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識千字,10歲上大學,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現狀怎麼樣了?

2020-12-27 騰訊網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們深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一些天才少年的跳躍式成長讓人驚嘆,但正因為他們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而讓父母忽視其他基本教育。

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張炘煬,如今現狀讓父母后悔,惹人唏噓

張炘煬,在十幾年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這都有賴於他不俗的學習能力。張炘煬於2歲半,就因為只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能認識1000多字而小有名聲。父母親知道孩子聰明,可是沒想到,6歲送他上學校後,開啟了兒子跳躍式讀書的夢幻開端。

幾次跳躍式讀書,都讓張炘煬這個名字更有份量。第一次是他只花了2年時間,就從小學跳躍至初中。第二次是讀了2年半初中後,直接升入高三,並參加高考。510的高考總分,讓他跳躍至大學。

只有10歲的他,再次僅用3年時間完成普通人4年的大學課程,13歲成功考入北京工業大學。

一時之間,他被媒體大肆報導,

「神童」「天才少年」等名號加諸於他,

全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都落在他頭上,這也是報導重點。

16歲的張炘煬開始把「成功」與「北京戶口」掛鈎,因此,對父母提出為他在北京買房的要求,甚至選在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的時間點,並以「不答辯」和「不考博士」相威脅。張父張母自是不想兒子因此停滯學業,以租的房子騙過他。

16歲的張炘煬考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這位完成幾次跳躍式讀書的天才少年現狀怎麼樣?他的博士成果難以成形,8年過去,24歲的他很難獲得博士畢業證,更不用談他還要攻讀博士後了。如此狀況,想必父母也後悔和反思教育出了什麼問題,真是令人唏噓。

家長過度關注孩子成績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01導致性格缺陷

過度關注成績的表現就是時常忽略孩子的內心感受,只在乎孩子考了第幾名,試卷多少分。只要孩子稍稍有退步,父母的態度立刻轉變,根本不關注孩子也需要安慰。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冷漠和偏執,為了父母的期望而活。

02加大親子矛盾

家長過度關注成績,很可能因學習對孩子打罵。如此,孩子從逆來順受,也會產生叛逆抗拒心理,對父母愛搭不理甚至頂撞衝突,親子之間因為成績而造成的鴻溝越來越深,甚至撕裂得難以修復。

03引起學習焦慮

孩子也是需要玩耍,因為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果因為學習而剝奪他們的玩樂時間,孩子對學習會越發厭惡,直接影響學習成績。然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父母更會強壓他們學習。兩者在這種博弈中,兩敗俱傷。

