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微」)發布公告稱,公司常務副董事長、核心技術人員陳南翔先生於近日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常務副董事長職務,並辦理完成相關離職手續,陳南翔先生辭職後仍將擔任公司董事。
華潤微表示,陳南翔先生離職後,其負責的工作由公司副總裁兼營運長李虹先生負責,陳南翔先生的離職不會對公司的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帶來實質性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擁有的核心技術,目前,陳南翔已與李虹辦理完成工作交接。
公告顯示,李虹是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物理學專業博士,曾擔任無錫華潤上華半導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無錫華潤上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總監、資深總監、副總裁、無錫華潤華晶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華潤微電子(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及功率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負責人、以及華潤微功率器件事業群總經理等職務,現聘任為華潤微副總裁兼營運長。
而陳南翔於2002年11月加入華潤微,於2002年至2016年期間任華潤微副總經理、董事;於2004年至2008年期間兼任無錫華潤晶芯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於2013年至2014年期間兼任華潤微研發中心總經理;於2016年至2020年8月任華潤微常務副董事長。
任職期間 成績斐然
據了解,在陳南翔就職於華潤微期間,華潤微的行業地位、經營業績等都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績。自2004年起連續被工信部評為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目前,華潤微已成為中國本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綜合性半導體企業、中國規模最大的功率器件企業,在中國半導體產業前十大公司中華潤微電子也是唯一一家IDM企業。
今年年初,華潤微正式在科創板上市,並且創下了多項「第一」,如A股第一家「紅籌上市」的企業,A股第一家以港元而非人民幣為面值的企業,A股第一家以「有限公司」形式而非「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上市的企業,科創板第一家引入「綠鞋機制」的企業。
此外,華潤微在科創板上市過程中還成功引入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大基金」)成為重要股東。
在科創板發行前,華潤微的唯一股東是華潤集團(微電子)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中國華潤有限公司,而在本次發行後,國家大基金將持有華潤微股份數量為7812.5萬股,持股比例為6.43%,為華潤微第二大股東。
經營業績方面,2016年開始,華潤微電子開始走向盈利,根據此前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華潤微電子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3.97億元、58.76億元、62.71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03億元、7028.29萬元、4.29億元,公司的財務表現在持續改善。
此外,在科創板上市之後公布的第一份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潤微共實現營收30.6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23億元,同比增長16.03%,實現利潤總額4.62億元,同比123.92%;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03億元,同比145.27%。
華潤微表示,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主要系功率器件事業群和代工事業群營業收入增加所致。
為華潤微躋身全球功率半導體第一陣營助力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華潤微在半導體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領域均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截至2019年6月30日,華潤微電子境內專利申請共計2,428項,境外專利申請共計282項;公司已獲得授權的專利共計1,325項,包括境內專利共計1,173項,境外專利共計152項。
據陳南翔此前表示,華潤微在功率模擬工藝技術方面具有核心競爭力,在電源管理和功率半導體器件等產品領域積累了特色工藝技術和系列化產品線,能夠為客戶提供豐富的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目前正全力以赴躋身全球功率半導體第一陣營。
資料顯示,華潤微是華潤集團旗下負責微電子業務投資、發展和經營管理的高科技企業,曾先後整合華科電子、中國華晶、上華科技等中國半導體先驅,是知名的IDM半導體企業,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能力,產品聚焦於功率半導體、智能傳感器與智能控制領域。
目前,華潤微在無錫和重慶等地擁有多條晶圓製造生產線。其中在無錫擁有的3條6英寸生產線年產能約為247萬片,還在無錫和重慶各擁有1條8英寸生產線,合計年產能約為133萬片。
此外,華潤微還計劃在重慶西永微電園投資約100億元建設12英寸功率半導體晶圓生產線,主要生產MOSFET、IGBT、電源管理晶片等功率半導體產品,目前,該已經被列入重慶市2020年重大項目名單中。
近期,華潤微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正在規劃12英寸晶圓生產線項目。
近日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