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時代,繼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2020-12-05 英語老師覃冠平

「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時代,我們繼續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從小學「學」英語的第一天開始,就在「使用」中文學英語,或者說,「學」英語無非就是為了「懂得」英語「中文什麼意思」。換句話說,沒有中文,我們就根本「不懂」那句英語「什麼意思」。

可是,我們別忘了,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有著強大的英譯漢翻譯機器,如「百度翻譯」,如果你僅僅是「想知道」那句英語的「中文是什麼?」,你根本不需要「懂」英語,直接複製粘貼,一切「不懂」的英語通通搞掂。

因此,我們還需要用中文學英語嗎?也就是說還需要辛辛苦苦用人工翻譯來「學」英語,來做著機器一秒鐘時間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的工作嗎?這是不是一種浪費?

如果你不想掌握英語,不想「懂」英語,只想「懂」那句、那段甚至那篇英語的中文意思是什麼,還需要辛辛苦苦自己用中文去翻譯?你直接複製粘貼到「百度翻譯」,什麼樣難度的原版英語「百度翻譯」都可以給你代勞,精確度不低於90%,而且越是純專業的英語也就是寫作格式,用詞,句型越是規規矩矩的結構,機器翻譯的正確識別率越高。

由此一來,那種長期以來「只認」用中文學英語的「英語學習」就必須收到「挑戰」:用中文「學」英語的意義何在?「多此一舉」地做著機器人一秒鐘就能完成的工作的意義何在?

這就好比機器雖然「幫」你「知道」了那句那段那篇英語的中文是什麼絲毫不等於你「懂得」了英語一樣,你自己動手做著本來是機器幹的活,自己「用」中文「懂得」了同樣的問題中文意思是什麼,你同樣不等於「掌握」了英語。所以,還是那句話,你十年八年學英語不過就是為了「用」中文「懂得」英語什麼意思,而機器一秒鐘就可以幫你完成了,你的所謂的用中文「學」英語的行為不是很可笑,很多此一舉嗎?

可見,在「網際網路+」時代,繼續用中文「學」英語,學英語不就是為了「懂得」其中的中文意思是多麼的過時之舉!那些「學」英語的人,上來第一句問的,就是:中文是什麼?

你還以為是「非機器翻譯」時代,只能用人工翻譯才能「懂得」英語嗎?

那麼,「網際網路+機器翻譯」大行其道的時代我們依然堅持學英語的意義何在?

是因為我們可以做機器翻譯做不到的事情:我們訓練自己的大腦具備用英語學英語,用英語讀英語,用英語理解英語,用英語記英語和用英語表達英語的能力。機器翻譯代替不了我們通過學習英語獲得的這些英語語言能力。我們不是需要機器幫助我們「英譯漢」,我們是自己幫助自己具備「英譯英」能力。也就是說,我們是為了真正徹底掌握英語而學英語,而不是為了像機器翻譯那樣什麼都要翻譯成中文而「學」英語。

這就是機器翻譯可以輕鬆幫助我們搞定任何原版英語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堅持學習英語的目的,也是唯一目的。

