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最新發現:太陽系外面有一張「盾牌」!真有人刻意安排?

2021-01-05 小牧科技密探

有最新消息披露,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宇宙探測器「新視野號」、「卡西尼號」、「航行者號」的最新數據,並證實在太陽系的最外層有一層特殊氣體包裹,就像一道無形的「盾牌,保護太陽系內的每一個生命的安全。對此,NASA科學家通過各項數據對比,重新制定了一套太陽系的數據模型,並為太陽風層重新進行了預測。對於太陽系外層的「盾牌」,有天文愛好者不禁腦洞大開,難道真的是有「人」刻意安排?

上個世紀中期,航天科技取得了實質性成果,40多年前,美國人發射了「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旅行者一號」,其發射的目的就是為了對太陽系之外的星際空間進行探索並搜尋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有資料顯示,「旅行者一號」在飛離地球200億公裡之後,突然與地球上的信號接收裝置失聯,直到下一個周期才再次與地球建立聯繫。當時這個消息就曾引起了科學界的重視,甚至有人猜測,「旅行者一號」的信號發射接收程序恐怕已經被「人」掌控,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人類進一步探索。

事實上,距離地球200億公裡的空間雖然還屬於太陽系,但是已經非常接近太陽系邊緣了。換句話說,在太陽系邊緣可能真的存在一道無形「盾牌」,防止太陽系內的文明離開這裡,似乎是刻意安排的。那麼,到底是什麼人安排了這個盾牌?為什麼要阻止人類進入星際空間呢?關於這些問題,科學界一直是存在爭議,但是有一種觀點聽起來比較靠譜。

眾所周知,在宇宙中一直都存在高能量的宇宙射線,這些射線因為能量太高會對地球上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曾有資料顯示,有一組宇宙射線飛向地球,但是意外被土星磁場捕獲,並反彈至太陽系正中方位,避免了一次災難。換句話說,衝進太陽系的宇宙射線對地球危害很大,因此有科學家預測,如果太陽系外層沒有無形的「盾牌」,恐怕太陽系內會寸草不生,其中也包括地球。也就是說,這層無形的「盾牌」實際上是對人類有利的。

那麼,由此是不是可以證明有外星人在保護太陽系呢?對於這個問題,一直都是眾說紛紜,尤其受到了民間天文愛好者的喜愛。事實上,關於外星人的話題一直都很熱,受到人們的廣泛議論。有人認為,太陽系的文明程度其實很低,屬於被「圈養」的類型,因此在宇宙深處還有科技更發達的高等級文明在持續守護太陽系,因此才會在太陽系外岑設置了人為「盾牌」,目的就是防止人類從出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

