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一個問題,你對於5G最大的看法是啥?
更快的網速?更便捷的資訊獲取資訊?亦或是更多更多的可實現的數據傳輸?
如果你以為5g帶來的僅僅是網速上的提升那就大錯特錯了。
的確,網速的提升確實是最直觀的表現,但是其後代來的變化和利益關係卻不是你能夠想像的。
3g時代,帶火了電商,網際網路經濟也在此突飛猛進,回頭看一下那些最早一批寄宿在網際網路上的人們哪個不是賺的盆滿缽盈?
4G時代,當下依然4g時代紅利期的末尾,4g的時代,我們造就最多的就是我們的網紅,得益於網速的飛起和流量費用的下降,小視頻產業迎來了爆發,人們更加願意話碎片化的時間再小視頻娛樂上。另一個得到發展的便是手遊產業的發展,其中也產生了更加多的手遊職業。在前幾個月,遊戲產業已經超過了金融行業成為收入最高的行業。
那麼,接下來的5G呢?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是沒有興趣看下去,那你就不必再往下看了,這是一篇分析5g將會帶來的變化和行業發展的帖子。
也許大家現在並沒有發現5g它將在我們生活興起什麼樣的風口,但是一些早已又遇見性的公司早就開始了布局,其中以華為為首的5g設備製造商,早就開始了他在世界上的無煙戰爭。
那作為普通人來說,我們又能在5g這個風口上收益到什麼?藉助雷軍的一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起飛」。
這個「風口」已經來了,就看你願不願意站上去了。
那麼我們首先就來看看何為5g,我們先看看百度,對於5g的定義。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英語: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簡稱5G或5G技術)是最新一代蜂窩移動通信技術,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統之後的延伸。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Release-15中的5G規範的第一階段是為了適應早期的商業部署。Release-16的第二階段將於2020年4月完成,作為IMT-2020技術的候選提交給國際電信聯盟(ITU) [1] 。ITU IMT-2020規範要求速度高達20 Gbit/s,可以實現寬信道帶寬和大容量MIMO。
在百度百科上,我們可以清楚得看到5g既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代表著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個5g得另一個優勢,就是集成,一體性。這個記好,也就是一個很有爭議得點——為何5g具有集成性,一體性?
不難理解,這幾年大搞的雲手機雲電腦他的目的是啥?我們可以把雲電腦雲手機的主機視為一個超級強大的計算機,而我們再手機或者電腦上的所消耗的性能是超級計算機的性能而不是我們手機上的性能,所以未來會出現一種雲手機,它裡面最重要的性能便是5g性能還有顯示屏幕。
在理論上,大家都是在使用同一個手機,但是大家的數據又是相互獨立的,我們可以把儲存數據的地方成為雲儲存,類似於今天的雲盤,不過有5g的加持將實現無縫連接。也就是未來的硬體將是由網絡硬體主導,我們將會能看到更多形狀的硬體設備。
這個是5g所帶來的硬體上的變化,既未來將會有一個類似於網際網路的硬體網,和萬物物聯有很大的相似性。
未來的硬體不會那麼昂貴,硬體的造價會變得更加實惠,所以未來硬體的發展將往網絡硬體發展,軟體的發展的趨勢也將會在網絡上進行二次開發。
這就是第一點在生產設備上的變化,新的產業也必定在在上面產生。
生成設備發生改變了,那麼生成方式又會由那些改變呢?
答案肯定是有的,那麼具體是啥,我們又能在這種改變中收穫什麼呢?
