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單車和橢圓機哪個更傷膝蓋,嚴格的說都不傷膝蓋,之所以有人在鍛鍊後會感覺膝痛或不適,主要原因是因為在膝關節本身承壓能力比較差,鍛鍊時姿勢、發力、鍛鍊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等因素導致的。健身單車和橢圓機作為比較成熟的健身器械,一般不會因為器械原因導致膝蓋受傷或產生不適感。
健身單車,一般指的是下圖中左側的動感單車。
動感單車和橢圓機都是有氧運動,都具備減脂功能,都可以隨時調節速度和阻力,都比較適合體重較大,不適合直接跑步的減脂者。只要使用正確,一般不會導致膝痛或膝部不適。
下面介紹一下騎動感單車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1.首先調節動感單車座椅高度和前後位置。
座椅高度以騎行時腳踏踩到6點鐘位置,也就是最低點時大小腿之間的夾角在145-155度左右,也就是還有25-35度,大小腿就伸直的高度。
座椅前後位置,一般情況座椅中心在動感單車坐管延長線正上方,此時臀腿發力比較均衡,如果座椅向前,大腿發力較多,小腿較少發力,反之則相反。將動感單車腳踏停留在3點鐘位置,觀察膝蓋外眼與腳踏中心線的相對位置,如果膝蓋外眼超過腳踏中心線,座椅應該略向後,反之則應該向前。
2.動感單車車把位置相對比較隨意,坐姿和站姿騎行時感覺舒適即可。
3.騎動感單車要想避免膝蓋受傷或有不適感,要保證髖、膝、腳跟、腳尖在同一條直線上,膝關節不能向外展或向內扣。
4.騎行時腿部發力順序見下圖,雙腿並不是只有在向下踩踏腳蹬的時候才發力,而是全程發力。也不僅僅是大腿股四頭肌發力。
5.騎動感單車時要注意隨時調節阻力,阻力過小會降低減脂效果,阻力過大會導致騎行時心率過高,也會給膝蓋帶來較大壓力。
站姿騎行的時候更要注意阻力、騎行速度和膝蓋位置。
使用橢圓機鍛鍊時,同樣也存在與騎動感單車類似的問題,比如膝蓋不能內扣或外展,注意鞋踩在橢圓機上的位置,後腳跟儘量踩實,儘量不要抬得太高,雙手握在把手上,同樣要注意阻力、速度等因素。
橢圓機模仿快走、慢跑,又不會使膝、踝、髖承受身體落地時的衝擊力,最適合大體重鍛鍊者。
如果一定要在動感單車和橢圓機兩個器械中選擇一個,對大體重鍛鍊者來說首選橢圓機,其次是動感單車,對於體重只是偏大的鍛鍊者,動感單車和橢圓機都可以,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主要看個人興趣。
鍛鍊要循序漸進,如果擔心膝蓋受傷,可以用keep裡的膝關節康復鍛鍊課程保護膝關節。每周鍛鍊3-6次,鍛鍊兩三個月以後,每周鍛鍊1-3次左右,或者根據具體情況酌情調整鍛鍊次數。
用動感單車或橢圓機鍛鍊,每周鍛鍊3-6次,至少休息1天。每次鍛鍊時間45-60分鐘左右,如果感覺膝蓋不適要降低鍛鍊強度,縮短鍛鍊時間,甚至停止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