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固收+」基金髮行已超160隻 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

2020-12-21 中國財經時報網

今年以來,在股票型基金火熱發行的同時,「固收+」產品在數量和募集規模方面也實現了較大提升。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發「固收+」產品已突破160隻,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而去年全年,該類產品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為69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固收+」產品作為債券型基金的一種,由於其兼顧穩健與收益的雙重特點,深得投資者青睞,與此同時,目前多數公募正在加快布局該類產品。在銀行理財市場整體呈現加速淨值化轉型趨勢下,該類產品有望取代其他類穩健理財產品。

華夏鼎清擬任基金經理柳萬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固收+」產品之所以受到市場的青睞,在於長期購買傳統理財產品和貨幣基金的投資者對日益下降的預期收益感到不滿足,同時,很多產品在「資管新規」後將失去剛性兌付的託底,急需尋求可替代產品進行資產轉移。「固收+」投資策略能夠獲得穩定投資收益的同時,通過配置權益資產來博取業績彈性,更能夠滿足多數投資者無法專注理財,但又希望資產能夠保值增值的需求。

柳萬軍介紹說,與股票型基金相比,「固收+」產品穩定性較優,回撤更加可控,配置中固收資產投資比例佔比最高,而固收資產的波動性小於股票,從而帶來更穩定的波動控制能力。

嘉實基金固收投資總監胡永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需求端來看,未來較長時間大概率會維持低利率環境,以固收打底、權益增強的「固收+」產品或將持續走俏;從供給端來看,公募基金公司也會持續布局「固收+」新品。同時,債市風險或已有效釋放,配置機會再次顯現,而股市無風險收益率下行,貨幣政策保持寬鬆等,權益市場有望長期向好,在此背景下,「固收+」產品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北京某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固收+」產品並非專門的分類,而是一種投資策略。當前市場上的「固收+」產品策略及形態,主要分為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絕對收益產品三類,其中,以偏債混合基金、二級債基居多。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場共有347隻二級債券基金,總規模為4809.36億元。其中,今年以來新成立的40隻基金總規模為437.73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成立的25隻基金規模107.24億元。

記者發現,進入四季度,包括大成鼎臻、嘉實浦惠、寶盈祥裕等「固收+」產品,仍在火熱發行中;目前,投資者對「固收+」產品呈現出高度青睞趨勢,而公募也在加快布局。

業內人士表示,資管新規過渡期將在2021年底結束,銀行理財整體呈現出加速淨值化轉型的大趨勢,這對較低風險收益特徵的「固收+」產品具有較大的投資需求。「固收+」產品通過債券收益打底並控制淨值回撤,同時通過可轉債、打新、高息股投資等多種投資方式提升收益空間,預期該類產品是目前國內理財產品較為理想的替代品。

上述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是首批獲得全國社保基金管理資格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固收投研團隊建立了完善的投資研究體系,目前公司儲備了多隻「固收+」產品,擬結合市場情況和投資者需求會逐步推出。

胡永青也向記者表示,「『固收+』產品權益配置強調性價比或估值的安全邊界,基於行業的景氣預判和宏觀周期變化等方面,接下來我們會預期未來一段時間行業的景氣度變化,再結合優勢公司盈利變化幅度及估值等,去做好『固收+』產品中觀層面的選股策略。」