相關焦點

  • 機器翻譯時代,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是單詞和語法
    語言一直在簡化,工具越來越智能,再也不必費勁動腦思考,可是於推理和理解力會有什麼後果呢?普通大眾無法主動發現電腦在節省腦力上導致的後果。學習外語的時候,這種不同被放大,足以讓普通人看見此不同後果的鮮明對比。
  • 學習英語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學英語到底是為了什麼?只有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在英語學習中才能準確判斷我們要在幹什麼,我們是不是在做無聊的事情。才能回答英語發音重要嗎?英語閱讀重要嗎?英語寫作重要嗎這樣的問題,也只有在了解英語學習之目的後才能回答。
  •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什麼
    在我的印象中,當年為了學好英語,很多人都有一臺全波段收音機,當然現在似乎是不生產了,因為已經收聽不到什麼了,這就是技術的進步吧。當時的大學,感覺大家都只是在學英語,其它科混混就行了,畢竟只有四級是硬指標,當然學霸除外。隨著大量原聲字幕的盜版大片湧入,英文歌的流行,特別是網際網路的不斷普及,讓一代人感覺到世界如此之大,我想去擁抱它。
  • 會學習的智能實時機器翻譯
    在首次大規模開拓俄羅斯市場時,eBay嘗試了一種更技術化的策略——機器翻譯。  為此,eBay邀請機器翻譯專家哈山·薩瓦夫(Hassan Sawaf)加盟。薩瓦夫是一名數據專家,從事語音識別和翻譯技術的研究已經20多年。薩瓦夫持有與混合機器翻譯技術有關的專利。  薩瓦夫解釋說,語言翻譯影響了eBay上買、賣雙方的交流,他的目標是淘汰逐詞翻譯,開發上下文翻譯技術。
  • 誰說碎片化學習不高效?搜狗翻譯APP讓英語學習也可「聚沙成塔」
    誰說碎片化學習不高效?搜狗翻譯APP讓英語學習也可「聚沙成塔」 只有埋頭苦讀,才能學好英語?這可未必。
  • 機器翻譯七十年:百度領跑神經網絡翻譯時代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機器翻譯距今已有70年的發展歷史。自上世紀40年代起,基於規則、實例以及統計的機器翻譯方法漸次登場,各領風騷。近兩年,神經網絡機器翻譯(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NMT)技術異軍突起,取得了翻譯質量的大幅躍升。
  • 科技互聯的時代裡,人工翻譯該何去何從?
    會被機器淘汰嗎?在科技互聯的時代裡,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迭代,機器翻譯的效果也越來越好,尤其是英翻中。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翻譯從業人員會被取代嗎?會失業嗎?在科技互聯的時代裡,我們更應該聚焦加強專業背景知識,提升中文英文水平和翻譯,以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為例,要想提升英語和翻譯能力,緊跟科技時代脈搏,要關注幾個要素:A. 科技網際網路背景知識知多少?比如最起碼你要知道你手機的作業系統是什麼?
  • 英語教學 | 蔣洪新教授:新時代英語教育面臨新挑戰,英語老師該如何...
    當今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無疑是英語。據統計,全世界 1/3 的人講英語,45 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75% 的電視節目用英語播出,80% 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達,全球網際網路信息 90% 以上是英語文本信息。  換言之,英語是一種全球通用語言,這是由全球化的趨勢和英語的國際地位決定的,並且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這種地位。
  • 未來的世界:機器翻譯VS人工翻譯
    四、翻譯專業碩士或博士的新任務 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機器翻譯時代的到來為全國249個翻譯專業碩士點帶來了新的課程定位、學習課程和教學實踐。第一,翻譯專業碩士必須和計算機院系跨界開課,學習計算機原理和編程,語料庫賦碼與運用等課程。
  • 百度何中軍:機器翻譯——從設想到大規模應用
    進入70年代以後,隨著喬姆斯基語言學理論為大家廣泛研究和接受、科技進步以及硬體進步,人們重新燃起了對機器翻譯的希望。到了90年代初期,IBM通過兩篇經典文章提出了統計機器翻譯模型,從此拉開了統計機器翻譯的序幕。2006年,Google發布了首個網際網路翻譯系統。
  •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Yahoo真正成為突破英語的「利器」?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讓Yahoo真正成為你突破英語的「利器」?當我們每天跟著老師有一句沒一句的被動式「學習」英語的時候,我不禁想問大家:我們為什麼不練就把Yahoo,Google作為「主動式」英語學習的「利器」,把學習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4.You're the man,千萬不要翻譯成中文「你是男人」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估計窮其一生,你都無法回答完,或者「學完」這樣的「英譯漢」。於是,這種永無止境的「你懂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的英語學習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甚至「無聊」。
  • 莫想中文,怎樣學習英語This is too much?
    莫想中文,你是怎樣學習英語This is too much的?「網際網路+」時代,機器翻譯早就可以幫助我們「知道」那句英語的中文意思是什麼,我們再用中文「學」英語就是「重複勞動」:英語是學來訓練你「英譯英」能力的。
  • 菅義偉慰問川普被批英語水平低:像是機器翻譯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程凱 陳洋】日本首相菅義偉的英語水平跟前任比有差距?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菅義偉日前在推特上向感染新冠病毒的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夫人發去慰問,結果幾句簡單的英語竟被執政黨議員批評水平太低,在7日的自民黨外交小組會議上,相繼有人提出「首相的英語表達非常重要,應儘快採取措施」等意見,對此,日本外務省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建立輔助機制進行應對。
  • 騰訊與小天才電話手表達成合作 語音翻譯功能輔助英語學習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騰訊最新資訊 > 正文 騰訊與小天才電話手表達成合作 語音翻譯功能輔助英語學習
  • 東寧學習英語的點讀機什麼牌子好
    跳過呢,說明這點我們還有點薄弱,機器很聰明,它會把這點記下來,在以後的文章中會根據這個重點推出相關內容的,所以不用擔心。我們跟讀的語速,查詢單詞,跳過的地方,iEnglish會在這些信息基礎上,給寶貝推出文章。使用iEnglish,寶貝就是沉浸在閱讀裡就好。如果寶貝聽不懂跟讀內容,學習機可以提供翻譯。如果不影響文章的理解,不建議專門解釋,更不需要專門記單詞。
  • 英語學習平臺支持離線識別 手機拍照可翻譯
    英語學習平臺支持離線識別 手機拍照可翻譯繼2016年被Google Play評為年度最佳應用,網易有道公司旗下U-Dictionary在2017年海外市場繼續取得了超預期地強勁增長,用戶量和日均活躍用戶數創下新高,較2016年增長超十倍。
  • 北外李長栓教授:機器翻譯多大程度能替代人工翻譯
    「人工智慧的發展非常迅速,翻譯的準確性越來越高,以至於有人擔心譯員是否會失業,甚至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學習外語專業,將來找不到工作。本人的判斷是:機器翻譯可以極大方便人們獲得國外的信息,提高專業譯員的工作效率,但要想進行深度思想交流,還是必須依賴人工翻譯,最好是直接學習外語。
  • 機器翻譯 取代譯員不是夢
    谷歌翻譯研發經理陳雍昇說,上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開始普及之後,機器翻譯的技術才開始有了突破,不僅語法處理變得更為複雜完善,統計式的機器翻譯技術也初步被使用。十年前,機器學習的翻譯方式開始出現,這是一種人工智慧,機器自己可以學習,可以像人學外語一樣,逐漸掌握語言的規則模式。凱文此前的同事,南加州大學的首席科學家弗蘭茲·奧切加盟了谷歌公司,令谷歌翻譯上升到新的高度。
  • 機器翻譯能解放生產力嗎?
    機器翻譯能否代替人工翻譯」這類的話題呢? 第一階段是以地球村和東方快車為代表時代,也就是windos95、win98時代,中國剛剛有網際網路的那段時間,地球村以輸入詞為主、東方快車以劃線句子和段落為主。至於翻譯質量我們不做評價,小編只記得這兩款軟體的使用量還是很大的,跨度大概3,4年的時間。之後是以金山詞霸為主,經常被列為裝機必備軟體,也是中國最有生命力的軟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