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是朋友》市場遇冷,三觀是一道過不去的坎?

2021-01-04 影投人

文 | 九九消寒

十天內連上兩部大熱臺劇,播放量卻剛剛接近2億,騰訊的這筆生意也許不虧,但絕對算不上符合期待。

6月24日,已完結的9.5分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與惡》)由騰訊獨家播出,至今播放量1.2億;6月28日,未完結的8.1分的《我們不能是朋友》(以下簡稱《朋友》)同步上線騰訊、愛奇藝、芒果TV,截至目前,三大平臺播放量共計8865萬。

《我們與惡的距離》貓眼播放數據
《我們不能是朋友》貓眼播放數據

令人奇怪的是,和嚴肅壓抑的《與惡》相比,《朋友》憑著「華麗的偶像劇外殼」亦沒能橫掃最廣泛的女性受眾,不僅在內地,在臺灣也是如此。數據顯示,《朋友》在臺平均收視率為0.67,目前最高峰也不過0.75,和連續破1,一度達到1.25的《與惡》一對比,不禁讓人側目於臺灣市場的審美高度。

《朋友》一共13集,已播出5集(騰訊、愛奇藝拆分為10集),偶像劇套路裡最吸引人的橋段輪番上演,市場表現卻比一般網劇還不如,讓人忍不住想去探尋背後的原因。

必須承認的是,該劇在騰、愛、芒播出前已被各大盜版網站分流了一部分受眾。該劇5月底在臺灣播出,內地盜版網站同步上線,已在豆瓣給出評價的受眾大多看的是盜版網站資源。並且,在三大視頻平臺上線該劇之後,盜版網站的相關資源依然存在,受眾在會員付費和免費收看之間自然會選擇後者。

由於無法從相關網站獲取觀看數據,我們很難知道該劇在內地的真正市場體量,不過從豆瓣1萬出頭的評分人數可以看出,該劇總體受眾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寬廣(《與惡》豆瓣評價人數近12萬)。

其次,內地平臺對引進版權劇的營銷並沒有足夠重視。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與惡》《朋友》在臺播出不久,便憑藉高品質獲得了內地自媒體的熱烈追捧,而當兩部劇真正登陸內地視頻平臺,自媒體安利的熱情已經退卻,換言之,視頻平臺甚至沒有採取措施維持這股熱度。百度搜索《朋友》,除了第一詞條顯示可在騰、愛、芒觀看,以下一水都是各種資源網站,不像一些內地網劇,至少還有結合演員及各種話題的營銷氛圍。

可見,在演員陣容等外圍因素無法利用、盜版資源難以遏制的情況下,過於信任口碑效應並非良策。

並且,兩部臺劇採取的都是周播一集的模式,等到《與惡》整體播完上線騰訊,已然錯過了口碑發酵高潮,而《朋友》雖然攢了5集,但後期的周更對於缺乏周播短劇營銷經驗的內地平臺來說,仍然是個挑戰。

另一方面,《朋友》引發的三觀爭議也是該劇和內地市場相衝的一大原因。

此前鸚鵡君曾撰文分析《朋友》,得出結論,該劇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偶像劇,而是一部能引人思辨的寫實作品,正如導演馮凱所說,該劇「意在用偶像劇的華麗外殼,去探討內心的人性掙扎」。而這就導致該劇一上來就違背了大眾普遍認同的三觀論。在內地,無論社交平臺還是影視作品,一種非白即黑的感情觀越來越深入人心,即:有固定對象不可心猿意馬,心猿意馬即是渣。

注意到這部劇,且能接受這種思辨性的人群成為核心觀眾,只佔小部分,而因為三觀牴觸該劇的人群則佔大多數。這一點,從一片叫好的豆瓣評論、視頻網站留言裡只能零星看出。

這恰恰驗證了當前市場的某種局限性。

如上文所說,無論在大眾社交平臺,還是面向大眾的影視作品中,龐大的輿論壓力已經讓本該被正視的複雜人性遭到了積毀銷骨式的打擊。拿影視作品來說,在大眾眼裡,無論一部作品處於何種年代,是何種題材,主角人物必須符合當前最標準化的三觀,成長經歷有汙點都會遭到輿論申斥,動輒整部作品都會被批為三觀不正。

