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16歲少年葉沙和「一個人的籃球隊」

2021-01-09 騰訊網

編者按

近日,新華社《中國記者》雜誌、京原路8號微信公眾號推出專題,盤點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獲得者難忘的新聞策劃、採訪經歷,鄭州報業集團社長以《難忘16歲少年葉沙和「一個人的籃球隊」》為題,深情講述了中國新聞獎獲獎短視頻「一個人的籃球隊」幕後感人故事。文章說:「唯有愛的流轉,能讓這個社會更美好。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我們媒體人畢生要做的一件事情。」本報今日全文轉發。

2019年8月30日晚,國際籃聯籃球世界盃開幕式在北京水立方舉行。

開幕式上,一支名為「葉沙」的籃球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親自講述它的故事時,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國際巨星成龍哽咽了……

此刻,我坐在電視機前靜靜地看著。當拍打籃球的光影人出現在舞臺,「我是葉沙,葉沙的肺。我是葉沙,葉沙的胃。我是葉沙,葉沙的眼睛……」的聲音和籃球的拍打聲響徹球場的那一刻,我淚流滿面……仿佛看到那個生命定格在了16歲的少年葉沙,真的回來了!

從業24年,從一名普通記者,到成為一名擁有幾十億國有資產的黨報集團社長、董事長,我見證著中國報業24年的風雲變化,也經歷著鄭州這座城市24年的蝶變;我們共同策划過無數新聞報導,也參與過各種國家級重要會議。

然而,新聞職業生涯中最讓我難忘的和心靈震撼的,是這個16歲少年葉沙的報導。世界上最動人的事是善良回應善良,世界上最溫暖的愛是愛的延續和傳承。

一個人的籃球隊,成全的不僅僅是7個生命的延續,更是無邊的善和愛意的延續,更深遠意義和價值是他的善和愛推動了整個中國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

時光拉回到2017年4月27日,葉沙的離開很突然。這個年僅16歲的少年因為突發腦溢血,被送進醫院急救室後搶救無效去世,少年甚至沒來得及好好和父母話別,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拿到了一張葉沙生前的照片,看得出這是個英俊的孩子,濃黑的眉毛,眼睛不大卻很有靈氣,嘴角不經意地向上揚著。正處豆蔻年華的葉沙,性格外向,平時成績也很好,多次獲得考試優秀獎、單科王、優秀學生稱號。他酷愛打籃球,個子有一米八,生前的理想是報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命運卻和這家人開了一個過分殘酷的玩笑,明明幾天前還活蹦亂跳的兒子,卻突然間就不和自己說話了,溫熱的身軀也漸漸冰冷。這對年輕的夫妻心痛得無法呼吸,只是趴在兒子的身體上一遍一遍地哭泣、呼喚。

隨後,父母做了一個慎重的決定,把葉沙的器官捐獻!長沙市紅十字會也介入進來,葉沙的生命在7位素不相識的人身上得以延續。這7個人有礦工、鏟車司機、警官、學生,最大的54歲,最小的只有14歲,這些人無一例外地因為葉沙的捐贈獲得重生。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計劃組織一場公益活動,得到葉沙父母的同意。他們找到其中五位受益人,問是否願意組一個籃球隊,這五個人都說:「葉沙生前那麼喜歡籃球,我們的生命是葉沙給予的,我們必須讓他的生命和夢想傳承下去,我們都是葉沙!」

我在網上看到這則公益消息,少年葉沙的重生震撼了我,我們立刻組成「冬呱視頻」葉沙專題報導團隊,派出記者採訪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詳細了解前後故事後,決定跟拍全程,製作一部新聞專題紀錄片。

我安排視頻採訪編導團隊分別前往北京、長沙、內蒙古等地開展各項採訪工作,前前後後持續了四個月之久,我們終於等來了這支特別的籃球隊——葉沙隊。

2019年1月,我們的編導團隊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幫助下,跟隨「葉沙籃球隊」,走進WCBA的賽場,記錄下了他們幫助葉沙圓夢的溫情時刻。作為媒體人,這是我們第一次和人體器官捐獻走得如此近,在葉沙球隊身上,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這支籃球隊有自己的特殊球衣,每個人的球衣號碼,共同組成一個日期:2017年4月27日。

