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有限公司:聚焦新能源 培育新動能

2020-12-26 中國電力新聞網

孫逸帆 李冬梅

  2020年10月31日,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項目在「2020中國·太湖明珠——長興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籤訂意向協議。這是浙能集團繼與航天六院合作成立氫能工程公司、研發中心後,圍繞氫能產業發展上的又一重大部署,也是擁有62年歷史的長廣集團轉型發展,爭創長三角氫能裝備製造產業高地的具體實踐。

  大視野謀劃大格局 打好「綠色轉型」主動仗

  氫氣是目前公認的最為理想的能量載體和清潔能源提供者,被專家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氫能具有較強的能源替代作用和產業拉動能力,氫能開發利用已經成為世界能源轉型的共識,有望成為新一輪全球能源結構調整、經濟快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的主要推動力。長三角作為國內較早介入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的區域,氫能資源豐富,燃料電池產業起步早、技術積累雄厚,一直處於國內「領頭羊」的位置。

  2020年5月22日,浙能集團聯手航天六院推進氫能研發利用,合作設立浙江浙能航天氫能技術有限公司氫能技術聯合研發中心。

  作為「兩山」理論的發源地以及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的先鋒,浙江省高度重視氫能產業,於2019年8月出臺了《浙江省加快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緊跟全球產業創新和能源轉型的戰略方向,積極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推進氫能全產業鏈聯動發展,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高地,賦予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

  作為浙江省能源保障供應的主力軍,浙能集團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把握氫能發展重要機遇期,積極探索氫能發展之路,提出了「1+2+1+N」(即一個中心,兩個公司,一個園區,多個站)的氫能戰略規劃。將通過深化液氫技術研究、加強液氫核心技術研發攻關,持續推進氫能技術創新,布局浙江省加氫網絡,形成高效、安全、國產化的氫能供應體系和儲運體系。

  浙能集團依託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深度戰略合作,相繼成立了浙能航天氫能技術公司和氫能技術聯合研發中心,並依託浙江石油在全省綜合供能站的建設,率先布局全省加氫網絡。此次,浙能長廣氫能產業園的落地,是浙能集團圍繞「十四五」規劃,加快氫能裝備製造領域創新突破,進軍氫能裝備製造產業的重要一環。

  大布局帶動大機遇 打好「創新發展」先手牌

  「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落戶煤山鎮,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作為園區開發主體的母公司,浙能集團在資產、金融、市場、運營等方面實力雄厚,已在氫能產業上有較多布局,可為園區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項目支撐。而園區規劃建設對長興和煤山鎮工業提質增效具有重要意義,得到了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園區處於杭州、上海、南京三大城市1.5小時的交通圈,30分鐘內可達杭寧高鐵及商合杭高鐵,是長三角一體化真正的地理中心。園區所在的煤山鎮工業實力雄厚,產業集中度高,協作配套能力強。

  10月31日,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項目在「2020中國·太湖明珠——長興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籤訂了四方意向協議。孫逸帆 攝

  「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的落戶,還承載著推動長廣集團由傳統型能源企業向現代能源企業轉型的重大使命。2014年浙能集團吸收式合併重組長廣集團以來,經過6年努力,長廣集團已徹底甩掉了歷史包袱,轉型升級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果。浙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童亞輝在2020年職代會上提出「堅決打贏長廣創新發展的攻堅戰」,要求推進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寫好長廣創新發展「後半篇」文章。

  「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神聖。」浙能產業園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謝偉,近年來與團隊一起兌現了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一年樹形象,三年大變樣」的美好承諾,但在接到謀劃「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的任務後,深感肩上擔子沉重。他感慨地說,如果說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的建設,是浙能集團盤活長廣集團閒置土地資源,推動傳統煤礦企業轉型發展、打造「高端、智慧、綠色」的「服務品質最好的一流產業園」的神來之筆,那麼,「浙能長廣氫能製造裝備產業園」則是浙能集團聚焦長廣創新發展,在新能源領域培育新產業的經典力作。

