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初中語文課本上有過王安石《傷仲永》這樣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講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很小的時候就能吟詩作賦,其表現出來的才華遠遠超過同齡人,甚至達到一些文人的水平。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人人羨慕不已的「神童」!
沒想到「天妒英才」,這個方仲永在稱讚和恭維聲中成長,並沒有向人們傳誦的「天才」方向發展,而是越來越平庸,甚至在生活自理上還不如平常人。最 後,作者以「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高度概括了方仲永一生。
今天要講的主人翁叫蘇劉溢,他於2000年出生在山東省泰安市,他的父母像天下所有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能夠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成績優異。也許因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不少父母用「拔苗助長」的方式,藉助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全力打造人人讚嘆的「神童」。
蘇劉溢的求學經歷堪稱「超級傳奇」,用兩天半的時間上完小學全部課程,也許是湊巧,當時也事出有因。7歲入學的他,父母希望直接入學五年級,很多學校不接受,後來在一所小學試讀,才上了兩天半學的小劉同學因為手受傷就休假在家。待到他的傷好返校後,老師對家長說,孩子已經完全掌握小學的課程可以直接畢業,然後就直升入初中學習。
當時的學校並不想接收蘇劉溢,不太相信這麼小年齡的他不可能已經完全掌握小學知識,於是對他進行了單獨的考核,其中包括一道考察空間想像能力的立體幾何題目,沒想到這個孩子像回答其他問題一樣對答如流。蘇劉溢讓學校認識到他超凡的學習天賦是在一次三科競賽中,他獲得了年級第一名。在父母和學校老師的培養下,他僅用一年時間就完成初中三年的課程。在八歲時,同齡的小朋友可能剛踏入小學校門時,他就以優異的成績踏入高中的校門。
蘇劉溢10歲參加高考,高考成績非常不錯,雖然沒有上達到山東省的重點線,但還是有不少知名高校向他拋出橄欖枝,最後選擇了南方科技大學。別人寒窗12年考大學,而他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這還不是他最華麗的人生,電腦方面的天才,為他的「火箭式」人生錦上添花,2008年,他基於開源linux作業系統定製了一套自己的個性可視化界面,並用來運行編程軟體、QQ、Office、火狐等程序。
卓越不凡的人兒繼續朝著傳奇方向前進,蘇劉溢由於年紀太小,在媽媽的陪伴下開開心心進入都進入南方科技大學開始了大學生活。可好景並不長,年幼貪玩好動的天性,10歲的他與18歲大的同學格格不入,習慣了自主學習的他無法適應坐在教室專心上課。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與大學同學間存在很大的差距,最後只能回家調整。
每每有關神童的故事,我們除了羨慕嫉妒外,還有茶餘飯後津津樂道,更多的是關注其天賦稟異所帶來的輝煌人生,以及一生所取得的成果。然而,大多數神童都如張炘煬、寧鉑等一樣,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披紅帶彩在眾人的驚嘆聲中進入大學後,便從神壇跌入了凡間,成為了芸芸眾生中平平凡凡的一員。
無論哪個年紀的孩子,都應該做適合年紀的事情,再怎樣的天才神童,但始終還是個孩子。如果過於追求名利不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終究會讓孩子無法承受,到最後就有可能變成高智商低情商的「低能兒」,如此這樣,對孩子對家人都是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