《朋友》就是如此,劇中充滿寫實的情感心理和人性掙扎,如女主在誘惑下左右搖擺,動了真情,如男主渴望拋下試圖掌控自己的另一半,追尋內心……這些真實的心理和人性進入內地市場,經營銷放大後很容易被主流人群視為道德汙染,以「傳播不正三觀」的罪名加以抵制。

在內地,從前的偶像愛情,如今的現實主義多少都受到過這種束縛,《我的前半生》《北京女子圖鑑》《娘道》《創業時代》……乃至瓊瑤劇如今被翻出來批判都是以「三觀不正」的罪名。觀眾這種深度的「道德潔癖」有時比審查標準還要嚴格,導致創作者只能對審查標準的做窄化理解,以防被舉報。

然而,單薄片面的樣板三觀對內容創作是不利的,真正優秀的現實作品不可能應這種風氣而生。現實主義雖是遠方,但道阻且長,在這個過程中,或許只能希冀審查寬容一點,讓創作者用作品更多地與觀眾對話,通過探索做出改變。

[如需轉載請聯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我們不能是朋友》被批三觀不正,但收視卻依然火爆!
    最近,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引發了很大的熱潮,該劇改編自陳亞梅的同名小說。簡單的說,這部劇講述的就是兩個並不單身的人,在錯誤的時間相遇並互相產生情愫而曖昧不清的故事,聚焦了即將步入婚姻生活的都市男女的感情問題。「婚前出軌」被批三觀不正,但是這部劇卻依然火了。
  • 最近流行「三觀不正」,比如《我們不能是朋友》熱播
    臺灣偶像劇可以說是很多8090後的愛情啟蒙劇種,從《流星花園》這種腦洞大開,再到最近熱播的《我們不能是朋友》可以說已經發生的質的飛躍,不再是傻白甜的王子公主,完全是人夫和人妻的故事,請問這是派給8090後看的嗎?
  • 劉以豪、郭雪芙主演,《我們不能是朋友》熱播,網友:三觀不正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以後,臺灣再出一部高口碑的電視劇,是由郭雪芙和劉以豪領銜主演的都市劇情片,名叫《我們不能是朋友》。這部劇也是改編自阿亞梅的同名小說《我們不能是朋友》。好久沒看過臺劇了,以為這部劇很很普通,誰知道全程高能,情節很好,男女主角演技不錯,不過三觀可能不太讓人接受,主角均是婚前出軌,把道德放在腳下摩擦。先說偶像劇般的華麗外殼,這部劇肯定有了,男主角褚克桓由劉以豪飾演。前不久火熱的陳意涵版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男主角就是他,演技到位,顏值在線,這個不做過多討論。
  • 《我們不能是朋友》看了真的毀三觀麼?讓人看了不能停才是真的
    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連續播了兩個多月,這部劇一開始就以什麼毀三觀,三觀不正,我看了幾集就一直追著劇看,其實我想說的是,看了十八集下來,整體感覺就是好久沒有看臺劇了,之前瘋狂看臺劇還是《王子變青蛙》那會兒,今年先是賈靜雯主演的人性方面的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然後再是《我們不能是朋友》,感情的事不好說
  • 試探人性底線,《我們不能是朋友》顛覆傳統三觀
    近期一檔臺灣偶像劇《我們不能是朋友》引發起廣大網友的強烈討論。故事打破傳統臺灣偶像劇模式,男女主角不再是完美形象,各自都有談婚論嫁的對象,導演將都市男女在面對情感誘惑時如何抉擇搬上熒幕,非常具有話題性。《我們不能是朋友》改編自阿亞梅同名原著小說,是鏡文學第一部授權改編成電視劇的IP作品。
  • 7旬老人尋52年前初戀,一切都是被迫無奈,內心過不去的一道坎
    但在當事人那裡,可能就是內心永遠過不去的一個坎,如果填不平這段經歷,後半生都是個事,心理也是個負擔,生活也不會幸福。這就是人的內心情感需要。人往往老了就會這樣,特別容易回憶起以前的事情,特別想念當初的青春歲月。他們現在的狀態,是完全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造成的,沒有辦法。