  「替浙江省搶佔整個氫能產業的制高點,搶佔全國氫能產業的制高點。」浙能集團氫能事業部副主任張志宇表示,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承載著浙能集團布局未來能源的時代重任,肩負著搶佔「兩個制高點」的重大使命。

  據了解,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規劃面積1500畝,分2個階段建設,最終形成「一核三區」的總體空間布局框架。「一核」是指以「氫能裝備試驗檢測中心」為核心,依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與特檢機構的技術與檢測資源,培育氫能裝備研發與試驗檢測能力,服務國內氫能產業發展,創立浙能品牌,打造長三角領先的氫能裝備檢驗平臺。「三區」分別為氫能裝備產業集聚區、氫能產業創新服務區、綜合配套服務區。

  規劃高瞻遠矚,前景鼓舞人心。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落戶煤山鎮,是浙能集團在打造省屬企業與縣域合作樣板區的又一力作,走出了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成功之路,這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成功實踐,契合了「美麗中國」的發展思路,對其他資源枯竭型企業的轉型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而長廣集團這家原以採煤及相關產業為主的傳統能源企業,也實現了向以氫能及相關產業為主的新能源企業的快速轉型。

  大擔當推動大落實 打好「能源革命」協同戰

  「兩個產業園,創新發展一線牽。」浙能智慧能源科技產業園的成功實踐,讓長廣人增強了實現再次創業的信心和決心,而浙能長廣氫能製造裝備產業園的成功布局,則是浙能集團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機遇,加快氫能裝備製造領域創新突破,推進浙能集團「大能源」戰略下的「四業」發展和「三型」企業之路的重大戰略。如何讓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擺在長廣集團和產業園公司全體員工面前最緊迫的任務,便是按照浙能集團的規劃,加快推進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的全面落地工作。

浙能產業園積極開展項目調研,通過開展線上、線下路演活動,參加行業展會,進一步拓寬項目信息渠道,加大氫能項目對接力度。

  「在幹中學,在學中幹,不為困難找理由,只為成功找辦法。」產業園公司總經理陳劍飛對「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的建設進度目標早已爛熟於胸。他介紹,到2022年,園區要完成400畝土地的開發,在重點領域合作投資3~5家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孵化5~10個科技型企業,建成氫能裝備試驗檢測中心,初步擁有重點領域的研發實力和工業化生產能力。到2025年,完成園區1000畝土地開發,以液氫儲運、液氫生產核心設備製造為主導產業,聚集一批氫能大項目和創新企業,建設一個集科技研發、綠色製造、展示交流、創新服務於一體的氫能創新平臺。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其中為長廣集團新增就業崗位250個。雖然浙能產業園公司員工以前從未接觸過氫能,但大家不等不靠,主動擔當作為,堅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學起,力爭成為氫能的行家裡手,當好拓荒牛,打好協同戰。

  在浙能集團下達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規劃編制任務後,浙能產業園公司主動請戰,第一時間聯合長廣集團成立規劃編制小組,積極對接集團氫能事業部、浙能資本和浙江石油等內部單位,針對氫能產業鏈、技術研發、示範應用、投資合作及工程項目等多個領域進行交流討論,自主完成規劃編制,得到評審專家的高度認可。從集團項目規劃提出到項目籤約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浙能產業園公司克服無法當面溝通的障礙,通過視頻會議形式組織包括「香橙會」、清華啟迪在內的多家國內氫能行業權威研究機構和院校,針對氫能全產業鏈和產業園規劃框架開展討論10餘次。為進一步培育氫能產業發展氛圍,吸引優質氫能項目聚集,浙能產業園公司還提前開展謀劃,協助航天101所、氫能工程公司、煤炭分公司,推進氫能檢驗試驗平臺建設,主動聯繫地方政府落實了氫能檢驗試驗平臺項目用地,聯合政府申報氫能產業應用示範。

