機槍1挺、小炮1門、步槍24支、子彈1000多發。陳留張伏擊戰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睢杞太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心。三官廟村史館由三官廟村人王錦敬發起。
  • 一個村史館的意義和策劃設計
    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農村是日新月異的改變,如何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既可以加快鄉村的基礎建設又能夠留住濃濃的鄉愁呢?人們見識到了一些歷史館,結合美麗鄉村建設理念村史館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保留鄉愁的地方。
  • 懷寧縣月山鎮復興村:文化點亮美好鄉村新生活
    復興村成為了組織認可、群眾稱讚的文明和諧、充滿活力的新農村,也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前進著。特別是隨著文化陣地建設,村民有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賭博的、說閒話的人少了,看書跳舞、節儉辦事成為時尚,不僅教化了民風,還贏得了民心。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推動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
  • 河北保定徐水區商平莊村:老物件憶鄉愁 村史館潤鄉風
    走進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崔莊鎮商平莊村的村史館,仿佛置身於漸漸走遠的鄉村歲月。油燈、風箱、織布機、小推車、鋤、犁、耙等,一件件傳統農業工具、舊時生活用具,向人們展示著農耕文化和鄉村發展風貌,承載著珍貴的記憶和老輩人的奮鬥歷程。
  • 今天,這兩個生態文化村與兩所生態文化學校「牽手」,讓鄉村資源和...
    、民辦福山正達外國語小學籤約結對,雙方將發揮各自在鄉村、教育等領域的優勢資源,形成互補,師生為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為學校教育提供場地。背靠青西郊野公園這個資源,蓮湖村開闢了生態溼地遊、田園觀光遊、農事體驗遊、自然村落遊、周邊環線遊等旅遊線路。為豐富旅遊資源,傳承和重點挖掘了打蓮槍、田山歌、快板說等鄉土文化,村裡還開設了農耕文化展示館,讓市民來此就能感受濃鬱鄉土文化氣息。
  • 昌邑市龍池鎮:「紅色」引領造就鄉村振興特色「隆起」
    依託革命歷史悠久、紅色印記眾多、仁人志士輩出的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批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的紅色村史館,編纂一批底蘊厚重、鄉土味濃的紅色村志,築牢意識形態陣地。建好紅色村史館。廣泛搜集龍池鎮27個村的歷史淵源、人文構成、風俗習慣、人物事跡等史料,採取多種方式因村制宜、一館一策,分類推進村史館建設,計劃3年時間實現村史館全覆蓋。
  • 金風送爽林田盡染 超百萬遊客熱捧鄉村遊
    隨著「江蘇省百道鄉土地標菜」的發布,「看美麗鄉村,品鄉土地標菜」成為黃金周裡休閒旅遊農業消費的一大新亮點。記者從江蘇省餐飲協會獲悉,南京棲霞現代農業產業園內舉辦了2020江蘇地標美食大賞暨八卦洲鄉土地標美食節,菱塘老鵝、長蘆板鴨、六合頭道菜……吸引3萬人次品嘗。
  • 北京周末親子遊好去處
    你真的了解北京嗎,北京是集文化、經濟、政治為中心的國際化大都市,悠久歷史,包容性足夠強,這裡有故宮、天壇、頤和園,明清兩朝的國都定都在這裡,歷史氛圍濃厚。有國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等國家級博物館,帶孩子感受文化氣息,做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人要從小做起。這裡有北大、清華兩大國內最著名的學府,學府親子一日遊,讓大人和孩子一起徜徉在國內頂尖的校園內,規劃著未來遠大的目標,也是不錯的先擇。
  • 讓「文化地標」成為城市文化名片
    建設「文化地標」要在深入科學論證的基礎上,認真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用心用情打造城市的文化名片據《人民日報》報導,當前,隨著城市發展,建設「文化地標」成為城市構築文化空間、樹立城市形象的選擇。針對一些地方出現的「濫建文化」地標現象,專家和讀者建議,一方面,要引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建立制度規範、健全約束機制;另一方面,要落實地方政府責任,強化審批監管、明確建設管理重點領域。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文化地標」更有文化。「文化地標」是一座城市「精氣神」的集中體現,富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建築、雕塑等在營造公共環境、提升文化品位、塑造城市風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廣州人又有好去處啦!這8條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是周末生態遊首選!