相關焦點

  • 年內新發「固收+」基金已突破160隻,募集規模近2,500億元
    另一方面,上半年一直「霸屏」主動偏股型基金排行榜上遊的醫藥主題基金,目前已不在榜單前列,前7個月份額淨值增長率超100%的一隻醫藥主題基金已滑落到百名開外,而部分製造、周期等主題基金排名迅速上升,躋身排行榜前列。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權益投資收益額663.86億元,投資收益率9.03%,也是自受託運營以來的最高值。
  • 35隻新基「跑贏」業績基準 「固收+」產品發行規模達2345億元
    此外,超過2,000億元的發行規模使得「固收+」策略基金成為公募吸金的一大利器,基金銷售渠道針對「固收+」基金還推出了優惠讓利活動。而另一方面,專項債大規模擴張後,部分項目收益難以覆蓋融資、專項債利息支付壓力加大等風險逐漸顯現。在此背景下,7月30日,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柏瑞基金」)新發了一隻債券型基金。
  • 年內分級基金規模達1183億元 上銀鑫恆混合基金經理歷史回報半數告負
    在距離整改「期限」僅剩2個多月的時間裡,分級基金整改步伐加快。然而,其整體規模「逆勢增長」,最新規模為1,183億元左右,較年初增幅超8%。同時,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合計豪擲超5億元認購13隻私募基金。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工作拉開序幕,預喜公司數量達629家佔比47.15%,在中長期布局中,順周期板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領域或可重點關注。
  • 華夏基金固收+黃金戰隊:全部產品成立以來正收益 近兩年平均年化...
    (原標題:華夏基金固收+黃金戰隊:全部產品成立以來正收益 近兩年平均年化收益11.3%)
  • 「固收+」新品海富通富盈混合完成募集,總規模逾29億元
    來源:金融界基金在今年波動加大、傳統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走低的市場環境中,「固收+」產品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據最新公告,海富通富盈混合已於近期圓滿募集結束,總規模達29.31億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達32868戶。
  • 剛剛宣布,這隻爆款基金狂賣近200億!今年新基金吸金逼近3...
    而截至11月27日,今年已經發行成立新基金1282隻,合計募集資金規模高達28533億元,刷新曆年新高,如果年底發行熱銷趨勢能夠延續,全年新基金銷售有望達到創紀錄的3萬億元之巨!據渠道人士透露,易方達悅興一年持有期基金在11月23日首發當日大賣約140億元,發行第二日(11月24日)募集規模達到170-180億左右,最後一天總募集規模上升至近200億元,其中,該只基金的託管行——興業銀行也是發行的主力。
  • 貨幣和債券型基金雙雙縮水 基金公司搬「固收+」救場
    來源:時代在線作者:蘇長春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正在發行的「固收+」基金已多達29隻,其中,中歐心益穩健6個月持有期混合A、廣發聚榮一年持有混合A等產品的宣傳材料上,均突出了「固收+」優勢。
  • 3隻"屬鼠"爆款基金提前結募 總發行規模超120億元
    (原標題:3隻「屬鼠」爆款基金提前結募 總發行規模超120億元)
  • 新華基金總經理離任!發行大年僅成立4隻新產品,25隻基金規模迷你
    然而,新華基金的棘手問題並不僅限於高管變動。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持續火爆,不過該公司年內僅成立了新華安享惠澤39個月定開A/C、新華精選成長主題3個月持有期、新華景氣行業A/C、新華安享惠融88個月定開債A/C4隻產品(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其中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各為2隻。與此同時,新華基金迷你基金扎堆。
  • 新華基金總經理離任!發行大年僅成立4隻新品,25隻基金規模迷你
    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市場持續火爆,不過該公司年內僅成立了新華安享惠澤39個月定開A/C、新華精選成長主題3個月持有期、新華景氣行業A/C、新華安享惠融88個月定開債A/C4隻產品(各類份額合併計算,下同),其中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各為2隻。與此同時,新華基金迷你基金扎堆。
  • 新華基金總經理離任!發行大年僅成立4隻新產品 25隻基金規模迷你
    與此同時,新華基金迷你基金扎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旗下有46隻基金,而新華聚利A/C、新華鑫動力A/C、新華恆益量化、新華創新科技主題、新華中小市值優選等25隻基金規模不足2億元,佔比超過50%。  就高管變動、新基金髮行等問題,《投資時報》向新華基金髮送溝通函,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 「固收+」持續火爆 規模業績雙增長
    在經歷連續兩年的超高增長之後,多位基金人士表示,要適時調低對2021年的預期收益率,構建防禦與進攻更均衡一些的「固收+」資產。「固收+」規模業績雙增長「固收+」基金一般以債券為主,「+」的主流策略是權益、轉債、打新。
  • 基金髮行大年募集失敗案例不減
    2020年新基金髮行「冰火兩重天」。去年無論新發基金數量還是募集規模,以及爆款基金數量等均創下新基金髮行紀錄。然而,在公募基金的發行大年,仍出現25隻基金募集失敗,更有10多家基金管理人年內「一基未發」。 基金募集失敗數超2019年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新基金髮行的超級大年。
  • 「固收+」基金火力全開 今年規模已翻倍
    來源:證券時報網股市震蕩,「固收+」基金規模大增,前三季度增長逾4000億元,比去年漲了一倍。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等「固收+」基金受到投資者青睞,有基礎市場走勢的影響,也有資管新規淨值化轉型、基礎利率下行等背景因素的刺激。
  • 孫魯閩:南方基金「固收+」領軍人,穿越牛熊的投資攻守道
    新經濟e線注意到,今年以來「固收+」產品數量和規模均出現井噴式增長。Wind統計表明,截至11月30日,固收+產品年內募集規模近3400億元。特別是臨近年末,「固收+」產品配置熱情進一步升溫,僅11月當月新增募集規模就接近740億元,發行堪稱火爆。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疊加年末規模戰的時間窗口,各家機構也做足了準備。12月以來,市場上又出現了多隻爆款基金,包括主動權益類基金以及連續吸金的「固收+」產品。「今年市場火熱,一個基金一天的募集數據能突破數百億甚至上千億這在以前很難想像,而一些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也激增至數百億。近兩年賺錢效應持續,公募基金比較好賣。」華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 公募基金新發份額突破3萬億 爆款基金持續「刷榜」 衝刺規模大決戰
    事實上,今年以來公募市場持續火熱,新發基金爆款不斷。疊加年末規模戰的時間窗口,各家機構也做足了準備。  12月以來,市場上又出現了多隻爆款基金,包括主動權益類基金以及連續吸金的「固收+」產品。  「今年市場火熱,一個基金一天的募集數據能突破數百億甚至上千億,這在以前很難想像,而一些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也激增至數百億。
  • 方正富邦、人保資產等怎麼了 17家基金公司遭棄:21隻基金髮行失敗
    方正富邦、人保資產等怎麼了 17家基金公司遭棄:21隻基金髮行失敗本報記者/任威/夏欣/上海報導今年以來,爆款基金頻頻來襲,多隻基金首發規模超百億元。然而,發行失敗的產品也高達21隻,涵蓋了17家基金公司。
  • 避險工具「固收+」產品走紅!基金、券商、銀行三大陣營PK誰勝出?丨...
    捕捉到投資者對低風險產品的需求,不少公募基金公司開始著手布局固收+產品,天弘基金、銀華基金、南方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等都是其中代表。在市場的追捧下,相關產品的管理規模也水漲船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305隻二級債基總規模為3829.8億元(各份額合併計算),環比去年末大增近1200億元,增幅為43.5%。
  • 電鰻快報|基金界的「丁真」出爐:光大保德信「固收+」再出新品躍升...
    當權益類基金頻出「爆款」成為常態時,以偏債混合和二級債基為主的「固收+」基金也站上風口,成為今年基金行業的另一類「爆款」。《電鰻快報》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已經發行的「固收+」產品數量突破160隻,募集規模向3000億大關逼近。而在去年全年,該類產品發行數量為70隻,募集總規模為690億元。也就是說,今年以來「固收+」產品新發規模將至少是去年的4.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