這是葉沙離開他摯愛父母的日子。

編導團隊提前5天趕到呼和浩特,看到內蒙古籃協主席巴特爾在賽前為五人安排集訓,他們五個人高的高,矮的矮,老的老,少的少,一點點地從零學起,運球、傳球、扣籃……

集訓過程的活動量是平時的好幾倍,這五個人又是接受器官捐獻手術的病人,身體排異現象和體力狀況都不盡如人意。

但他們知道,這是葉沙的夢想。當練到疲憊時,五隻手交握在一起,在訓練前,他們總是鼓勁兒般地大喊一聲——「葉沙!加油!」

更幸運的是,我們編導團隊突破各種採訪難題,順利拿著攝像機走進了WCBA全明星賽賽場。

當這支特殊的籃球隊進場時,中國籃協主席姚明起身、肅立向入場球隊致敬。

普通人站在專業籃球的賽場,本身就需要勇氣,他們即便站在籃筐底下投球,都很難得分。搞不清比賽規則,對罰球線也不是很清楚……

儘管如此,沒有一個人嘲笑他們,觀眾席上的人們報以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不斷有人起立,吶喊聲裡夾雜著淚水:「葉沙隊,加油!葉沙隊,加油!」

和前方採訪編導團隊反覆溝通後,在剪輯葉沙這個故事時,我決定去掉以往短視頻創作中常用的技巧手法,選擇用樸實的鏡頭語言講述,讓故事的觀感更接近現場。讓器官捐獻的基層工作人員講述最初的困難,抽絲剝繭,用直白展示真實。

讓人們在真實中獲得心靈震撼,正是這種創作理念讓這個故事得以閃耀光芒。

我們把這次比賽拍成了短視頻專題《我捐了心肝肺腎眼角膜,他們幫我圓籃球夢》(簡稱「一個人的籃球隊」)。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片子在網上炸開了。短短幾天內,視頻專題片登上各大平臺熱搜榜,被央視《新聞聯播》報導,人民日報、新華網和各行業「大V」轉發。截至目前,播放量超5000萬,用大愛震撼人心,用真誠打動了人心。

其實在中國,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人約有30萬人,但每年器官移植的比例,卻僅為30∶1,僅有約1萬人能等來移植的機會。葉沙的故事感動了無數的普通人,激勵大家捐獻器官,救助他人,傳遞善愛,甚至有人在看完葉沙的故事後,立即籤了器官捐贈志願書。

更讓我充滿自豪的是,視頻專題被廣泛傳播後,中國器官公益捐獻中心的數字呈幾何式上升:短片播放前,中國器官捐獻9年內是99.2萬人,播放之後,一個月就新增了11.2萬人志願登記器官捐獻,突破了100萬。截至11月28日,有效志願登記器官捐獻人員262.9萬餘人。一個個數字的背後,是更多人的生命得以延續!

我想,這個暖心的故事,讓更多的患者看到了希望的光。一個人平均可以捐獻3.5個器官,可以想像這樣一個故事播撒出多少新生的種子!正如一些網友在評論中這樣寫道:「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小切口呈現大主題,小人物釋放大能量,小故事彰顯大感動,小行動推動大捐獻。融合傳播時代,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形態和記錄方式,在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傳播正能量上,具有獨一無二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2020年,這個短視頻專題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在寫這篇文章時,「一個人的籃球隊」故事被《少年的你》的製片人關注,他找到鄭州報業集團,要將其投資拍攝成為電影,讓少年葉沙的大愛故事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走向大屏幕,讓生命的種子在中國大地健康生長,讓大愛故事傳遞給更多人,感動更多人加入這個公益事業。

