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當我們換了一個新的手機號碼之後,可以得到各種網站上針對新註冊用戶的優惠,比如外賣新用戶滿20減15,共享單車新註冊用戶30天免費騎等,有些平臺的新註冊用戶還直接返現。
如果有一萬個新的手機號呢?除了可以薅到以上乘以一萬倍效益的羊毛之外,還可以被用以註冊各種平臺充當水軍去刷單、刷信譽、刷粉、刷閱讀量等,這不僅薅走了做新用戶活動商家的大量活動經費、讓活動效果大打折扣,而且還影響了整個網際網路的生態。
【用來大批量養手機黑卡的貓池】
比如早在2016年12月《21世紀經濟報導》就曾經報導過:中國移動搞愛流量平臺活動被一批手機黑卡薅羊毛,一個月被薅走了8.2萬G的流量,損失400多萬元。[1]
比如在2019年9月《經濟參考報》就曾經報導過:雲南警方從一起婚戀詐騙案件中順藤摸瓜,破獲了一條由「手機卡商-盜號窩點-接碼平臺-網絡帳號交易商-下遊犯罪」組成的黑灰產業鏈,收繳了3萬多張用於網絡詐騙的手機卡。[2]
這就是手機黑卡,這些卡大多數沒有實名登記,由一種叫「貓池」的設備批量養著,並且經常被人用於鑽各種空子薅各種羊毛獲利,有時還涉嫌違法犯罪。
另外還有一部分的手機黑卡利用大家不想要洩漏自己手機號碼的心理,搭建在線接碼網站幫助大家接收在各種平臺上註冊、登錄時所需要的驗證碼,通過接碼費或者網站廣告費獲利。
這麼多的手機黑卡究竟是怎麼來的?哪些運營商哪些地區流出的手機黑卡最多?這些手機黑卡都用於什麼地方用來接收什麼信息呢?
帶著以上各種問題,我們通過20個最常出現的手機接碼平臺獲取了1503個用於在線接碼的手機號碼以及79005條簡訊驗證碼,嘗試著扒一扒這個在我們視線中時隱時現的手機黑卡。
一、手機黑卡號碼通常以什麼開頭?在多年被詐騙電話騷擾的生涯中,Alfred總結出了一條規律:大多數以170開頭打過來的電話都是營銷電話或者詐騙電話。究其原因就是170開頭的手機號碼都是來自虛擬運營商的,號碼比較容易獲得,並且很多不需要實名登記。
那麼這些手機黑卡號碼通常是以什麼開頭的呢?也就是說,號碼的號段是什麼呢?我們對獲取回來的號碼進行了統計。
可以看到,這些手機號碼基本上都屬於146、165、167、170、171、188等號段,並且都是來自移動和聯通的號碼,幾乎沒有來自電信的。其中除了188移動的號段之外,146號段是聯通的物聯網卡號段,其餘的都是虛擬運營商號段。
在170號段中,有屬於聯通的1704、1707和1709,有屬於移動的1705和1706,但屬於電信的1700、1701和1702沒有出現。
因此可以認為,這些手機黑卡基本上都是來自移動和聯通的虛擬運營商卡和物聯網卡。
二、究竟來自哪些虛擬運營商?什麼是虛擬運營商呢?相對於中國電信、移動和聯通這三家傳統運營商來說,虛擬運營商就是依靠租用傳統電信運營商的通信資源開展電信業務的運營商。
他們不需要像傳統運營商那樣去建設大量的基站等通信設施,但需要向傳統運營商支付高額的租賃費用,因此在運作的初期必須儘快大規模發展用戶。根據《中國經營報》的數據,虛擬運營商從2013年5月開放試點到現在已經發展了整整7年,儘管交出了1.2億用戶的成績,但但並沒有成為通信業「鯰魚」激發市場活力,反而成為騷擾電話、電信詐騙等用戶投訴的重災區。[3]
所以以上的手機黑卡究竟來自於哪些虛擬運營商呢?我們獲取了每個號碼所對應的虛擬運營商,並對其進行了統計。
在這些手機黑卡中,有48.5%沒有辦法查詢到其具體對應的虛擬運營商,這些卡大部分是來自聯通的卡。除此之外,在能夠查詢到其號段所對應的具體虛擬運營商的號碼中,排名前三的虛擬運營商分別是分享在線、朗瑪信息和博元訊息。
三、手機黑卡的地域分布我們知道,不論是用的是移動的還是聯通的卡,每個手機號碼都有其歸屬地。不同地方的套餐資費不同,對於手機黑卡的監管也不相同。我們獲取了以上每個號碼的歸屬地,看看這些手機黑卡都來自於哪裡。
可以看到,這些卡大部分來源於山東、江蘇、河南等地,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還包括黑龍江、遼寧、吉林、浙江、北京、河北和廣東。當然,不同運營商的情況不一樣,我們把號碼根據運營商進行分組。
移動的號碼主要來源於山東的臨沂、東營、濟南、威海,吉林的松原市和黑龍江的牡丹江市等。
聯通的號碼來源更為分散一些,主要來源於江蘇的南京、徐州,河南的鶴壁、濟源,遼寧的瀋陽等地。
四、來源於其它地方的手機黑卡由於內地對於手機黑卡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打擊越來越重,很多黑卡背後的產業鏈把目光投向港澳臺地區以及境外的很多國家的手機卡。在以上20個接碼平臺中,我們也獲取了767個來自港澳臺地區以及境外的很多國家的手機卡號。
這些手機黑卡中,大部分是來自於美國、英國、緬甸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這些號碼不需要實名認證,容易批量獲得,正慢慢成了內地手機黑卡的替代品。
同樣的,我們對20個最經常出現的手機接碼網站進行了分析,在域名備案信息中發現,有7個網站的伺服器在美國,3個在巴拿馬,只有3個網站的伺服器在國內。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這條產業鏈對於規避監管的重視程度。
五、被在線接碼的平臺上面說到,通過在線接碼網站獲利是手機黑卡變現的一條途徑。我們通過在線接碼網站中出現的簡訊驗證碼信息,可以看出哪些平臺經常被大家用在線接碼網站來接收驗證碼,從而進行註冊、登陸、薅羊毛等操作。
因此,我們獲取了79005條在線接碼網站中的簡訊驗證碼,看看這些被在線接碼的平臺都有哪些。
可以看到,這些在線接碼平臺的手機號碼經常被用於接收蘋果、微信、拼多多、支付寶等各種平臺的驗證碼。在79005條簡訊驗證碼中,出現的平臺多達7216個,涵蓋了社交、電商、網際網路金融、婚戀、遊戲、出行、視頻等多個領域。
這一方面意味著,這些領域都承受著來自於手機黑卡的困擾,一方面也意味著,大家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不願意使用自己的真實號碼登陸這些平臺。
引用:
[1] 陳寶亮,肖達明. 中國移動遭「薅羊毛」 愛流量一月被「搶」8.2萬G.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6-12-14.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12/14/content_52484.htm.
[2] 李自良,吉哲鵬,王研. 手機「黑卡」禁而不絕 電信詐騙源頭禍首難打. 經濟參考報, 2020-03-24. http://www.jjckb.cn/2020-03/24/c_138910147.htm.
[3] 曲忠芳,李正豪. 虛擬運營商這7年:依靠批發轉售的商業模式有待突破. 中國經營報, 2020-07-10. http://tech.hexun.com/2020-07-10/201685543.html.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Alfred數據室」,轉載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