不妨我們看看行業領頭羊華為在2020年第一次發布會。
構建面向確定性網絡的5G Core解決方案
5G進入規模商用,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也為運營商帶來新的增長機會。行業應用對網絡提出了差異化、專屬和可自助管理的要求,即確定性網絡能力。5G確定性網絡是指利用5G網絡資源打造可預期、可規劃、可驗證、有確定性能力的移動專網,提供差異化的業務體驗。其中,核心網是5G確定性網絡的關鍵。
華為面向確定性網絡的5G核心網解決方案,以全雲化、全融合、全自動和全業務四要素為核心,以新一代「E9000H+TCC」超融合雲化平臺為基礎,支持微服務級深度全融合,通過智簡管理系統集成自動化和AI引擎實現多維動態網絡切片,通過MEC、5G LAN等關鍵技術打造聯接+計算平臺和移動專網,提供差異化網絡能力和確定性網絡體驗,開啟5G新商業時代。
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網和Liquid OTN解決方案,打造5G時代的極致體驗
5G時代已經到來,固定寬帶網絡也進入了第五代F5G時代,華為持續聚焦全光網絡的技術創新,攜手運營商打造世界領先的雙千兆網絡,助推中國經濟的新增長。
基於F5G的產業創新方向,華為進一步升級智簡全光網戰略,推出業界首個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網和Liquid OTN光傳送解決方案,以端-管-局-雲分布式智能和端到端網絡硬切片為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企業帶來觸手可及的品質體驗。
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網解決方案基於嵌入式AI(eAI)、邊緣計算智能單板、iMaster NCE網絡智能管理控制平臺構建端-管-局-雲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網,助力運營商實現從帶寬經營到體驗經營的轉型。
Liquid OTN光傳送解決方案則支持2Mbit/s顆粒度的網絡硬切片,網絡聯接數提升百倍;無級變速,支持用戶在不中斷業務的情況下隨時按需調整網絡帶寬;大幅簡化網絡傳輸層次,提供差異化分級時延,單站時延降低70%。
面向5G和雲時代的智能IP網絡解決方案
隨著5G和雲時代的加速到來,新業務給運營商帶來了全新的機會窗,為了迎接新時代的網絡挑戰,華為此次發布會全面升級智能IP網絡戰略,為IP網絡進入5G和雲時代做了充足準備。
全面升級的智能IP網絡解決方案,涵蓋業界首個端到端400GE解決方案,助力運營商打造更加極致體驗的超寬網絡;業界首個SLA可承諾解決方案,支撐5G使能千行百業;以及業界首個面向自動駕駛網絡的AI智能管控析一體化運維平臺,助力網絡邁向智能運維的自動駕駛網絡。
平臺+智能,助力運營商5G時代智慧運營
針對5G商用初期,運營商面臨的投資效率、網絡體驗變現等問題,華為通過CWR@Digital解決方案,基於AI+大數據,從洞察、規劃和建設,實現全流程數位化的5G智敏建網,最大化投資效率。5G智能網優解決方案通過商用放號保障精準識別「假差啞」5G問題,幫助運營商降低商用初期的投訴;通過極致速率保障挖掘網絡潛力,進一步提升5G速率。5G SOC保障5G 2C和2B業務的差異化體驗,支撐運營商實現體驗變現。
本次發布會上,華為還發布了全球首個5G雲聯絡中心(AICC)方案,攜手運營商牽引未來呼叫中心行業向視頻化、智能化和開放平臺演進,開啟百億級市場。人機協同的5G智能運維保障超可靠5G網絡,打破運維人力隨設備線性增長的定律。華為5G人才培養與認證方案建立人才能力標準,基於多方共創的領先內容,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等多種教學模式為5G行業培養數字人才。
華為5G Power2.0解決方案,更大容量、更智能、全業務場景支持
5G時代,移動互聯與雲計算業務的蓬勃發展向站點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作為站點配套存在的能源設備現在成為了網絡的基石,成為5G能否快速向前發展的重要決定因素,甚至未來需要走向能力開放,增加與電網協同等新價值,最大化站點資源效率。
華為這次推出5G Power 2.0解決方案,聚焦站點能源的「功率」和「備電」:在功率側,突破密度極限,電源密度較傳統提升2倍,同時支持多種制式的輸入/輸出,靈活滿足多樣化供備電需求;在備電側,智能通信鋰電BoostLi實現智能削峰、智能升壓、智能混搭、智能防盜,並配備低溫、常溫、高溫的不同溫度,不同環境的全系列解決方案,幫助運營商實現極簡部署,極簡演進,高效節能,同時保證TCO最優。
大家認真閱讀華為的一些戰略還有數據,不難發現華為的想法和筆者一樣,早已超然於世界,這也是為何美國要一直為難華為的原因——華為強大的太過頭了。
華為除了布局這些戰術之外,還在之前的倫敦發布會發布了5G企業解決方案,發布了一個5G企業模塊化晶片。這個晶片也許你沒有那麼在意它,但是我從他身上似乎看到了,未來園區工作的新模式——低消耗,高效率,高性能。
這個也將是5g的趨勢,而且和前面所說的集成性一樣,未來的公司也會是高度集成管理,高收益,低損耗的存在——再也不會出現說今年疫情很多公司倒閉的情況。
那麼以上就是關於舊產業的改進,那麼又會出現哪些新興行業呢?
首先第一個行業就是新自媒體。
在5g時代,人們會擁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餘錢,所以人們將會花更多的時間去網上消耗,而我們通過新自媒產業將會產生更多的流量,類似於4g時代的小視頻。這裡就牽扯到5g的另一個概念——共享性。
其實,共享性不僅存在於5g,只要有網絡的地方我們就存在著共享性。只不過,在5g的到來會變得更加更近一步,而其中的自媒體無疑是更值得發展的。至於該往哪個方向發展,這個還是得看5g發展的大方向。
另一個值得我們去探討的領域便是「區塊鏈」產業,5g的到來,無疑讓「區塊鏈「的共享性得到更大的發展,分析可行性,在5g時代,對於信息的維護將會變得更加高效,區塊鏈一直存在的安全問題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限制。
總的來說,5g的分口已來,我們這一次必須抓住機會,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是屬於我們的時代,我們將在這裡創下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