唯有愛的流轉,能讓這個社會更美好。

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我們媒體人畢生要做的一件事情。

相關焦點

  • 他們共用一個身體……
    一支有男有女的業餘籃球隊竟然成為了開幕式的開場球隊之一。介紹這支球隊出場的更是大名鼎鼎的男明星成龍大哥。這支球隊到底是什麼來頭?憑什麼這麼大陣仗?這個故事還得從這支球隊的隊名說起。球隊的隊名叫葉沙。這不僅是一個隊名,也是一個16歲長沙男孩的名字。葉沙笑起來很甜,打起籃球來卻很瘋。球場上跑動最多流汗最勤的一定是葉沙,他自然也成了中學校隊的主力。
  • 姚明致敬「一個人的籃球隊」:死亡降臨時,他換了個活法
    他們由五人組成,最大的53歲,最小的才14歲。這隻非專業球隊上場之後,整個球場的觀眾自發起立為之鼓掌。他們是五個人,也是一個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葉沙。2017年,一個愛籃球的男孩,突發腦溢血去世。他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在了16歲。在遭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後,他的父母做出了一個決定。
  • 臨沂女生王家繪入選國青女子籃球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訊  近日,臨沂第一中學女子籃球隊隊員王家繪被正式選入中國國家青年女子籃球隊,這也是山東省中學生直接進入中國國家青年女子籃球隊。作為一隻從沂蒙山飛出的金鳳凰,王家繪既是臨沂一中的自豪,也是臨沂人的驕傲。  今年18歲的王家繪,於2017年進入臨沂一中學習。
  • 13歲少年16歲少女港鐵太子站外牆塗字句,拘捕!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7月31日,香港警方在旺角拘捕兩名分別藏防毒面具及武器的18歲及34歲男子,另拘捕一名13歲少年及一名16歲少女,兩人涉嫌在太子站其中一個出口外牆塗上字句。據香港「星島網」報導,31日晚約6點,香港西九龍總區機動部隊警員在旺角彌敦道及豉油街一帶巡邏期間截查一名男子,並在他身上檢獲一個防毒面具,這名18歲的許姓本地男子涉嫌違反香港法例第60G章《進出口(戰略物品)規例》被拘捕。31日晚約7點,警員在旺角彌敦道和山東街一帶巡邏期間,發現一名男子形跡可疑,遂上前截查。
  • 16歲足球天才少年,經查實真實年齡居然是28歲?膽子太大了
    運動員作為為國徵戰的人,他們為了國家犧牲自己的青春,揮灑自己的汗水,將自己最好的時光奉獻給國家。在人們的心中是偉大的,也都很敬佩這些偉大的運動員。不過人們敬佩的是那些通過自己的努力,光明正大的在賽場上為國爭光的運動員,而不是那些投機取巧的運動員。說到投機取巧,在體育賽事中,大家肯定會想到興奮劑,確實,運動員服用興奮劑,就是想利用藥物短期內激發自己的潛能,然後在比賽中取得好的名次。
  • 王紫璇:相比《河神》的逗逼小神婆,《少年班》的校花更難忘
    《河神》【王紫璇:相比《河神》的小神婆,《少年班》的校花更難忘】 時隔三年,懸疑探案網絡劇《河神》第二部,將在2020年7月6日上線播出。雖然這次男主角李現遺憾缺席,但除他之外的首部原班人馬都在,又有《鬼吹燈》作者天下霸唱的原著故事兜底,品質上還是很讓人期待的。
  • 剛滿16歲少年遇刺身亡,荷蘭小城感震驚
    荷蘭檢察部已確認,一周前在荷蘭德拉赫滕(Drachten)一家酒吧遇刺的少年羅恩(Roan)已經死亡。 事件發生後不久,兩名分別為14歲和15歲的少年被捕,分別來自Drachten 和Gorredijk ,目前仍被拘留。
  • 遊戲界的英雄少年:16歲少年自學虛幻4打造獨立遊戲
    16
  • 16歲少年崇禎,如何用三個月弄死了魏忠賢?
    話說魏忠賢是今天的河北肅寧人,年輕的時候,這哥們就是一個無賴混混,經常與一幫地痞流氓賭博,有一次賭博輸了後,魏忠賢被逼急了,一怒之下,竟然揮刀自宮,進宮當太監去了。圖源/電影劇照剛開始,已經59歲的魏忠賢以為,這個16歲的小皇帝朱由檢不過還是個娃娃,把他拿捏遊玩於掌上顯然不在話下。但16歲的新皇帝朱由檢,可不像他的哥哥明熹宗一樣愚鈍,這個少年,太隱忍了。
  • 英國16歲少年被指控入侵Instagram帳戶 並進行敲詐
    據《利物浦回聲報(Liverpool Echo)》報導,當地時間7月1日上午7點30分左右,英國警方逮捕了來自利物浦郊區Croxteh的一名16
  • 推特攻擊事件又一主犯落網:來自麻薩諸塞州的16歲少年
    美國聯邦當局近日又鎖定了一位來自麻薩諸塞州的 16 歲少年,指控他在今年 7 月發生的嚴重攻擊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 7 月,當地警方逮捕了 17 歲的格雷厄姆·克拉克(Graham Clark of Tampa)在內的三名嫌犯,指控克拉克是本次攻擊的幕後主謀。17 歲的格雷厄姆·克拉克援引紐約時報報導,聯邦特工已經確定了另一位在本次推特攻擊事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少年。
  • 一個叫葉修的男孩決定去死:敏感的人要承受雙倍難過
