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炘煬10歲上大學,16歲成博士,為何後來變得默默無聞

2020-12-20 騰訊網

說起神童張炘煬,可能大家並不陌生,這個來自遼寧的小男孩,2歲時能識1000多個漢字,6歲入學後不到2年時間,就學完小學全部課程進入初中,此後兩年間,張炘煬有如神助,不僅學完初中到高中全部課程,還在10歲那年參加高考,以高出二本線50分的成績進入大學。

此後10歲的大學生張炘煬一路開掛,13歲那年,他考上碩士研究生。16歲那年,再次成為985名校北航的博士生。

如果按照這個跳級的速度,張炘煬的人生將一片美好,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成為博士生的他卻仿佛失去了方向,直到2019年,一再延期畢業的他,在讀博八年後才得以畢業。

(天真少年張炘煬)

從小一直在學業上有如神助跳級不斷的神童張炘煬,為何進入研究生階段後,表現得並不出色呢?

一、跳級神童令人羨慕

張炘煬1995年出生於遼寧盤錦市盤山縣,父親張會祥是一名街道辦幹部,母親吳惠娟是一名教師,雖不是什麼顯赫家庭,也算半個書香門第。

據說張會祥曾考取MBA,只因沒錢才沒去就讀,此後他把希望寄託到新出生的兒子身上,在張炘煬還牙牙學語時,他就拿識字卡片開始教他認字,等長到兩歲時,他發現兒子居然能認識兩千多個漢字。

2000年時,張會祥託人將5歲的兒子送進學校,可張炘煬只在一年級呆了六個月,就完成了小學的四連跳,兩年時間學完小學六年課程,進入初中學習。

(年紀最小大學生)

可能是早已完成學業無所事事,初三那年老師告訴張會祥,這個孩子上課根本坐不住,像個猴子似的滿教室亂竄。於是張會祥將他帶回家自學。

在家自學半年後,張炘煬再展神威,直接進入盤山高中畢業班,並在10歲那年參加高考,以505分的成績,高出二本線50分,進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成為有史以來國內年紀最小的大學生。

此後張炘煬繼續他的神奇表現,13歲通過北工大碩士生考試,16歲時成為北航博士生,縱觀他此前的學業就讀過程,除了初中兩年沒有跳級,其它時間無不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學習奇蹟。

(張炘煬和同學交流學習心得)

 二、天才神童爭議不斷

很快,天才神童張炘煬引起了媒體的注意,而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他時常在媒體上曝出驚人之語,讓人對這個智商和情商並不同步的天才神童議論紛紛。

一次,他在網上宣稱,白領階層對於城市建設一無所用卻佔著大量資源,此話很快招致網友們猛烈的批評。

2011年,碩士畢業答辯前夕,由於受大環境影響,涉世未世的張炘煬認為,成功人士就應該在北京有房,有戶口,有份好工作,於是他逼著父母,為自己在北京全款買房,否則就不參加博士生考試。而工薪階層的父母只得租了一套房,騙他是買的。

(和母親購置生活用品)

在電視訪談中,張炘煬承認,由於他長期迷戀電子產品,加上之前學習進程過快,基礎不牢,因此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有些吃力,甚至由於無法正常完成碩士論文,出現了掛科,差點畢不了業的結果,為此他還有過自殺的念頭。

可以看出,雖然張炘煬從小到大跳級不斷,但他的知識基礎並不深厚,比如由於沒有系統的作文訓練過程,他的論文行文並不流暢,有時還有標點錯誤。

而他所發表的那些狂妄言論,也只能說明由於成長超前於同齡人,過少的閱歷使他並沒形成穩定的價值觀,容易受到大環境影響。

(要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張炘煬)

三、八年博士延期畢業

碩士論文艱難過關的張炘煬,16歲那年進入985名校北航,成為主攻差微系統算法研究的周夢教授手下一名博士生,但張炘煬對此研究並不感興趣,在反覆更換課題無果後,周教授還將他送到科學院信工所學習研究密碼函數,可他仍然沒什麼起色。

2018年,博士畢業一再延期的張炘煬,由於無法適應不同於過去照本宣科的課題研究學習方式,差點打算退學,但最終在周夢導師的鼓勵和引導下,他決定繼續完成博士學業。

直到2019年,張炘煬在教授的幫助下,終於完成畢業論文,雖然專業刊物上並沒有看到他獨自完成的文章,但當時已經24歲的他,在兩度延期後還是順利畢業。可是什麼讓這個一路跳級的少年,在博士生階段神勇不再泯然眾人呢?