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並沒有給出準確定論,但是卻有一組概念讓人們更容易接受,這組概念就是日球層。關於日球層,科學界一致認定其會隨著時間變化,形成不規則的形態。有意思的是,科學家最新模擬的日球層形狀竟然是一個被壓癟的羊皮袋,換句話說,我們現如今所在的安全的太陽系其實是被壓癟了,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現如今,因為人類科技還不足以去探索日球層更多的秘密,所以當前最正確的做法就是靜靜地等待,發展自身科技。有了日球層的屏障,人類才能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杜絕了高等級文明對太陽系的「惡意」攻擊。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在下方互動留言,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四大現象證明太陽系的獨特,一切似乎都是被人刻意安排過
    四大現象證明太陽系的獨特,一切似乎都是被人刻意安排過文/猿飛日月想必我們很多人對於太陽系都非常了解,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這八大行星,有四顆是巖質行星,另外四顆則是氣態行星,而我們地球正是一顆巖質行星,正因為是一顆巖質行星,所以我們地球才有了誕生生命的基礎,
  • 太陽系外面是銀河系,銀河系外面是宇宙,那宇宙外面是什麼?
    太陽系外面銀河系,銀河系外面是宇宙,那宇宙外面是什麼?人類是一種充滿著好奇心的動物,因為好奇心我們不斷的探索著未解之謎,宇宙的探索也是如此,因為好奇心我們人類在很久之前開始了宇宙的探索,我們通過探測器,通過天文望遠鏡來觀測到了宇宙,發現人類乃至於地球和太陽系都是太過渺小的存在了,因此我們的探索永遠沒有停止。
  • 宇宙有邊界,外面是什麼?
    試想一個問題,我在這個房間裡,這個房間呢又在這個小區裡,小區又在城市裡,城市在國家裡,國家在地球裡,地球又在太陽系,太陽系處在銀河系,銀河系又在宇宙裡,那宇宙又是在哪裡?我們的宇宙有沒有邊界呢?如果有,那麼宇宙的邊界之外又是什麼呢?
  • 發現、新疆界、旗艦……盤點NASA深空探測三大梯隊
    近日,NASA公布了下一屆「發現」級項目(Discovery Program)的四個候選任務:海衛一飛掠任務TRIDENT、木衛一飛掠任務IVO和兩個金星探測任務DAVINCI+和VERITAS [1]。「發現」級項目(Discovery項目)是個啥?其實,可能大家並不陌生。許多我們熟知的太空探測任務,都出自這個項目。
  • 當中國人被疫苗和明星刷屏時,NASA又幹了件推動人類進步的大事兒!
    圖源來自nasa帕克號將深入太陽風的起源地,也是太陽風最密集的地方在這裡,帕克號將面臨太陽系最大能量密度的太陽風輻射的考驗。SWEAP太陽風粒子探測儀 用於測量和分析太陽風中各種粒子(電子、質子、氦離子等)的數量、速度、密度、溫度等性質,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風和日冕等離子體裡有什麼。 SWEAP探測儀有兩個部分,一部分叫SWEAP SPC,用於探測,另一部分叫SWEAP SPAN用於分析。
  • 第二個「太陽系」?NASA公布重大新發現,更有意思的是...
    當地時間14日下午一點,美國航天局召開了一場電話會議,公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最新的「重大發現」,確認克卜勒-90星系第八顆行星「克卜勒-90i」存在,這意味著克卜勒-90星系擁有與太陽系一樣多的行星。更有意思的是,這次發現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在研究克卜勒望遠鏡四年來收集到的數據時,其識別工具實際上與識別照片中貓和狗的工具類似。克卜勒-90星系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第90顆恆星,距離地球2545光年。科學家發現,克卜勒-90星系的八顆行星距離恆星都很近,像一個「迷你版」的太陽系;而「克卜勒-90i」比地球大30%左右,圍繞恆星公轉一周僅需14.4天,其表面溫度則高達426攝氏度。
  • NASA發布了一張照片,距離地球60億公裡,讓科學家沉默
    相信很多人兒時的夢想都是成為一名太空人,可以有機會站在宇宙飛船中觀察我們的星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很難想像腳下大陸的全貌是球形的,至今仍然有一些人仍然認同「地平論」的觀點。大部分人了解地球,都是從電腦合成的照片中觀看地球的全貌,其實真正站在太空中觀察地球就會發現,我們的星球沒有那麼美麗,要比照片中更加的暗淡。
  • 運行16周年後,NASA正式關閉斯皮策太空望遠鏡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首次在一顆瀕臨死亡的恆星周圍,發現了巴基球。 7、太陽系中的碰撞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在太陽系中的幾次碰撞證據,這些碰撞在我們太陽系早期很常見,並且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太陽系究竟有多大?橄欖球場模型帶您快速了解
    為了把如此懸殊的距離解釋得更為通俗,假設我們已經把太陽系縮小成一個橄欖球場那麼大,如果太陽是門線上的一枚硬幣,那麼海王星就在距離它60個球場的地方。而且,我們的太陽系並不能很好的展開在一張紙上——或者說一個網上。不久前科學家發現全部寫出這些數字浪費了他們的時間,所以他們發明了天文單位(AU)。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存在一個巨大結界,將太陽系包圍,它是什麼
