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再升級,華為剛買的1.2億顆晶片能到貨嗎?聯發科正式回應

2020-09-03 知叔達科技

麒麟晶片的絕唱

美國的一紙禁令,直接將華為的麒麟晶片給斷了,如此一來,華為的手機部門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美國也很清楚,華為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手機業務,如果能夠給予華為的手機業務強力打壓,就可以影響到華為的研發資金,如此一來,美國企業就有機會在5G領域對華為進行超車了。


不過華為早就做好了打算,那就是放棄麒麟晶片,轉而向晶片供應商進貨。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向聯發科下了1.2億顆晶片的超級訂單,有了這些晶片,華為的手機部門可以減少很大的損失。可是華為沒想到的是,美國又對禁令升級了,不僅限制華為製造晶片,還限制華為購買晶片。

華為禁令又升級

這一次的禁令升級,美國將華為的38家子公司拉入了「實體清單」,限制他們賣晶片給華為,同時還規定華為不能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的相關交易。


這個意思就是臺積電等代工企業不能幫華為代工晶片,而聯發科、高通等晶片廠商也不能賣晶片給華為,因為他們都用到了美國技術。

缺少核心技術

如今華為已經被美國給逼到了絕地,只有真正「自主研發」的產品才不會被美國限制,可全世界都知道,要短時間內想繞開美國技術來製造晶片,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個時候有人問到了,那華為剛剛向聯發科購買的1.2億顆晶片還能到貨嗎?聯發科是這樣回應的。


聯發科這樣回應

對於美國最新升級的禁令,聯發科正面回應:公司會遵循全球貿易相關法令規定,密切關注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變化,並諮詢外部法律顧問,實時取得最新規定進行法律分析,以確保相關規則之遵循。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聯發科與中芯國際一樣,無法給華為供應晶片了,心有餘而力不足。聯發科在回應之後,股價暴跌了10%,受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其實這也不能怪聯發科,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在核心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否則華為也不會輕易的放棄麒麟晶片了。


新型晶片的研發

好在現在處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更新換代」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是能夠攻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比如新型的碳基晶片,繞開光刻機的限制,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了,再也不用懼怕西方科技的壟斷。