  與此同時,浙能產業園克服人員不足等困難,統籌兼顧兩個園區發展工作。通過團隊的共同努力,浙能產業園已成功引進了愛康、龍焱、永能等12個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高端能源裝備製造項目,投資規模超120億元,新能源光伏、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初具規模,累計完成投資16.2億元。通過不斷拓展招商渠道,開展線上、線下路演活動,集聚多家氫能裝備頭部企業資源,廣泛開展政企、校企和企業間的交流,並深入探討戰略、項目兩個層面的合作,為氫能產業園做好項目儲備工作,累計儲備氫能項目30餘個。

  新園區承載新使命,新階段需要新動能。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長廣集團和產業園公司全體員工,將立足能源變革,危中尋機,破舊立新,探索與能源企業自身資源稟賦、發展現狀最為契合的新產業、新模式、新做法,緊緊圍繞集團公司「兩高」目標,加快浙能長廣氫能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打造長三角氫能裝備製造產業高地,續寫「長廣創新發展」新傳奇。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榆林市在科技創新中培育新動能
    陝西傳媒網訊(陝西日報記者王雄)在2017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第21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上,榆林市總投資12億元的「新建500兆瓦儲能設備製造暨200兆瓦儲能電站建設項目」與江蘇易電通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籤約。這只是榆林實施培育「新能源、新文化、新三農」「三新」新動能科技創新工程的一個縮影。
  • 核聚能源谷共享新動能,中電建•能源谷運營中心盛大開放
    「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以核能產業為金名片,秉持「產業價值重構,科技轉型升級」願景,以智慧、生態園區環境為基礎,智慧型產業為特色,將通過融合「產業、企業、功能、服務、環境」五大生態系統,構建第五代全生態智慧產業園區。
  • 加快轉換發展新動能 聚焦「數智網端」精準招商 武漢經開區再次...
    「武漢經開區是湖北、武漢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主引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始終走在最前沿。」他們紛紛表示,通過前期多方考察,切身感受到武漢經開區創新求變、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地看好武漢,看重中國汽車灣,將在武漢經開區加大投資,幫武漢、幫武漢經開區在疫後重振復甦中搭把手、拉一把,為武漢經開區轉換發展動能賦能,與武漢經開區攜手共贏。
  • 西鄉塘新能源產業園迎來首家新能源企業
    [提要]近日,以植物纖維納米固態電池生產為主的廣西納維科創有限公司正式進駐西鄉塘新能源產業園,該企業投資的南寧綠能谷項目也同日正式籤約落戶。項目一期的新能源儲能電池生產廠項目總投資13.2億元,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年產值26億元。
  • 「聚焦新材料論壇 科教創新看域城」博一新能源:堅持科技創新,聚焦節能減排,作「雙循環」背景下的能源革命「引領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亓超 通訊員 周峰 淄博報導在剛剛開幕的第十九屆中國(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上,域城鎮轄區淄博博一新能源科技發展公司應邀參加,博一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公司下設博一智慧能源研究院,建有9個標準實驗室,堅持以「根技術」超級導熱材料為核心,以打造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的思想庫、技術庫、產品庫為目標,聚焦科技創新、聚力超導材料研發應用,勇作「雙循環」背景下能源革命的「引領者」。
  • 山西網絡貨運數字產業園正式授牌,智慧物流開啟新時代
    山西承東啟西、聯通南北,是能源大省,也是物流大省。近年來,山西高度重視物流業發展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明確把現代物流業作為重點打造的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不斷加快推進道路貨物運輸業變革,培育以網絡貨運為代表的物流新業態發展。
  • 聚焦2020瀏陽兩會丨訪談:培育新動能,為實體經濟賦能
    2019年,聚焦興產業強實體,瀏陽經濟質態穩步向好,工業不斷優化升級,全市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1.6%,顯示功能器件、生物醫藥等15條產業鏈實現增加值608億元。2020年,站在新的出發點,瀏陽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18〕51號)精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優化升級,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有效接續轉換,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聯手浙能集團推進氫能研發利用
    5月22日下午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與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設立的浙江浙能航天氫能技術有限公司、揭牌儀式上,童亞輝在講話中表示,開發氫能、持續加快推進氫能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加快浙江「清潔能源示範省,推進位造強省、創新強省」建設的實際行動。
  • 濰坊高新區:打造「雙招雙引」新引擎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企業為何選擇在濰坊高新區落地,諾一邁爾(山東)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剛告訴記者,主要還是看重高新區的營商環境。郭剛表示,「從項目註冊給協調土地指標,一直到配備相應的水電氣一些基礎的配置,讓我們真正地感受到了高新區的高新速度;同時也包括高新區專班的貼心服務。」