(如今的張炘煬)

我認為,自我定位的失敗是其根本原因,張炘煬從小就表現出語言和文字方面的天賦,每次考試他的英語成績都名列前茅,但他卻選了數學這門很難出成果的特殊學科,作為研究方向。

但從八年博士畢業的經歷可以看出,張炘煬在數學領域缺乏天賦,即使博士畢業,在這個領域他也難有大作為。

如果他選擇語言類學科,或是物理化學等實驗類學科,憑藉他的聰明和才智,他可能早就畢業,甚至日後拿個優青、傑青都很有希望。

好在,他還是順利畢業了,他曾想當一個老師,過安穩和平淡的生活,也不知這個願望如今他實現了沒有。

相關焦點

  • 張炘煬: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是個奇蹟但違反了成長規律
    張炘煬1995年出生於遼寧省盤錦市,父親張會祥是當地街道辦事處的一名幹部,母親吳慧娟是盤山縣高中的一名地理教師。張炘煬2005年10歲的時候,以505分的成績考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成為中國年齡最小的大學生,從而引起媒體和輿論的關注。
  • 2歲識千字,10歲上大學,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現狀怎麼樣了?
    16歲考博士的「天才少年」張炘煬,如今現狀讓父母后悔,惹人唏噓 張炘煬,在十幾年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這都有賴於他不俗的學習能力。張炘煬於2歲半,就因為只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就能認識1000多字而小有名聲。父母親知道孩子聰明,可是沒想到,6歲送他上學校後,開啟了兒子跳躍式讀書的夢幻開端。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曾逼迫父母買北京房,神童張炘煬現狀如何?
    ▲張炘煬幼年照 10歲時,張炘煬提前八年參加了高考。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小孩子,在周邊環境中顯得格外扎眼。在同齡人計劃四年級暑假時,張炘煬卻即將步入大學校園。此時,他也計劃好了自己未來的方向:做一名腦力勞動者,或許會成為一名大學教授。 02 由於情況特殊,天津工程師範學院為張炘煬提供了一間專門的宿舍,父親也來到學校陪讀。無論智力上如何發展,行動力和心智上始終不夠成熟,他仍需要父親的照顧與陪伴。
  • 10歲進大學,16歲成博士,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現如今怎樣了
    可以看出,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大學生再也不像上個世紀那樣稀缺難得了。但如果說有人10歲就考進了大學的話,大家肯定還會感到相當吃驚。 正常情況下,我國步入大學生活的學生年齡至少也有17歲。而15年前,有個叫張炘(xīn)煬(yáng)的10歲神童創下了「全國最小大學生」的紀錄。
  • 16歲博士畢業逼父母北京買房,「天才神童」真的「狼心狗肺」?
    今天所說的神童就叫張炘煬,他16歲時竟然逼著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罵了一頓,而現在卻被人佩服有遠見。01張炘煬來自遼寧,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他最大的傳奇就是在別人還在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已經考上了大學,13歲就已經是一名研究生了,16歲就通過了博士答辯,可是同齡人還在學校裡讀高中。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逼父母北京買房惹爭議,如今讓人欽佩
    仔細回想,自己當初上大學時17歲,比一般同齡人小1-2歲,本以為自己上學已經夠早了,然而當接觸的人和物越來越多,才發現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開掛般的小學經歷 張炘煬,1995年出生於遼寧盤山市,父親是當地一名公務員,母親是一名人民教師。
  • 16歲「神童」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當時被眾人怒罵,現在令人佩服
    10歲就考上大學 張炘煬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仿佛就是不凡的,同校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拿他打比方。張炘煬出生於遼寧,在當地,他的知名度頗高,他13歲就上了研究生,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十分羨慕他。
  • 16歲讀博的「神童」:我不後悔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有的是感嘆
    01、13歲讀研16歲讀博的「神童」,卻逼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張炘煬是在一個知識分子的家庭,父母對他的教育有著很大的人性化,他們不會刻意壓抑孩子。這也就讓張炘煬有著自由的發揮,從小就展現出非比尋常的聰慧。
  • 13歲讀研16歲讀博,「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的神童,如今怎樣了
    升級當父母以後都喜歡聽別人「誇孩子」,你家孩子是小神童,你家孩子真聰明,其實這本是客套話,但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著「小神童」,我們經常能在網上看到一些10歲出頭就考上大學,20出頭已經博士畢業的案例,那麼這些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破全國紀錄的16歲最小博士生「預知」北京房價,逼迫父母買房