相關焦點

  • 禁令又升級!華為剛買的1.2億顆晶片能到貨嗎?聯發科這樣回應
    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向聯發科下了1.2億顆晶片的超級訂單,有了這些晶片,華為的手機部門可以減少很大的損失。可是華為沒想到的是,美國又對禁令升級了,不僅限制華為製造晶片,還限制華為購買晶片。這一次的禁令升級,美國將華為的38家子公司拉入了「實體清單」,限制他們賣晶片給華為,同時還規定華為不能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的相關交易。
  • 禁令升級!華為買的1.2億顆晶片還能到貨嗎?聯發科正式回應
    不過同時也有好消息傳來,那就是華為已經向聯發科下了1.2億顆晶片的超級大單,未來將由聯發科給華為提供晶片,這雖然不再是華為的自研晶片,但大家也很願意支持在重壓之下的華為。可出人意料的是西方居然又將禁令升級了:全面限制華為從外部購買晶片!
  • 禁令再升級,華為之前從聯發科買的1.2億顆晶片還能到貨嗎?
    今年5月份因為一紙禁令,華為無奈宣布了麒麟處理器面臨停產,臺積電宣布從9月14日開始斷供華為的麒麟處理器,這讓很多網友們都捏了一把汗,網友們都擔憂華為未來會不會無芯可用。而就在這個時候,華為向聯發科採購了1.2億顆晶片,這些晶片足夠解華為的燃眉之急了。
  • 禁令升級!華為還能如願買到晶片嗎?聯發科正式回應
    華為最近的處境真的是一波接著一波,在之前華為已經對外承認麒麟晶片停產,大家都為華為感到可惜,但是華為又和聯發科進行合作,在接下來的時間由聯發科為華為提供晶片服務。就在大家以為華為快熬出頭的時候,禁令再次升級:全面限制華為從外部購買晶片!
  • 1.2億顆晶片拿不到了?聯發科、高通忍痛分手,華為形勢嚴峻
    當前「華美大戰」(美國針對中國華為的持續封殺)是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外,在通信領域和科技領域被全球矚目的一個焦點話題。美國從去年開始不斷地針對華為消費端產品所需要的核心產品晶片進行儲蓄的圍堵。在今年5月美國再次升級封殺令,要求全球所有使用了美國技術的企業,要想買晶片給華為必須要先得到美國的行政許可令,實際上就相當於在正面戰場上完全封殺了華為的晶片來源。
  • 1.2億顆晶片泡湯?聯發科措手不及,已申請繼續向華為供貨
    2003年,「山寨機」開始風靡中國手機市場,「山寨機」的巔峰時期是在2008年和2009年,這兩年「山寨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在1億臺和1.4億臺。最終狹路相逢之下,高通大獲全勝,聯發科也就此一蹶不振。本來近日美國封鎖華為晶片,同時禁止美國科技公司與華為合作,那麼聯發科將成為最大贏家,據傳甚至已經獲得華為超1.5億顆晶片訂單。但是美國8月17日突然擴大禁令範圍,讓聯發科也措手不及,1.2億顆晶片或將泡湯。
  • 華為採購聯發科1.2億顆晶片,為「缺芯」解決燃眉之急
    遭美頻繁制裁 華為缺乏麒麟遭遇重大損失其實,從下半年的多臺華為系手機發布情況就可以看出端倪。以往搭載麒麟晶片的榮耀也在多臺手機上採用了聯發科的晶片。雖然榮耀總裁趙明表示是為了與合作夥伴有更好的發展,實則確實也是晶片不足(為了保證華為手機能用上麒麟)。
  • 1.2億顆晶片泡湯?華為再遭「重擊」,聯發科、高通只能忍痛揮手
    而從臺灣經濟日報8月13日的一篇報導來看,華為已經向聯發科追加了1.2億顆晶片的採購訂單。1.2億顆晶片泡湯,華為再遭「重擊」「1.2億顆晶片泡湯」?在美國擴大限制範圍後,有外媒表示:華為1.2億顆晶片恐怕要泡湯了,美國進一步擴大限制範圍的舉措,已經相當於阻斷了華為對外採購第三方晶片的渠道,而這1.2億顆晶片的採購訂單,恐怕也要被取消了。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華為摔跤,聯發科吃飽!
    芯東西(ID:aichip001)文 | 溫淑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聯發科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7月最後一天,聯發科公布其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其當季營收超預期達676億新臺幣,環比增長11.1%,同比增長9.8%。其中,6月份聯發科營收為252.79億臺幣,創造四年以來最高紀錄。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華為摔跤,聯發科吃飽
    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今天,聯發科CFO對此消息的回應稱,「不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資訊」,可見並未否認。截至發稿,華為方面尚無回應。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華為已經超過三星登頂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 聯發科才是「真備胎」,華為1.2億顆晶片大訂單,餵飽了聯發科
