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紙禁令,直接將華為的麒麟晶片給斷了,如此一來,華為的手機部門將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美國也很清楚,華為現在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手機業務,如果能夠給予華為的手機業務強力打壓,就可以影響到華為的研發資金,如此一來,美國企業就有機會在5G領域對華為進行超車了。
不過華為早就做好了打算,那就是放棄麒麟晶片,轉而向晶片供應商進貨。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向聯發科下了1.2億顆晶片的超級訂單,有了這些晶片,華為的手機部門可以減少很大的損失。可是華為沒想到的是,美國又對禁令升級了,不僅限制華為製造晶片,還限制華為購買晶片。
這一次的禁令升級,美國將華為的38家子公司拉入了「實體清單」,限制他們賣晶片給華為,同時還規定華為不能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的相關交易。
這個意思就是臺積電等代工企業不能幫華為代工晶片,而聯發科、高通等晶片廠商也不能賣晶片給華為,因為他們都用到了美國技術。
如今華為已經被美國給逼到了絕地,只有真正「自主研發」的產品才不會被美國限制,可全世界都知道,要短時間內想繞開美國技術來製造晶片,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這個時候有人問到了,那華為剛剛向聯發科購買的1.2億顆晶片還能到貨嗎?聯發科是這樣回應的。
對於美國最新升級的禁令,聯發科正面回應:公司會遵循全球貿易相關法令規定,密切關注美國出口管制規則的變化,並諮詢外部法律顧問,實時取得最新規定進行法律分析,以確保相關規則之遵循。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聯發科與中芯國際一樣,無法給華為供應晶片了,心有餘而力不足。聯發科在回應之後,股價暴跌了10%,受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其實這也不能怪聯發科,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在核心技術上與美國有差距,否則華為也不會輕易的放棄麒麟晶片了。
好在現在處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更新換代」的重要時期,我們要是能夠攻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比如新型的碳基晶片,繞開光刻機的限制,就可以實現彎道超車了,再也不用懼怕西方科技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