    10歲大學生,13歲博士生,為何強迫自己的父母買房?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這位神童,他10歲就已經上了大學,13歲就是一名研究生了,是不是很羨慕?然而就在他還沒成年的時候,發生了這麼件事兒,他以自己的感覺為主,以拒絕畢業答辯,強迫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子。那時候很多人罵他不懂感恩,還強迫自己的父母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 10歲考上大學,16歲讀博士的「天才少年」,如今現狀令人感嘆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天才少年」現狀令人感嘆相信大家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一些天才少年的故事,很多人對這種人生都充滿了羨慕,還會有很多家長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路,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學霸都是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光鮮亮麗」。
  •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士,被稱為「小神童」,如今現狀讓很多人失望
    張忻煬就是曾經名揚全國的小神童,他從小天資過人,跳級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課程,10歲時就成為一名大學生了。張忻煬曾經是中國最小的大學生,並且大學學業完成之後一舉考上研究生、研究生,16歲成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
  • 14歲上大學,23歲拿博士的「神童」被人稱「傷仲永」?本人回應了
    問題說明是:「看他的資料,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
  • 華科20歲博士家世曝光,外公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舅舅15歲上大學
    20歲女博士讓人羨慕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其中一名20歲的女博士劉可薇同學引發網絡的關注,作為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的博士新生,劉可薇的家世也被曝光,作為4歲就開始上小學的天才學霸,為何會選擇華中科技大學?
  • 「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10歲上大學的神童電腦天才,真應驗?
    也許因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少父母用「拔苗助長」的方式,藉助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全力打造人人讚嘆的「神童」。蘇劉溢的求學經歷堪稱「超級傳奇」,用兩天半的時間上完小學全部課程,也許是湊巧,當時也事出有因。
  • 14歲上大學,23歲拿博士,一位「昔日神童」的迷茫與歸來
    問題說明是:「看他的資料,兩年學完小學和初一的課程,14歲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化學物理系,23歲獲得化學博士學位,這算是開掛的人生吧?但這麼多年過去,似乎在科研領域沒有太大成就,只能是做做簡單的科普,這算不算又是一個方仲永的悲劇?」袁嵐峰不禁發笑,寫了一個簡短的回答:「題主如何看待我個人,其實是個小問題,這是各人的自由。
  • 1966年出生的中國神童,11歲進中科大18歲讀博士,後來過得怎樣?
    從古至今,中國誕生過很多神童,比如上個世紀的謝彥波,他是1966年出生的中國神童,11歲進入中科大,18歲讀博士,後來他過得怎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謝彥波的個人家庭。其父親是湖南醫學院的一個物理教師,大概一歲的時候,謝彥波被父母送去鄉下,跟奶奶一起生活,快上學的時候才被接回城裡。
  • 號稱神童的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後,在美國當教授
    大多數人在9歲的時候應該都在上小學二、三年級,而18歲的時候正從高中邁入大學,然而,卻有這樣一個人,他的9歲和18歲和普通人完全不同。9歲的他已經開啟了大學生活,18歲的他更是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這個人就是神童沈詩鈞。
  • 16歲上大學,25歲博士畢業,35歲身價近200億,想低調都不行啊!
    16歲上大學,25歲就拿到了博士學位,35周歲,身價近200億元,他就是寒武紀(晶片製造企業)董事長—陳天石,而他是如何實現如此彪悍人生的?說起陳天石,就得說起最近家喻戶曉的事情,晶片!而年僅16周歲的陳天石便考取了中科大的少年班,本科階段並不精彩,按照自己描述的,堪稱學渣,還沉迷電子遊戲,大四畢業,靠抓鬮的方法,考取了計算機專業碩博連讀。自此,人生便一路開掛!
  • 張易文9歲參加高考,10歲上大學,20歲博士畢業,如今過得咋樣?
    有的父母希望兒女早日成才,少奮鬥幾年,早早的讓他學習考大學,這樣的方法可行嗎?孩子成否承受高負荷的學習壓力,就算上了大學,差距真的可以忽略不計嗎?九歲考大學的張易文,如今過得怎麼樣幾年前,河南高考大軍裡有一名這樣的女孩,年齡九歲就去參加高考,正因為爸爸是教育機構的老師,所以把她的未來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