  • ...不說不好辦」的責任擔當,鎖定大項目,培育新動能 如東:做大發展...
    以「只想怎麼辦、不說不好辦」的責任擔當,鎖定大項目,培育新動能 如東:做大發展蛋糕 奮力爭先進位 2020-08-16 09:35:11 來源: 南通網 爭先進位,奮鬥出彩。
  •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自2001年成立以來,浙能集團始終扮演著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角色,在這一片滋養浙商精神的土地上,不斷推進企業發展壯大。多年來,浙能集團堅決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首創的煤電「超低排放」技術開創了煤炭清潔利用的新時代,為全國20億噸煤電清潔化生產開闢了新路徑,連續三次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阿斯塔納世博會上受到了高度評價。 面對輝煌,浙能集團很從容。凡是過去,皆為序章。
  • 領跑 | 昌樂比德文新能源智能製造產業園致力打造「百億」新能源產業基地
    連日來,位於昌樂縣朱劉街道比德文新能源智能製造產業園的項目建成後,比德文集團將成為全市首家具備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和生產能力的企業,並將輻射帶動全市乃至全省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發展,加速構築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鏈。達產後,預計實現銷售收入49.56億元,利潤4.59億元。 作為全市重點項目,比德文年產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是我縣培育壯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戰略支撐項目。
  • 山東恆信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江陵綠色能源化工產業園
    近日,山東恆信集團、榮信集團、恆信高科董事長司相芳帶領集團高管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考察荊州江陵綠色能源化工產業園。考察組一行14人,實地考察了產業園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山東恆信集團有限公司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是一家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綜合貿易、物流運輸、現代農業、房產置業等產業於一體的跨行業、跨地域、多元化發展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
  • 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高標準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君11月20日,中電建能源谷產業園運營中心正式開放,作為園區的建設者和運營者,中國電建集團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將憑藉在新能源、核電產業領域引領者的優勢,積極為產業園賦能,以高標準建設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
  • 新動能·新山東|歷經三年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國家電投組建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4月1日,國家電投綜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幹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上集團公司黨組決定以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基礎,組建綜合智慧能源科技公司,作為全集團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平臺。
  • 新動能·新山東丨歷經三年 濟南在新舊動能轉換中交上了這樣一份答卷
    根據《規劃》,先行區將以「四新四化」為主攻方向,聚焦新智造、新科技、新服務、新消費,培育⼀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引領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  具體來看,在新智造方面,以推進新⼀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加快培育發展智能製造產業。
  • 【一周項目動態】科力遠鋰離子電池產業園項目落戶益陽!智慧能源子...
    益陽高新區籤約科力遠鋰離子電池產業園項目10月10日,益陽高新區在東部產業園孵化樓籤約科力遠鋰離子電池產業園項目。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先進儲能材料、先進電池、電動汽車能量包、混合動力總成系統及其延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國際化高新技術企業。
  • 菏澤新舊動能轉換:為發展注入新活力,轉出了「加速度」
    11月12日,菏澤市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菏澤高新區德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鐵剎車片項目、山東嘉泰交通設備有限公司高鐵座椅項目,東明縣恆昌化工有限公司無規共聚和抗衝共聚聚丙烯項目,位於鄄城縣的山東睿鷹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物醫藥全產業鏈智能製造項目,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平的鄆城縣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了解了國內首家產品通過歐盟UIC認證的新材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