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有某種天賦,但不能因此用成人的標準要求他,這只會打爛一手好牌。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這位天才如何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0歲考上大學,16歲讀博士的「天才少年」,如今現狀令人感嘆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天才少年」現狀令人感嘆相信大家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一些天才少年的故事,很多人對這種人生都充滿了羨慕,還會有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路,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學霸都是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
  • 張炘煬10歲上大學,16歲成博士,為何後來變得默默無聞
    說起神童張炘煬,可能大家並不陌生,這個來自遼寧的小男孩,2歲時能識1000多個漢字,6歲入學後不到2年時間,就學完小學全部課程進入初中,此後兩年間,張炘煬有如神助,不僅學完初中到高中全部課程,還在10歲那年參加高考,以高出二本線50分的成績進入大學。
  • 博士家長逼孩子2歲識千字?這樣的「天才」我們堅決不要!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留言:「我怎麼才能讓我2歲的孩子認1000字.......」,字裡行間全是家長的迫切。要不要早識字,這可能是每個家庭都面臨的「早教」問題。但早識字,真的可行嗎?2歲識千字,到底是天才教育還是揠苗助長?是否符合2歲孩子的語言發育?◆ 2歲寶寶的語言發育特點2歲,是寶寶詞彙量飛速擴充的階段。這麼大的孩子,差不多可以表達50個以上的詞彙。
  • 「天才少年」:3歲識千字、15歲入中科大、31歲創辦福昕軟體!
    而其創始人更是一位傳奇人物,從15歲神童到中國天文臺,從矽谷總監到福昕總經理,一連串的身份,讓人應接不暇,這位一直被譽為「天才少年」的江西人,已然成為中國中小企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成功代表之一。出生於1970年的熊雨前不愧為「天才少年」,3歲就認識了一千多字,15歲考入中科大,曾在天文臺工作,後去矽谷深造4年,31歲創辦福昕軟體...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被稱為「小神童」,如今現狀讓很多人失望
    張忻煬就是曾經名揚全國的小神童,他從小天資過人,跳級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課程,10歲時就成為一名大學生了。張忻煬曾經是中國最小的大學生,並且大學學業完成之後一舉考上研究生、研究生,16歲成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
  • 北大最小學生,14歲上北大,18歲芝加哥大學讀博士,她現在怎麼樣?
    這裡,可能會有人說,北京考大學容易,我想說,你可以試試!14歲的年齡,參加高考,你也考出683分的高分! 當時,對於14歲的王羽堯來說,年齡最小,感覺到什麼都新鮮、好玩,這很大程度上耽誤了她的學習,高一結束的時候,她突然發現,成績一般!
  • 蔡偉:16歲因智力問題輟學當車夫,38歲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為博士
    因為他幾乎完全憑藉著自己的意志力,實現了一件在現實中概率很低的事情:因為智力問題,15歲從高中輟學,又因為花崗巖般堅定的信念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努力,在38歲這一年(2009年),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為博士研究生。所謂破格,意思明白,復旦大學錄取了一位最高學歷是高中肄業,沒有高中畢業證,沒有本科畢業證和學位證,更沒有碩士研究生畢業證和學位證的學生。要知道,以往這種破格的名額,統統都是留給天才少年的。
  • 16歲考進哈工大,如今卻淪為低保戶,天才少年究竟經歷了什麼?
    ——《唐才子傳·李白》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從來都不缺少天才,然而瘋子與天才只在一念之間,他們的行為模式是普通人無法參透的。16歲考進哈工大,如今卻淪為低保戶,天才少年究竟經歷了什麼?。從某種意義上,他已經倔強到近乎偏執的程度,雖然在一定意義上執著可以成就天才,可無論什麼事情一旦過度就會變了性質。
  • 那個12歲考上中科大,17歲哈佛讀博士的天才,現在怎樣了?
    世界上有許多的少年天才,比如什麼愛因斯坦、蕭邦、牛頓,這些名人不僅擁有超越常人的智商,再加上自身的不斷努力,最後成為一名偉大的人,為世人所敬仰,不過出生於1983年的,小尹希也算是一名少年天才。少年天才的求學成長1993年,小尹希是應該上5年級的年齡,但是意外的是,他卻直接跳級,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實驗班,這個實驗班裡的孩子個個智力超群,每個孩子的年齡都在15歲一下,但是只有10歲的小尹希,不僅沒有年齡的原因,成績比別的孩子們差,而且在30名學生裡,他的成績一直是第一名,這對於他來說就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 14歲上大學,23歲拿博士的「神童」被人稱「傷仲永」?本人回應了
    問題說明是:「看他的資料,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曾逼迫父母買北京房,神童張炘煬現狀如何?
    —— 培根 同諸葛瞻一樣,少年時以智慧超群聞名,其實難以淡泊明志的,還有近些年來的諸多「神童」,張炘煬就是其中一例。1995年,張炘煬出生於遼寧盤錦市,父母均為普通在崗職工。自小,他就表現出遠超常人的智力,在學業上有著非同尋常的天賦。雖然父母啟蒙得也還算早,但僅兩歲半時他就已經認識約兩千個字,這讓父母也為之震驚。
  • 16歲廣東女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曾揚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實乃誤解
    不過,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尚未成年,年齡也未達到高三學生的平均水平,往往只有14-16歲左右,卻有著超乎常人的頭腦和智商,以小小年級參加高考就能獲得名校的錄取——這便是少年班的天才少年們。
  • 現代「傷仲永」,11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士,留學10年卻無法畢業
    雖然這是個電影,但是在我國歷史上也有少年班的存在,當時有一位叫做謝彥波的學生,被看作最有可能成為最年輕的博士生和「諾貝爾獎得主」,11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士,留學10年卻無法畢業被比喻為現代「傷仲永」。這其中又是存在怎樣的原因呢,我們一起先從他的個人經歷開始去發掘。
  • 華科20歲博士家世曝光,外公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舅舅15歲上大學
    20歲女博士讓人羨慕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其中一名20歲的女博士劉可薇同學引發網絡的關注,作為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的博士新生,劉可薇的家世也被曝光,作為4歲就開始上小學的天才學霸,為何會選擇華中科技大學?
  • 當世神童何宜德,八歲考入南京大學,12 歲準備同時讀碩士與博士
    1歲徒步暴走——正常一周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走兩步了。 2歲攀登南京紫金山——可看做是兩歲時學會了爬樓梯,算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基本技能。
  • 16歲考上哈工大的天才,50歲淪為低保戶,一生沉迷哥德巴赫猜想
    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係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並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蘇霍姆林斯基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說到劉漢青可能很多小夥伴都不熟悉,他曾經16歲考上哈工大,是村民口中的金鳳凰,也是同學和老師眼中的天才,如今劉漢青已經年過50,非但沒有成為一位人才,反而淪為低保戶,真是令人唏噓,大家都非常好奇,從一位天才到低保戶,劉漢青到底經歷了什麼?
  • 4歲讀完初中,13歲上重點大學,17歲成為研究生,為何被勸退?
    4歲讀完初中,13歲上重點大學,17歲成為研究生,為何被勸退?出生於1983年、湖南省華容縣普通家庭的魏永康,從小天資過人,父親魏炳南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癱瘓在床,母親曾學梅是百貨公司工人,因此魏永康成了家庭的希望。
  • 獨家:那個16歲成名的原子筆畫天才,高考落榜,現狀如何讓人淚目
    獨家:那個16歲成名的原子筆畫天才,高考落榜,現狀如何讓人淚目 他15歲用一根5毛錢原子筆,畫盡80歲的滄桑,他直言:我不是天才 不少人對「天才」這個字眼,嗤之以鼻,大家都認為,天才都認為炒作出來的,在認識凌雲登之前,我亦如此。
  • 17歲學霸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被質疑年齡大?網友:17歲被說老,太尷尬
    近日,教育界颳起了一陣「天才少年風」,層出不窮的天才少年真是目不暇接,給那些普通孩子帶來不少壓力。現在的天才少年已經不像過去,基本都在文學藝術界有所建樹,而是開始進軍科學科技領域。
  • 16歲足球天才少年,經查實真實年齡居然是28歲?膽子太大了
    很簡單的,不同年齡段人的體力、耐力以及心性自然是大為不同,在同一種比賽中,一般來說,20多歲的壯年絕對比10幾歲的少年佔優勢,不管是力量還是體質等方面。世界體育史上,年齡造假的運動員也不少,在最近就被查出一個。這是一位印度運動員,名叫Gourav Mukhi,曾經是印度足球界的天才少年,也是印度超級聯賽中歷史上最年輕的進球者記錄保持者。在印度足球界中有著極高的名氣,是一位超級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