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深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一些天才少年的跳躍式成長讓人驚嘆,但正因為他們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而讓父母忽視其他基本教育。
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張炘煬,如今現狀讓父母后悔,惹人唏噓
張炘煬,在十幾年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這都有賴於他不俗的學習能力。張炘煬於2歲半,就因為只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能認識1000多字而小有名聲。父母親知道孩子聰明,可是沒想到,6歲送他上學校後,開啟了兒子跳躍式讀書的夢幻開端。
幾次跳躍式讀書,都讓張炘煬這個名字更有份量。第一次是他只花了2年時間,就從小學跳躍至初中。第二次是讀了2年半初中後,直接升入高三,並參加高考。510的高考總分,讓他跳躍至大學。
只有10歲的他,再次僅用3年時間完成普通人4年的大學課程,13歲成功考入北京工業大學。
一時之間,他被媒體大肆報導,
「神童」「天才少年」等名號加諸於他,
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都落在他頭上,這也是報導重點。
16歲的張炘煬開始把「成功」與「北京戶口」掛鈎,因此,對父母提出為他在北京買房的要求,甚至選在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的時間點,並以「不答辯」和「不考博士」相威脅。張父張母自是不想兒子因此停滯學業,以租的房子騙過他。
16歲的張炘煬考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這位完成幾次跳躍式讀書的天才少年現狀怎麼樣?他的博士成果難以成形,8年過去,24歲的他很難獲得博士畢業證,更不用談他還要攻讀博士後了。如此狀況,想必父母也後悔和反思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真是令人唏噓。
家長過度關注孩子成績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01導致性格缺陷
過度關注成績的表現就是時常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只在乎孩子考了第幾名,試卷多少分。只要孩子稍稍有退步,父母的態度立刻轉變,根本不關注孩子也需要安慰。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冷漠和偏執,為了父母的期望而活。
02加大親子矛盾
家長過度關注成績,很可能因學習對孩子打罵。如此,孩子從逆來順受,也會產生叛逆抗拒心理,對父母愛搭不理甚至頂撞衝突,親子之間因為成績而造成的鴻溝越來越深,甚至撕裂得難以修復。
03引起學習焦慮
孩子也是需要玩耍,因為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果因為學習而剝奪他們的玩樂時間,孩子對學習會越發厭惡,直接影響學習成績。然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父母更會強壓他們學習。兩者在這種博弈中,兩敗俱傷。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有某種天賦,但不能因此用成人的標準要求他,這只會打爛一手好牌。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這位天才如何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