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開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在更高水平上推動開放升級,進一步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有效推動東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東城區制定了《東城區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工作方案》,近期已正式對外發布。
細化目標 明確示範區建設工作路徑
東城區方案按照結果導向、抓緊抓實的總思路,謀劃整體推進示範區建設工作的發展目標及具體路徑。一是在產業體系方面,明確借力「兩區」建設聚焦發力,賦能東城區服務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金融、信息、文化、健康等產業的發展優勢,在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定位,突出重點,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助力構建新型產業體系。二是在招優引強及吸引外資方面可量化、可考核,提出吸引5-7家頭部企業、獨角獸企業、上市公司落地東城等具體發展目標。三是在階段目標方面,明確以三年為節點,立足國家需要、北京優勢和東城定位,統籌推進示範區建設任務,在重點領域和示範園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儲備、推進一批新示範項目,確保政策落地,以產業開放與園區開放協同帶動東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搶佔先機 突出東城區特色重點任務
東城區認真抓好「兩區」建設工作,把握開放窗口機遇期,積極爭取和制定東城區個性化政策。加快建設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及支持王府井打造國際化消費區域,充分凸顯了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搶佔了開放優勢和先機,切實形成了政策高地。在東城區方案中,明確重點政策落實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單位、工作目標和評估機制,力爭形成一批有突破、有活力、有實效的項目落地、制度創新成果,切實打造東城區的開放亮點。
聚焦項目 推動開放成果率先落地
東城區方案中明確要強化項目導向,以項目落地作為政策落實及考核評估的重要標準。對照開放改革政策實施精準對接,抓緊梳理新一批儲備項目,提前鎖定目標企業,發揮示範企業的帶動作用,推進項目落地,進一步提升產業集聚性。東城區及時梳理出8項重點領域政策、23個空間資源、83家目標企業清單(其中GaWC企業32家,世界500強企業9家),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同時堅持以「政策-項目-規模-效益」四個關鍵要素為導向,積極推動文化、金融、旅遊、醫療健康等重點開放領域項目落地,依託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形成「兩區」建設工作的豐碩成果,推動開放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突破。目前,東城已累計落地項目39個,其中外資項目13個,在推項目38個,涉及文化、金融、科技、王府井示範區、醫療健康、人才等領域,其中外資項目14個,在推項目外資佔比36.8%。
狠抓落實 積極開展政策宣傳和培訓
東城區方案提出要深入挖掘區域亮點和特色,多角度、全方位宣傳開放政策;注重問需於企,以多種方式收集企業需求和開放訴求,從需求端引領帶動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一是舉辦培訓班和組織會前學習。分別於11月25日、11月26日和12月23日至24日組織政府常務會會前學習、舉辦東城區「兩區」建設專題培訓會和專題培訓班,邀請市商務局領導及重點領域專家授課,培訓範圍涵蓋政府領導、業務部門相關人員、紫金服務駐企專員及企業負責人,培訓人員近300人次,引導培育工作人員構建「兩區」知識體系,樹立「兩區」意識和思維。二是加大對企業的宣傳和服務力度。梳理完成《政策彙編》,製作《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需求調查表》、《服務業擴大開放政策需求調查問卷》,與發改委密切配合,向樓宇管家、紫金服務管家、駐企專員發放,宣傳「兩區」政策,收集企業訴求。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蔣若靜
編輯/高豔