  • 對話四位餐飲業者: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抗擊新冠肺炎)對話四位餐飲業者: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中新社北京3月29日電 (夏賓)中國餐飲業者一直在突圍、自救。數據顯示,1至2月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截至3月26日,餐飲業復工率達到80%。現在,中國的餐飲連鎖店、小餐館過得怎麼樣?
  • 《我們不能是朋友》這部三觀不正的劇憑什麼豆瓣8.1?
    隔壁的臺劇也不甘示弱,一部《我們不能是朋友》被引進內地,又一次挑戰道德底線,踏中道德潔癖者的雷區。《我們不能是朋友》打開電視劇,看見片頭旖旎的氛圍,就註定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可想而知,正片有多刺激,話不多說,快上車!女主周惟惟,華萊公司的專案經理,生活獨立、工作認真,有顏值有身材。
  • 「為什麼我們不能是朋友/戀人……」
    為什麼我們不能是朋友為什麼我們不能是戀人我想可能是三觀不同吧!我想人與人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磁場,沿著三觀向外發散,有人說了千萬句還是拉不近距離,有人就坐在對面沉默不說話也不覺得尷尬。三觀相同不是說我們想法都一致,是彼此都能尊重對方的想法,即使和自己不一樣,也會站在你的角度去考慮。《老友記》中,喬伊是一個沒有固定工作甚至有點小透明的演員,錢勒德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喬伊從沒嫉妒過錢勒德的高收入,反而在聽到錢勒德的升職消息時,高興得又蹦又跳。
  • 山醫大一院發熱門診:有我們在,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這場仗,我們有信心!綜合檢驗和檢查結果,對不能排除的患者,需申請院內相關科室專家會診,疑似診斷患者,網絡上報傳染病卡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會對相關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樣。與此同時,醫院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留取咽拭子標本,送檢病毒核酸檢測。若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即可確定診斷,轉入定點醫院救治。隔離治療期間,如患者連續兩次病毒核酸檢查呈陰性,則可視情況解除隔離。
  • 《我們不能是朋友》,郭雪芙上演出軌戲碼,毀三觀劇情太刺激了!
    最近的灣灣劇真是大發功啦,才出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不久,西柚子都記得當時引起的廣泛討論,這不,又來了一部神奇的電視劇。不知道小夥伴沒有木有聽過這部的大名啊,就是《我們不能是朋友》,這部劇的評分有8.0,西柚子開頭還不知道大概是講什麼的,只能從海報粗略地分辨就是講都市男女情感故事的吧,結果呢……emmm……簡直讓人上癮啊!!
  • 《我們不能是朋友》雙劈腿三觀不正?導演這樣回應
    《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我們不能是朋友》劇照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至今播出5集,每集都引起熱烈討論,男女主角互相吸引,以為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彼此各有交往10年、3年論及婚嫁的對象,「雙劈腿」的設定挑戰道德尺度,灑狗血到好看,誠如馮凱導演所言:「
  • 《我們不能是朋友》劇情露骨,描述大膽毀三觀,這樣的劇該不該看
    《我們不能是朋友》是由馮凱導演,劉以豪和郭雪芙等演員主演的愛情都市劇。該劇播出後熱度一般,但是引來的爭議卻十分深刻。《我們不能是朋友》的劇本精彩,對白耀眼(幾乎沒有絲毫冗拍、贅拍),不論人設形塑、情節鋪陳都一股腦地甩脫既定印象的制約與顧慮,全劇自然呈現了對傳統價值的檢測與質疑,以及對於原始本能(不能情、欲、自我的未來追求)的核心忠誠,戲裡頻繁出現了出軌、劈腿、情感交易、聯誼派對等這些有違善良(保守)風俗的元素,袁艾菲、陳慕每一見面都上床,劉以豪、郭雪芙連烤個肉擦個汗拍法都讓人臉紅心跳。