    好消息廣州人又有好去處啦!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100條「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路線」其中,廣州共有從化、海珠、花都、黃埔增城、番禺、南沙等7個區的8條線路榜上有名!via 廣州黃埔發布長洲文化旅遊度假村擁有近2000畝田園風光和生態奇趣園,四季都有奇花異果供觀賞、採摘,為休閒度假、康體娛樂、文化欣賞的好去處。via 廣州黃埔發布走進度假村,仿佛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藍天白雲、湖光柳色、水榭迴廊、小橋流水,這是一個能讓人心靈得到憩息的地方。
  • 商城縣金剛臺鎮:建「村史館」留住歷史 記住鄉愁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餘強 夏浩然) 古樸的雞公車、鏽跡斑斑的耙犁、發黃的榮譽證書、精緻小巧的鷹船、粗笨的曲轅犁……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講述村子的古老故事和發展變化……為了留住鄉村的「根」,激發新一代對家鄉的文化認同,商城縣金剛臺鎮黨委決定在杜畈村建設村史館。
  • 昌邑市龍池鎮:探索以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的「龍池模式」
    著眼於文化底蘊深厚、革命歷史悠久、紅色印記眾多、仁人志士輩出的實際,龍池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契機,緊扣鄉村文化振興發展主線,深挖歷史文化和革命傳統資源,全面推進紅色村史館群建設和村志編修工作,打造了一批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紅色村史館,開發出一大批底蘊厚重、鄉土味濃的紅色村志。一是建好紅色村史館。
  • 自此,中關村有了「村史館」!
    中關村村史館歷時兩年多時間建設,是海澱區首家街鎮級展示中關村歷史人文科技變遷的展覽館,未來將力爭成為承載中關村地區人文情感、創新體驗的文化新地標。、微縮沙盤、交互投影、VR眼鏡等展陳形式以中關村地區的歷史、文化、事件、人物為主要展示對象講述了中關村的聚落演變發展史科技文化發展史
  • 樂至縣石佛鎮榮家溝村建起「村史館」 民風民俗一館覽盡
    資陽網訊(記者 蒲敏) 魚缽、筷籠、三角叉、籮兜、漁船……樂至縣石佛鎮榮家溝村,用80多平米建起「村史館」,在村裡收集起一大批展示川中民風民俗的老物件,用展板講述蟠龍湖各個景點的傳說,記錄榮家溝村的歷史變遷。
  • 山水、溫泉、鄉村遊成為加速旅遊復甦熱點
    原標題:「雙節」省城遊客接待規模,廣東位居全國第一 山水、溫泉、鄉村遊成為加速復甦熱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全面復工復產復業新階段,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無疑是文旅業進入加速復甦的關鍵節點。而國慶中秋假期,溫泉企業「爆房」更是成為常見狀況,營收與同期相比普遍大幅增加,廣東溫泉行業體驗著「遲來的春節」的喜悅。
  • 到鄉村擁抱春天,周末好去處之走進康家溝!
    到鄉村擁抱春天,周末好去處之走進康家溝!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春和景明,萬物鮮麗,走出來,到鄉村擁抱春天
  • 深圳市羅湖區漁民村村史館開館
    據了解,新建成的漁民村村史館面積約278平方米。展覽按歷史發展的脈絡,通過圖文、實物、場景、視頻和交互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全面、系統展現漁民村的發展歷程。漁民村與香港僅一河之隔。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漁民村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和特區政策,跑運輸,建酒樓,發展養殖業,興辦「三來一補」,投身羅湖大開發。
  • 廣西來賓金秀縣:生態鄉村遊,紅了六巷,火了大嶺,熱了黃田
    隨著人們旅遊觀念的改變,生態鄉村遊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近兩年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大嶺、黃田,這些有著良好的生態環境、美麗迷人風景的地方,成為了鄉村旅遊的熱點,受到了各地遊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