    (頭上戴著gopro的葉修)於是,我便時常在課後用ipad跟著他的腳步,去到日本的大街小巷,看他像一位老友慢條斯理絮絮叨叨。還記得在第101期中,他說:「一個人出來玩不要怕沒有伴,只要你和我在一條線路,你來找我,我就是你的伴。」
  • 2歲識千字,10歲上大學,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現狀怎麼樣了?
    一些天才少年的跳躍式成長讓人驚嘆,但正因為他們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而讓父母忽視其他基本教育。 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張炘煬,如今現狀讓父母后悔,惹人唏噓 張炘煬,在十幾年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這都有賴於他不俗的學習能力。
  • 音樂向善:16歲少年鋼琴家季恩顯不一樣的人生
    這是"音樂向善"運動的推動者,16歲的旅美旅法少年鋼琴家季恩顯(Paul Ji)所說的話。  季恩顯年紀雖小卻有著與這個年齡不太相符的穩重感與社會責任感。他非常注重音樂向善,是個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少年。他經常會思考音樂的目的是什麼。
  • 16歲少年跳級到高三考上中科大,天才與普通人區別在哪
    而最近有關於天才的一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16歲少年跳級到高三考上中科大。大家在這個少年的身上看到了天才的模樣,也紛紛被他的成長經歷折服。我們來看一看這位少年的不同之處。福建漳州,16歲王子揚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創新試點班」錄取。這個少年其實很不一般,他在初二結束時就跳級到高三,高考成績676分。
  • 16歲天才足球少年,被爆出真實年齡竟然是28歲
    在印度有一位運動員叫做Gourav Mukhi,他曾保持著印度超級聯賽中歷史上最年輕的進球者的記錄,但是近期,被印度足協調查出年齡造假,Mukhi在參加職業比賽時給的年齡是16歲,但是最近爆出他的真實年齡其實是28歲。
  • 13歲!「江蘇棋王」出爐,徐州少年厲害了!
    今天,徐州市棋類協會舉行江蘇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傳統棋類比賽總結會,對獲得「江蘇棋王」的13歲少年葉長欣等隊員進行表彰。 1 PART 13歲少年技壓群雄 11月7日至9日,江蘇省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傳統棋類比賽在鎮江舉行。徐州13歲圍棋少年葉長欣一路過關斬將,成為圍棋組個人賽冠軍,勇奪「江蘇棋王」,在賽場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 16歲自閉症少年寫出「印刷體」,字體堪比複印機,獲得百萬點讚
    有一個少年他患有自閉症,無法和其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但是這個患上自閉症的16歲少年,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寫出一手好字。16歲自閉症少年寫出「印刷體」,字體堪比複印機,獲得百萬點讚。寫出印刷字體,走紅網絡這個16歲男孩叫做林文彬,是一個看起來非常秀氣的男孩兒,長得白白淨淨的,非常的乖巧。16歲的林文彬是浙江瑞安市的高一學生,學校的一個老師在課堂上看到他寫的字之後非常吃驚,他很難想到一個高一的學生就能寫出如此整齊,堪比印刷體的字。
  • 用遙控車跨境走私50斤冰毒 美國16歲少年被捕
    被用於走私毒品的遙控車(圖源: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海外網11月20日電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19日報導,一名16歲的美國男孩於當地時間周日(17日)被捕,其涉嫌使用遙控車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運送甲基苯丙胺
  • 19歲少年鍾愛臘腸犬,8年養了16隻,為一張「全家福」愁壞了
    然而國外的一個少年,卻飼養了16隻狗狗,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因為有的狗狗已經懷孕了。這位少年只有19歲,是動物管理學畢業的學生。少年從小鍾愛臘腸犬,11歲開始養了第一隻,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8年的時間裡他不斷的收養新的臘腸犬進入家庭,最終組建了一隻強大的臘腸犬大軍。根據少年的回憶,他在收養第一隻臘腸犬的時候,也沒有想到未來會收養如此多的狗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