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西部走廊」G220升級,年底建成通車後,變雙向四車道,平陰到長清僅需20分鐘,還可以為濟菏高速「減負。 新時報記者郭堯 攝
近年來,隨著西客站、濟西溼地公園、長清大學科技園、平陰玫瑰產業基地等項目推進,西部片區正在逐漸成為濟南市新的「門戶」和「窗口」。但隨著使用年限增加和當地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道220沿線交通量激增,原有老路通行能力已不能滿足需求。
為提升國道220通行服務能力,市交通公路部門正在加緊推進國道220東深線長清陳莊至長清平陰界段改建項目建設,預計年底前建成交工,屆時國道220線在濟南市境內約180公裡路段將全部達到一級公路標準,泉城「西部走廊」一路暢通。
雙向兩車道變四車道平陰長清20分鐘可達
國道220作為穿越濟南西部片區主要的交通要道,一直以來發揮著重要的交通承載作用。
據了解,國道220的大部分路段已提檔升級,與該改建項目相銜接的長清以北和平陰城區段均為一級公路,該項目路段原為二級公路,自2002年進行補強改建後沿用至今,路面寬度僅12米,已成瓶頸路段。濟南市交通局公路局西部建設辦項目負責人尹龍介紹,此次改造提升路段北起長清陳莊,沿線經過長清區文昌、歸德、孝裡三個街辦,終點位於長清平陰界,全長約26公裡。該段原線路為二級公路,路面寬度僅12米,橫向採用雙向兩車道布置,改建項目全線採用一級公路標準,雙向四車道,路面寬度拓寬至22米。全線拆除重建大橋2座、中橋8座、小橋5座,設涵洞51道,新建隧道1座、互通立交1處,改造利用養護工區1處。
項目建成後,雙向兩車道拓寬為雙向四車道,路面寬度拓寬近一倍,將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從平陰縣沿國道220到長清區僅需約20分鐘,時間較之前將減少一半,市民出行體驗感和幸福感將進一步提升。
隧道下穿文物區極端天氣下能為濟菏高速「減負」
作為該項目中唯一的一座隧道——東風渡槽隧道位於市級文物「東風渡槽」下方,隧道全長50米,分左右兩幅,兩幅隧道間淨距約6米,為小淨距短隧道。
「東風渡槽」修建於上世紀70年代,表面老化嚴重,部分墩柱及頂部結構出現裂縫。根據山東省文物局要求,結合項目與東風渡槽交叉段的地形地質情況,在儘可能減小對文物影響的前提下,採用新建隧道下穿的方式通過交叉段,達到文物保護與改擴建線路指標的協調統一。
由於渡槽周邊有很多村居和建築廠房,徵遷情況較為複雜,市交通公路部門與長清區政府為隧道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保護了渡槽和施工現場安全。
濟南市交通局公路局工程項目管理中心主任莊建偉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國道220在濟南境內將全部實現一級公路標準,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將進一步提升。同時,這條路可作為G35濟菏高速公路應急線路,在因極端天氣等原因造成濟菏高速交通受限的情況下,能夠起到有效疏導交通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隨著繞城高速大東環、濟泰高速、國道105平陰繞城及濟齊大道(省道101)等項目陸續建成通車,進一步織密升級全市幹線公路網,濟南作為全國交通樞紐的位置更加凸顯,北達京津冀、南通長三角、西接中原經濟圈的發達便捷高速路網持續完善。(新時報記者柴穎穎)(來源:舜網-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