    去年 9 月的時候,聯發科給了2020年 5G 晶片的銷量預期是6000 萬顆。當時的聯發科或許不會想到,國產手機中的大哥華為,會大規模向它採購晶片,否則當時聯發科會把這個數字再提高一點,怎麼著也至少提到1億顆吧。
  • 華為不會「無芯」可用?麒麟晶片到貨1.2億顆,用一年沒問題
    麒麟晶片到貨1.2億顆,用一年沒問題眾所周知,半導體晶片一直以來都是國產科技企業發展的短板;由於我國在半導體晶片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國外技術的封鎖,所以我們始終都沒能研發和生產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高端晶片來;就算是華為也只是在晶片設計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在半導體晶片生產領域,國產則一直都是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
  • 1.2億顆晶片訂單背後的隱情,華為跌倒聯發科吃飽,晶片大時代
    據臺灣媒體最新報導,聯發科拿到了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在華為自研的海思晶片代工生產受到美國「鎖喉」、美國限制臺積電代工生產後,聯發科正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其中,6月份聯發科營收為252.79億臺幣,創造四年以來最高紀錄。還有這被媒體捕風捉影曝出的1.2億顆晶片訂單,也正印證這一點。今天,聯發科CFO對此消息的回應稱,「不評論單一客戶相關資訊」,可見並未否認。截至發稿,華為方面尚無回應。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華為已經超過三星登頂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 1.2億顆晶片訂單 聯發科撐起華為半邊天?
    據相關媒體報導,聯發科獲得了來自於華為的1.2億顆晶片訂單,至此,圍繞著華為與晶片之間的喧囂終於塵埃落定,聯發科正式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也許用一個不算十分恰當的比喻來形容這一事件——海思一倒,聯發科吃飽。
  • 華為運回1.2億顆晶片,還不算聯發科的晶片,至少一年無憂
    在華為被第二輪制裁之後,中芯國際和臺積電都宣稱在9月14日之後就無法再為華為代工晶片。那麼華為智慧型手機就將徹底失去麒麟晶片了,當時我們也分析過了,在如此情況之下,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就僅剩下最後一條出路,那就是購買第三方晶片。但是在八月份之後,針對華為的禁令又進行了升級,華為購買晶片都成了問題。到了這個局面,那麼華為智慧型手機唯一的出路就是使用庫存晶片。
  • 華為採購聯發科1.2億顆晶片,聯發科份額遠超高通,瞬間崛起
    華為麒麟晶片不行量產,現在已成了定局!現在留給華為的只有兩條路可以選用,要麼和高通合作,要麼和聯發科合作,本人不行出產晶片,只有從外表添置晶片。依照媒體所曝光的訂單金額推算,華為這次一次性採購聯發科超出1.2億顆聯發科晶片數目。
  • 華為用專機運回所有晶片,1.2億顆能撐多久?
    從進入2020年開始,美國對華為進行了幾乎瘋狂的打壓,不僅在手機晶片方面「斷供」華為,還禁止第三方企業為華為提供任何服務。這對於華為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影響。而根據美國商務部頒布的禁令來看,從9月15日開始美國對於華為的禁令將會正式生效。雖然,此前有爆料稱以臺積電、高通、聯發科等行業科技巨頭公司,向美國提交申請,建議放緩對於華為的限制,以及允許向華為提供晶片服務。
  • 1.2億顆晶片泡湯?華為再遭「重擊」,聯發科高通只能忍痛揮手
    大家都知道,由於美國最新制裁的影響,華為的麒麟系列晶片,將由於沒有代工廠商而無法生產,短前段時間餘承東也是是確定了此事,宣布說在9月14號之後,也就是美國新規正式實施以後,麒麟系列晶片或將成為絕版。前段時間更有臺灣媒體表示說華為已經向聯發科購買了1.2億顆晶片的訂單,要知道華為在年初或量上,最少也會用到1.8億顆處理器
  • 聯發科向全球宣布: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高通:那我呢?
    結果因為美國的封鎖而毀於一旦,如果無法將圖紙上的內容轉化為實際的產品,那麼之前所有的付出都將打了水漂,而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我們沒有掌握核心的技術。聯發科向全世界宣布:拿下華為1.2億顆晶片訂單!
  • 1.2億顆晶片訂單泡湯?聯發科積極處理,華為晶片或有轉機?
    這句話用在當下的華為、高通、聯發科身上再合適不過。包括臺積電在內,因為老美禁令不能再給華為代工,但是華為所帶來的利益不是說斷就能斷的,就在前不久高通還主動去遊說老美ZF,希望能夠供貨華為,而臺積電也是提出過申請,但是都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