  • 受「傷」了沒什麼大不了,過去的就讓過去吧,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人的一生總會有傷痛,但再深的傷口有一天也會痊癒,愛情的路上,也許不能永遠相守,但是再傷的情有一天也會淡去。時間一天天過去,慢慢的,一切都會成為過往。當你不再流淚的時候,你終究會明白,人生有很多時候,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和執著,更是一笑而過的灑脫。
  • 半路夫妻不到頭,總結起來就是「三道坎」,一道比一道難邁過去
    現在家庭離婚率日漸增高,身邊有很多離婚的朋友,有的選擇單身,有的選擇再次組建家庭。半路夫妻不到頭,二婚夫妻之間關係,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二婚家庭中,都有著說不出的苦衷,有孩子的半路夫妻的三道坎,一道比一道難邁過去。
  • 我們不能是朋友,「三觀不正」評分照樣8.1
    看到《我們不能是朋友》這個名字時,我還以為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姊妹篇電視劇。已經很久沒有看臺灣劇的我,對於臺灣劇的印象還在小清新霸總還有沙雕劇之間切換。直到點進預告之後,我才發現,好像是有點不一樣。先介紹一下男女主,女主郭雪芙,女團出道,然後轉戰演員,2013年曾經當選過臺灣宅男女神,看過優酷自製綜藝《火星情報局》的朋友應該對她不陌生,畢竟「流水的副局長,鐵打的雪芙」嘛。劇裡面飾演周惟惟,一個普通公司的職員,和同公司的男二黎皓一地下戀情,並且兩人正努力存錢買房子中。男主劉以豪,初看不驚豔,看多了覺得還挺不錯的那種長相。
  • 幾大星座五月開始,天宮送喜,再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十有九富
    幾大星座五月開始,天宮送喜,再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十有九富我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脾氣還有個性,也擁有在這個社會上不同的位置,各司其職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去眼紅別人的生活,但不能因為這樣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開始自暴自棄,五月份開始
  • 《我們不能是朋友》:好一部出軌劇,竟然要丟了三觀才能看
    其實這部劇剛一開播就被網友狂批「三觀不正」了,本想看看它究竟怎麼個三觀不正就全身而退,沒料到三集後就徹底淪陷了。現在一想到它每周只更兩集就心痛到要自閉。中毒太深,兩集頂什麼用,當續命解藥都不夠——《我們不能是朋友》《我們不能是朋友》,嘖嘖,單名字就能嗅到各種糾結、崩潰和「活不下去」。
  • 35歲一道坎,但你的敵人並非年齡
    近日,「35歲是一道求職門檻」的話題又被網友們熱議,主要是有許多網友曬出了一些公司的應聘條件,還有一些公司的HR坦言:「我們這個工作崗位就只要35歲以下的。」就業緊張、崗位稀缺等一直都是社會的大問題,特別是由於今年疫情,許多公司裁員更是嚴重。
  • 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劇情三觀盡毀,男主角卻意外地又撩又蘇
    小夥伴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我們不能是朋友》這部劇呢!最近在微博上刷的最火爆的就是這部劇了,這是一部臺灣的都市愛情劇,之所以火爆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三觀盡毀的劇情,但是男主卻意外的又撩又蘇,簡直讓人慾罷不能。對這部劇感興趣的小夥伴接著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