    美國航天局的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外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結界,這個結界由氫元素組成,呈球狀,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其中,那這個結界又是什麼?太陽系怎麼越來越神秘了了?尤其是太陽系邊緣一直是人類探索的一個盲區,不僅有柯伊柏帶,還有這個巨大的由氫元素組成的結界。
  • 太陽系外是什麼?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雲團在保護人類!
    太陽系外是什麼?科學家發現,一個半徑1光年的雲團在保護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後,我們的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就越來越多,雖然我們生活在太陽系中,但是至今還沒有走出太陽系,那麼在太陽系外面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光景呢?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的外圍,其實還存在著一個柯伊伯帶,柯伊伯帶中含有大量的矮行星和小行星,由於這些天體也受到了太陽引力的作用,所以也依舊屬於太陽系。
  • 雪茄型彗星「奧陌陌」飛凌太陽系,被NASA發現在真空中「放屁」
    雖然如此,但是科學家們卻幾乎從未發現過長長的雪茄型彗星。NASA在2017年的時候發現了這個有著雪茄形狀的、由巖石和金屬混合形成的大塊頭,它從茫茫星空中的不知名位置遠道而來,飛快地掠過了地球,急速穿越整個太陽系然後瀟灑而去。
  • 逆天邪神:雲澈的一切可能有人刻意安排,還是他身邊人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雲澈如今所經歷的一切,其實是有人故意一手策劃的呢?而且這個人還不是別人,正是雲澈身邊重要的人,小姑媽蕭泠汐。當然,蕭泠汐她本人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或許她的另一個身份一直藏在她的體內也說不定。
  • 每個星球都有生命?NASA計劃對太陽系最冷的已知天體進行生命探索
    作者:文/羅兆春在科學中,如今對地外生命的探索已經成為了常態化,根據科學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計劃對太陽系中最冷的已知「天體」進行尋找外星生命的任務。希望能夠快速揭開外星人之謎,本次發射的地外「天體」是針對海王星冰冷的衛星Triton的一次探索,有科學家認為,它隱藏在海面下的海洋中。當然科學界早就針對海王星的衛星進行了研究,在上面發現可能存在水的痕跡,而水是生命的關鍵成分之一,這意味著如果Triton有海洋,它可能含有微小的外星微生物。
  • 美NASA在太陽系矮行星上發現水源,科學家:或存在生命!
    在太陽系內,探索了一顆又一顆的星球,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等等都已經被探索的瞭然於胸了。不過很顯然,即使科學家們曾對他們的歷史,和對他們曾經的條件進行了剖析,也都不能夠為現在的不適宜做解釋。比如說火星就是其中之一。
  • 天晷之下大矩之上——對太陽系60年探索部分常識簡匯
    美好的一年,本月太陽系事件簡報這一張MU69的圖片是其在距離地球最近位置(約為18,000英裡,約合28,000公裡)Credit: NAS 30分鐘之前拍攝的美國國家航天局的「歐西裡斯」號探測器於2019年12月31日進入預定軌道,並在小行星「貝努」上發現了水。
  • 太陽系中發現新的星際高速公路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馮衛東)據《科學進展》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條貫穿太陽系的新的「星際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來加快太空飛行器從地球到太陽系遙遠部分的旅行時間,並監測和了解可能與地球碰撞的近地物體。
  • 旅行者探測器發現:離太陽系越遠,空間密度越高
    距離高考還有228天 旅行者探測器發現 離太陽系越遠,空間密度越高 2018年11月,經過41年史詩航行,旅行者2號終於飛出了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 但是,小探測器的使命還在繼續——它正在向母星發送太陽系外空間的信息。 它揭示的東西令人驚訝。隨著旅行者2號離太陽越來越遠,空間密度在增加。 這倒不是第一次發現。
  • 最新研究發現:太陽系早期存在一個神秘天體,會是「第九行星」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近日的《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在太陽系早期,曾經存在著一個大小和穀神星一樣的神秘天體,而且這個神秘天體上還曾擁有大量的水,
  • 我們的太陽系——圖片集
    哈勃望遠鏡部署來源:NASA出版:2018年4月23日1990年4月25日,哈勃望遠鏡作為STS-31的一部分,從發現號太空梭的貨艙部署。在STS-31太空飛行器裡面有太空人Loren J. Shriver,Charles F. Bolden(美國宇航局局長2009-2017),Bruce McCandless II,Kathryn D. Sullivan和Steven A. Haw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